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 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平等、团结、共同繁荣 教学设计 (2)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7.1 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平等、团结、共同繁荣 教学设计 (2)

资源简介

7.1
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平等、团结、共同繁荣
【重难点“精讲”】
一、我国的新型民族关系
1.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任何国家都是由一定的民族组成的。我国有56个民族,除汉族外,其他55个民族,由于人口较少,习惯上被称为少数民族。我国所有民族统称为中华民族。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这是我国重要的国情之一。
2.我国民族关系的根本性变化
(1)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各民族陆续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铲除了民族压迫和民族歧视的阶级根源,逐步形成了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
(2)我国的民族关系发生了根本性变化,但由于历史形成和遗留下来的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等发展不平衡所造成的差距,却依然存在,且不可能在短期内消除。
二、处理民族问题的基本原则
1.民族平等
(1)含义:
民族平等是指各民族具有同等的地位,都依法平等的享有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等方面的权利,平等的履行应尽的义务。
(2)依据:
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各民族一律平等。我国各民族只有人口多少和发展程度上的区别,绝无高低优劣之分。各族人民都为祖国文明作出了贡献,都是国家的主人。
(3)表现:
坚持民族平等是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首要原则。为体现这一原则的要求,历届全国人大都有少数民族代表参加,少数民族代表占代表总数的比例,都高于同期少数民族人口占全国人口的比例。
2.民族团结
(1)含义:
指各族人民和睦相处、友好往来、互相合作、共同奋斗,谁也离不开谁的大团结局面。
(2)重要性:
民族的团结和凝聚力,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指标之一,是社会稳定的前提,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保证,是国家统一的基础。
3.各民族共同繁荣
(1)含义:
在民族平等、民族团结的前提下,实现各民族共同发展、共同富裕、共同繁荣。
(2)重要性:
各民族共同繁荣是社会主义本质决定的,是实现国家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坚持各民族共同繁荣是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根本原则。
4.民族原则之间的关系
三者互相联系、不可分割。民族平等是实现民族团结的政治基础,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是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前提条件,各民族共同繁荣特别是经济发展,是实现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的物质保证。
【知识拓展:用“关键词”法区分民族原则①
“无优劣之分”“权利和义务平等”
“参加人代会”“尊重少数民族语言、风俗习惯”等体现民族平等原则。②“和睦”“合作”“共同奋斗”“反对民族分裂”“相互离不开”等体现民族团结原则。③“共同发展”“共同富裕”“共同
繁荣”“加大财政对民族地区支持”“对口支援少数民族地区”“实现中华民族伟
大复兴”等体现各民族共同繁
荣原则。】
三、巩固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1.我国新型民族关系建立的原因
(1)国家性质决定: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性质决定了,各族人民都是国家的主人,这是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的前提条件。
(2)我国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基本原则,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处理民族关系。
(3)我国宪法和法律为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提供了法律保障。
(4)团结统一是中华民族代代传承的民族精神的重要内容。
2.如何巩固发展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
(1)坚持人民民主专政、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保障人民当家作主(政治基础);
(2)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为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提供了法律保障。
(3)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基本原则,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为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提供制度保障。
(4)坚决贯彻落实党的民族政策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扎扎实实做好民族工作,尊重和保障少数民族群众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保证);
(5)弘扬团结统一的民族精神,自觉履行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义务,同各种危害民族关系思想和行为作斗争。
【考情分析】:
该考点的命题形式以选择题为主。复习备考中,一方面应将重点放在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发展的成就及原因分析上,同时要把民族知识和党的领导、宗教政策的知识联系起来。另一方面,注意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发展道路。
【易错警示】:
1.民族团结是民族平等的政治基础说法正确吗?
提示:说法错误,民族平等是实现民族团结的政治基础,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是实现民族共同繁荣的前提条件。
【知识归纳】
【全面认识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
(1)是什么: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2)为什么:
①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性质决定了各族人民都是国家的主人,这是形成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前提条件。
②我国宪法和法律为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提供了法律保障。
(3)怎么办:
①坚持人民民主专政、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保障人民当家作主(政治基础);
②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为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提供了法律保障。
③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基本原则,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为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提供制度保障。
④坚决贯彻落实党的民族政策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扎扎实实做好民族工作,尊重和保障少数民族群众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保证);
⑤弘扬团结统一的民族精神,自觉履行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义务,同各种危害民族关系思想和行为作斗争。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