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历史与社会九上重点问题分析之“中国革命的胜利”(学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人教版历史与社会九上重点问题分析之“中国革命的胜利”(学案)

资源简介

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人教版历史与社会九上重点问题分析之“中国革命的胜利”
一、内战的爆发
1.中共七大
背 景 抗战即将胜利;中国面临两种命运的选择
时 间 1945年4月
地 点 延安
内 容 ①提出中国面临的两个前途、两种命运的情况 ( http: / / www.21cnjy.com )下,中国共产党的任务是要竭力争取光明的前途。②确立( )为党的指导思想并写进新党章。
意 义 为争取抗日战争的胜利和实现中国的光明前途准备了条件。
(注:党的历次重大会议:一大、二大、四大、遵义会议、八七会议、中共七大、七届二中全会)
2.重庆谈判
背 景 抗日战争胜利,全国人民渴望和平、民主。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在美国的积极支持下,阴谋发动反共反人民的内战。
时 间 1945.8——10月
地 点 重庆
目 的 国民党为内战准备时间;中共戳穿蒋介石( )的阴谋
结 果 1945年10月10日,签定了( )。
3.内战爆发
1946年6月,蒋介石撕毁《双十协定》,向( )进攻,全面内战爆发。
1947年3月,中共中央主动撤离延安,( )。解放军西北野战军在彭德怀领导下粉碎了国民党军队对陕北的重点进攻。21·cn·jy·com
二、土地改革与三大战役
1.土地改革
共产党在解放区实行土地改革,颁布( ),彻底消灭( )制度,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和革命积极性得到激发。21世纪21世纪教育网有21·世纪*教育网
2.战略反攻——挺进大别山
1947年6月,刘伯承、邓小平率军挺进大别山,揭开了人民解放军( )的序幕。
3.战略( )——三大战役(辽沈、淮海、平津)
(1)三大战役概况
战役名称 战役时间 歼敌数 影 响
辽沈战役 1948.9—11月 47万余 解放东北全境
淮海战役 1948.11—1949.1 55万余 基本上解放了长江以北的华东和中原地区。
平津战役 1948.11—1949.1 52 万余 华北全境基本解放,北平和平解放。
(2)三大战役胜利意义
国民党军队主力基本上被消灭,大大加快了解放战争全国胜利的到来。
三、新中国的诞生
1.中共七届二中全会
时 间 1949.3
地 点 河北平山县西柏坡
内 容 指出党的工作中心由乡村转移到( )并开始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由城市领导乡村的时期;革命胜利后,党的总任务是迅速地( ),由农业国变为工业国,由新民主主义社会变为( )。
意 义 为夺取全国胜利和建设新中国作了政治上和思想上的准备。
2.渡江战役
背 景 国共北平和谈破裂
时 间 1949年4月
战 线 东起江苏江阴——西至江西湖口
结 果 4月23日,人民解放军一举解放( ),统治中国22年(1927年4月—1949年4月)的国民党政权垮台。
3.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召开
时 间 1949年9月
地 点 北平
内 容 通过了具有临时宪法性质的( ),确定国名为中华人民共和国 ,选举出以毛泽东为主席的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决定北平为首都并改名北京,《义勇军进行曲》为国歌;五星红旗为国旗。在天安门广场建立人民英雄纪念碑。
意 义 拉开了筹建新中国的序幕。
4.开国大典
背 景 解放战争取得基本胜利
时 间 1949年10月1日
内容 接受《共同纲领》为本政府的施政方针,任命( )为政务院总理兼外交部长。
地 点 北京天安门广场
意 义 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5.新中国诞生的意义
结束了近代中国被侵略、被奴役的屈辱历史,中华民族从此进入了发展进步的历史新纪元,真正走上了独立、民主、统一的道路。2-1-c-n-j-y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6.中国共产党战胜国民党的原因
(1)党的正确领导。 (2)解放军在战场上英勇作战。 (3)广大人民的支持。
(4)国民党独裁统治,失去民心。
综合探究四 回顾近代中国的百年历程
一、近代百年中国历程的时间段:1840年——1929年
二、近代百年史即是一部屈辱史,又是一部抗争史,也是一部探索史。
三、感悟
1.闭关自守只会导致落后挨打,发展才是硬道理。
2.我们要学会居安思危,坚持对外开放,敢于创新,顺应历史发展潮流。
3.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和坚持不懈的探索精神值得后人学习。
四、回顾百年历史,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取得革命最后胜利的原因
1.找到一条适合中国的发展道路和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 2.有科学的革命理论指导。
3.中国共产党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得到了人们的广泛支持。 4.建立最广泛的革命统一战线。
巩固练习
1.某初级中学九年级(1) ( http: / / www.21cnjy.com )班同学为某期黑板报的出刊,收集整理了如下资料:“国共第一次合作”“黄埔军校”“北伐战争”。据此,你可以判断,本期黑板报的主题是来源( )
A.国民革命,洪流奔涌 B.十年内战,烽火绵延
C.八年抗战、同仇敌忾 D.解放战争、革命胜利
