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 储蓄存款和商业银行 教案(表格式)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6.1 储蓄存款和商业银行 教案(表格式)

资源简介

课题
6.1
储蓄存款和商业银行
教学内容
《思想政治1
经济生活》第二单元第六课第一框题
课型
新授课
授课时间
1课时40分钟
教材分析
这一课和学生的生活密切相关,主要注重学生投资理财能力的培养。理论知识方面比较简单,没有很难理解的地方,但知识点比较多,较琐碎,所以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时间的掌握,在注重能力培养的同时要将知识点归纳概括,形成体系。
学情分析
储蓄存款和商业银行,跟学生的生活比较贴近,也比较实用,所以学生在学习此课时应该比较感兴趣。老师应充分抓住学生的心理和热情进行教学,已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
了解储蓄存款的含义及其主要目的及储蓄机构。2.知道利息的含义及其主要影响因素。3.
懂得利息的计算。4.
了解活期储蓄与定期储蓄的基本内容。5.
理解活期与定期储蓄作为投资方式的基本特征。6.
知道商业银行的含义。7.
了解商业银行的主要业务。8.
了解商业银行发放贷款的原则。
能力目标
1.
分析储蓄存款的特征的能力。2.
利用有关知识分析在不同条件下如何合理投资的实践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
培养理性投资、理性理财的观念,增强投资风险与防范意识。2.
培养学生勤俭节约、积极投资、努力为国家经济建设做贡献的观念。3.
培养学生诚实守信的品质。
教学重难点
重点
1.
储蓄存款的含义和分类、利息的计算。2.
商业银行的含义及主要业务。
难点
1.
理解储蓄存款的含义。2.
解析商业银行的存款、贷款行为。
教学方法
讲授法、问答法、课堂讨论法、读书指导法、图表教学法、实战演练法、事物展示法等
教学用具
黑板、粉笔、多媒体教学设备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一导导入方法:复习导入+设疑导入导入对象:第六课
投资理财的选择
二导导入方法:第六课导言+“小调查”《你会如何投资理财》(课件)导入对象:第一课题
储蓄存款和商业银行
讲授新课
课前作业:将学生分成若干组,让他们分组在课余时间通过不同渠道了解储蓄存款的程序、目的、商业银行的业务并学会填写相关单据,然后在课堂上交流。一、
储蓄存款活动探究第一个问题:我国城乡居民储蓄连年迅速增长。你如何看待这种现象?学生回答:……教师总结:1.客观上,经济发展,可供支配资金增多。
2.主观上,人们乐意储蓄,也反映出我国居民投资渠道比较单一。教学过渡:刚才我们了解到我国居民在投资理财时储蓄存款所占比重是最大的,那到底什么储蓄存款呢?知识点1
:储蓄存款的含义
从四个方面去把握和理解活动探究
第二个问题:人们为什么要把钱存入银行?学生回答:……教学过渡:人们参加储蓄的目的各不相同,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储蓄存款有一定的收益,也就是利息。知识点2:利息的含义
利息的计算方法→影响因素名次点击:利率知识拓展:利息税及相关知识的介绍知识点3:储蓄存款的分类
①活期储蓄:定义、特点及相关知识的补充
②定期储蓄:定义、特点及相关知识的补充
主要让学生自己进行阅读,然后通过一个表格来
比较二者的异同。知识点4:储蓄存款的特征:收益低,风险小→便捷的投资实战演练:如何进行储蓄存款(学生交流)实物展示:存折、存单、信用卡二
商业银行知识点6商业银行的主要业务
①存款业务:含义
思考为什么是基础业务
②贷款业务:含义
思考为什么是主体业务
贷款的分类及原则
③结算业务:含义
商业银行的其他业务……活动探究p47:诚信与贷款有什么关系?
联系身边事例,说明诚信在金融活动中的重要性。学生回答:……教师总结:银行贷款本身是一种信用行为,要求借贷双方都要讲诚信,特别是贷款人如果不讲诚信,银行会遭受损失,而其个人的不良记录将会被存储与个人信用体系中,个人的生活将会受到影响。
教师要充分利用这个探究活动,对学生进行诚信教育。专家点评:银行的作用
讲授新课
课堂小结
利用板书对课堂内容进行简单的梳理和总结
课堂练习
1.
下列对储蓄存款的认识,正确的一项是()A.
储蓄存款作为一种投资选择,具有收益高的特点B.
储蓄存款可以随时存取,灵活方便,很受投资者欢迎C.
储蓄存款比较安全D.
储蓄存款由于收益很低,所以没有风险2.
如果你以7.70的汇率卖出1万美元,并将换得的人民币存入银行,存期为三年,年利率为4%,利息税率为20%,存款到期应得本息为()A.7392元
B.79464元
C.84392元
D.86240元
板书设计
含义
作用
利息:含义
计算方法
影响因素
商业银行
含义
业务
存款:基础
贷款:主体
原则
结算
储蓄存款和商业银行
储蓄存款
分类
特点
活期:含义
特点
定期:含义
特点
机构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