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9.1和平与发展:时代的主题一、内容和解析1、内容:本框下设三目:第一目讲“历史的沉思,时代的启示”,第二目讲“呼唤和平,渴望发展的历史潮流”,第三目讲,“维护和平,促进发展的有效途径“。2、解析:本节课要学习的内容“和平与发展:时代的主题”,即通过学习活动,让学生知道和平与发展的含义和当今世界维护和平与发展的举措。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国际社会、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这些知识的基础上展开的,为学习我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奠定基础。本节课的重点是和平与发展成为当今世界的时代主题的内涵,解决重点的关键是联系政治生活实际,运用典型案例分析。二、目标和解析1、目标:1、识记和平与发展的含义、和平与发展的关系、维护世界和平和促进世界发展的举措。2、理解和平与发展是时代的主题。3、运用政治生活实际说明如何维护世界和平和促进世界发展。2、解析:1、识记和平与发展的含义、和平与发展的关系、维护世界和平和促进世界发展的举措就是要求记住和平的含义、发展的含义;和平是发展的前提和基础,发展经济是维护世界和平的有力保障;当今世界要通过哪些具体的举措维护世界和平和促进世界发展。2、理解和平与发展是时代的主题就是要求学生明确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是指和平与发展代替战争与革命成为当代世界面临的两个重大课题,并不意味着这两个问题已经解决;世界大战可以避免,但战争的危险并没有根除;经济发展越来越成为各国的共同要求,但南北差距仍在扩大,世界各国远未实现共同繁荣。3、运用政治生活实际说明如何维护世界和平和促进世界发展和我国如何响应和平与发展是时代的主题。三、问题诊断分析:本节课的教学中,学生在学与发展是时代的主题的内涵时,可能会存在和平是世界的主题即世界上没有战争和冲突或者因为当今世界存在着很多战争和冲突而否定和平是当今世界的时代主题的问题,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可能是学生对问题由于知识结构不够完善而导致片面认识,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是要通过典型的政治生活案例分析。四、教学支持条件分析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准备使用幻灯片展示有关图片,因为使用幻灯片有利于学生比较直观地理解现实的政治生活。五、教学过程设计(一)教学基本流程回顾前面所学知识本节知识梳理目标检测配餐作业(二)教学过程复习回顾:中日两国曾密切合作;近来又因为“钓鱼岛”领土之争,使两国关系趋于紧张。这说明(B)①国家间共同利益是国家合作的基础②国际关系是复杂多变的③国家间利益的对立则往往会引起摩擦和冲突④国家间无法真正进行合作A.①②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③④导入新课:当今世界,国际关系错综复杂,许多国家之间或者地区之间发生多种多样的冲突,甚至战争。什么是和平与发展?如何维护和平和促进发展?带着这些问题,进入我们本课时的学习。问题一:什么是和平问题?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学习知识并运用知识分析国际政治生活现象,明确和平的内涵;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师生活动:问题1:和平问题的含义是什么?和平问题指维护世界和平、防止新的世界战争的问题。问题2:和平成为当今时代主题的含义是什么?和平成为当今时代主题是指和平有现实的可能性,世界大战有可能打不起来。问题3:和平成为当今时代主题的原因是什么?和平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和平是人类永恒的追求。世界要和平,人民要合作,国家要发展,社会要进步,已成为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核战争的毁灭性后果,使某些核大国不得不考虑自身的安全而不敢贸然发动战争。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国家之间相互依存的程度日益加深,国际上各种力量相互制约,有利于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问题4:影响和平的因素有哪些?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主要障碍);宗教、民族、种族矛盾;领土、资源纷争;国际恐怖主义;贫困、环境恶化、毒品等问题带来的危机;例题1:2010年12月22日,美国参议院批准了4月份美俄两国签署的新核裁军条约。削减核武器符合世界人民的共同愿望。这表明(C)A.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将不复存在B.军事力量已不是综合国力的组成部分C.要和平成为时代主流D.世界多极化格局已经形成变式练习:应韩国总统李明博和日本首相菅直人邀请,胡锦涛出席了2010年11月11日至12日在韩国举行的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第五次峰会和13日至14日在日本举行的亚太经合组织第十八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首尔G20峰会讨论的主题是全球经济与框架。APEC则强调将继续推动亚太地区一体化建设,共同实施经济增长新战略,并就反对贸易保护主义达成共识。可以说APEC与G20心存默契。从政治生活的角度看,G20峰会和APEC大会成功举办( C)①体现了世界经济国际化、一体化趋势加强②体现了国与国之间有着广泛的共同利益③体现了和平是当今世界的时代主题④④有利于区域的和平与稳定A.①②B.②③C.③④D.②④问题二:什么是发展问题?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学习知识并运用知识分析国际政治生活现象,明确发展的内涵;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师生活动:问题1:发展问题的含义是什么?发展问题指世界经济的发展,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问题.问题2:发展成为当今时代主题的含义是什么?发展成为当今时代主题的含义:即发展具有现实的可能性。问题3:世界经济形势依然严峻的表现是什么?不公正、不合理的国际经济旧秩序损害发展中国家的利益;当今世界贫富悬殊;南北发展不平衡。例题2:世博会日益关注人类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的问题和挑战,逐步成为各国人民总结历史经验、交流聪明才智、体现合作精神、展现未来发展的重要平台。