资源简介 课件26张PPT。上图是讲述的是什么?此事之后,中国发生了什么样翻天覆地的变化?第2课时武昌起义与中华民国的创建 孙中山,出生于广东省香山县的一个贫苦农民家庭。少年时代就很关注处于灾难之中的国家,他目睹清政府的卖国、专制和腐败,开始产生反清和以资产阶级政治方案改造中国的思想 ,起先,想以医学救国,后来才认识到,“医国”比“医人”更重要。只有推翻清政府的统治,才能拯救中国。孙中山 孙中山(1866-1925),名文,字逸仙。是伟大的中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先行者,被称为“中华民国国父”。保路运动 知识梳理 使得湖北的革命形势迅速进入高潮,文学社和共进会成立了统一的领导机构,准备在武昌举行起义。1.背景: 清政府将已归民办的川汉、粤汉铁路修筑权收归国有后又出卖给列强,遭到各地民众的强烈反对。2.概况:①兴起:清政府出卖路权的行为遭到各地民众的强烈反对,各地纷纷兴起“路存与存,路亡与亡”的保路运动。②发展:四川民众在同盟会会员的组织下,成立同志军,发动武装斗争。3.影响:注意:保路运动保护的是川汉、粤汉铁路的主权。运动发生在全国,高潮是四川保路运动。武昌起义的导火索 1911年10月10日在中国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发生的一场旨在推翻清朝统治的兵变,它是辛亥革命的开端。革命党人以武汉为中心所发动一次武装起义。通过革命党人的努力,终于取得了起义的胜利,逐步使清朝走向灭亡。武昌起义后仅一个多月,全国十几个省宣布脱离清政府独立。清朝的统治迅速崩溃。武昌起义武昌起义 知识梳理1.直接原因: 1911年10月9日,革命党人在汉口俄租界制造炸弹时不慎发生爆炸。俄国巡捕闻声而来,突击搜查并逮捕了部分革命党人。革命党人决定提前起义。2.爆发:1911年10月10日晚,武昌的新军工程营第八营打响了起义第一枪。3.经过: 起义军迅速占领楚望台军械库,接着猛攻湖广总督衙门等地。经过一夜激战。起义部队全部占领武昌,兰日内,武汉三镇光复。结合地图,归纳一下武昌起义发生的有利条件是什么?有利条件是:从地理位置看,湖北素有“九省通衢”之称,处于交通枢纽地位,交通十分便利。从经济发展看,武汉建立了许多钢铁厂兵工厂、火药厂、造币厂,是“械精饷足”之区。从革命组织看,革命党人在湖北新军中进行了大量的宣传和组织工作,奠定了革命基础。武昌起义的发生有没有受到四川保路运动的影响?影响是:四川保路运动鼓舞了革命党人的斗争士气。清政府为镇压四川保路运动,将湖北新军西调,造成了武汉地区清朝兵力的空虚,从而给武昌起义的爆发和成功创造了有利条件。此外,武汉是帝国主义入侵焦躁的地区,当地人民不断掀起的反帝斗争为武昌起义奠定了群众基础。提醒:1911年是中国农历的辛亥年,所以,以武昌起义为标志的资产阶级革命被称为辛亥革命。4.影响:成立了湖北军政府;起义后仅一个多月,全国十几个省宣布脱离清政府独立;清朝的统治迅速崩溃。清政府的统治已失去人心。以孙中山为首的革命党人的长期宣传和不屈斗争,得到了全国人民的理解与支持。西方思想的传播,一定程度上使人们摆脱了封建思想的束缚。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使资产阶级力量增强,积极参加革命。武昌起义为什么能够得到各省的迅速响应?思考中华民国的创建 知识梳理1.准备:1911年12月底,孙中山在南京被选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2.成立: 1912年1月1日,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共和制政府——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在南京宣告成立。 南京临时政府由临时大总统孙中山、副总统黎元洪和9名部长组成,革命党人占据着主要地位。它是一个以资产阶级革命派为主体的革命政权。它的成立,是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制的一个尝试,宣告了两千多年来中国封建帝制的彻底崩溃。 1912年1月1日,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共和制政府——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在南京宣告成立,孙中山被选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颁布了具有宪法性质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的建立在中国历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孙中山就任临时大总统公元纪年与民国纪年的换算规则小知识 把公元纪年换算成民国纪年: 1912年为民国元年(民国1年),所以求民国纪年是用公元时间减去1912+1。例如:(公元)2014-1912+1=103(年)(民国),即公元2014年=民国103年2. 把民国纪年换算成公元纪年:用民国年代加上1912-1例如:(民国)89年+1912-1=2000年,即民国89年=2000年辛亥革命是一次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五、性质和意义1、推翻了清朝的统治,结束了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政体,建立了亚洲第一个共和制国家。2、辛亥革命极大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打开了中国进步潮流的闸门,为中华民族进步探索了道路。“倾覆满洲专制政府”“巩固中华民国”——体现了民族主义——体现了民权主义——体现了民生主义“图谋民生幸福”三、辛亥革命的性质与意义 辛亥革命的性质:一次伟大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① 政治上,辛亥革命是刚迈入20世纪的中国发生的第一次历史性巨变。 这次革命不仅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还结束了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君 主专制政体,建立了亚洲第一个共和制国家。思想上,辛亥革命极大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打开了中国进步潮流的闸门,为中华民族进步探索了道路。 