2.毛泽东在《解放战争第二年的战略方针 ( http: / / www.21cnjy.com )》中指出:“我军第二年作战的基本任务是:举行全国性的反攻,即以主力打到外线去,将战争引向国民党区域,在外线大量歼敌。”对于这段材料的解读,不正确的是( )21教育网
A.“第二年”指的是1947年
B.内线作战是解放战争第一个阶段的主要任务
C.防御是解放战争第一年的战略方针
D.转战陕北是第二阶段战略目标开始实施的标志
3.文献纪录片《走近毛泽东》中有这 ( http: / / www.21cnjy.com )样一个情节:在西北坡的小院里,警卫员给毛泽东梳头时拔下一根白头发,毛泽东打趣地说:“打了三个战役,白了一根头发,值得!” 这是因为( )21cnjy.com
A.粉碎了胡宗南对延安的进攻B.实现了挺进中原地区的计划
C.取得了战略性人决战的胜利D.渡江战役获胜,解放了南京
4.1949年,美国《生活》杂志刊 ( http: / / www.21cnjy.com )登了一幅解放军解放上海后很多战士睡在马路边上的照片,照片标题为“国民党统治时代结束了”。下列对此理解最为准确的……( )
A.美国反对国民党的统治B.美国支持中国共产党
C.解放军的行动赢得了民心,国民党统治必将被推翻
D.上海的解放标志着国民党统治被推翻
5.南京是历史文化名城,近代以来见证了中国历史的风云变幻。下列史实不能印证这一观点的是( )
A.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B.中华民国成立
C.日本法西斯制造大屠杀惨案 D.国民党政权覆灭
6.高明在学习中国近代史时,收集到以下三幅图片,请问他在进行哪一历史主题的学习?( )
( http: / / www.21cnjy.com )
A.北伐战争B.十年内战C.抗日战争D.解放战争
7.右图选自教材《新中国的诞生》一课,编写人员选用这幅图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说明( )
A.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
B.当时中国的社会生产力低下
C.毛泽东具有高超的军事指挥艺术
D.民心向背是战争胜负的关键因素
8.整理历史知识结构图是一种高效的学习方法。以下示意图有助于我们了解( )
A.国民大革命的主要进程 B.抗日战争的发展历程
C.人民解放战争的主要进程 D.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发展历程
9.在一幅军事地图前,一些解放军将领正在研究作战方案。从图中可以看到徐州、碾庄、双堆集等地。这预示着哪场战役即将开始( )www.21-cn-jy.com
A.辽沈战役 B. 淮海战役 C.平津战役 D. 渡江战役
10.1946年华君武先生的漫画《磨好刀再杀》反映了:( )
( http: / / www.21cnjy.com )
A、美国“扶蒋反共” B、中共“争取和平与民主”
C、国民党“假和平,真内战” D、全国人民“要和平,争民主”
1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9分)
材料一:清廷风雨飘摇已有数十年,改革的努力已 ( http: / / www.21cnjy.com )经太迟、太弱,戊戌变法失败了,其实维新的措施本来也难以执行,光绪帝、康有为、梁启超都还是政治的新手,……在20世纪初,清廷推行“新政”改革,但纠缠于君主立宪的时间表和细节……在失望和绝望中,更多的人走向激进,革命的声势越来越大……这时的局势已经难以挽回。【来源:21·世纪·教育·网】
——摘编自《辛亥百年祭》
材料二:抗战胜利后的政府接 ( http: / / www.21cnjy.com )收是对国民党腐败的一次总曝光,在整个接收过程中,国民党接收大员们见利忘义,丑态百出……许多政府官员趁接收之机贪污盗窃、敲诈勒索……国民党的接收被喻讽为“劫收”……而共产党领导的延安以及解放区的廉洁高效与此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成了国人希望的象征,无怪乎司徒雷登(时任美国驻华大使)在1949年逃离大陆时对国民党官员说,共产党打败你们的不是枪支大炮,而是……www-2-1-cnjy-com
——《政治现代化的逆动——南京国民党政权失败“原因背后的原因”》
(1)据材料一,指出清政府的“局势已经难以挽回”的原因有哪些?(3分)
(2)据材料二,指出司徒雷登认为共产党取得胜利的主要原因。(4分)
(3)综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清政府和国民党政权垮台的共同原因。(2分)
12.阅读材料。然后回答问题(10分)
国共两党关系变化(两次合作、两次分裂)
时 期 时间 标志 影响
第一次合作 北伐战争 1924~1927 1924.1 国民党“一大”的召开 国共合作后领导北伐战争,基本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
第一次分裂 土地革命战争 1927~1937 1927年四·一二反革命政变 导致大革命失败,内战给日本带来可乘之机
第二次合作 抗日战争 1937~1945 1937年卢沟桥事变爆发后 抗日战争的胜利,台湾光复
第二次分裂 解放战争 1946~1949 解放战争推翻了国民党统治,祖国至今未能实现统一
(1)指出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时期创办的军事学校名称。(2分)
(2)指出国共两党第二次分裂时期全面内战开始的标志性事件。(2分)列举这一时期发生的重大战役两例。(4分)2·1·c·n·j·y
(3)通过学习国共两党关系变化及产生的影响等历史知识,你有什么感悟?(2分)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资料·第 6 页 (共 6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