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教案序号10课型新授主备人课题第10课五四爱国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学习目标1、知识目标:掌握五四爱国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的基本知识。2、能力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学会归纳课文的方法。3、情感教育与价值观:(1)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五四爱国运动,是一次彻底地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五四青年表现出来的斗争精神是极其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2)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中国近代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从此,中国革命的面目就焕然一新了。从而激发学生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和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学习重点重点:五四爱国运动的历史意义和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学习难点难点:对五四精神和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意义的理解教学内容及过程教学设计(含教师、学生活动)二次备课导入新课师:同学们,你知道为什么把每年5月4日作为我国的青年节吗?生:因为在1919年的时候今天浙江嘉兴的南湖有一艘游船,它每天都要接待许多游人。你知道它和我党的诞生有什么关系吗?为了找到问题的答案,让我们进入本课的学习吧。[板书]第10课五四爱国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二、自主学习探究新课1.自主预习导言部分和蓝空的小字直到P47.“五四爱国运动”一目,完成以下问题:(5m)(一)五四爱国运动(自主学习)导火线: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爆发:(第一阶段)时间:年月日中心:地点:口号:外争,内惩;取消“”;反对在对“和约”上签字;惩办卖国贼等人。主力:领导者:、,发展(第二阶段)时间:1919年月后中心:地点:主力:阶级()结果:释放学生;罢免等卖国贼职务;拒绝在上签字。五四运动取得初步胜利。意义:是一次彻底地反对和的爱国运动(性质),是中国革命的开始。同学们,下面我们来看本课内容:五四爱国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板书]1.五四爱国运动的导火线[教师引导]同学们,请看课本第一段小字内容。从中找出五四爱国运动爆发的导火线。[学生看书]……生:五四爱国运动爆发的导火线是在巴黎“和平会议”上帝国主义拒绝了中国代表提出的“取消帝国主义在华特权”“废除‘二十一条’、收回青岛主权”等正义要求。并且无理地将大战前德国在山东的特权转交给日本。[教师引导]请用一句话来概括。[板书]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教师梳理]教师叙述有关中国山东问题,教师详细讲解。同学们,从老师的叙述可以看出,一战期间日本出兵山东,造成了事实上的占领,并且通过袁世凯、段祺瑞两政府获得了“合法”的地位。这里需要注意的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也参加了对德作战,是以战胜国的身份参加巴黎和会的。[教师引导]现在同学们根据上述情况,思考两个问题:一是五四运动爆发的必然性是什么?二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中国也是战胜国之一,为什么仍然摆脱不了主权被侵犯的命运?请大家对这两个问题展开讨论,说出自己的见解,集思广益。[学生讨论]……[教师小结]第一个问题稍作解释。[教师引导]刚才我们谈的是五四运动爆发的原因,下面请同学们在讨论的基础上,回答第二个问题:即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中国也是战胜国,为什么仍然摆脱不了主权被侵犯的命运?[学生回答]……[教师小结]辛亥革命后,中国的社会性质没有改变,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科技等没有大的进步,综合国力依然很弱。所以依然摆脱不了被侵犯的命运。[教师过渡]下面请同学们把课本关于五四运动过程的内容看一下,从中提炼出相关的信息。[板书]2.五四爱国运动的爆发和发展[学生看书]……[教师引导]请同学们从刚才阅读的内容中找出与五四运动相关的信息。[学生回答]与五四运动相关的信息有时间:1919年5月4日;地点:北京;参加者:北京大学等校学生;斗争口号:“外争主权,内除国贼”取消“二十一条”,反对在对德“和约”上签字,惩办卖国贼曹汝霖等人;领导者:陈独秀、李大钊等;发展:6月初,工人阶级参加斗争并起了巨大作用,上海成为运动中心。[教师板书]时间:1919年5月4日开始地点:北京参加者:北大等校学生口号“外争主权,内除国贼”等初步胜利:[教师引导]请同学们看一看课本上第二段小字内容,并结合自己所掌握的知识,讲述一下五四运动爆发时的情景。[学生看书]……[学生讲述]……[教师引导]请同学们看课本“还我青岛”影印材料,从当时打出这一旗号,能得到哪些信息?[学生回答]青年学生积极参加五四运动,具有为收回青岛主权而不怕牺牲、斗争到底的精神。[教师引导]我们再看“北京高师被捕学生回校时受到同学们的热烈欢迎”图片,请问,中华民国八年五月四日是什么时间?