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2 征税和纳税 教学设计 (2)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8.2 征税和纳税 教学设计 (2)

资源简介

8.2
征税和纳税
【课堂讲解】
一、税收的基本特征
1.税收是国家为实现国家职能,利用政治权力,依法取得财政收入的基本形式。有国必有税。国家通过税收组织财政收入,为自身的存在和发展提供物质保障。有税必有法。税法是税收的法律依据和法律保障。
【核心讲解】关于税收的几点重点归纳。
(1)税收的主体:国家
(2)税收的目的:为实现国家职能
(3)税收的手段:利用政治权力
(4)税收的依据:税法
(5)税收的地位:财政收入的基本形式
例1.2012年我国全年国内生产总值为519322亿,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7.8%,其中第三产业增加值占43.1%。这表明我国
A.经济实力增强,市场规模扩大
B.人民的富裕程度不断提高
C.经济结构优化,生活质量提升
D.居民的消费能力得到增强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国内生产总值和增长速度表明我国经济实力增强,市场规模扩大,故A入选。人民的富裕程度、生活质量和消费能力单纯从国内生产总值无法得到体现,故排除BCD选项。
考点:税收的含义,地位
2、税收的基本特征
特征:税收具有强制性、无偿性、固定性。这些特征是税收区别于其他财政收入形式的主要标志。
(1)强制性:国家凭借政治权力强制征税。纳税人必须依法纳税,税务机关必须依法征税。
(2)无偿性:国家取得税收收入,既不须要返还给纳税人,也不需要对纳税人直接付出任何代价。
(3)固定性:国家在征税之前就以法律的形式,预先规定了征税的对象和税率,不经国家有关部门的批准不能随意的改变。
【核心讲解】税收与其它财政收入形式的比较



