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 人民代表大会:国家权力机关 教学设计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5.1 人民代表大会:国家权力机关 教学设计

资源简介

《5.1
人民代表大会:国家权力机关》教学设计
一、内容和解析
1、内容:本框下设三目:第一目讲“人民怎样当家作主”,第二目讲“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第三目讲,“肩负着人民的重托“。
2、解析:第一目是本框的情境导入。教材从不同侧面反映了人民代表大会的产生及活动,提出三个问题是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本框的教学内容。第二目石情景分析,是对课程标准规定的知识内容的系统表述。第三目讲述人大代表的法律地位、人大代表的权利与义务。
二、目标和解析
1、目标:
(1)识记人民代表大会的性质和职权及我国权力机关体系。
(2)了解人大代表的法律地位、权利和义务。
2、解析:
通过对人民代表大会的性质、组成、职权以及人大代表的权利与义务等内容的理解和把握,进一步感受我们的国家是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是为人民服务的国家。。
三、问题诊断分析:
在讲到“人民代表大会”“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这些概念时,学生可能会混淆。有的同学甚至认为人民代表大会就是一种开会、会议。所以、老师在讲到这部分知识的时候要讲清楚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的权力机关,其他国家机关都由它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它以人民代表大会为基石,通过人民代表大会得以实现。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则是我国最高的权力机关。让学生真正弄懂。
四、教学支持条件分析
政治学科的特点是内容多、时代感强,本节课的知识可以在计算机的支持下,选取典型材料帮助学生更直观的学习。
五、教学过程设计
(一)教学基本流程
回顾前面所学知识
本节知识梳理
目标检测
配餐作业
(二)教学过程
引入新课
同学们知道,在我国,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那么,我国人民是怎样行使管理国家的权力的呢?是通过人民代表大会。我国宪法规定:“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进行新课
(一)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
问题1、我国人民是如何行使国家权力的?
人民通过直接或间接的方式选举人大代表,由他们组成各级国家权力机关,代表人民统一行使国家权力,决定全国和各级地方的一切重大事务,并由权力机关产生行政、审判、检察等机关,具体行使管理国家和社会的权力。
我国宪法规定:“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问题2、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性质、地位、职权是什么?
(1)性质:是我国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2)地位:。在我国的国家机构中居于最高地位,其他中央国家机关都由它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
思考,全国人大为什么是我国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呢?
学生回答:这是由它所具有的职能所决定的。
(3)职权:(结合十一届人全国大三次会议来讲解)
①最高立法权:
修改宪法、制定和修改基本法律(例如:刑法、民法、刑事诉讼法、民事诉讼法、婚姻法、反分裂国家法……)

