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2 社会主义建设初期2 课件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6.1.2 社会主义建设初期2 课件

资源简介

课件32张PPT。政治上:西藏和平解放
经济上:土地改革
军事上:抗美援朝
制度上: 我国根本政治制度的建立
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大会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代替了《共同纲领》,成为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性质的宪法。宪法规定,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巩固新生政权的措施:社会主义建设初期材料一:新中国成立时,有人对中国的经济做了这样形象的比喻:工业是王二麻子,商业是林家铺子,交通运输业是骆驼祥子。材料二:毛泽东说:“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能种粮食,还能磨成面粉,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材料一和材料二共同说明了什么?我国的工业尤其是重工业非常落后为什么会发生这样显著的变化?
土地改革、社会主义三大改造完成和第一个五个计划二、第一个五年计划
1、时间:1953年 —— 1957年3、第一个五年计划的指导方针2.背景:(巩固新生政权的措施和措施意义)
① 1951年,西 和平解放,祖国大陆获得了统一
② 1952 年底,土地改革在全国大部分地区顺利完成,农村生产力获得了解放,为国家的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
③ 1953年,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为“一五”计划赢得了一个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从图中可以反映出第一个五年计划怎样的指导方针?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
建立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初步基础;相应地发展交通运输业、轻工业、农业、商业;相应地培养建设人才……第一个五年计划的指导方针4、成就: 概括:各项建设指标,一般都大幅度超额完成,特别是工业和交通运输业;以苏联援建的工业项目为中心,我国工业布局得到改善具体表现:
工业方面:
(1)1953年,恢复和扩建鞍山钢铁公司
(2)汽车制造业:第一汽车制造厂在长春兴建,我国第一辆国产汽车诞生
(3)建立飞机制造业:中国第一个飞机制造厂试制成功第一架喷气式飞机交通运输业:
(1)长江上第一座大桥——武汉长江大桥
(2)修建康藏(川藏)、青藏、新藏公路“一五”计划(1953—1957年) 说说“一五”期间的建设成就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一五”计划的具体成就新藏公路青藏公路康藏公路试制第一批飞机中国一汽鞍山钢铁公司武汉长江大桥这些成就主要集中在那些地区?
主要在内地,改变了旧中国工业偏重于沿海的不合理布局重工业和交通运输业密切了西南、西北广大地区同全国各地的联系鞍山钢铁厂长春第一汽车厂生产的第一批解放牌汽车我国制造的第一批喷气式飞机沈阳飞机制造厂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1957年武汉长江大桥建成通车1954年康藏、青藏公路的胜利通车拉萨,
结束了西藏没有公路的历史,沟通了西藏与各地的联系。
密切了西南、西北广大地区同全国各地的联系二、第一个五年计划
4、意义:中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工人、农民、知识分子、被改造的资本家都踊跃参加祖国建设,他们表达了那个时代的中国人哪些共同的感受和情怀?当家作了主人的中国人民长期蕴藏着的巨大积极性和创造力像火山一样喷发,他们充分发挥了主人翁的责任感,满怀激情地投入到社会主义建设中。农业合作社的社员:发挥饱满的劳动热情王崇伦向人们介绍他的发明侨居海外的钱学森回国接受毛泽东宴请被改造的民营资本家5、“一五”计划取得胜利的原因:(1)党的正确领导;(2)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极大地鼓舞了中国人民创造新生活的热情。〇上述两幅图共同反映了哪一历史事件?〇土地改革后,当时地主的土地归农民私有,现在中国农村土地是属于农民私有吗?1、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1953—1956年底)(1)原因: (4)形式: (5)目的:(6)改造结果:农民个体经济分散、落后,很难发展
大生产,农产品无法满足国家工业化建设的需要。成立农业生产合作社走集体化和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道路个体经济(私有制)→集体经济(公有制)一、社会主义三大改造(2)原则(方式):自愿互利原则(3)步骤:互助组、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互助合作运动中选出的模范生产小组互助组农民踊跃报名参加初级农业合作社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土地改革(1950-1952)地 主
个 体
私有制农 民
个 体
私有制主 人 变,
性质不变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1953-1956)农 民
个 体
私有制农 民
集 体
公有制主人不变,
性质变化改革前改革后改造前改造后比较:农村土地所有制(土地性质)的变化2、对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1953—1956年底)(2)改造结果:个体经济(私有制)→集体经济(公有制)手工业生产合作社
自愿互利(1)形式:
  原则:3、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 (1953—1956年底)个体经济(私有制)→国有经济(公有制)(1)形式:公私合营公私合营(和平赎买)的含义:是指企业的生产资料转归国家支配,资本家对企业的资产按固定的利率领取定息。即有代价地把剥削阶级的生产资料收归国有。(2)改造结果:上海一家绸布商店庆祝公私合营单个企业公私合营工商界代表申请全行业公私合营〇猜猜看,图片中的事件可能发生在哪一年?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1956年底1952-1956年我国国民经济比例构成 公有制
经济私有制
经济表格中的数据变化说明了什么?社会主义三大改造完成后,我国经济结构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公有制经济成为国民经济的主体,以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已经建立。私有制经济为主公有制经济为主 中国开始进入社会主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以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建立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1956年底)标志标志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起点:1956年底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社会主义过渡时期(新民主主义社会) :
1949年(新中国成立)- 1956年底(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4、社会主义三大改造完成的意义:社会主义三大改造完成以后中国哪些方面发生了根本变化:社会性质、经济结构、主要矛盾、主要任务1956年底,社会主义三大改造基本完成,标志着中国建立起了以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标志着中国开始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1956年9月中共八大的召开
时间:1956年9月(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开始)
1.背景:新中国建立后,新生政权得到巩固;社会主义三大改造完成,建立了以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主义制度;一五计划超额完成
2.内容:
①大会宣告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建立起来;
②正确地分析了国内形势和国内主要矛盾的变化,提出了党在今后的根本任务。
主要矛盾:下面小字部分
主要任务:全国人民集中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工业化,满足人民的经济文化需要
根本任务:在新的生产关系下保护和发展生产力3.历史意义:
八大确定的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政治路线为探索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和党的建设指明方向,奠定了社会主义建设良好的开端。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