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昼夜是怎样形成的 教案 (2)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3昼夜是怎样形成的 教案 (2)

资源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3昼夜是怎样形成的
教案
教学目标
1.能用查阅资料与模拟实验的方法来探究昼夜交替的成因。
2.培养学生的空间想像力。
3.能尊重不同的意见的存在,并能进行去伪存真的分析与选择。
4.了解古人对昼夜成因的猜想。
5.知道地球在不停地自转,自转一周为一天,需24小时。
6.知道昼夜交替是因为地球的自转形成的。
学情分析
学生对地球有关的知识了解较少,学校对科学有关的教学设备缺乏。
重点难点
用查阅资料与模拟实验的方法来探究昼夜交替的成因。
体验地球的不同转法,会初步解释地球产生昼夜交替的现象。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教学过程
活动1【讲授】3.昼夜是怎样形成的
一、引出主题
(3分钟)
谈话导入
上节课我们学习知道了昼夜交替是由于地球的自传形成的。今天我们继续讨论关于地球自转的话题。
二、探究与实验(30分钟)
地球怎样自传
1.地球是怎样自传的 自传一周需要多长时间 同学们收集到哪些有关资料
3.教师引导加深理解
⑴太阳东升西落——地球运动的方向:自西向东或逆时针方向。
⑵引导理解:地球绕地轴自转。
①补充资料:“不动”的北极星
②学生猜想解释这些现象产生的原因,教师演示:“不动”的北极星说明地球的自转是围绕地轴自西向东运动的。什么情形才会出现极昼和极夜呢 (地轴始终是向一个方向倾斜的。为后面理解四季形成作点铺垫)21教育网
⑶地球自传一周约需要24小时。
4.同组交流后集体交流(注意倾听,避免重复发言)
5.根据学生生活经历,简单牵引,理解自转方向自西向东。
6.引导阅读指南车信箱资料——极昼和极夜。
7.学生猜想解释这些现象产生的原因。
三、探究谁先看到日出
1.同一天里,是北京的小朋友和乌鲁木齐的小朋友谁先看到日出 请同学们先在地球仪上找出这两个地区,确定它们的地理位置关系,再进行预测。21cnjy.com
2.根据学生汇报情况,可以引导学生进行一个演示游戏,加深印象:请几个同学背向手拉手围成一个圆圈(代表地球),其中两人分别代表北京和乌鲁木齐,另请一名同学代表太阳。所有同学一起逆时针转动,“北京”和“乌鲁木齐”见到太阳就叫一声“亮”。21·cn·jy·com
2.设计好实验方案,填写在P27面,分小组探究。
3.汇报:哪个地方的人先见到日出 为什么
4.让学生自己在地球仪上找出更多的地点,判断不同地点看到日出前后情况的比较。
四、总结与拓展(7分钟)
1.这节课,我们探究了什么,知道了什么
2.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还想知道什么
3.学生总结学生内容
4.生成新的研究问题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