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 政府的职能:管理与服务 教学设计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3.1 政府的职能:管理与服务 教学设计

资源简介

3.1
政府的职能:管理与服务
【重难点“精讲”】
一、我国政府的性质
1.政府的性质与国家性质的关系:
国家的性质决定政府的性质。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性质,决定了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政府的一切权力都是人民赋予的。我们的政府是人民的政府。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性质决定了我国政府的性质。
2.我国政府与权力机关的关系:
我国政府是由国家权力机关产生的,是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是国家行政机关。
二、我国政府的职能
1.政府职能的含义:
政府的职责与功能。
2.政府职能与国家性质的关系:
国家的性质决定政府的职能,政府的职能体现国家的性质。
3.我国政府的职能:
(1)保障人民民主和维护国家长治久安的职能
①具体内容:
A.保卫国家的独立与主权

B.保护公民的生命安全及各种合法权益;
C.保护国家、企业和个人的合法财产不受侵犯;
D.保障人民民主、协调人民内部矛盾,惩治犯罪分子,维护社会治安和社会秩序等
②原因:由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性质决定的
③目的:保证人民民主和维护国家的长治久安
(2)组织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职能
①具体内容:
A.经济调节
政府管理经济职能并不意味着政府可以直接干预经济活动。政府组织经济建设的职能不是对经济的直接管理,而是运用宏观调控来组织经济建设。在现代市场经济中,单纯依靠行政力量直接配置资源,或者完全听任市场配置资源,都存在种种局限性,政府应该制定对经济运行实施宏观调控的制度安排。主要通过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对经济运行实施有效调节。
B.市场监管
如打击假冒伪劣、打击地方保护和垄断,健全法制,倡导诚信
C.社会管理职能
主要是指维护社会安全秩序。制定并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及政策
D.公共服务
信息引导,政策支持,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②原因:由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决定的
③目的:促进社会经济发展,提高生产力水平和人民生活水平
【知识拓展 正确理解政府的经济职能】
内容
体现
经济调节
解决社会经济发展、地区发展、行业发展不平衡
市场监管
规范市场交易规则,维护市场交易原则,保障市场秩序
社会管理
维护社会生产安全,处理突发性、群众性事件,解决社会纠纷
公共服务
提供良好的经济发展环境和市场信息,提供基本的基础设施保障
(3)组织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职能:
①具体内容:
A.政府宣传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指导思想)
B.政府组织和发展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各项事业(各项事业)
②目的: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
(4)提供社会公共服务职能:
①具体内容:
A.加强公共设施建设;如修建道路桥梁、能源、信息、交通
B.要提高医疗保健水平;
C.要促进收入分配的公平;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
D.要控制人口增长,促进优生优育;
E.要保护公共环境,防治污染等。
②目的: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各种社会公共服务
【知识拓展1:
①我们可以把这四种职能归纳为:“管理与服务”。前三项的政治、经济和文化职能从本质上都是管理的职能,与第四项公共服务职能一起归
纳为“管理和服务”。】
【知识拓展2:②关于我国政府职能的划分,具有相对的性质,其中有些职能存在交叉的关系。经济建设职能中的提供服务和公共服务职能,前者主要服务于生产而后者主要服务于生活。】
【知识拓展3:区分经济职能中的公共服务与社会公共服务职能
①政府的经济职能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主要是进行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此公共服务侧重强调的是“经济”领域,具体如汇集和传播经济信息等。
②社会公共服务职能作为与经济职能并列的四大职能之一,强调的是国家为社会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可见二者有所交叉,但社会公共服务职能应更广泛,故把它单列为一项。】
【知识拓展4:履行政府职能的主体是国家行政机关。中国共产党、权力机关、司法机关、群众团体和人民政协则不能履行政府职能】
三、政府职能的履行-----政府职能的有限性
1.
政府职能政府承担着重要的职能,能办很多事情,并不意味着政府包办一切。
(1)政府职能也是有限的,政府不是万能的。有些事情政府办不了,也不该办。政府只有切实履行好自己的职能,把该管的事情真正管好,才能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造福于人民。
(2)政府是有明确定位的。做到不“缺位(该管的不管)”、不“越位(不该管的去管)”、不“错位(该、不该管都管,什么的管不好)”。
我们既不能停留在过去认为“管得越多越是好政府”,也不能认为
“管得越少越是好
政府”。所以政府不能包办一切,政府只有履行好自己的职能,把该管的事情管好,才能造福于人民。
2.转变政府职能,建设服务型政府
(1)现在政府通过职能的转变,由管理型政府向管理服务型政府转变。
(2)建设服务型政府根本目的是进一步提高政府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为人民服务的能力和水平。
四、便民利民的政府
1.政府的作用
(1)人们的公共生活受到政府的管理。
(2)人们享受政府提供的公共服务。
2.公民应该正确处理与政府的关系
通过政府所履行的基本职能,可以反映出我国政府的宗旨──为人民服务。作为一个现代公民,同学们要了解我们的政府,相信我们的政府,支持政府工作,监督政府行为,同时还要学会去寻求政府的帮助。
【考情分析】:
本考点历来是高考命题的重点,从题型上看,既有选择题,也有非选择题。2015年高考可能会结合政府保障民生、加强对经济的宏观调控、简政放权等具体热点材料考查政府的职能、宗旨和工作的基本原则。
【易错警示】:
1.政府管理经济的职能意味着政府可直接干预经济活动吗?
提示:这种说法错误,政府不可以直接干预经济,而是以宏观调控为主,变直接干预为间接引导。
2.管得越多越是好政府吗?
提示:这个说法是错误的。政府不可以包办一切。有些事情政府办不了,也不该办。政府应该在法定范围内履行自己的职能,把该管的事情真正管好。
3.
转变政府职能就是减少政府职能吗?
提示:这个说法错误,取消和下放行政审批事项,有利于转变政府职能,但政府对经济的调控作用并没有减弱,政府的职能也没有减少。
4.
政府购买社会公共服务是提升社会组织地位,弱化政府管理职权的体现,这种说法对吗?
提示:政府购买社会公共服务,有利于提高社会公共服务能力和公共服务质量,社会组织地位并没有提升,也没有弱化政府管理职权。
【答题模板】
【公民为什么要做某一件事?怎样做某一件事?】
1.公民为什么要自觉参与?
①必要性:我国的国家性质、人民地位、公民权利。
②重要性:第一:对公民——有利于增强主人翁意识,提高政治参与热情、能力,真正行使自己的民主权利。第二,对国家和社会——有利于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和地位,促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
2.公民应如何参与政治生活?
①内容:行使民主权利,履行政治性义务;参与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
②要求:宏观上把握——依法有序的参与;中观上把握——坚持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基本原则;微观上把握——各种民主参与方式的内涵和途径(渠道)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