[学生回答]1919年5月4日。[教师提问]从图片中可得到哪些信息?[学生回答]北洋军阀政府迫于人民爱国压力,释放被捕学生。间接说明北洋军阀政府镇压学生爱国运动的反动行为。被捕学生返校时受到热烈欢迎,反映五四运动得到广大学生的支持和拥护。在场学生均为被捕学生敢于斗争的爱国行为感到自豪和骄傲。[教师引导]我们再来看“五四”传单,请问,从这段材料中体现出来的五四精神,你认为是什么?[学生回答]忧国忧民。不屈不挠。乐于奉献。敢于斗争。争权利平等、主权独立。团结、奋发、向上。……[教师引导]下面,请同学们从课本上找出关于五四运动的结果的描写。[学生回答]北洋政府被迫释放被捕学生,罢免曹汝霖等卖国贼的职务,拒绝在对德“和约”上签字。五四爱国运动取得初步胜利。[教师过渡]请同学们根据所学内容,分析一下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板书]3.五四爱国运动的意义[学生概括]五四爱国运动是一次彻底的不妥协的反帝反封建运动,促使了人们的觉醒,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为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奠定了思想基础,是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一部分,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教师过渡]同学们,我们刚才在谈到五四运动的意义时提到,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为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奠定了思想基础,那么,除了五四运动以外,中国共产党诞生的条件还有哪些?中国共产党是什么时候诞生的?她的诞生有什么意义?下面,我们就来学习具体内容。(二)中国共产党的诞生(自主学习)1、历史条件①思想基础:在中国传播;②阶级基础:阶级登上历史舞台;③组织基础:早期组织的建立。2、会议:时间:年月地点:上海,后改在的一只游船上代表:等13人(代表全国党员),共产国际代表也出席了会议。内容:1、通过了党的纲领:①确定党的奋斗目标②确定党的中心任务。2、选举了党的中央领导机构:中央局,选为中央局书记。3、意义是中国历史上的大事,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就了。性质:。生日:每年的月日1.中国共产党诞生的条件[教师引导]请同学们思考,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那么,她成立的阶级条件应是什么?[学生回答]中国工人阶级队伍的壮大。[教师提问]中国共产党作为一个政党,她有自己的指导思想。那么请问,在中国共产党诞生之时,她的思想基础应是什么?结合五四运动的意义回答。[学生回答]马克思主义的进一步传播。[教师提问]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有一个过程。请问她成立的组织条件和干部条件是怎样具备的?[学生回答]1920年,在共产国际的帮助下,陈独秀、李大钊等人先后在上海、北京等地建立了共产党的早期组织,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准备了条件。[教师引导]请同学们想一下,这三个条件之间有什么关系?[学生回答]五四以后,马克思主义得到进一步传播,中国了解马克思主义的人越来越多,出现了一批马克思主义者。因为工人在五四运动中发挥了主要作用,故他们开始到工人中去宣传马克思主义,与劳工阶级打成一片,促使马克思主义与工人运动相结合,这种结合又促进了共产党早期组织的成立。[教师过渡]在上面三个条件都具备以后,共产党的成立就是自然而然、顺理成章、水到渠成的事了。[板书]2.中共一大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教师引导]请同学们看关于中共一大的内容,找出相关信息。[学生看书]……[学生回答]时间: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一大召开。地点:上海,后转移到嘉兴南湖的一只游船上。代表:毛泽东、董必武、李达等13人,还有共产国际代表。内容:通过了党的纲领,确定了党的中心任务,选举了党的中央领导机构。意义:开天辟地,焕然一新。[教师板书]时间:1921年7月地点:上海代表:毛泽东、董必武、李达等内容:a.通过党的纲领b.确定了党的中心任务c.选举了党的中央领导机构意义:开天辟地,焕然一新[教师讲解]1920年初,陈独秀和李大钊酝酿成立共产党时,共产国际派俄共维经斯基等人来到中国,在北京会见了李大钊,并同北京大学的先进分子讨论了建立共产党的问题。然后,维经斯基到上海,会见了陈独秀,帮助陈独秀进行建党的准备工作。1920年秋,上海早期党组织成立。不久,北京成立了党的早期组织。接着,武汉、长沙、济南等地也相继成立了党的早期组织。各地党组织建立后,有计划有组织地宣传马克思主义。还进入工人中开展宣传和组织工作。共产党早期组织的活动,进一步促使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到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就诞生了。同学们,接下来我们对中共一大的内容作一个简单分析,以加深大家的印象。[教师分析]第一点,大会通过了党的纲领,确定党的奋斗目标是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实现共产主义。从这一点上来看,一方面确立了党的远期奋斗目标,另一方面对党成立后第一个奋斗目标的规定又不符合当时的国情。中国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革命的主要敌人是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由于中国革命的敌人力量是强大的,因此,在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民族资产阶级是团结的对象而不是革命的对象。