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4 一国两制与统一大业1 课件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6.4 一国两制与统一大业1 课件

资源简介

课件33张PPT。一国两制与统一大业 (一)解读“一国两制”:1、“一国两制”方针的提出及含义:2、一国两制的伟大实践:
香港、澳门回归1.“一国两制”方针的提出:维护国家和民族的根本利益,从尊重历史和现实的实际出发 提出者:邓小平 目的:时间:20世纪80年代实现祖国的统一、繁荣、稳定、富强背景:20世纪80年代前后,推进祖国的完全统一提上议事日程在一个中国的原则下,祖国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台湾、香港、澳门实行资本主义制度。一国两制的含义:一个中国 一国两制的前提(基础原则):一国两制的意义:为解决香港、澳门和台湾问题找到途径,也极大地促进了对外开放政策的实施,加速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有利于港澳台地区稳定与繁荣和世界的和平与发展。2.一国两制的伟大实践:香港、澳门的回归1)香港、澳门问题的形成:
2)回归的过程:
3)回归的意义:
4)香港、澳门回归的原因:
5)香港、澳门的发展:1)香港问题的由来(1)1984.12
中英签署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2)香港回归的过程(2)1997.7.1中国政府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英国在香港一个半世纪的殖民统治结束。第一任:董建华香港特别行政区长官
(管理香港行政事务的长官)现任:梁振英第三任:曾荫权香港选出,国务院任命澳 门 被 葡 萄 牙 强 占 的 过 程1553年,葡萄牙人借口曝晒水浸货物,强行进入澳门
1557年,葡萄牙通过贿赂明朝官员,取得在澳门的定居权
19世纪五六十年代,葡萄牙人先后侵占了氹仔岛和路环岛
(1)1987.4,中葡签署关于澳门问题的联合声明(2)1999.12.20
中国政府恢复对澳门行使主权。2)澳门回归过程澳门特别行政区长官:首任:何厚铧
现任:崔世安
香港、澳门享有高度自治权香港连续第二年以100分荣登全球最具竞争力经济体榜首;香港已经连续18年被美国传统基金会评为全球最自由经济体;香港连续6年蝉联日本经济研究中心评选的“潜在竞争力排名”榜首 回归后的香港事实证明: ”一国两制”方针是完全正确的,具有强大的生命力.3)香港、澳门回归的意义: 是中国人民洗雪百年国耻的盛事,也是完成祖国统一大业进程中的重要一步。按照“一国两制”的方针,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已成为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澳门回归,标志着在中国国土上彻底结束了外国 列强的占领。(1)最重要的决定性的条件:改革开放后,中国经济迅速发展,综合国力明显增强,国际地位显著提高
(2)现实可行的途径: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4)香港、澳门回归的原因:5)香港、澳门的发展:
(1)治理方针:“一国两制”“港人治港”“澳人治澳”、高度自治
(2)发展道路:回归后的香港、澳门走上同内地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道路
(3)主要表现:
A:2006年,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十一五计划”首次把香港、澳门纳入国家发展的蓝图
B:今天的香港、澳门,经济更加繁荣,民主有序发展,社会保持稳定,展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香港和澳门回归祖国,就已经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了吗?台湾问题
仍未解决!今逢盛世倍思亲
遍寻中华少一人(三)早日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1、台湾问题的形成
2、解决台湾问题的阻力:
3、解决台湾问题的有利因素:
4、在台湾问题上,政府和青少年分别应该怎么做?解决台湾问题的原则(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政治基础或实现祖国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前提或原则):
一个中国原则
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两岸统一的最佳方式:一国两制将来台湾统一后与香港、澳门不同之处:
台湾可以保留自己的军队5、台湾问题的前景:思P45
实现海峡两岸和平统一,是海内外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所在,已成为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1.三国时孙权派卫温到达夷洲。
2.隋炀帝三次派人去流求。
