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3.4风的成因教案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对身边的空气流动产生风的一些自然现象的观察,发现,能运用已有的的知识,作出自己对问题的假想答案。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2、能通过观察实验等活动进行探究,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逻辑思维能力,想象力。3、能初步用实验产生的结果来验证某种假设的结论,并运用类比探讨风的成因。4、指导学生通过实验认识空气流动的原因,以及自然界中空气流动的条件。重点难点重点:指导学生认识空气流动是风的形成原因。难点: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基础,让学生学会自我探索。教学过程活动1【讲授】风的现成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激发兴趣师演示门缝飘纸片的实验,让学生根据观察到的现象,提出自己想研究的问题。板书课题,导入新课。(二)实验探究启迪思维师:夏天,我们用扇子扇,有没有风?学生回答:有。你有没有想过方式怎样形成的?学生猜测。师:谁来汇报一下你的猜测。学生汇报,教师适时板书。师:要想知道自己的猜测对不对,如何做?生:做实验。师:下面我们设计实验一起验证我们的猜测。(师出示实验提示卡)分组实验,观察实验现象。小组讨论:在模拟实验中你看到了什么样现象?点燃蜡烛前蚊香的烟是怎样流动的?点燃蜡烛后蚊香的烟流动路径又发生什么变化?这个现象又说明了什么?21教育网集体交流,汇报实验结果。指导学生分析实验现象得出结论。师:当燃烧的蜡烛放在塑料瓶内,使得里面的温度升高空气变轻,瓶内温度相对较冷,于是冷空气就流入形成风,我们就看到蚊香的烟飘起来,是蜡烛燃烧的热量使空气流动形成风的。(三)联系生活、应用实践师:谁能举出生活中利用风的例子。学生举例。师课件演示的风的危害资料。师:看到这些你有何感想?学生讨论交流。(风的利弊)(四)总结评价,巩固拓展1、你有什么收获?2、教师小结。3、帆船是怎样借助风的力量行驶的?想办法了解。下一节课我们交流。21世纪教育网--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