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课件20张PPT。已经学到过的我国古代科技成就有哪些?按时间先后顺序逐一介绍。 有三种东西曾改变了整个世界的面貌和状态,第一种是在文字方面,第二种是在战争方面,第三种是在航海上。由此又产生了无数变化,这种变化是如此之大,以至没有一个帝国,没有一个教派,没有一个赫赫有名的人物能比这三种机械发明在人类的事业中产生更大的力量和影响。 ——法兰西斯·培根 (英)印刷术火药指南针宋元时期是我国古代科技发展的高峰时期。活字印刷术的发明指南针的发明和广泛使用火药被广泛应用与战争棉纺织业的发展影响深远的宋元科技【火药的应用与发展】唐朝末年,火药开始应用于军事。宋元时期,火药被广泛应用于战争。金兵—震天雷宋代—突火枪元 —火铳震天雷,内有称为“火老鼠”的钩型铁片若干,用于加强杀伤力,这和美军手榴弹内放钢珠一个原理 霹雳炮毒火球:宋军重要武器,内部除了火药外,还有巴豆,狼毒,石灰,沥青,砒霜等物,爆炸时产生毒烟,中者口鼻流血而死。火药的传播 13世纪火药是由商人经印度传入阿拉伯国家的,希腊人通过翻译阿拉伯人的书籍才知道火药。火药武器是通过战争传到阿拉伯国家,成吉思汗西征,蒙古军队使用了火药兵器。公元1260年元世祖的军队在与叙利亚作战中被击溃,阿拉伯人缴获了火箭、毒火罐、火炮、震天雷等火药武器,从而掌握火药武器的制造和使用。阿拉伯人与欧洲的一些国家进行了长期的战争,战争中阿拉伯人使用了火药兵器,例如阿拉伯人进攻西班牙的八沙城时就使用过火药兵器。在与阿拉伯国家的战争中,欧洲人逐步掌握了制造火药和火药兵器的技术,并对欧洲资产阶级革命的胜利发挥了巨大作用。 没有中国发明的火药,欧洲人还得流淌更多的鲜血才能攻破中世纪的封建城堡。 火药和火器的使用,一方面有利于欧洲资产阶级战胜封建贵族,另一方面促进了欧洲采矿业和金属制造业的发展。 —— 美国学者德克·海德火药的运用和发展有何重要影响?2)火药武器应用于战争,是人类战争历史上的一个巨大转折点,使人类战争由冷兵器时代进入热兵器时代; 3)对欧洲资产阶级革命的胜利发挥了巨大的作用;1)火药应用于生产生活中,增添人们生活的趣味(如烟花爆竹)。 金 刚 经(元)王祯发明转轮排字盘转轮排字盘 “以字就人”的拣字法(北宋)毕升发明活字印刷术优点:省时省力,排版错误容易修改,容易保存。【印刷术的发展】印章拓石缺点:刻版费工费时,同一个字出现几次就要刻几次;一旦刻错了不易修改,要整版抽掉;木版不易保存。隋唐雕版印刷术缺点:容易破裂,不易着墨,因此才出现木活字,铅活字向东:我国的木活字技术约14世纪传入朝鲜、日本。朝鲜人民在木活字的基础上创制了铜活字。向西:由新疆经波斯、埃及传入欧洲。 宋元活字印刷术的发明有什么重要意义?活字印刷术降低了书籍成本,大大促进了书籍和文化的传播与普及,为人类文明的发展与交流作出了巨大贡献。【指南针的应用】 北宋时,指南针开始用于航海,特别是隐晦天时要靠指南针辨别方向。 南宋时完全靠指南针来定方向。战国:司南南宋:罗盘针北宋:指南针【指南针应用于航海】 英国著名科学史家约瑟夫说,指南针在航海中的应用,是“航海技艺方面的巨大改革”,它把“原始航海时代推进到终点”,“预示计量航海时代的来临”指南针的发明对中国和世界有何重大影响? 提高了人类的航海能力;促进了中国和世界航海事业的发展,有利于中外交流;为欧洲人开辟新航路准备了必要条件。(明)郑和下西洋15~17世纪 新航路的开辟 黄道婆 元朝劳动妇女 松江乌泥泾人,早年流放到海南,跟黎族人学会了棉纺织技术,并改革制成一套工具(如三锭脚踏纺车等),提高纺纱效率,又把崖州被的织造方法传给镇上妇女,织出有名的“乌泥泾被”,使乌泥泾的棉纺织业迅速发展,松江成为全国棉纺织业中心,赢得了“衣被天下”的声誉。为了纪念她,乌泥泾人建祠并祭奠不辍。对制棉工具和织造方法的技术革新 毫无保留地传递先进技术贡献织制有名的“乌泥泾被”,松江成为棉纺织中心棉布被民众普遍使用,改善了人民生活 【棉纺技术】 对比13世纪末黄道婆改造而成的三锭棉纺车,你能得出什么结论?