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二章 河流与湖泊一、结合课本熟背以下内容:1.河流的分类和水文特征:类型定义水文特征外流河最终流入海洋的河流秦岭-淮河一线以北的河流;一般汛期短,有结冰期,流量小,含沙量大秦岭-淮河一线以南的河流;大多流量大,汛期长,含沙量小,无结冰期内流河最终没有流入海洋的河流水量小,汛期短2.主要湖泊:我国湖泊主要分布在青藏高原和东部平原地区,面积最大的湖泊是青海湖。3.长江概况:(1)发源地、注入海洋:唐古拉山→东海。(2)地位:我国长度最长、流量最大和流域面积最广的河流,是我国第一大河。(3)支流众多、干流汛期长、没有结冰期、水量最大、水能丰富。(4)河段划分:源头→宜昌→湖口→入海口。(5)流经主要地形区:青藏高原、四川盆地、长江中下游平原。不同河段特征:(1)上游:主要流经我国地势第一级阶梯和第二级阶梯,水能资源丰富,主要水电站有三峡和葛洲坝。(2)中游:水量大,支流多,洞庭湖和鄱阳湖等对长江的水量起到调节作用,荆江河道蜿蜒曲折,易发生洪涝灾害(3)下游:江阔水深,水流平缓,利于航行。4.黄河概况:(1)发源地、注入海洋:巴颜喀拉山→渤海。(2)地位:我国第二大河。(3)水文特征:主要流经半干旱、半湿润地区,干流水量小于长江。(4)河段划分:源头→河口→桃花峪→入海口(5)流经地形区: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华北平原。不同河段特征:(1)上游: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著名的水电站有龙羊峡、李家峡、刘家峡等。(2)中游:流经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河流含沙量大。(3)下游:流速减慢,河床升高成为“地上河”,容易发生决口;入海口处形成广阔的三角洲。3.治理措施:在中游黄土高原地区开展水土保持工作,在下游加固大堤,修建分洪、蓄洪工程。5.易错点:(1)黄河、长江水能主要集中河段。黄河——上游和中游;长江——上游。(2)黄河流经中游河段后产生的泥沙最多。(3)最大支流。长江——汉江;黄河——渭河。(4)水利枢纽。长江——三峡;黄河——小浪底(5)“地上河”出现的河段。黄河——下游;长江——中游荆江(6)长江水系与黄河水系的分水岭是巴颜喀拉山和秦岭。(7)我国最大的湖泊——青海湖我国最大的淡水湖——鄱阳湖6.图示规律:①河流水文特征指水位、流量大小和季节变化、汛期、含沙量、结冰期、流速、水能等方面的特征。②河流水系特征指河流的发源地、流向、长度、流域面积、支流多少及分布、河流形状、河道宽窄曲直等。(2)长江上游与中下游所面临的生态问题之间的联系。7.比较:主要河流注入大洋黑龙江、辽河、海河、黄河、淮河、长江、珠江、澜沧江太平洋怒江、雅鲁藏布江印度洋额尔齐斯河北冰洋长江我国长度最长、水量最大、流域面积最广、航运价值最大的河流黄河世界上含沙量最大的河流珠江我国汛期最长的河流黑龙江我国结冰期最长的河流塔里木河我国最大的内流河京杭运河世界上开凿最早、最长的人工运河比较项目长 江黄 河上游中下游上游中游下游开发利用水能开发利用、旅游资源开发航运、淡水养殖水力发电水能开发、引黄灌溉引黄灌溉主要问题水土流失严重洪水灾害土地荒漠化、凌汛水土流失严重洪水灾害、凌汛治理措施植树造林、退耕还林还草、修筑梯田加固堤坝、退耕还湖、疏浚河道、修建水库植树种草、合理放牧、退耕还林还草,炸冰泄洪开展水土保持工作加固黄河大堤、炸冰泄洪二、巩固训练:1.上图四条河流中,完全处于非季风区的是( )A.①B.②C.③D.④2.上图四条河流中,属于太平洋水系的是( )A.①②B.②③C.①③D.③④3.我国外流河、内流河丰水期都在夏季,其主要原因是( )A.受气温的影响,夏季全国普遍高温B.都受夏季风的影响C.外流区受夏季风的影响,内流区受夏季气温高的影响D.全国大多数地区降水集中在夏季4.下列属于内流河的是( )A.怒江B.塔里木河C.雅鲁藏布江D.额尔齐斯河5.读“长江水系略图”和“长江干流纵剖面图”,回答下列问题。(1)长江发源于________________,由____________注入东海。从长江干流的流向可以推断,我国地势的特征是______________。(2)长江素有“水能宝库”之称。据图说出长江的水能主要集中在________(上游、中游、下游)河段。(3)图中M是______________水利枢纽,它是世界上最大的水利枢纽,其主要作用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4)金沙江、川江、荆江三河段中,最易发生洪涝灾害的是________,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长江中下游地区是洪涝灾害较为严重的地区。