如果把资产阶级也当作主要敌人,无疑会增加革命的难度。从这一点上来看,一大是有局限的。第二点,确定党的中心任务是领导工人运动。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农民占全国人口的绝大多数。如果不解决农民问题,革命就不会成功。因此,组织工人阶级、领导工人运动固然重要,但绝不能忽视农民问题。这一点必须讲清楚。1923年“二 七”惨案发生后,工人运动转入低潮,已经证明了一大在这一方面的局限。[教师提问]下面我们来看一下参加中共一大的代表,然后思考:陈独秀没有出席中共一大,为什么会被选为中央局书记?请同学们结合前面学过的知识回答。[学生回答]陈独秀率先发动了新文化运动,在新文化运动中,陈独秀是主要代表人物。在五四运动中,陈独秀是主要领导人之一,影响深远。陈独秀在上海创建了第一个共产党早期组织,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准备了条件。……[教师小结]正是这样,因为他在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中的巨大影响,并且他是建立共产党早期组织的发起者之一。[教师过渡]前面我们分析了中共一大的局限,那么,这些局限在什么时候被突破呢?我们说,中共二大的召开就部分地解决了这些问题。[板书]3.中共二大和民主革命纲领的制定[教师引导]请同学们看课本最后一段小字内容。看一看,中共二大的民主革命纲领是如何制定出来的?[学生看书]……[学生回答]大会在分析国情的基础上,重申中国共产党的奋斗目标是最终实现共产主义;现阶段即民主革命阶段党的任务是打倒军阀,推翻帝国主义的压迫,建立民主共和国。[教师提问]民主革命纲领的制定有什么意义?[学生回答]这在中国第一次提出了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为中国人民指明了奋斗的方向。[教师过渡]根据“一大”和“二大”的内容,我们来分析一下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意义。[板书]4.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意义[教师讲述]中国共产党与以往任何政党都不同。她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以实现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为奋斗目标。这为中国人民的斗争指明了一种方向。而且有科学的理论作指导。中国共产党是新型的无产阶级政党,不仅代表工人阶级的利益,还代表中国广大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利益,她成立八十多年来,领导中国革命走向胜利,领导中国人民取得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成就。中国共产党一成立,就开始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革命和建设道路。1922年中共二大制定了民主革命纲领,给中国人民的斗争找到了一条正确的道路。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后,又指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直到把我国逐步引向繁荣。因此,用“开天辟地”“焕然一新”等词来形容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毫不过分。活动与探究要求:学生在课下查阅相关资料,分别用简明的笔法叙述中共“一大”代表的人生踪迹。明白中国革命像一座大熔炉,炼出了真金,淘汰了渣滓。三、课堂小结四、达标检测1.今年是五四运动▲周年。A.70B.80C.90D.1052.下列口号中,哪一个最能体现五四运动是一场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A.“誓死力争.还我青岛”B.“废除二十一条”C.“拒绝在和约上签字”D.“外争国权.内惩国贼”3.我们今天的许多节假日都与历史上发生的重大事件有关。下列事件与“青年节”有关的是A.虎门销烟B.五四运动C.中国共产党“一大”D.南昌起义4.民族觉醒往往激发出强大的民族精神力量。1919年,这股“民族精神力量”表现为A.洋务运动B.戊戌变法C.五四运动D.抗日战争5.周恩来总理曾经说过,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史,就是从天安门到天安门。你认为前一个“天安门”是指哪一重大历史事件?A.新文化运动B.五四运动C.北平和平解放D.开国大典6.《2004—2010年全国红色旅游发展规划纲要》提出要培育形成12个重点“红色旅游区”,其中属于沪浙(上海、浙江)红色旅游区的主题是A.开天辟地,党的创立B.遵义会议,生死攸关C.延安精神,革命圣地D.开国大典,国旗飘扬7.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确定的中心任务是A.领导工人运动B.建立民主共和国C.打败日本帝国主义D.发展社会生产力8.有一总反映中国革命的影片叫《开天辟地》,你认为以下选项中最符合这一片名的历史事件是A.中国共产党的成立B.南昌起义C.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D.红军长征9.阅读材料:材料一:中国的土地可以征服而不可以断送;中国人民可以杀戮而不可以低头——五四传单材料二:见右图回答:(1)材料反映了什么事件?该事件的性质是什么?(2)材料反映了参加者什么精神?教学反思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