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了解俄国农奴制概况,列举农奴制阻碍俄国资本主义发展的表现;阐明克里米亚战争的失败对俄国的影响。过程与方法结合教材,将俄国农奴制改革的背景从内因、外因加上主观因素等方面分析,理解俄国为什么进行农奴制改革,以及为何采取改革的方式。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农奴制阻碍生产力发展的分析,使学生认识到落后的制度成为社会生产力进一步发展的桎梏;通过克里米亚战争使学生认识落后必然挨打,改革是必由之路.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俄国的农奴制难点农奴制的存在严重阻碍了俄国社会经济的发展教学过程结合<教学要求>分析单元引言部分:19世纪中期西方国家的工业化;农奴制改革的原因、目的、改革、作用。☆了解农奴和农奴制:☆农奴是一群什么样的人?与奴隶有区别吗?农奴是欧洲封建社会的一个特定阶级,依附于封建主。租种农奴主的土地(称为份地),有自己的生产工具,可以自由结婚。农奴要向封建主服役并交纳租税。封建主不能任意杀死农奴,但可以买卖或转赠。古代奴隶社会的奴隶是奴隶主的会说话的工具。可以买卖和任意杀死,其本身就是奴隶主的财产。简单地说,农奴是人身权利受到限制的人;奴隶则被视为工具。一、俄国的农奴制的形成与发展1.开始形成:15C末16C初、封建土地所有制发展2.正式确立:17C中期(《法律大全》颁布)3.发展:18C以后历代沙皇强化农奴制(1)彼得一世:购买(2)18C中后期的沙皇:赏赐、扩展(3)19世纪中叶:俄国90%人口在农村,农村一半以上人口是农奴 农奴的主要膳食为卷心菜汤、黑麦面包、小麦或小米制成的粥。他们的住房狭小,常常只有一间同牲口挤在一起的小屋。 ——当时俄国官方的一份调查报告农民连同妻子儿女及其财产都属于领主所有;农民永远不能随意离开主人,如果逃亡,领主有权无限期追捕…… —— 法律大全 材料19世纪上半期的俄国报纸上,曾经有出售家奴与阉马的广告。有饲养猪犬和吹笛唱歌等专长的农奴竟与马匹同列。特点:农奴世代被束缚在地主的土地上,在土地、人身、司法上依附于地主,处于社会最低层,处境恶劣。4.危机:19C上半期1801-1860年农民骚动越来越多,暴动的农民不仅拒绝给地主服劳役和缴纳代役租,而且提出彻底废除农奴制的要求。沉重打击了沙皇的专制统治“农奴制是国家脚下的火药库,尤其是因为军队也是农民编成的,便是更加危险了。”——时任全国警察局长给沙皇的报告认识1:政治上,农奴制激化了阶级矛盾,沉重打击了沙皇的专制统治二、步履维艰的俄国工业发展国别]人均收入(卢布)铁产量(万吨)铁路长度(公里)制度俄国7129(1860年)1600(1860年) 英国323225(1850年)14603 法国150 9160 德国17540.2(1850年) 思考:19世纪中叶俄国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如何,形成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是什么?(1)状况:已出现机器工厂,但仍处于工场手工业阶段,远远落后于西欧其它国家(2)原因:农奴制的严重阻碍a农奴遭受严重剥削,生活困苦,无力购买商品因而国内市场狭小,商品经济发展缓慢。b农奴被紧紧束缚在土地上,造成俄国工场手工业缺少自由劳动力,其水平远远落后于西欧。c农奴制的实行,加强了贵族地主的势力,贵族地主将钱财用于买天置地资本主义发展缺少必要的资本d政治上,俄国实行封建沙皇专制制度。这一切都表明,要在俄国发展资本主义(顺应历史发展潮流),冲破农奴制成为首要任务。认识2:经济上,农奴制严重阻碍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学思之窗:P92……他为什么这样评价农奴制?你对农奴制有何看法?三、新思潮的涌动(1)背景:青年军官受西欧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及法国启蒙运动的影响(2)新思潮的内涵:反对沙皇专制,废除农奴制,发展资本主义(3)表现:A.“十二月党人起义”(1825年)他们日益不满沙皇专制统治,在人民革命运动的推动下,掀起了反对农奴制和专制制度的斗争。失败但反映了统治阶级内部出现分化。——统治基础危机。B.平民知识分子(19.C.40-50)守旧派:主张平缓改革(自上而下,自愿协调)改革派:解放农民,由农民向地主赎取份地;激进派:无条件给予农民自由和土地;(车尔尼雪夫斯基、赫尔岑)阅读下列材料:五名十二月党人领袖被处死时,沙俄当局在莫斯科克里姆林宫举行了一次盛大的祈祷式,以示庆祝。