3.元朝设立澎湖巡检司,负责管辖澎湖列岛和台湾。
4.1662年郑成功打败荷兰,收复台湾。
5.1885年清朝在台湾设省。
6.1895年甲午中日战争战败,签订《马关条约》,割台湾及其附属岛屿给日本。
7.1945年抗战胜利台湾回归祖国。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一部分的证据:台湾问题的由来1949年,国民党败逃台湾,
人为造成台湾与大陆的分离。香港、澳门和台湾问题有什么不同? 香港和澳门是分别被英国、葡萄牙殖民者以武力占领的,实质是主权问题。(回归) 台湾是1949年国民党败逃台湾,人为造成台湾与大陆分离的,实质是中国内政问题。(统一)阻碍台湾统一的因素有哪些呢?解决台湾问题遇到重重阻力,你们知道有哪些阻力吗?1、台湾岛内分裂势力2、某些外国反华势力否定一个中国原则,妄图把台湾从中国分裂出去。台独言行的危害:1、阻碍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损害中华民族的根
本利益。
2、危及台海地区亚太地区的和平。
3、既不利于大陆的现代化建设,也不利于台湾的
稳定、繁荣和发展。台独言行的实质是:岛内分裂势力和某些外国反华势力解决台湾问题的阻力:3、你们认为让“我”和“母亲”、“新娘”、“大陆”团聚的最好办法是什么?想一想:1、“一湾浅浅的海峡”指的是什么海峡? 乡愁 ——余光中
小时候? 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我在这头? 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 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 我在这头? 新娘在那头
后来啊? 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 我在外头? 母亲在里头
而现在? 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我在这头? 大陆在那头
台湾海峡。2、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情?强烈盼望祖国早日统一的愿望。和平统一,一国两制台湾民众反对台湾独立2008年7月4日,大陆居民首次
组团赴台湾旅游。
7月4日,台北桃园机场,台湾
方面为南航班机进行“喷水欢迎式”。 两岸经济文化交流的加强汶川大地震 - 台湾各界高度关注汶川震情 捐款捐物共度难关,其中,台塑集团捐款1亿元人民币,台湾鸿海集团捐款6000万元人民币,大润发捐款7000万人民币……
两岸经济文化交流的加强2008年12月15日,两岸海运直航、空运直航、直接通邮(三通)全面启动,宣告两岸大三通时代正式来临。 实现大三通的意义:1、使两岸人民彼此的感情更融洽、合作更深化、联系更密切
2、政治上:有利于两岸实现和平统一
3、经济、文化上:有利于加强两岸的经济文化交流与合作影响:将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增添新的动力,拓展两岸民众共同利益,强化两岸关系发展的良好势头,形成两岸之间全方位、多领域的大交流、大合作与大发展。签订ECFA:2010年6月29日《两岸经济合作架构协议》正式签订。标志着海峡两岸经济合作从此开启新篇章。台湾水果零关税进入祖国大陆市场两岸经济交往2005年4、5月的连战、宋楚瑜、郁慕明的大陆之行。两岸政治交流的加强2008年5月28日国民党主席吴伯雄访问大陆2008年4月12日,胡锦涛在海南省博鳌会见萧万长先生率领的台湾两岸共同市场基金会代表团一行。 两岸政治交流的加强我们基本上认为双方的关系应该不是两个中国,而是在海峡两岸的双方处于一种特别的关系。——台湾地区领导人
马英九
1、改革开放以来,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中国经济发展、综合国力增强、国际地位显著提高。(最重要)
2、统一是两岸人民的共同心愿,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所在;
3、一国两制在香港澳门的成功实践有助于台湾同胞加深对“一国两制”内涵的了解,对最终解决台湾问题产生积极影响,促进中国的完全统一早日实现
4、两岸直接三通的开启加强了两岸经济文化交流
5、《反分裂国家法》的颁布为实现国家统一提供了法律依据解决台湾问题的有利因素:祖国和平统一大业就指日可待了吗?你认为在台湾问题上,中国政府应从哪些方面努力?
1、坚持“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方针,反对台独
2、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
3、积极促进两岸经济文化交流,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4、加强国防军事现代化,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青少年在祖国统一大业中能做什么?
(1)树立远大理想,努力学习,掌握现代化建设所需的本领;
(2)坚决拥护祖国统一,大力宣传“一国两制”的基本国策;
(3)同一切破坏祖国统一的言行作斗争。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