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5 综合探究七如何面对和平与发展时代的主题(精编版) 课件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7.5 综合探究七如何面对和平与发展时代的主题(精编版) 课件

资源简介

课件37张PPT。如何面对“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综合探究七一、“和平与发展”为何成为时代的主题1、世界人民反对战争的呼声空前高涨○ 回顾九年级上册所学知识,说一说对20世纪上半期,自己印象最深刻的是什么。○ 用两三个词概括一下这一时期的特点。○ 阅读《罗素—爱因斯坦宣言》,结合宣言发表的时间和世界格局讨论一下,为什么第二次世界大战已经结束了,人们对世界和平还有着深刻的担忧?战争与革命的记忆 战争是一种特殊的社会历史现象,是人类社会集团之间为了一定的政治、经济目的而进行的武装斗争。战争自出现以来就给人类带来了深重的灾难,给人民的生命和财产造成重大损失。 战争的浩劫 据不完全统计,第一次世界大战持续了4年3个月,参战国家33个,卷入战争的人口达15亿以上。战争双方动员军队6540万人,军民伤亡3000多万人,直接战争费用1863亿美元,财产损失3300亿美元。 第二次世界大战历时6年之久,先后有60多个国家和地区参战,波及20亿人口。战争双方动员军队1.1亿人,军民死亡7000多万人,财产损失高达4万亿美元,直接战争费用13520亿美元。 挥之不去的战争阴影 越南战争历时14年,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持续时间最长、最激烈的大规模局部战争。战争中,越南有160万人死亡,1000多万人成为难民;美国有5.7万人丧生、30多万人受伤;战争耗资2000多亿美元。 两伊战争历时近8年。伊朗死伤60多万人,伊拉克死伤40多万人。两国无家可归的难民超过300万。两国石油收入锐减和生产设施遭受破坏的损失超过5400亿美元。两国在这场战争中损失总额达9000亿美元。战争使两国的经济发展计划至少推迟20至30年。 战争的浩劫 海湾战争历时42天。美军死亡286人、伤3636人、被俘或失踪55人,其他国家军队亦有轻微损失。伊拉克方面则伤亡近10万人,被俘8.6万人。科威特直接战争损失600亿美元,伊拉克损失约2000亿美元,美国则为战争耗资600亿美元。
科索沃战争历时78天。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共出动飞机2万架次,投下了2.1万吨炸弹,发射了1300枚巡航导弹,造成南联盟境内大部分地区的军事、民用、工业设施和居民区的严重破坏。空袭还造成南联盟1000多名无辜平民死亡,数十万阿尔巴尼亚族人沦为难民。战争中使用的贫铀弹和日内瓦公约禁用的集束炸弹导致新生儿白血病和各种畸形病态。持续的轰炸还严重恶化了南联盟及其周边国家和地区的生态环境。 战争的浩劫美国大学生从世界和平的角度对美国入侵越南进行了批评,认为和平就是“停止侵越战争”;而对于美国政府来说,则是用战争来确保“正义”与和平。反对战争,期待和平!反对战争,期待和平!国际社会祈盼和平的呼声不断高涨,争取世界和平是当今时代主题之一。打结的枪铸剑为犁从发展中国家的角度分析经济全球化给发展中国家带来的机遇和挑战。从发达国家的角度分析经济全球化给发展中国家带来的机遇和挑战。2、世界各地期盼发展的要求空前强烈 1985年3月4日,邓小平会见日本商工会议所访华团时,针对国际形势明显趋于缓和的新变化,以敏锐的洞察力深刻地指出:“现在世界上真正大的问题,带全球性的战略问题,一个是和平问题,一个是经济问题或者说发展问题。和平问题是东西问题,发展问题是南北问题。概括起来就是东西南北四个字。南北问题是核心问题。”
——《邓小平文选》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105页。3、“和平与发展”时代主题的提出发展,是当今时代的另一主题说一说 和平与发展相辅相成,和平时促进发展的前提条件,各国的共同发展是保持世界和平的重要基础。没有和平就没有发展,在和平中求发展,以发展促和平,是人类社会走向美好未来的重要条件。 赞同。发展是维护世界和平的有力保障,是维护和平的坚实基础。二、“和平与发展”面临的挑战1、传统安全问题朝鲜战争(1950—1953)科索沃战争