辩一辩君主专制政体是否等于封建制度?君主专制政体不等于封建制度。① 辛亥革命后,中国社会的性质依然没有改变,仍然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② 辛亥革命推翻清朝统治,结束了封建君主专制,并不是结束封建制度。封建制度在中国结束的标志是新中国成立后土地改革的完成。袁世凯窃取辛亥革命果实1.背景: 面对南方汹涌的革命形势,清政府起用袁世凯。在列强支持下,双方展开议和。南京临时政府表示,如果袁世凯能逼使清帝退位并赞成共和,就保举他做临时大总统。袁世凯向清政府施压。(1)南北议和: 1912年2月12日,清朝最后一位皇帝溥仪在接受优待条件后下诏退位,清朝覆亡。第二天,袁世凯通电赞成共和。(2)清帝退位袁世凯在北京就任临时大总统的宣誓仪式上1912年3月,袁世凯在北京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2.窃取革命果实:辛亥革命结束,北洋军阀统治开始。清王朝被推翻资产阶级共和国建立人民获得了一些民主权利 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 讨论:有人说辛亥革命失败了,有人说辛亥革命胜利了,你怎样认为?中国社会性质没有改变革命成果被篡夺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颁布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临时约法》中国人民依然生活苦难之中资产阶级革命派无法救中国 辛亥革命极大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打开了中国进步潮流的闸门,为中华民族进步探索了道路。辛亥革命的性质和意义1.性质:辛亥革命是一次伟大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2.意义:(1)政治上: 辛亥革命是刚刚迈人20世纪的中国发生的第一次历史性巨变。这次革命不仅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还结束了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政体,建立了亚洲第一个共和制国家。(2)思想上:易错点睛 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统治,意味着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制度。这种说法正确吗? 君主专制政体不等于封建制度。封建制度是一个含义比较宽泛的概念,包括封建政治制度、封建经济制度、封建思想制度,而封建君主专制政体仅仅是封建制度的一个方面。①辛亥革命后,中国社会的性质依然没有改变,仍然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②辛亥革命推翻清朝统治,结束了封建君主专制政体,并不是结束封建制度。封建制度在中国结束的标志是新中国成立后土地改革的完成。这种说法错误。1、资产阶级不能领导中国革命取得成功。2、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在中国行不通。3、帝国主义和国内反动势力都是革命的凶 恶敌人。辛亥革命失败的原因1)根本:在半殖半封的中国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在中国行不通。2)主观:A.没有提出彻底的反帝反封的命纲领 B.不能充分发动和依靠人民群众 C. 不能建立坚强的革命政党3)根源:中国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经验教训辛亥革命失败的原因及其经验教训拓展提升启示: 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行不通,资产阶级不能领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中国必须寻找一条适合自己国情的革命道路; 标志成果 武昌起义辛亥革命课堂小结时间、地点:1911年10月10日,武昌概况:占领武昌,光复武汉三镇,成立湖北军政府中华民国成立1912年1月1日,南京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清朝覆亡时间、地点:临时大总统:孙中山结果 意义 1912年3月,袁世凯在北京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窃取革命果实。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打开了中国进步潮流的闸门,为中华民族进步探索了道路。是刚刚迈人20世纪的中国发生的第一次历史性巨变。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结束了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政体,建立了亚洲第一个共和制国家。请不要转载!版权所有,侵权必究!1.2.2 武昌起义与中华民国的创建(练习)一、选择题:1.要想参观辛亥革命遗址,最理想的去处是( )A.武昌、南京 B.天津、北京 C.延安、遵义 D.上海、广州2.下列有关武昌起义的叙述,错误的是( )A.在同盟会的促进下,湖北的文学社和共进会成立了统一的领导机构B.四川保路运动日益扩大,清政府加强了对武汉的控制,形势对湖北革命党人不利C.武昌城内新军工程营的革命党人打响了起义第一枪D.起义军占领武昌后,成立了湖北军政府3.以 ▲ 为标志的资产阶级革命被称为辛亥革命。( )A.武昌起义 B.南昌起义 C.南京起义 D.黄花岗起义4.使主宰天下的“皇帝”最终退出中国历史舞台的是( )A.洋务运动 B.戊戌变法 C.辛亥革命 D.新文化运动5.1912年2月12日,清朝最后一位皇帝下诏退位,清朝覆亡。这位皇帝是( )A.光绪帝 B.宣统帝(溥仪) C.同治帝 D.咸丰帝6.在中国近代化探索的以系列活动中,使民主共和思想深入人心、极大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的历史事件是( )A.洋务运动 B.戊戌变法 C.辛亥革命 D.新文化运动7.他领导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共和制政府,他被尊称为“国父”。下列表述与“他”无关的是 ( )A.1905年,创立中国同盟会 B.