其他
强制性


×

无偿性


×
具体分析
固定性

×
×
×
例2.《个人所得税自行纳税申报办法(试行)》规定:年所得12万元以上的纳税人,在纳税年度终了后3个月内,应当自行向主管税务机关办理纳税申报。这一规定有利于(  )
①培养纳税人依法诚信纳税的意识
②公民依法享有纳税人的权利
③避免对一个经营额重复征税
④税务机关加强税源管理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①④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 纳税人应当自行向主管税务机关办理纳税申报,这当然需要纳税人具有诚信意识,故①项入选;自行申报是纳税人应尽的义务,故②项不能入选;避免对一个经营额重复征税是征收增值税的意义,故③项不能入选;④项符合题意,也应入选。应选D。
考点:税收的特征
(2)三者关系:税收的三个基本特征是紧密联系、
不可分割的,税收的要求它具有强制性,
强制性是无偿性的保障。税收的强制性和无偿性又决定了它必须具有固定性。
【核心讲解】税收具有固定性,所以税收一旦确定就是固定不变的吗?
答:这句话是错的,作为纳税人,既然它是以法律形式出现,那就严格遵守.税收的固定性指:国家在征税之前就以法律的形式,预先规定征税对象和税率,不经国家有关部门批准不能随意改变。税收的固定性是相对的,即固定性不是一成不变的,它会随着社会发展的变化,国家会重新或者更改税法中某些条款,所以它只是在一定时期内是固定不变的。
例3、税收区别于其他财政收入形式的主要标志是()
A.税收是通过国家权力机关征收的
B.税收是依据国家的法律规定征收的
C.税收以保证国家的正常活动为目的
D.税收具有强制性、无偿性、固定性的特点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税收是国家凭借政治权力,强制地、无偿地取得财政收入的基本形式。它具有强制性、无偿性、固定性三个基本特征,这是税收区别于其他财政收入形式的主要标志。税收是三个特征的统一。其他收入形式则不完全具有三个基本特征,不是三个特征的统一。故选D项
考点:税收的特征
(二)我国税收的种类
1.税收种类:根据征税对象划分为流转税、所得税、行为税、资源税、财产税。
2.目前在我国影响很大的两个税种是增值税
、个人所得税。
(1)增值税,是以生产经营中的增值额为征税对象的一种税。它的纳税人是在我国境内销售货物或者提供加工、修理修配劳务以及进口货物的单位和个人。增值税的基本税率为
17%。
优点:征收增值税,有利于避免对一个经营额重复征税,也有利防止前一生产经营环节企业的偷漏税行为。
【核心讲解】
B厂从A厂购进5000元棉布,做成床单卖了8000元,B厂的增值税应该交多少?
结论:8000-5000=3000元
3000×17%=510元
这样征税有什么好处?
答:①、避免重复征税 ②、促进生产专业化
③、防止前一生产经营环节企业的偷漏税行为
④、保证财政收入的稳定增长。
例4.房地产企业成为“纳税侏儒”,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目前房地产商缴纳的主要税种是税率为3%的营业税。有专家建议,对房地产企业应改征营业税为征收税率相对较高的增值税。如果专家的建议成为现实,其主要意义在于(  )
A.增加财政收入,实现社会公平
B.促进社会分工,提高劳动生产率
C.调节收入分配,实现共同富裕
D.抑制经济过热,优化资源配置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专家的建议是提高房地产业的税率,改变收入分配不公的现象,故其主要意义是增加财政收入,实现社会公平,正确选项为A。
考点:我国的税收种类,增值税。
(2)个人所得税,是国家对个人所得征收的一种税。我国个人所得税,按应税项目不同,分别实行比例税率和超额累进税率。个人所得税是国家
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也是调节过高收入、促进社会公平的有效手段。
【核心讲解】
张某2013年10月工资减去社保个人缴纳金额和住房公积金个人缴纳金额后为5500
元,应该交多少税?
结论:第一种方法5500-3500=2000
1500
3%+500
10%=95
第二种方法(5500-3500)
10%-105=95元
张某认为交个人所得税划不来,你是怎么认为的?(个人所得税的作用)
答:个人所得税不仅是国家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而且是调节个人收入分配、实现社会公平的有效手段
例5.当税务机关向内地某演员征收个人所得税时,该演员以该收入是在境外获得的为由拒绝纳税。假如你是一名税务工作者,针对这一情况,你应该向该演员传递以下哪些税收知识(  )
①在我国境内有住所从我国境内外取得所得的个人要缴纳个人所得税
②不管在我国境内有无住所从我国境内外取得所得的个人要缴纳个人所得税
③依法纳税是公民的基本义务
④国家各项职能的实现,必须以社会各界缴纳的各种税收作为物质基础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个人所得税的纳税人是在我国境内有住所,或者无住所而在境内居住满一年,从我国境内外取得所得的个人,以及在我国境内无住所又不居住或居住不满一年而从我国境内取得所得的个人,①正确,②错误。③④都强调了公民依法纳税的必要性,当选。
考点:我国的税收,个人所得税,依法纳税
二、依法纳税是公民的基本义务
1、依法纳税的必要性
(1)从我国税收的性质——取之于民、用之于民来看,税收同国家富强、人民幸福联系在一起的。
(2)从税收的作用看,税收是国家实现各项职能的物质保障。
(3)从权利与义务相统一看,每个公民在享受国家提供的各项服务同时,必须承担义务,自觉诚信纳税。
2.违反税法的四种行为偷税、欠税、骗税、抗税。
关键词
手段
处理
联系
偷税
不缴或者少缴应缴税款
欺骗、隐瞒
税务机关追缴;加收滞纳金或者罚款;触犯刑法由司法部门的追究刑事责任
四种违反税法的行为,从程度上越来越高,违法性也一个比一个强。违法税法都应受到法律的制裁。
欠税
超期
拖欠
骗税
骗取国家优惠
骗取国家税收优惠
抗税
以暴力或者威胁不交税款
暴力威胁
【核心讲解】几种违反税法的异同点
例6.在我国,偷税、欠税、骗税、抗税等违反税法的行为会导致(  )
①国家经济秩序的混乱
②国家和人民的利益受到损害
③国家的财政收入减少
④国家和公民的和谐统一关系被破坏
A.①④
B.②③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违反税法带来的后果,①②③均是带来的后果,④夸大了这种后果,不能选。
考点:违反税法带来的后果
例7.偷税、欠税、骗税、抗税的不同点在于(  )
A.违反税法的手段方式不同
B.向国家缴纳的税款不同
C.违反税法的程度不同
D.受法律制裁的程度不同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对几种违反税法现象的认识。偷税用隐瞒欺骗手段逃避纳税义务;欠税以拖延的方式逃避纳税;骗税用欺骗手段获得国家税收优惠;抗税是以对抗的方式直接拒绝纳税,可见其区别主要在于违反税法的手段方式不同。
考点;违反税法的不同点
2、公民应增强纳税意识
(1)要把依法纳税看成是公民的基本义务;
(2)要增强对国家公职人员及公共权力的监督意识,关注国家对税收的征管和使用,监督税务机关的执法行为。
构建本课知识网络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