(1999)伊拉克战争(2003)思考:这段材料中反映了二战以来发生的哪些战争或地区冲突?朝鲜战争
两伊战争
越南战争
海湾战争
伊拉克战争利比亚战争(2011年)英阿马岛战争(1982年)俄罗斯格鲁吉亚战争(2008年)叙利亚内战(2011年)阿富汗战争(2001—2011年)观察二战以来的局部战争的特点,人们各有做点评:伊拉克战争两伊战争利比亚战争中东战争一般将非传统安全问题分为五大类:
人类为了可持续发展而产生的安全问题,包括环境安全、资源利用、全球生态问题以及传染性疾病的控制和预防;
人类社会活动中个体国家或者个体社会失控失序而对国际秩序、地区安全乃至国际稳定所造成的威胁, 包括经济安全、社会安全、人权、难民等问题;
跨国界的有组织犯罪,如贩卖人口、毒品走私等;
非国家行为体对现有国际秩序的挑战和冲击,最典型的是国际恐怖主义;
由于科技发展以及全球化所产生的安全脆弱性问题,如网络安全、信息安全以及基因工程安全。2、非传统安全问题以上素材反映了哪一因素在危害世界和平?这属于哪一类安全问题?恐怖主义;非传统安全问题“9·11”事件你还能举出国外近年出现的重大恐怖活动吗?2014年12月15到16日,澳洲悉尼市中心瑞士莲巧克力咖啡厅质事件。伊朗出生的极端枪手摩尼斯挟持17名人质,引爆16小时危机,最后在警方攻坚后结束,摩尼斯身亡,另有两名人质丧生。摩尼斯当时威胁人质挂起极端组织黑旗,当局调查他与圣战组织伊斯兰国的关联。
2014年12月16日,七名巴基斯坦塔利班枪手闯入巴基斯坦白沙瓦的一所学校,无差别地开枪扫射,造成141人死亡,其中132人是学生。
据《每日邮报》当地时间2015年2月3日报道,被IS绑架的约旦空军中尉飞行员莫亚兹·卡萨斯贝,在近日流出的一段视频中显示他被IS执行了火刑。约旦政府已证实恐怖视频的真实性,并报道会处死六名被监禁的IS武装分子作为“惩罚和报复”。
······ “伊斯兰国”(英语缩写:IS),前称“伊拉克和大叙利亚伊斯兰国”(英语缩写:ISIS),阿拉伯国家和部分西方国家称为“达伊沙”(DAESH),是一个自称建国的活跃在伊拉克和叙利亚的极端恐怖组织。
2014年6月29日,该组织的领袖阿布·贝克尔·巴格达迪自称为哈里发,将政权更名为“伊斯兰国”,并宣称自身对于整个穆斯林世界(包括历史上阿拉伯帝国曾统治的地区)拥有权威地位。
2014年9月,美国组建了一个包括英、法等54个国家和欧盟、北约以及阿盟等地区组织在内的国际联盟以打击IS 。近年国内出现的重大恐怖活动冷战结束后,为什么“非传统安全问题”日益突出?人们也有各自的解读:三、怎样才能走向“和谐世界” 和谐世界是基于中国文化传统的系统观、整体观而提出的全球政治伦理、法律与国际关系建设的伟大理念,中国的“和谐世界”理论,不仅解决了中国发展道路问题,也是建立全球国际政治伦理与国际秩序的指导原则,是站在全球秩序角度,而非仅仅狭隘地站在中国自己的角度。实现各国和谐共处,建立民主的世界。只有不同国家间和谐共处、实现国际关系民主化,才是建设和谐世界、促进人类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关键和前提。知识扩展: 自2005年9月中国领导人在联合国成立60周年首脑会议上发表《努力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重要讲话以来,和谐世界已成为中国对外交往的名片。推动建设和谐世界,就是各国政治上应相互尊重,共同协商;经济上应相互促进,共同发展;文化上应相互借鉴,共同繁荣;安全上应相互信任,共同维护。在这一原则指导下,中国外交更加成熟、务实。无论是在双边,还是多边舞台,无论是扩大合作,还是解决冲突,都充分体现了中国负责任的大国形象。知识扩展:思考分析:“各美其美”,各个民族弘扬自己优良的文化传统。“美人之美”,把别人的优秀文化也拿来,也要学习。“美美与共,天下大同”,各个民族、各个国家的优秀文化互相包容、互相学习,那么它就可以展现一个多彩的世界、多元的文化。这样就可以建立一个大同社会。倡导者、积极参与者、建设者;发挥推动、促进的积极作用。课堂小结
综合探究七“和平与发展”为何成为时代主题怎样才能走向“和谐世界”两大主题“和平与发展”面临的挑战“和谐世界”的提出关系传统安全问题非传统安全问题中国的角色、作用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