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8.2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国家利益一、内容及其解析1、内容:国家交往剪影、国际关系及其决定性因素、坚定的维护我国的利益2、解析:本框题是人民教育出版社高中思想政治必修2政治生活的第四单元——当代国际社会、第八课——走进国际社会、第二框处理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国家利益。本节内容是对国际关系的内容、形式及其决定性因素的阐述,是第一框《国际社会的主要成员》内容的延伸,也为第九课《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学习打下基础,在教材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本框题对课程标准关于国际关系及其决定性因素进行了阐述,揭示出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是国家利益;在明确国际关系及其决定性因素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中国要坚定地维护我国国家利益。其中,国际关系的决定因素:国家利益是本框题的重难点。二、目标及其解析1、目标:(1)知识目标:知道国际关系的含义、内容和形式;懂得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是国家利益、国家力量是影响国际关系的重要因素;知道国家利益的内容;懂得如何维护我国的国家利益。(2)能力目标:提高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和判断国际社会政治现象的能力。例如,分析国家间的合作、竞争和冲突的表现和根源,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等;采用多种方法收集国际社会的有关资料;培养自主学习、合作学习,通过具体的事例探索国际关系的决定因素等知识的能力。(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关注国际社会的发展,关系祖国在国际社会的地位和命运,增强民族自信心;热爱和平,树立维护本国利益与维护各国人民共同利益相统一的理念,培养世界眼光;培养合作学习、团结友好的精神。2、解析:(1)通过学生提出问题,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引导学生知道国际关系的含义、内容和形式,理解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是国家利益;(2)通过对国际关系的解析,提高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和判断国际社会政治现象的能力;提高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知识运用的能力;(3)通过对国际关系知识的层层分析,培养学生关心祖国在国际社会的地位、命运的民族责任感,树立维护本国利益和维护各国人民共同利益相统一的理念,培养世界眼光。 三、教学问题诊断分析1、高一学生通过一学期的学习,对政治知识有了一定的了解,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把课堂还给学生。学生自己能解决的问题,尽量让学生自己解决。2、本课除了重点和难点内容“国际关系的决定因素:国家利益”学生理解起来有困难外,其余几点内容学生相对来说容易理解。因此在教学中,第一部分通过自学、探究等形式完成基本知识的学习,第二部分首先让学生从分析身边熟悉的中日关系入手,在讨论中突破难点,提高认识。 最后,由教师补充、归纳,进一步加深、提高认识。整个教学过程既不灌输,也不空洞说教。四、教学支持条件分析为了加强学生对国际关系的理解,本节课准备在课件的支持下,用大量生动的例子和图片帮助学生体会教材的政治学道理。五、教学过程设计(一)教学基本流程导入新课本节知识解析课堂小结目标检测配餐作业(二)教学情景1、创设情景,导入新课时政播报(由学生扮演新闻播报员的角色,播报近期世界大事)设计意图:采用学生熟悉的“时政播报”的方法激起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其主动参与学习,自主思考。切入主题。师生活动:教师提出问题,学生回答.2、讲授新课探究一:国际国际关系的概述——-是什么?(图片展示)习近平主席访俄韩朝对峙中俄文化交流台湾渔船遭菲律宾攻击欧盟与联合国磋商中国和世卫组织合作问题1:国际关系的主体?图片中反映了国际关系的哪些内容?国家间交往的形式是怎样的?设计意图:通过学生自学、探究、讲解等形式完成基本知识的学习,引导学生知道国际关系的含义、内容和基本形式,激发学生参与热情,增强分析问题的能力,加深对概念的理解师生活动:教师提出问题,学生回答(一)、国际关系的概述——(学生归纳)3、合作探究突破重点探究二: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国家利益——为什么?