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第7课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 教学目标 (1)三维目标[知识与能力] 掌握“光荣革命”的基本史实,以及《权利法案》的制定和责任制内阁形成的基本史实。理解君主立宪制的含义和英国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的特点及作用,提高阅读和通过多种途径获取历史信息的能力。【来源:21·世纪·教育·网】[过程与方法] 再现“光荣革命”的情景,体会“光荣革命”与君主立宪制建立的关系;情境再现分析材料;相关材料的分析、比较、归纳、概括;探究学习,发现问题,积极探索解决问题的途径。21·世纪教育网[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根据英国君主立宪制度确立的基本史实,认识民主与专制斗争的复杂性和曲折性,培养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能够历史地、客观地看待英国君主立宪制度的建立,它的建立、发展和完善是人类社会不断发展的阶段性产物。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统一性和多样性,理解和尊重世界各地区、各国、各民族的文化传统,汲取人类创造的优秀文明成果。理解资产阶级代议制的局限性,进一步形成开放的世界意识。(2)教学重点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及发展。(3)教学难点英国确立君主立宪制的时代背景及君主立宪制的涵义。2-1-c-n-j-y导入新课师:在上个单元中,我们学习了欧洲古代社会民主与法治的实践。从今天开始,我们将了解这些重要的原则在近代社会中的发展和普及。在当今史学界,对近代的开端众说纷纭。传统的观点认为发生于17世纪中期的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是世界近代的开端,而把1500年左右视为近代开端的也大有人在。无论如何,自16、17世纪开始,人类便逐渐从古代社会步入近代社会。请同学们根据自己的理解思考:近代社会和古代社会相比,在政治上最明显的不同是什么?生:(思考,回答)略师:民主代替专制是近代政治的基本特点。在这个大前提下,我们又可把这种变化再分为两个方面去理解:法治取代人治;公民取代臣民。请同学们讨论:何为法治?何为人治?生:略师:人治指统治者根据自己的个人意志对国家进行统治;而法治则是依据法律治理国家的方针,它与民主政治紧密联系,其核心是政治民主和普遍守法,任何个人的权利都不能凌驾于法律之上。这就是我们今天所熟知的“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近代社会在政治上的突出特征就是建立了以法律为标志的国家权力,用以取代以君权为代表的封建特权。那么公民和臣民又有何区别呢?生:略师:公民是近代国家国民的一般称谓,通常指具有一国国籍,根据该国宪法和法律,享有权利同时也承担义务的人。而臣民是古代君主专制国家国民的称谓,由于古代国家政治以人治而不是法治为基本特点,因此与近代公民相比,臣民的基本权利无法获得起码的保证。以上,我们简单分析了近代国家在政治上与古代国家相比的基本区别。而这些近代政治原则的确立和普及,经历了漫长的过程,其开端始于英国,源于一场革命的发生、一部法案的颁布和一种制度的确立。2·1·c·n·j·y教师展示材料 18世纪中叶英国著名政治家老威廉 庇特在一次演讲中说的:“在英国,由于财产权是神圣的,再贫穷的人在他的寒舍里也敢于对抗国王的权威。风可以进这所房子,雨可以进这所房子,房子甚至会在风雨中飘摇,但是国王不能踏进这所房子,国王的千军万马不敢踏进这所门槛已经破损了的破房子。”21cnjycom结合材料设问: 在英国财产权是神圣不可侵犯的?又为什么“国王不能踏进这所房子”,这说明了什么?这种现象在英国历史上是如何形成的? 带着一些列问题,导入教材第一个专题;光荣革命21cnjy.com一、光荣革命1、阅读教材上的“历史纵横”,播放纪录片《大国崛起》中关于英国议会斗争的片段。通过这些资料,学生对英国有关议会与王权之间关系的知识有了初步的了解与认识,知道英国议会的形成以及发展过程。2.指导学生阅读“光荣革命”一目,然后提问,1640年为什么会被送上断头台?进而引入资产阶级革命会发生的原因(根本原因是资本主义发展导致同封建专制的矛盾激化)和革命的过程(1640开始→1649成立共和国→1660复辟→1688光荣革命)同时设置以下问题(在学生自由讨论和回答的基础上,教师进行归纳总结):(1)在共和国的斗争中,资产阶级和新贵族为什么能够结成联盟? 答:都从事资本主义经济活动,有共同的政治、经济利益(2)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斗争为什么能取得胜利? 答:斗争顺利了历史发展的进步潮流,得到了广大市民和自耕农的支持,所以能够取得胜利。(3)光荣革命的结果是维持了英国传统的君主制,这一结果能不能说明革命失败了?为什么? 答:并不是失败,这一结果沿袭了英国的历史传统,避免了社会动荡,保持了政局的稳定,在资产阶级和封建势力相互妥协的基础上最大限度地维持了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统治权。二、议会权力的确立 光荣革命后,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制定了一系列法案,旨在限制王权。其中最为著名也是影响最为深远的是1689年颁布的《权利法案》。下面,我们通过材料来分析这部法案的作用。(引导学生阅读教材和补充材料)www-2-1-cnjy-com1.凡未经议会同意,以国王权威停止法律或停止法律实施之僭越权力,为非法权力。 “僭越”的意思是超越本分,冒用在上的名义或物品。例如,春秋时期鲁国贵族季孙氏在祭祖时竟用了周天子的礼仪──八佾之舞,极其重视“礼”的孔子怒不可遏,说:“八佾之舞于庭;是可忍,孰不可忍!”因为按照周礼,大夫祭祖只能用四佾之舞。冒用周天子的八佾之舞,在孔子看来就是“僭越”。可见,僭越一词,有以下犯上之意。这个词在《权利法案》中用来表示法权是高于王权的,王权是封建特权的最高级表现,而现在王权都要受到法权的制约,可见,随着《权利法案》的颁布,英国已经开始向近代国家过渡了。4.凡未经议会准许,借口国王特权,为国王而征收,或供国王使用而征收金钱,超出议会准许之时限或方式者,皆为非法。…21教育网6.除经议会同意外,平时在本王国内征募或维持常备军,皆属违法。 这两条规定限制了国王的军事权和财政税收权。在革命前,斯图亚特王朝的国王们就经常干涉工商业的生产经营,侵犯了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利益;而且在议会斗争失败后,查理一世利用手中的兵权悍然挑起内战。为防止类似的情况再度发生,《权利法案》做了以上规定。21·cn·jy·com8.议会之选举应是自由的。9.议会内之演说自由、辩论或议事之自由,不应在议会以外之任何法院或任何地方,受到弹劾或询问。 在英国革命中,曾经发生国王带领军队闯入议会搜捕议员的情况。为防止这种情况再度发生,根据这两条规定,议员在议会中有活动的自由,国王不得干涉。13.为伸雪一切诉冤,并为修正、加强与维护法律起见,议会应时常集会。这条规定又是为了什么? 国王不能实行无议会统治,也就是说,要处于议会的监督和限制之下。问:通过以上的分析,不难得出结论,议会颁布《权利法案》的用意何在? 为限制王权提供法律保证。从此,君主的权力由法律赋予,而所谓“君权神授”的原则被否定。这标志着一种区别于专制君主制的崭新的制度——君主立宪制度,开始在英国确立起来。代议制:(1)含义:议会由选举产生的议员组成,代表选民行使国家权力。(2)实质:资产阶级通过议会对国家实行集体统治,以防止专制独裁。三、责任内阁制的形成四、课堂小结 本课的主要内容是:1688年英国经过“光荣革命”建立了君主立宪制。1689年通过《权利法案》以明确的条文限制国王的权力,约束国王的行为,逐渐形成了政党政治为基础的议会责任内阁制。内阁制度的确立是英国议会君主制正式形成的重要标志。以君主立宪制为特征的英国代议制度的确立和发展,为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五、课后练习1、二战期间,英国首相丘吉尔对美国总统罗斯福说:“总统先生,人们关心的是你在何种程度上不经国会批准而采取行动,而你不必为内阁所困扰。而另一方面,我从不为议会所困扰,但我事事都得与我的内阁商量并获得内阁的支持。”这说明英国的责任内阁制 a.首相对内阁负责而不必对国会负责 b.内阁成员对政府事务集体负责,并与首相在政治上共进退 c.内阁拥有行政与立法大权,对首相进行限制与制约 d.首相和内阁成员中的多数可能来自不同的政党,因而相互牵制 【解析】:b 英国的首相对议会负责,首相由议会多数党的领袖担任,内阁成员是各部大臣,内阁成员对政府事务集体负责,必须在大政方针上保持一致,与首相在政治上共进退,首相手中握有行政权和立法倡议权,事实上成为国家政治生活的最高决策者和领导者。2、假设英国议会因为英国政府在伊拉克问题上的处理不当,而对政府提出了不信任案,内阁的选择是 a.要么下台,要么宣布解除首相的职务 b.要么下台,要么宣布解散议会 c.要么宣布解散议会,要么宣布解除首相的职务d.要么下台,要么宣布由国王裁决 【解析】:英国的君主立宪制以责任内阁制为核心,实行集体负责制。如果议会提出对内阁的不信任案,要么议会集体辞职,要么内阁首相提请国王解散议会重新选举。答案:b3、下列对英国19世纪中期以后的内阁制的表述,正确的是①内阁全体成员对政府事务集体负责②内阁成员与首相在政治上共进退③内阁实际上对国王负责 ④内阁选举实际上是政党间的权力角逐 www.21-cn-jy.com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解析】:d ③内阁对议会负责。4、当今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仍然是英国的国家象征,但国家最高权力却掌握在国会手中。这种政治制度源于 a.《民法大全》 b.《权利法案》 c.《人权宣言》 d.《独立宣言》 解析:英国实行君主立宪制,国家实权掌握在国会手中,国王只是国家的象征。《权利法案》确立了英国君主立宪政体的理论和法律基础。案确立了英国“议会至上”原则,是迈向君主立宪制度的重要一步,议会逐渐成为国家的最高权力机关。答案:b5、电影《鸦片战争》中有这样的镜头:英国议会上,外交大臣巴麦尊提出出兵进攻中国,会以271票对262票的微弱多数通过了侵华战争拨款。英国维多利亚女王最终同意对华宣战。对上述材料理解不正确的是 a.英王是虚位元首,议会掌握国家权力 b.英王形式上有对外宣战的权力 c.英王是国家元首,议会对英王负责 d.议会主权至上,英王要遵从议会通过的决议 解析:c 英王虽是国家元首,但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首相是政府首脑,由议会产生,对议会负责。c的表述错误。6、当前金融危机愈演愈烈,英国政府提出一系列救市法案,如果这些法案在下院不能通过,布朗首相可以 ①强迫投反对票的议员退出议会 ②率全体内阁成员辞职 ③呈请女王解散下院提前大选 ④呈请女王做出最终裁决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②③ 【解析】d注意内阁首相的职权。内阁首相由议会选举产生,如果议会通过对政府的不信任案,内阁或辞职,或提请女王解散议会。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