最高任免权
:选举、决定和罢免最高国家机关的领导人和有关组成人员。
③最高决定权:
审查和批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计划和计划执行的情况;
审查和批准国家预算和执行预算情况的报告;
批准省,自治区,直辖市的设置,
决定特别行政区的设立及其制度;
决定战争与和平的问题.
④最高监督权:
监督宪法和法律的实施
对最高国家机关的工作进行监督:
(4)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常设机关,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闭幕期间,执行全国人大的部分职权。
问题3、地方人大的性质、职权是什么?
(1)性质:地方各级国家权力机关。
老师:同学们根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你们说地方人大具有哪些职权呢?
学生:……
(2)职权
立法权
、决定权、任免权、监督权。
老师讲解立法权:在我国,并不是所有的地方人民代表大会都有立法权,只有省、直辖市、自治区,省会城市以及经过批准的少数几个单列市的人大和常委会才有一定的地方立法权,并且要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备案。
(二)肩负着人民的重托
问题4、人大代表地位、产生方式、任期是什么?
1:
地位:是我国国家权力机关的组成人员。
2:产生的方式:
县、不设区的市(县级市)自治县、区、乡、民族乡、镇的人大代表选民直接选举产生
全国、省、自治区、直辖市、设区的市(地级市)自治州的人大代表由下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
(在此教师可以强调人大代表与人民的关系(1)权力来自人民,代表人民的利益和意志。
(2)为人民服务,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
3:任期:我国所有的人大代表都是任期五年
问题5、人大代表的权力和义务是什么?
4:权力:
(1)审议权
(2)表决权
(3)提案权:人大代表有权依照法律规定程序,向人民代表大会提出议案
(4)质询权。是指人大代表有权根据法律规定的程序,对政府等机关的工作提出质问并要求回答。
5:义务
(1)人大代表在自己参加的生产、工作和社会活动中,协助宪法和法律的实施;
(2)与人民群众保持密切联系,听取和反映人民群众的意见和要求;
(3)为人民服务,对人民负责,并受人民监督。
三、小结
(一)人们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
1: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1)性质:国家权力机关
(2)地位: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3)职权:(4个最高)最高立法权、最高任免权、最高决定权、最高监督权。
(4)全国人大常委会是全国人大的常设机关。
2:地方人大:
(1)性质:是地方国家权力机关
(2)职权:立法权、任免权、决定权、监督权。
(二)人民代表
(肩负着人民的重托)
1:地位:
2:产生:
3:任期:
4:权力5:义务。
四、目标检测
1.第十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的主要议程是:听取和审议政府工作报告,听取和审议全国人大常委会、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审议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选举新一届国家机构领导人。材料中能体现出的人大职权不包括:(
A
)
A.立法权
B.决定权
C.监督权
D.任免权
2.全国人大常委会2008年工作要点中强调,要尊重代表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全国人大代表的作用。发挥代表的主体作用,就要(
A
)
①不断扩大人大代表的职权
②密切人大代表与人民群众的联系
③切实提高人大代表的依法履职能力
④为代表依法行使职权创造条件
A.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3.在民事诉讼中,“申诉难”和“执行难”是社会反映强烈的问题。湖南省全国人大代表江必新等同志在深入调查研究、广泛听取意见、认真总结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修改民事诉讼法的议案及修正案建议稿,议案的质量比较高。这表明(
A
)
①人大代表拥有立法权
②我国人大代表代表人民的利益和意志
③我国的国家权力属于人大代表
④民主集中制原则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组织和活动原则
A.②④
B.①③
C.②③
D.①④
五、配餐作业(15分钟左右)
A组题
1.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在我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的不同之处在于(
D
)
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是国家权力机关的组成人员
B.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组织和活动的基本原则是民主集中制
C.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
D.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我国的国家机构中处于最高地位
2.有一位人大代表,在日常工作繁忙的情况下,做了大量的社会调查,在广泛征求各方面意见的基础上提了30多个议案和建议。表明他认识到人大代表应 (C
)
A.履行政府赋予的权利和义务 B.直接行使立法权和监督权
C.履行宪法所赋予的权利和义务
D.直接行使国家最高权力
3.人大代表作为国家权力机关的组成人员,其履行职责的优劣,直接关系到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否落到实处.近年来,一些地方人大常委会建立的人大代表向原选举单位或选区选民述职制度,对于完善人大代表监督机制,督促代表认真执行代表职务,深化人大代表工作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建立人大代表向原选举单位或原选区选民述职制度,有利于
(
A
)
①真正体现了人民民主
②体现了人民群众的主人翁地位
③便于人民对人大代表的监督
④是选民直接参与行使国家权力的表现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4.全国劳动模范、山西省长治市平顺县西沟村农民申纪兰是唯一的一至十届全国人大代表。她说:“人民代表,就是要理直气壮代表人民利益,代表人民说话,代表人民办事一一这就是 (
D
)

A.我国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民代表直接行使国家权力
C.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 D.人民代表对人民负责
B组题
2007年3月,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分别表决通过了《关于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的决
议》《关于最高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的决议》。表决中,代表们对法院和检察院报告投的反对票和弃权票占总票数的16%,分别比上年降低8个百分点。据此回答5-6题。
5,人大代表投反对票或弃权票,说明
(
B
)


A.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
B.社会主义民主具有真实性的特点
C.我国人民管理国家事务的权力已充分实现
D.社会主义民主具有广泛性的特点
6.人大表决通过法院和检察院工作报告,表明
(
B
)
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B.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我国的国家机构中居于最高地位
C.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享有最高决定权、最高监督权
D.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的法律监督机关
7.2007年3月5~14日召开的十届人大五次会议上,参加会议的人大代表通过认真审议,分别对温家宝总理的报告以及其他报告提出了意见,国务院及其他机关认真做了修改。这说明(
C
)
A.人民代表的权利来自人民
B.人民代表是国家权力的直接行使者
C.人民代表充分行使人民赋予的权力
D.人民代表享有提案权
8.近年来,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依法行使监督职能,对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社会影响较大的司法不公案件进行个案监督,纠正了一批冤假错案,得到人民群众的肯定和赞扬。这说明(
D
)
A. 人大是国家的法律监督机关
B.人大可以代替司法机关的职权
C.人大是我国的最高权力机关
D.我国司法机关受人大监督,对人民负责
C组题
9、今年的“两会”.比往年更加开放。开放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来自各地区、各阶层的代表委员敢于成为本地区、本阶层利益的代言人,敢于通过议案提案的方式表达各自所在群体的利益诉求,也敢于在会场上发表针锋相对的意见。对此,有媒体这样评论:人代会上代表们鼓掌的次数少了,议论声多了;分组讨论时说“学习汇报”的少了,敢于博弈辩论的多了,这是一种积极的进步,是人大代表“角色意识”的真正回归。
结合材料,运用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从政治生活角度看,人大代表应具有怎样的“角色意识”?
答案:(1)人大代表是国家权力机关的组成人员,(1分)人大代表代表人民的利益和意志。依照宪法和法律赋予的各项职权,行使管理国家的权力;(2分)同时要与人民群众保持密切联系.听取和反映人民群众的意见和要求。(1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