中日关系问题2、请举例说明中日关系既有“冲突”又有“合作”的事件,并就其中一个你们最熟悉的事件分析中日关系“冲突”的原因?那又为什么中日关系又会有“合作”呢?设计意图:此环节为提高教学效率,有效利用课堂教学时间,体现人文性,把学生分成小组在选择其中一个问题并讨论的基础上,相互交流,拓展延伸,此环节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像“研究者”一样,在学习中主动去发现和探索,从而获得了亲身参与探究的体验,提高了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师生活动:教师提出问题,学生回答请选择其中你最熟悉的一个事件分析说明中日双方冲突的原因?问题3、大家开动脑筋想想看,导致中日之间既有“冲突”又有“合作”的决定性因素是什么呢?师生活动:在学生回答问题中加以点拨、推导出利益对立导致冲突,共同利益形成合作、最后升华为国家利益是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层层递进,突破重点和难点。师生活动:教师提出问题,学生回答问题4、(多媒体展示图片)通过两幅图片的对比,你能从中得出什么结论吗?设计意图:通过文本加图片,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国家力量是影响国际关系的重要因素,从而更好地突破重点。师生活动:教师提出问题,学生回答(二)、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国家利益————(学生归纳)是什么:国家利益是主权国家生存与发展的权益内容:安全利益、政治利益、经济利益地位:维护国家利益是主权国家对外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表现:国家间利益的对立则是引起国家冲突的根源。国家间的共同利益(相同)是国家合作的基础。影响国际关系的重要因素:国家力量典型例题(2012年浙江卷)黄岩岛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但菲律宾政府无视历史事实,再制造事端,企图侵占黄岩岛。对此,中国政府作出了强烈反应。上述事实表明:(C)①国家利益是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 ②领土是一个国家的生命和灵魂③利益对立是国家冲突的根源 ④干涉别国内政是非正义的、错误的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4、学以致用,回归生活探究三:坚定的维护我国的利益——怎么做?问题5、我们为什么要维护我国的国家利益?设计意图:从前面的分析入手,水到渠成,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师生活动:教师提出问题,学生回答问题6、通过反面图片的对比,思考我们应该如何维护国家利益?(从国家和公民两个角度)设计意图:通过学生的举例以及不合理行为的图片展示,有利于弘扬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树立维护本国利益与维护各国人民共同利益相统一的理念,培养世界眼光。师生活动:师生共同得出结论(三)、坚定地维护我国的利益——(学生归纳)为什么?——①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国家利益与人民利益根本相一致。维护我国的国家利益就是维护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完全正当的、正义的。②国家利益是国家生存与发展的权益,维护国家利益是主权国家对外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国家利益是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怎么做?——国家:①坚定地维护本国的国家利益,尊重他国合理的国家利益,并维护各国人民的共同利益。②要坚持发展才是硬道理,增强国家力量(坚持搞好经济建设,大力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不断提高综合国力)。公民:①树立国家观念,增强民族自豪感、自尊心、自信心。②努力学习,学好文化知识,提高自身素质。③履行维护国家安定、社会稳定的义务,同一切损害国家利益的现象作斗争。5、目标检测1、我国制定和推行对外政策、进行对外活动的依据是(C)A、维护国家的经济独立和安全B、维护世界的和平,促进世界的发展C、维护我国的国家利益D、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2、安倍上台之初,曾把中国视为“战略竞争者”,而今又称中国为“重要邻国”。