黄道婆改进的棉纺织技术领先于欧洲,比英国珍妮纺纱机早了400年多年。三锭棉纺车 马克思说:“18世纪珍妮纺纱机发明前,德国有人发明了一种有两个纱锭的纺车,但能够同时纺两根纱的纺织工人并不比找一个双头人容易。”宋元时期的科技成就对人类的深远影响?指南针火药活字印刷术棉纺织技术提高航海能力促进中外交流帮助欧洲人发现新大陆增添生活情趣改变战争推进欧洲资产阶级革命降低书籍成本知识传播和普及人类文明的发展和交流提高和丰富了人们的物质生活火药发展历程古代炼丹家发现---宋元时广泛运于战争深远影响是人类战争史上的巨大转折点活字印刷术雕版印 刷术印章北宋平民毕升活字印刷术提高印刷效率,传播知识,促进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促推动世界文明进步指南针战国司南北宋指南针南宋罗盘针棉纺技术元代劳动妇女黄道婆棉布被民众普遍使用,改善了人民生活 促进了中国和欧洲航海业的发展古代科技的典范宋元时期,中国古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达到顶峰 宋元时期文化科技灿烂辉煌的原因?1、宋元时期的政治发展与经济繁荣;2、各民族、各地区间的经济文化交流;3、对隋唐文化的继承和对外来文化的吸收;4、各族人民的聪明才智和辛勤劳动。启示?国家: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深化科技、教育改革; 大力发展经济,加大对科技和教育的投入; 加强科技创新和教育创新;个人:珍惜受教育机会,自觉履行受教育义务,努力 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李约瑟难题” 英国著名生物化学家李约瑟,曾因胚胎发育的生化研究而取得巨大成就,后来他又以中国科技史研究的杰出贡献成为权威,并在其编著的《中国科学技术史》中正式提出了著名的“李约瑟难题”: “如果我的中国朋友们在智力上和我完全一样,那为什么像伽利略、托里拆利、斯蒂文、牛顿这样的伟大人物都是欧洲人,而不是中国人或印度人呢?为什么近代科学和科学革命只产生在欧洲呢?……为什么直到中世纪中国还比欧洲先进,后来却会让欧洲人领先了呢?怎么会产生这样的转变?”旧中国的愚昧落后,中国古代先进的科学技术未能充分发挥其推动社会进步的作用。鲁迅在《电的利弊》中说:“外国人用火药制造子弹御敌,中国人却用它做爆竹敬神;外国人用罗盘针航海,中国人却用它看风水。”材料中,鲁迅揭示了当时中国社会的什么问题?指南针在近代西欧和中国的不同用途说明了什么?科学技术能否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取决于社会环境。科教兴国战略民族融合与交往:2、西汉时期:汉族和匈奴等族的交往; 如: 昭君出塞(汉元帝)、张骞出使西域(汉武帝)、 设立西域都护府(BC60年)、对南方地区的经营。3、魏晋时期:少数民族内迁和北方人南迁; 如:北魏孝文帝改革,学习先进中原文化。4、唐代:对少数民族一视同仁,使社会生活呈现胡汉交融 的特点:如:吃胡饼、穿胡服……5、宋代:农牧文化的碰撞与交融: 如:辽、西夏、金等少数民族学习中原先进的文化, 仿效中 原政治制度统治汉人……6、元代:民族融合的又一个高峰期; 如:产生了新的民族“回族”。1、春秋战国时期:华夏族与周边、民族的战争与融合; 如:齐桓公联合其他诸侯,抗击周边少数民族。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35影响深远的宋元科技.ppt 中国古代纺织技术革新家——黄道婆.flv 司南.flv 四大发明.flv 指南针的发明.wmv 活字印刷术的印刷过程.wmv 火药的发明.fl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