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2.1寻找有生命的物体学案学科科学课题《寻找有生命的物体》课型新授、观察第1课时主备教师本学期总计第3课时导学目标1、知道大自然有种类繁多的有生命的物体,认识常见的动物和植物。知道生物体的基本特征和基本需求。2、能够运用多种感官去观察我们周围的世界。能够运用文字、图表等记录有关观察、调查的结果。能够有目的地交流研究活动的方法与结果。3、体会到对有生命的物体进行探索的兴趣。意识到生命是多种多样的。意识到生命是宝贵的,要珍爱生命。导学重点知道生物体的基本特征和基本需求。导学难点体会到对有生命的物体进行探索的兴趣。意识到生命是多种多样的课前准备(师生)1、教师选择一个观察地点,供学生观察。(校园内)。2、观察记录纸。3、调查用的一些工具(绳子、尺、放大镜等)。4、课前准备好有关安全方面的注意事项。导学过程设计教学环节(分钟)学案期望的学生行为修改或补充引入5(分钟)你喜欢什么植物?你对树进行研究过吗?从书上的照片中,你看到了什么?你有没有到一棵大树前观察过?想去观察吗?讨论、交流并回答问题一、小组讨论心中有关树的信息,并记录在纸上。5(分钟)(1)学生讨论(四人一组)自己心目中的树。(2)把讨论的信息写于纸上。讨论、交流记录二、怎样观察一棵大树5(分钟)(1)如果你在来到一棵大树下,你想观察什么?学生讨论。(2)怎样才能观察到更多的内容?学生讨论。老师讲述观察要有序、有计划,并把观察得来的信息记录在纸上,以供以后研究用。观察讨论、交流记录三、带动学生到大树前,开始活动15(分钟)(1)有组织的带领学生到事先选好的大树下。(2)学生根据自己想好的观察顺序、观察方法观察大树。(3)要学生把观察到的内容写在记录纸上。观察讨论、交流记录四、让学生通过讨论后,知道看与观察的不同。5(分钟)(1)学生回教室,汇报交流。(2)对照两张记录纸,讨论以前看到的内容和现在观察到内容有什么不同?(3)为什么我再去看会知道的更多?(4)当我们想要了解得更多,知道得更多的时候,当我们带着这样的目的再去“看”的时候,我们的科学观察活动就开始了。观察讨论、交流记录五、后续研究。5(分钟)在你家附近选择一棵大树,自己确定观察内容,进行观察。板书寻找有生命的物体观察讨论、交流记录教学反思21世纪教育网--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