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元朝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拓展 课件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32元朝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拓展 课件

资源简介

课件40张PPT。1)图中黄色的面积几乎覆盖了地球上的一块大陆,请问是哪一块?
2)其实这片黄色的面积反映了我国某一历史时期的疆域,你认为会是哪一历史时期?元朝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拓展 一、蒙古族的崛起我国北方蒙古高原的游牧民族蒙古统一前,
草原上的争战情景:
星天旋转,诸国争战,
……
没有逃避地方,
只有冲锋打仗.
没有平安幸福,
只有互相杀伐.
----谢再善译《蒙古秘史》内——12世纪时蒙古的社会状况外——女真压迫各部混战时间:
建立者:
都城:和林铁木真二、蒙古国的建立“成吉思汗”1206年对内征讨:
对外扩张:成吉思汗时期的领土扩张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毛泽东的词句)成吉思汗真是“只识弯弓射大雕”的武夫吗? 谈谈成吉思汗的历史功绩。 内蒙古成吉思汗陵墓公元1227年,蒙古消灭西夏前夕,
成吉思汗病故于军中。相继继位的
窝阔台、蒙哥和忽必烈继续南下西
征,不断开辟新的疆土……1、完成了蒙古的统一大业(最重要)。
2、建立了强大的蒙古政权。
3、领导蒙古人民反抗金的压迫。对金、西夏、南宋等作战1227年,蒙古灭西夏。
1234年,灭金。
1246年,灭吐蕃。
1253年,灭大理。一直到欧洲多瑙河流域,建立起了横跨亚欧的蒙古帝国三、蒙古国的扩张 对内征讨:
对外扩张:蒙 古南宋>>>>>>>>>>>>>>>>>>>>>>>>>>>>>>>>>>>>>>>仅用半个世纪的时间,一个地跨欧、亚两洲的蒙古帝国诞生。你侵略了许多既属于基督教徒又属于其他人 的国家,蹂躏它们,使之满目荒凉……你挥舞着惩罚之剑,不分青红皂白地向全人类进 攻……
《出使蒙古纪》 加宾尼评价蒙古帝国的扩张
观点1:蒙古的扩张给中国和欧亚人民带来了极大的灾难。
观点2:蒙古的扩张客观上打通中西交通、促进中西文化交流起到积极作用。蒙古(元)1276年南宋灭亡四、元朝的建立和全国的统一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建立的统一的封建王朝。1259年,蒙哥大汗去世,旭烈兀率部东归。 1260年,忽必烈取得汗王之位 元统一的意义?1、结束了唐末以来分裂割据和几个政权并存的局面,奠定了元、明、清三代六百多年大一统的基础
2、促进了国内各族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和边疆开发,促进了民族大融合及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
3、促进中西交通的发展和文化的交流
前221年 赢政 咸阳 前221年 战国诸侯
混战称雄
266年 司马炎 洛阳 280年 三国鼎立
581年 杨坚 长安 589年 南北朝
分裂对峙
1271年 忽必烈 大都 1276 宋辽夏金
(灭南宋)对峙与并立
1279年 统一是历史发展的主流元朝是一个疆域空前辽阔的统一大帝国。北到西伯利亚西南包括今西藏、云南南到南海西北到今新疆东北到 鄂霍次克海 如此空前辽阔的疆域元朝是如何进行有效管理的呢?目的:加强对全国的有效统治西藏为元朝正式的行政区设澎湖巡检司管辖澎湖和琉球政治上:创立行省制度五、忽必烈改制巩固了辽阔的疆域,加强了内地与边疆各族的联系,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对明清及后来政治制度影响深远。政治上:建立行省制度中书省行中书省 行中书省 行中书省中央地方全国最高的行政机构 派遣官吏,征收赋税,进行有效的统治 元世祖即位之初的诏令:国以民为本,民以衣食为本,衣食以农桑为本。经济上:重视农业生产资料:元朝初期,经过长时间的激烈战争,和残酷的杀掠,造成土地荒芜,人口锐减,社会经济遭到巨大的破坏。禁止蒙古贵族圈占农田作牧场,推广棉花的种植 《农桑辑要》是元朝管理农桑水利的机构大司农司主持编写的,共七卷,由元政府下令颁行全国。它是现存最早的官修农书。《农桑辑要》书影 选自王祯《农书》中的插图。元朝普遍使用的灌溉工具主要是汉唐已发明的翻车和筒车,样式不断翻新,以适应广大地域不同条件下灌溉需求。
除了原有的人力翻车外,还出现了水转翻车、牛转翻车和风车。水转翻车图牛转翻车1、开凿两段新运河,使粮船可以从杭州直抵大都;
2、开辟空前的海运航线,粮食运输逐步以海运为主,海上“丝绸之路”盛行;
3、建立比较完善的驿站系统。交通上:得到空前发展开凿运河,开辟海运航线元朝发达的驿站系统(1)许多中国古代科技文化成就都在这一时期传播到世界各地。13-14世纪火药和火药武器传入阿拉伯和欧洲(2)《马可波罗行纪》马可.波罗(意大利商人),从丝绸之路穿河西走廊到中国,留居17年,在扬州做官3年,从海路返回威尼斯 介绍在东方的神奇经历和见闻。引起了更多欧洲人对中华文明的兴趣(3)蕃客墓泉州(4)海上丝绸之路1)造船技术的提高;