赫尔岑后来写道:我参加了祷告式,我当时只有14岁,隐没在人丛中,就在那里,在那个被血淋淋的仪式玷污了的圣坛面前,我发誓要替那些被处死行的人报仇,要跟这个皇位、跟这个圣坛、跟这些大炮战斗到底。(1)材料中,“五名十二月党人领袖”为什么会被处死?发动武装起义,试图推翻沙皇专制统治,废除农奴制(2)赫尔岑是俄国历史上的一位怎样的人物?他的基本主张与十二月党人有何相同之处?是俄国历史上杰出的平民知识分子革命家。他的主张是无条件给予农民自由和土地。相同点:受西方进步思想影响,反对沙皇专制,主张废除农奴制。(3)从材料可以看出十二月党人活动产生了怎样的影响?打击了沙皇专制制度,唤醒了俄国民众,鼓舞了更多的人为废除农奴制度进行斗争。认识3:思想上,出现反对农奴制和沙皇专制统治的新思潮提问:这些意味着什么?人民已经开始使用暴力,准备通过自下而上的革命来推翻沙皇统治,废除农奴制度。虽然没有成功,但给沙皇和贵族地主敲响了丧钟。面对严重的统治危机,沙皇首先想到的仍然不是改革,而是另外一条解决途径:战争!当时的沙皇尼古拉一世为摆脱国内的统治危机发动了一场战争,后来的事实证明这是一场“在错误的时间和错误的对手进行的一场错误的战争”。这场战争就是——克里米亚战争。四、克里米亚战争(1853-856)1.双方:俄国-----英国、法国、土耳其;落后的封建农奴制的俄国同工业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英法之间的战争。2.起因:(1)扩大在地中海和西亚等地的势力,攫取更多的土地(2)转移国内矛盾(3)俄国入侵土耳其侵犯了英法在土耳其的利益3.战败具体原因:武器陈旧,交通运输原始落后,指挥系统腐败无能,后勤供应不足。农奴出身的士兵体质差导致非战斗性减员等根源:落后的农奴制4.影响:(1)导致俄国国际地位急剧下降,国内矛盾进一步激化。战争本身耗费了巨大的人力、物力、财力,对国家的经济民生造成重创,农民生活更加贫困,因此激起更人的反抗起义。俄国在战争中失败,失去了许多权利,国际地位落千丈,国内反封建反农奴制的思潮更加汹涌澎湃。而在萧条与混乱中,政府对农民运动的镇压、地丰对农民的勒索有增无减,导致战后俄国围内矛盾进一步加剧。(2)沉重打击俄国人的士气。(3)充分暴露了农奴制和沙皇专制的腐朽,推动了俄国农奴制改革。认识4:军事上,克里米亚战争惨败,俄国国际地位下降,国内矛盾激化材料:关于这场战争,当时俄国进步思想家的一支西欧派在战争初期就作出过这样的预言:“文明现正以它的力量反对我们,我们已为与文明的这场斗争做什么准备工作了吗?我们不能以我们所有广阔的领土和无数的人口来对付这场斗争。当我们谈论反对拿破仑的光荣战役时,我们忘记了自那时以来,欧洲一直在进步的道路上稳步前进,而我们却一直停步不前。我们不是在走向胜利,而是在走向失败,我们唯一得到的一点安慰是,俄国将通过这一经历学到今后对它的发展有用的一课。”请问:这是怎样的预言?说明了什么问题?战争必将失败的预言。说明了俄国人已经意识到自身的落后和与欧洲的巨大差距,并决定要向西方学习。可惜当时的沙皇尼古拉一世并没有预感到这样的结果,以致于付出了生命的代价。不过他的儿子亚历山大二世就不能不对这场战争作出反思和总结,并采取适当措施来挽救严重的统治危机。材料:亚历山大二世自幼接受过欧洲自由主义思想,专门研究过农奴制问题,并释放过一批农奴。他清楚地认识到:“强迫的农奴劳动,无论是工业方面还是农业方面,经济上的不利情形已经是很清楚了。如不废止农奴制,国内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是不可能的。”——潘克拉托娃主编《苏联通史》“与其等农民自下而上起来解放自己,不如自上而下来解放农民。”——亚历山大二世(1856年)学习延伸: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认识?落后的生产关系必须顺应先进生产力的发展,历史前进的潮流不可阻挡。 对我国社会的发展有什么建议?小结:农奴制改革的背景1.政治上,农奴制激化了阶级矛盾(根本原因)2.经济上,农奴制严重阻碍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3.思想上,出现反对农奴制和沙皇专制统治的新思潮4.军事上,克里米亚战争惨败,俄国国际地位下降,国内矛盾激化(直接原因)最主要的问题是政治方面的问题:即沙皇的统治受到威胁。为了挽救统治危机,必须进行农奴制改革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