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4.3毛泽东对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理论探索》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了解《论十大关系》提出的背景。2.知道社会主义建设的基本方针。3.理解《论十大关系》的基本内容。教学重难点:重点:社会主义建设的基本方针以及正确处理的关系。难点:如何协调比例关系。教学过程:一、从“基本照抄”到“以苏为鉴”《论十大关系》提出的背景(1)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经过几年的国民经济恢复,从1953年开始了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并于1956年进入社会主义社会。21cnjy.com(2)随着苏联国内问题的暴露,怎样借鉴苏联经验、少走弯路,成为当时我国必须认真思考、解决的问题。(3)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毛泽东在1956年4月25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作了题为《论十大关系》的报告,集中阐述了建国初期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探索成果。21教育网二、社会主义建设的基本方针1.基本方针:调动国内外的一切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这是贯穿《论十大关系》全篇的中心思想。2.三、协调比例关系1.正确处理重工业和轻工业、农业之间的关系,沿海工业和内地工业之间的关系,经济建设和国际建设之间的关系,事关我国经济发展的全局。21·cn·jy·com2.在《论十大关系》中,毛泽东指出(1)重工业是我国建设的重点,必须优先发展生产资料的生产,但是决不可以因此忽视生活资料尤其是粮食的生产。(2)按照农轻重的次序来安排国民经济计划,使重工业的发展有可靠的基础。四、正确处理各种权力和利益关系1.正确处理国家、生产单位和个人之间的物质利益关系,正确处理中央集权和地方分权之间的关系,直接关系到各方积极性的调动和提高,是影响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因素之一。www.21-cn-jy.com2.关于中央和地方的关系,毛泽东强调,要在坚持中央统一领导的前提下,扩大地方的权力,充分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五、向外国学习1.正确对待外国经验,洋为中用,对于加速本国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2.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中强调指出,我们的方针是,一切民族、一切国家的长处都要学,但是必须有分析有批判地学。六、全面领会《论十大关系》1.背景:国际国内的新形势和新情况,给中国共产党提出了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社会主义道路的任务。毛泽东的《论十大关系》,就是借鉴苏联的经验教训,总结我国建国初期的经验,为探索出一条中国式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而作。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2.主要内容:《论十大关系》论述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中带有全局性的以下十个问题:重工业和轻工业、农业的关系,沿海工业和内地工业的关系,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的关系,国家、生产单位和生产者个人的关系,中央和地方的关系,汉族和少数民族的关系,党和非党的关系,革命和反革命的关系,是非关系,中国和外国的关系。其中,前五个关系主要是经济关系,后五个关系主要是政治关系。3.《论十大关系》的中心:论述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中必须正确处理的各种矛盾的关系,调动国内外一切积极因素,阐明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中的基本方针和政策;提出了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2·1·c·n·j·y4.意义:《论十大关系》规定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基本方针,提出了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任务,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指明了方向。其中多数政策主张,直至今天,对我国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仍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论十大关系》的发表是以苏为鉴,总结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经验的结果,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与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具体实践的结合,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21世纪教育网--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