写了《革命军》一书C.领导了1911年的辛亥革命 D.1912年,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8.某班同学拟举办辛亥革命103周年系列纪念活动,活动的主题分别确立为“构想共和”、“浴血共和”、“缔造共和”、“维护共和”。以“缔造共和”为主题的纪念活动地址最应该选择在( )A.北京 B.武昌 C.广州 D.南京9.1912年被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确定为民国元年《革命》杂志第四期发行日为中华民国十四年十二月一日,如果按公元纪年换算应为( )A.1924年 B.1925年 C.1926年 D.1927年10.1911年12月底,各省代表在南京举行临时大总统的选举,被选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的是( )A.孙中山 B.袁世凯 C.陈独秀 D.蒋介石11.下列有关《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说法,正确的有( )①具有宪法性质 ②规定了国家的一些基本原则③与《中华民国约法》是一致的 ④规定了人民的各项权利与义务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12.袁世凯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的地点是( )A.南京 B.武昌 C.北京 D.上海13.20世纪,中国发生的第一次历史性巨变是( )A.辛亥革命 B.中国共产党成立C.抗日战争的胜利 D.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14.推翻统治中国2 000多年的君主专制政体,建立了亚洲第一个共和制国家的历史事件是 ( )A.《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颁布 B.武昌起义C.孙中山就任临时大总统 D.辛亥革命15.2011年是辛亥革命100周年,关于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彻底结束了延续2000多年的封建制度B.极大地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打开了中国进步潮流的闸门C.建立了亚洲第一个共和制国家D.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二、非选择题:16.将下列中国近代史上的历史人物与相应的事件或著作用直线连接起来。A.孙中山 a.《革命军》B.康有为 b.辛亥革命C.邹容 c.百日维新1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人人封章,得直达于上。举国鼓舞欢蹈,争求上书,民间疾苦,悉达天听。每日每署封章皆数十,上鸡鸣而起,日晡乃罢,览阅奏章,犹不能尽。 ——粱启超材料二: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 ——孙中山(1)材料一说的是哪一次变法?材料反映的是变法中的哪项内容?(2)孙中山领导了哪一次革命运动?这次革命运动的历史功绩有哪些?(3)上述材料反映的两个历史事件的领导力量、实现目标的方式有何不同?它们均以失败而告终,这说明了什么?1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913年,某身着日式服装的革命党人途遇一老农,老农询问其国籍,某称“予中华民国人也”。老农“忽作惊状,似绝不解中华民国为何物者”,当被告知其亦为中华民国人时,老农茫然惶然,连声说:“我非革命党人,我非中华民国人。”(1)“中华民国”是哪次革命的产物?此次革命的指导思想是什么?(2)这段材料说明此次革命有什么局限性?(3)如果开展纪念此次革命的活动,你认为最适宜在哪一城市举办?为什么?19.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材料二:1911年10月,武昌城内新军工程营的革命党人起义,第二天起义军占领武昌,接着,汉阳、汉口的新军起义,革命在武汉三镇取得胜利。仅一个多月的时间,全国就有十几个省宣布脱离清政府独立。12月,宣布独立的各省代表在南京开会,选举孙中山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1)材料一是哪个革命团体的政治纲领?该团体的机关刊物是什么?孙中山在这一刊物上将政治纲领阐发为哪三大主义?“三民主义”在当时起了什么作用?(2)根据材料二,判断这是什么事件。这一事件有何积极影响?(3)孙中山为了追求民族独立和民族自由作出了哪些努力?(列举两项即可)20.有人说:“辛亥革命有成功的一面,也有失败的一面。”你同意这样种说法吗?为什么?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2345678910ABACBCBDBA1112131415 BCADA二、非选择题:16. A——b B——c C——a17.(1)戊戌变法。 准许百姓向朝廷上书。(2)辛亥革命。 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结束了统治中国两千年的君主专制政体,建立了亚洲一个共和制国家;极大地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打开了中国进步潮流的闸门,为中华民族进步探索了道路。(3)领导力量:戊戌变法的领导力量是资产阶级维新派,辛亥革命的领导力量是资产阶级革命派。方式:戊戌变法是自上而下的和平改良;辛亥革命是暴力(武装)革命。说明资本主义不能救中国,要寻找新的革命道路。20. 同意。说它成功的原因:它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政体,建立了亚洲第一个共和制国家。说它失败的原因:辛亥革命的果实被袁世凯窃取;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没有得到彻底改变。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1.2.2 武昌起义与中华民国的创建.ppt 1.2.2 武昌起义与中华民国的创建(练习).doc 中华民国成立.mp4 武昌首义:打响辛亥革命第一枪.mp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