安倍政府对华政策的转变和调整表明(B)A、日本政府对我国奉行遏制加接触的基本战略已改变B、国家利益是处理国家关系的最高准则C、中日关系已经出现了“根本性”的变化D、中日之间的基本矛盾和分歧已得到解决3、2013年3月27日,金砖五国领导人第五次会晤在南非举行,主题为“金砖国家与非洲大陆:发展、融合与工业化的伙伴关系”。金砖国家的发展成就说明( A )A.国家之间应当谋求共同利益,务实合作B.第三世界国家在国际社会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C.和平崛起是世界各国共同的发展理念D.国家之间应当排除各自利益,共同发展4、2013年4月8日,博鳌亚洲论坛在海南三亚闭幕,参会代表在公共外交、国际关系、国际战略、地区安全等诸多热门领域、热点问题上形成广泛共识,为今后合作奠定良好基础。北京积极推动博鳌亚洲论坛的开展,并取得实质进展,这说明(B)①国家间的共同利益是国家合作的基础②竞争、合作和冲突是当今时代的主题③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有新的表现④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宗旨设计意图:对所学的知识进行巩固.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6.小结配餐作业一、基础题(A组题)1、国家间之所以出现分离聚合、亲疏冷热的复杂关系,主要是由( D )A 、各国的对外政策决定的 B、 各国的领导人决定的C 、各国的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 D、 各国的国家利益决定的2、国际关系的表现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其中基本的表现形式是(B)A、战争、和平与共处B、竞争、合作和冲突C、共处、屈服与对抗D、共处、对抗与竞争3、长期来,中美关系迂回曲折,虽有摩擦,但在反恐问题上却能达成共识,进行合作。这说明 (A)A、国家间的共同利益是国家合作的基础 B、国家性质决定国家关系C、中美两国的根本利益已经一致 D、国家关系是不断变化发展的4、“没有永久不变的朋友,也没有永久不变的敌人,永久不变的是我们的国家利益。”这句话表明在国家关系中( A ) A、国家利益是起决定作用的因素 B、国家性质是起决定作用的因素 C、国家利益是永远不会改变的 D、国家关系是永远不会改变的设计意图:根据本节课的内容,选择相应题目加强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二、巩固题(B组题)5、当前人类面临着的共同问题,表明了国家间存在着许多共同利益。这些共同利益与国家利益密切相关,它们是各国(A)A、进行合作的基础B、处理国家关系的基本准则C、制定外交政策的出发点D、处理国内事务的依据6、国外政治家概括了新中国的外交经历:20世纪50年代“一边倒”,60年代“两只拳头打人”,70年代“一条线、一大片”,80年代以来无敌国外交,这是不无道理的。从上述我国不同时期的外交政策可知,我国处理国际关系时主要(B)A、按照国际条约决定自己的态度和政策B、根据我国的国家利益决定自己的态度和政策C、按联合国的决议决定自己的态度和政策D、根据大国一致的原则决定自己的态度和政策7、美国政府在国际上多次制造“中国威胁论”,但同时又表示要与中国发展经济关系;中国多次谴责美国干涉中国内政,同时也在努力改善中美关系。国家之间的这种微妙关系主要是由(B)A、各国对外政策的变化决定的B、各国的国家利益因素决定并受国家力量因素影响C、国际形势的变化决定的D、国家领导人的态度决定的8、2012年8月2日就美国对从中国进口的文具纸征收反倾销这一贸易保护主义行为,我国政府正式启动了世界贸易组织争端解决程序。这表明,中国政府坚定地维护(B)A、国际政治新秩序B、我国的国家利益C、和平共处原则D、发展中国家共同利益设计意图:根据本节课所涉及到的内容,选择相应题目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并巩固本课知识三、提高题(C组题)9、中美两国在历经了20个月的长期谈判之后才正式签署知识产权协议。对此,外电曾评论说,如果谈判破裂,将会给中美双方都造成数十亿美元的损失,现在谈判成功对双方都有益。请就上述事实分析说明决定国际关系的主要因素。答案:(1)国家利益是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2)国家间一定范围内的共同利益是国家之间合作的基础,国家间利益的对立是国家之间冲突的根源。(3)中美之间在一定领域存在共同利益,因而能够在一定范围内进行合作,中美知识产权谈判的成功是基于双方的共同利益的基础上。(4)国家力量是影响国际关系的重要因素,中国综合国力的提高,对中美关系的发展具有重大作用。设计意图:根据本节课的重点内容,主要从现实生活中选择素材,让学生能灵活地运用相应的知识来解决现实问题。教学反思:内容:经济、政治、文化、军事关系等形式:竞争、合作、冲突国家国家国际组织国际组织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