从政治学角度看,这体现了( C )A.我国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B.国际组织在现代国际事务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C.谋发展、促合作已成为当今时代的主流D.世界各国的矛盾与冲突正逐渐消失问题三:如何实现和平与发展?设计意图:让学生明确实现和维护和平与发展的重要途径或者具体举措。师生活动:问题1:和平与发展的关系是什么?和平是发展的前提条件,发展是和平的重要基础。问题2:威胁和平与发展的主要根源是什么?威胁和平与发展的主要根源: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问题3:维护和平发展的有效途径是什么?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建立国际新秩序。中国倡导的国际新秩序的内容:①政治上各国应相互尊重,共同协商,而不应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人。②经济上各国应相互促进,共同发展,而不应造成贫富悬殊。③文化上各国应相互借鉴,共同繁荣,而不应排斥其他民族文化。④安全上各国应相互信任,共同维护,树立互信、互利、平等和协作的新安全观,通过对话和合作解决争端,而不应诉诸武力相威胁。例题3:2011年2月18日,一艘游艇在印度洋海域遭索马里海盗劫持,4名美国乘客沦为人质。有分析人士指出:“海盗经济”令海盗迅速发展。索马里很多渔民每天的生活费不足2美元,但如果当上海盗就可以让他们实现一夜脱贫的梦想,所以海盗的队伍日渐壮大。这表明(B)A.和平是发展的前提B.发展是和平的基础C.和平与发展是时代的主题D.和平与发展都面临着挑战变式练习:2010年10月23日,二十国集团财政部长和中央银行行长会议在韩国庆州闭幕。会议就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份额改革达成“历史性协议”,确认向新兴经济体转移超过6%投票权。份额改革完成后,中国拥有份额将升至第三位,但美国依旧拥有“否决权”。中国拥有的份额上升,但美国依旧拥有“否决权”,对此认识正确的是(A)①中国的综合国力有了较大提升②建立国际新秩序任重而道远③多极化并不能遏制霸权主义④中国应韬光养晦服从美国的领导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小结四、目标检测1、2009年5月4日,联合国亚太经社会发表的《亚太农业可持续发展和粮食安全报告》指出:“亚太是当前全球最为活跃的地区之一,然而,在取得众多成就的同时,该地区依然面临最为基本的粮食问题:数以百万计的人们得不到温饱;每天甚至每分钟都有儿童因营养不良而失去生命;仅就印度来说,有2.31亿人为食所困,这比整个撒哈拉沙漠以南非洲地区还要多。”上述材料表明(C)A.当今世界并不安宁B.全球发展的最突出问题是南北发展不平衡C.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之一D.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仍然存在2.中国此次利比亚撤侨,短期内撤回几万人,救回的都是最普通的平民,这是国家形象。这不只是国力强大的原因,而是真正做到了‘民为贵’。这种说法符合政治生活的依据有(D)①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②尊重和保障人权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内在要求③我国政府依法执政④我国政府的宗旨是为人民服务,其工作的基本原则是对人民负责A.①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④3.作为主权国家,我国积极采取措施救援利比亚受困人员说明在国际社会中享有(D)A.独立权B.平等权C.自卫权D.管辖权五、配餐作业(15分钟左右)A组题4.空袭之后,利比亚领导人卡扎菲发表了鼓舞士气的讲话:反击一切旨在触犯利比亚领土和主权完整的外国干涉;坚持利比亚主权和领土完整并奋起自卫。国家之所以把维护自己的主权看得比什么都重要,是因为(A)http://21世纪教育网①主权是一个国家的生命和灵魂②国家主权对外表现为国家最高权力的至高无上性③国家主权对内独立性④主权是国家统一而不可分割的最高权力A.①④B.②④C.①③D.③④B组题5、在人民币币值问题上,中方反对“用强制的办法来迫使一国的汇率升值”。因为(C)①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②主权国家享有独立权和平等权③中国是联合国安理会的常任理事国④中国把维护国家的主权和安全放在第一位A.①②B.①④C.②④D.③④6、2009年6月15日是上海合作组织、成立8周年。8年来,“互信、互利、平等、协商”,“尊重多样文明、谋求共同发展”的“上海精神”正得到越来越多国家的广泛认同,成为发展国际关系的准则。其中“谋求共同发展”是指要(B)①改革不合理的国际经济旧秩序,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经济新秩序;②推行南北对话,改善南北关系,缩小南北贫富差距;③肯定各国的历史和现行政策;④保障各国特别是广大发展中国家享有平等的发展权利;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7、作为世界上持续时间最长、情况最复杂、交战最为激烈的地区冲突,中东问题是联全国关注的焦点。中东问题的存在表明(C )A、地区冲突是解决和平问题的主要障碍B、当前国际形势的总趋势是总体紧张C、世界仍不安宁,威胁世界和平的隐患依然存在D、战后世界维持了总体和平局面C组题材料一 自2011年2月15日爆发反政府抗议活动以来,利比亚国内局势持续动荡,造成的死伤人数难以精确统计。据当地一家医学委员会提供的数据,目前已经至少228人死亡,另有1932人受伤。而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援引相关报告称,骚乱已经导致利比亚约1000人丧生。材料二中国的“国家力量”在行动。而从撤离行动的各国情况对比看,显然“中国反应”不仅增强了撤离中国公民的自豪和自信,也赢得了国际观察家们以及一些国际媒体的称赞。如美联社报道称,这是中国“最大规模”的撤离行动之一。法新社认为,中国为撤离中国公民,“启动大规模的海陆空行动,动作迅速”。(1)上述两则材料体现了当代国际社会的哪些道理?①主权国家在国际社会中享有独立权、平等权、自卫权和管辖权。在这次利比亚撤离活动中,我国政府表现出来的反应和行动就是行使管辖权的表现。②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同时,当今世界仍很不安宁。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仍然存在。局部冲突和热点问题此起彼伏。发生在利比亚的这次骚乱就是一个鲜活的例子。六、教学反思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