2)指南针应用于航海陶瓷六、元朝的开放与交流 我国先后在1983、1992、1993年三次发行马可·波罗金银纪念币。十年中三次为一位七百多年前出生的外国人发行金银纪念币,这在中国钱币铸造史中实属罕见。1983年1992年1993年波斯(今伊朗)河西走廊帕米尔高原陆上丝绸之路海上丝绸之路中外经济文化交流空前繁荣◎辽阔的疆域
◎建立比较完善的驿站系统,交通畅通
◎统治者实行对外开放的政策
◎古代科学技术发展达到高峰 根据所学,思考元朝为什么能出现了这样一个空前开放和交流的局面?①民族迁移的范围更广,程度更高。许多汉族人民迁居边疆开发边疆。②边疆各族包括蒙古族大批进入中原和江南,同汉族杂居。③原来内迁的一些少数民族汉化的程度很高。契丹、女真等族已被视为“汉人”④形成了新的民族。唐以来信仰伊斯兰教的波斯人、阿拉伯人同汉、蒙、畏兀儿等族杂居通婚,形成了以伊斯兰教为纽带的新民族——回族。七、民族融合的空前加强思考:为什么元朝时民族融合的空前加强?1、元朝幅员辽阔远超前朝,元朝的统一为各民族的联系与交往提供有利条件。
2、除西域外,元朝基本都实行了统一的行政建制,中央政府的管辖能力高于前代。
3、统一的元朝交通发达,境内大规模的人口流动,促进了各族经济、文化的发展与融合。
4、各民族长期杂居,互通婚姻,经济文化联系更加紧密。
元朝的统一和辽阔的疆域为国内各民族的联系和交往提供了有利条件。
元朝境内大规模的人口流动,促进了各旌经济、文化的发展与融合。思考:为什么在元朝会出现民族大融合的情形?
元朝时民族融合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元朝政治上的空前统一是根本原因。回顾:我国古代出现的三次民族融合的高潮。①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
(北魏孝文帝改革)
②五代辽宋夏金时期
③元朝时期我国历史民族融合三次高潮?第三次高潮:五代辽宋夏金元时期。
该时期战争频繁,促进了民族融合。这次大融合高潮的顶点在元朝。 第二次高潮: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
西晋内迁的匈奴、鲜卑、羯、氐、羌等族与汉族联系日益密切。北魏统一黄河流域后,出现了民族大融合的趋势。北魏孝文帝改革促进了北方的民族大融合,这次大融合高潮的顶点在南北朝时期。第一次高潮:春秋战国时期。
中原华夏族与周边的少数民族匈奴、东胡、戎、越等族通过经济文化交流和战争,接触频繁,促进了民族融合。元朝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拓展小结谈谈元代出现了民族大融合的原因?从不同的角度(如疆域、交通、民族政策等),  疆域:国家统一,疆域空前辽阔。
政治:实行统一的行政建制,中央政府管辖能力高于前代。
交通:交通发达便利,建立完善驿站系统
民族政策:各民族长期杂居,互相通婚。名族差距缩小总之:
元朝政治上的大一统,是元朝民族大融合出现的根本原因。课外延伸 元朝与历史上曾经建立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相比,有哪些不同点?1、元朝是第一个少数民族建立的统一的王朝。
2、元朝的疆域在中国历史上最为广大。
3、建立行省制度。
4、形成了新的民族——回族。
5、西藏、台湾正式成为元朝的地方行政区。◆在前面学过的内容中,中国还有哪些朝代也是对外开放的?(秦)汉、 (隋)唐 、 宋◆元朝的开放与交流对中国今天的改革开放有什么借鉴意义?思维拓展巩固统一,发展经济,完善各项制度,引进人才与资金,发展交通,兼容并蓄,善用人才,民族平等,求同存异,共同繁荣,人民齐心协力,艰苦创业…… 1、空前辽阔的疆域便利了各民族的活动和交往,是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的前提条件;
2、民族融合形式多样,高潮迭起,是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的基本内容;
3、采取强有力措施空前有效地管辖边疆地区,是元朝促进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的重要手段。元朝促进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有何特点?(1)制定正确的民族政策,提倡各民族一律平等,实行民族区域自治。 (2)正确处理好民族关系,坚决维护祖国统一。 (3)积极推动西部大开发,促进各民族共同发展和繁荣。元朝的民族融合当前中国处理民族关系有何启示?
忽必烈改革(巩固统治的措施)1、政治上,建立行省制度。(首创)
2、加强对西藏的管辖,设立宣政院。(标志)
3、经济上,重视发展农业。禁止蒙古贵族圈占农田做牧场;推广棉花的种植。
4、交通上,开凿新运河,开辟海运航线,建立完善的驿站系统。改革的意义:
①有利于巩固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统治;
②有利于社会进步和民族融合。对外政策:坚持开放的对外政策,对外交流空前繁盛政治上:中书省(管辖大都及周边地区)行中书省 行中书省 行中书省中央地方全国最高行政机构目的:为了有效管辖辽阔的疆域,加强中央集权,巩固统治。建立行省制度(至今影响)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