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4.1政府的权力:依法行使》教学设计【重难点“精讲”】一、政府依法行政1、什么是依法行政?依法行政就是要求各级政府及其工职人员,严格依照宪法、法律规定的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利,依法处理各种事务。2、为什么要依法行政?(1)依法行政是我国政府性质的要求。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我国政府是人民意旨的执行者和人民利益的捍卫者。宪法和法律是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相统一的体现,坚持依法行政,就是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体现对人民负责的原则。(2)依法行政是贯彻依法治国方略,提高行政管理水平的基本要求。【知识拓展:全面理解依法治国①主体——是广大人民群众。②客体——是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③依据(标准)——宪法和法律。④领导者——中国共产党。⑤实质和核心——是崇尚宪法和法律在国家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中的权威。⑥根本目的——在于保证人民充分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利,维护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3、依法行政的具体要求(1)合法行政:实施行政管理时,应该依照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2)合理行政:遵循公平公正原则。平等对待每个公民,不偏私、不歧视,管理措施恰当,避免简单、粗暴,甚至暴力行政。(3)程序正当:公开行政管理内容,遵循法律程序。注重听取群众意见,接受群众监督,保证公民的知情权、参与权等各项权益。(4)高效便民:积极履行职责,提高办事效率,提供优质服务。不推委拖延,不互相扯皮,更不能不管不问。(5)诚实守信:政府公布的信息应全面、准确、真实,政府的承诺要兑现。(6)权责统一:政府履行职责时,应当依法承担法律责任,实现权力、责任的统一。【知识拓展:遵循办事程序就不能提高办事效率了吗?遵循办事程序和提高办事效率是依法行政的两个基本要求,两者是统一的。只有遵循法定程序,严格依法办事,才能保障公民的合法权益。如果违背法定程序,随意简化办事程序,其结果必然是侵害公民的合法权益。因此,严格遵循办事程序是提高办事效率的前提和基础,只有在程序正当的基础上提高办事效率,才能为公民提供高效优质服务。】4、依法行政的意义有利于保障人民群众的权利和自由,有利于加强廉政建设增强政府权威,有利于防止行政权力的缺失和滥用,提高行政管理水平,有利于带动全社会尊重法律、遵守法律、维护法律,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知识拓展:全面认识政府正确行使权力的意义①从人民角度分析:有利于增强政府工作的透明度,便于群众加强对政府工作的监督。有利于维护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②从政府自身角度分析:有利于坚持依法行政,提高行政水平和工作效率,防止工作失误。有利于防止权力的缺失和滥用,加强廉政建设,增强政府威信。有利于合民意、集民智、聚民心,作出正确决策,做到权为民所用。③从社会角度分析:有利于坚持依法行政,带动社会尊重法律,遵守法律,维护法律,推动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有利于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构建和谐社会。】二、审慎用权,科学民主依法决策1..政府权力的行使有哪些环节?政府权力的行使包括决策、执行、监督等环节。2.政府怎样才能做到审慎行使权力,科学、民主、依法决策?①在科学决策方面,不断完善决策信息和智力支持系统,提高决策的科学性;②在民主决策方面,增强决策透明度和公众参与度,使决策能够更好地反映民意、集中民智;③在依法决策方面,坚持决策的内容符合法律的规定和要求,决策的过程符合法定程序。【知识拓展:依法行政与依法执政的比较】 依法行政依法执政区别内涵不同政府及其工作人员的权力由法律授予,行使行政权力必须依据宪法和法律规定中国共产党坚持依法治国,领导立法,带头守法,保证执法,不断推动国家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活的法制化、规范化 地位不同是贯彻依法治国方略、提高行政管理水平的基本要求,体现了对人民负责的原则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基本方式,是科学执政、民主执政的体现和保证 主体不同国家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政府)中国共产党联系①依法执政与依法行政统一于依法治国之中。②依法执政与依法行政在本质上一致,都是维护人民的根本利益的要求。③依法执政是依法行政的政治保证,而依法行政是依法执政的重要表现,二者通过我国的国家权力机关相联系。【考情分析】:本考点是高考的常考点,既有选择题,也有非选择题。在高考中高考,可能结合我国在简政放权、依法行政过程中的新举措考查依法行政的意义和要求;【易错警示】:1.政府依法行政就要享有制定法律的权力吗?提示:这种说法错误,政府可以依法制定行政法规、规章制度等,但没有制定法律的权力。我国的立法权属于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2.政府的权力要依法行使,就必须做到依法执政,执政为民吗?提示:这个说法是错误的。政府要依法行政,行政为民。中国共产党要依法执政,执政为民。【知识归纳】【公民理论或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理论】1.公民为什么要做某事?或为什么要自觉参与某事?或做某事的依据?(1)我国的国家性质: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2)人民的地位:人民当家作主,人民是国家的主人。(3)公民享有政治权利: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政治自由,监督权。(4)重要性:①对公民:有利于增强主人翁意识,提高政治参与的热情、能力,真正行使(实现)自己的民主权利。②对国家或社会:有利于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和地位,促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和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发展,现代化各事业的发展;有利于密切党和政府与人民群众的联系,维护社会稳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2.公民应如何参与政治生活?(1)依法行使政治权利、履行政治性义务――基础和准则:。①权利: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政治自由,监督权。②义务: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遵守宪法和法律;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2)要遵循三原则:坚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坚持权利与义务统一的原则;坚持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相结合的原则。(3)四种途径和方式: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监督、民主管理。(4)要正确处理公民与政府的关系,提高公民意识和政治素养。3.公民政治参与基本原则的具体要求(1)坚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①公民平等地享有权利,平等地履行义务,平等地适用法律;②任何公民的合法权利都受到法律的保护;③任何公民的违法犯罪行为都受到法律的制裁。(2)坚持权利与义务统一:①要树立权利意识,珍惜公民权利;②要树立义务意识,自觉履行公民义务(3)坚持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相结合:①要把国家利益与个人利益结合起来;②当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产生矛盾时,个人利益要服从国家利益。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