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4.4毛泽东对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认识》教学设计一、教学分析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毛泽东对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发展的逐步的认识过程。了解“三个主体”、“三个补充”的要求内涵以及实质,把握通过发展商品生产为社会主义服务的道理,理解毛泽东对价值规律内容的理解,从而教育学生明确毛泽东是对斯大林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存在的原因及范围的继承与发展。21教育网二、教学重点及难点1、国家市场为主体,自由市场为补充;2、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存在的原因与范围;3、毛泽东对价值规律的理解三、教学过程一、国家市场为主体,自由市场为补充1、“三个为主,三个补充”要求的内容:(1)在工商经营方面,应以国家经营和集体经营为主,附有一定数量的个体经营为补充。(2)在生产计划方面,全国工农业产品的主要部分应按计划生产,附有一部分计划外的生产为补充。(3)在市场方面,应以国家市场为主体,附有一定范围的由国家领导的自由市场作为补充。2、“三个主体,三个补充”要求提出的意义:要求的提出,意味着在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在发挥公有制经济和计划的作用的同时,也要发挥非公有制经济和市场的作用。二、发展商品生产为社会主义服务1、背景:1958年,在“大跃进”的形势下,出现了要限制乃至消灭商品生产的主张。2、观点:毛泽东坚持了列宁关于利用商品交换巩固工农联盟的主张,坚持了斯大林关于发展商品经济不会导致资本主义的观点,并强调通过发展商品生产来为社会主义服务。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三、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存在的原因与范围1、原因:毛泽东认为,两种所有制的存在是商品生产存在的主要前提,但商品生产的命运,最终是和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密切联系的。即使实现了单一的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如果产品还不很丰富,某些范围内的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有可能依然存在。21cnjy.com2、范围:毛泽东提出了生产资料也是商品的论断,突破了斯大林认为在社会主义国家里,只有生活资料是商品,生产资料不是商品的认识。21·cn·jy·com四、价值规律是一所伟大学校1、认为价值规律对生产不起决定性调节作用;2、主张在限制价值规律的消极作用的前提下,运用价值规律管理经济,进行经济核算。21世纪教育网--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