下面列举了长江中下游地区洪涝灾害频发的一些重要原因,请提出相应的防洪对策。6.读右上图漫画“长江与黄河的对话”,回答1~3题。(1)该漫画反映的生态环境问题是:()A.水土流失B.旱涝灾害C.土壤盐碱化D.土地荒漠化(2)该漫画反映的生态环境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是:()A.围湖造田B.乱砍滥伐C.过度放牧D.不合理灌溉(3)与长江相比,黄河下游流域面积极其狭小,主要原因是:()A.多峡谷,水流急B.多洼地,降水少C.多瀑布,河道深D.“地上河”,少支流7.下图为黄河流域示意图。读图完成1~3题。(1)图中“M”所代表的省区及其行政中心是( )A.甘肃-兰州B.陕西-西安C.宁夏-银川D.山西-太原(2)黄河各河段的水文特征,正确的是( )A.①河段附近流量最大B.②河段附近有凌汛现象C.③河段附近含沙量急增D.④河段附近落差大水流急(3)对黄河进行综合治理的有效措施是( )A.在上游地区修筑梯田B.在中游地区植树种草C.在下游地区修建水库D.在入海处修筑堤坝8.下列有关黄河与长江的共同特征说法正确的是( )①均发源于青藏高原②均流入东海③都流经我国三级阶梯④下游都出现“地上河”⑤水能都主要集中在上游地区A.①②③B.②③⑤C.③④⑤D.①③⑤9.下列有关我国河流的叙述,正确的是( )A.额尔齐斯河是我国最大的内流河B.黄河的年径流量仅次于长江,是我国第二大河C.长江洪水对长江流域危害最严重的地区是四川盆地D.南方河流水量丰富,汛期长,无结冰期10.下列关于长江、黄河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长江是我国水量最大、流域面积最广的河流②黄河的“地上河”分布在黄河的中游③综合治理黄河,重点是搞好黄土高原的水土保持工作④规模宏大的三峡工程,位于长江中下游A.①③B.②③C.②④D.①②10.回顾“长江、黄河水系图”,填空:(1)长江、黄河都发源于________高原,上游________(水或水能)资源丰富,下游流经________(平原或山地)地区,最后注入________洋。(2)黄河中游流经________高原,大量泥沙汇入。进入下游地区,河水流速减慢,泥沙沉积,河床逐渐抬高,形成“________(地上或地下)河”。治理黄河的关键是治沙,中游地区宜大力______________(植树种草或开垦耕地),减少水土流失。(3)长江干流横贯我国________(南北或东西),终年不冻,__________(宜宾或南通)以下四季通航,长江素有“________水道”的美誉。(4)下列对于长江黄河两河流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________(多选)A.都流经我国地势的三级阶梯B.黄河和长江都向东注入东海C.两河下游都流经平原并形成地上河D.长江和黄河支流都很多E.长江和黄河都有凌汛现象(2)长江和黄河最易发生洪涝灾害的河段和主要原因不同,请分别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下列描述属于黄河三角洲的是________,属于长江三角洲的是________。(多选)A.京杭运河河段运输繁忙B.被誉为“共和国最年轻的土地”C.拥有我国最大的城市群D.人们上下班可以乘坐高速铁路E.戏曲、茶和丝绸文化等地方特色浓郁F.后备土地资源充足,自然资源丰富(4)四川盆地和华北平原都是我国重要的农业区,四川盆地与华北平原相比,发展农业的优势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1.下图为某河流域局部图。一业余科考队从①地出发,沿着该河主河道沿岸,对①、②、③、④地进行科学考察。读图,完成1、2小题。(1)科考队走过的①、②、③、④地所在的省区依次是( )A.内蒙古、陕、晋、鲁B.晋、鲁、内蒙古、秦C.内蒙古、晋、秦、鲁D.晋、陕、鲁、内蒙古(2)科考队经过对四地的粗略考察,得出如下结论:①地土地荒漠化严重,②地所在的省份已经根治了水土流失,③地水土流失依然严重,④地地上悬河是两岸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隐患。你认为科考队对哪一个地方的考察结论与事实不符( )A.①B.②C.③D.④12.我国区域广阔,许多大江大河源远流长。关于图中两河说法正确的是( )A.长江,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象征,它发源于青藏高原上的唐古拉山B.黄河上、中、下游的划分城市是湖口和旧孟津C.“人在水下走,船在天上行”描述的是黄河上游的情景D.长江被称作“黄金水道”的主要原因是水力资源丰富第2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