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 毛泽东对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认识 教学设计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4.4 毛泽东对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认识 教学设计

资源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4.4
毛泽东对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认识》教学设计








1.了解“三个主体、三个补充”提出的背景。2.知道“三个主体、三个补充”的内容。3.理解毛泽东对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认识。
重点:“三个主体、三个补充”的内容。难点:毛泽东对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认识
国家市场为主体,自由市场为补充
1.“三个为主,三个补充”要求的内容:
(1)在工商经营方面,应以国家经营和集体经营为主,附有一定数量的个体经营为补充。
(2)在生产计划方面,全国工农业产品的主要部分应按计划生产,附有一部分计划外的生产为补充。
(3)在市场方面,应以国家市场为主体,附有一定范围的由国家领导的自由市场作为补充。
2.“三个主体,三个补充”要求提出的意义:
要求的提出,意味着在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在发挥公有制经济和计划的作用的同时
,也要发挥非公有制经济和市场的作用。21cnjy.com
发展商品生产为社会主义服务
毛泽东的主张:毛泽东坚持了列宁关于利用商品交换巩固工农联盟的主张,坚持了斯大林关于发展商品经济不会导致资本主义的观点,并强调通过发展商品生产来为社会主义服务。www.21-cn-jy.com
毛泽东提出发展商品生产为社会主义服务的背景是什么?
【提示】 1958年,在“大跃进”的形势下,出现了把商品生产与社会主义对立起来,要限制乃至消灭商品生产的主张,然而,人民公社消灭商品经济的尝试失败了。
1.原因:毛泽东认为,两种所有制的存在是商品生产存在的主要前提,但商品生产的命运,最终是和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密切联系的。即使实现了单一的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如果产品还不很丰富,某些范围内的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有可能依然存在。
2.范围:毛泽东提出了生产资料也是商品的论断,突破了斯大林认为在社会主义国家里,只有生活资料是商品,生产资料不是商品的认识。2·1·c·n·j·y
价值规律是一所伟大学校
 关于价值规律的作用,毛泽东一方面认为在社会主义国家里,价值规律对生产不起决定性调节作用。另一方面主张在限制价值规律的消极作用的前提下,运用价值规律管理经济,进行经济核算。【来源:21·世纪·教育·网】
“三个主体、三个补充”
1.提出背景
在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和国民经济恢复期间,毛泽东对我国商品经济的发展都持积极态度,这对保证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和国民经济的迅速恢复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在三大改造过程中,虽然采取了一些限制市场作用的措施,但毛泽东仍然非常注意利用商品货币关系来实现对资本主义工商业和个体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21·世纪
教育网
在总结社会主义改造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毛泽东与党和国家的其他领导人提出了著名的“三个主体、三个补充”的要求。www-2-1-cnjy-com
2.具体内容
角度
内容
工商经营方面
以国家经营和集体经营为主,附有一定数量的个体经营为补充
生产计划方面
全国工农业产品的主要部分应按计划生产,附有一部分计划外的生产为补充
市场方面
以国家市场为主体,附有一定范围的由国家领导的自由市场作为补充
3.评价
“三个主体、三个补充”的思想,是对前苏联单一计划经济模式的突破,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社会经济的发展理论;这一要求,意味着在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在发挥公有制经济和计划的作用的同时,也要发挥非公有制经济和市场的作用。它是对中国当时实际情况的客观反映,是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产物。21教育网
【对点训练】
1.1956年,我们党提出:在工商经营方面,应该以________为主,附有________为补充。(  )21·cn·jy·com
A.国家经营 集体经营
B.国家经营和集体经营 一定数量的个体经营
C.公有制 个体私营经济
D.公有制 私有制
【解析】 本题考查对我国“三个主体,三个补充”要求的认识。在工商经营方面,我们党提出:应该以国家经营和集体经营为主,附有一定数量的个体经营为补充。
【答案】 B
马克思、列宁、斯大林、毛泽东关于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认识
主要观点
背景
马克思
社会主义社会是建立在发达的生产力基础之上,社会主义不存在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
自由竞争时代
列宁
商品经济的存在只是权宜之计(消灭商品经济——政府直接控制商业——政府调节商业)
苏俄当时的生产力水平不具备消灭商品经济的条件
斯大林
两种社会主义公有制和生产部门的存在是社会主义商品生产存在的根本原因。社会主义商品生产不会导致资本主义。商品生产限于个人消费品,生产资料不是商品。价值规律在商品流通领域保持着一定的调节作用,但不是社会主义生产的调节者
苏联经济建设与50年代的争论
毛泽东
国家市场为主体,自由市场为补充;发展商品生产为社会主义服务;两种所有制的存在是商品生产存在的主要前提,但商品生产的命运,最终是和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密切联系的;价值规律对生产不起调节作用,但主张在限制价值规律消极作用的前提下,运用价值规律管理经济,进行经济核算
大跃进、人民公社尝试的失败
【对点训练】
2.(2012·承德检测)在发展商品生产的问题上,毛泽东与列宁、斯大林相比(  )
A.都坚持商品生产可以与社会主义制度相结合
B.都认为发展商品生产会导致资本主义
C.都坚持只有生活资料是商品,生产资料不是商品的认识
D.都承认商品经济在建设社会主义社会中的巨大作用
【解析】 此题考查三位领导人对商品经济认识的共性。A项的观点迷惑性最大,他们虽都承认商品经济在建设社会主义社会中的巨大作用,但仍认为商品经济与社会主义制度是不兼容的,发展商品经济只是权宜之计,故D项可选。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答案】 D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