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第16课 三国鼎立【教学目标】1.识记:官渡之战、赤壁之战的交战双方、时间、特点、结果和影响;魏、蜀、吴三国建立的时间、都城、建立者以及三国经济发展概况。21教育网2.从政治、经济和军事等方面理解曹操统一北方的原因,赤壁之战曹操失败的原因,同时通过对曹操一胜一败原因的分析,体验学习中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过程。3.通过对三国鼎立局面形成原因的分析,认识到每一历史事件的发生,都有客观条件。但是,人们的主观能动性,特别是符合实际情况的主观能动性也起着重要作用。通过对曹操等历史人物的评价,知道评价历史人物时主要标准是是否推动社会的进步和生产力的发展。【教学重点】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和三国鼎立的形成。【教学难点】曹操统一北方的原因和三国鼎立的形成。【教学过程】问题激趣,导入新课。解读学习目标。要求学生划记其中的关键词,明确学习目标。方法指导一:要求学生结合课本归纳梳理,从背景、时间、作战双方、结果、特点及影响多方面归纳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的相关知识。21·cn·jy·com方法指导二:让学生明白战争胜败原因有很多,有主观原因,有客观原因,有战略战术等,应全面分析综合归纳。方法指导三:让学生掌握三国各自发展的特点;对于台湾,对学生进行维护祖国统一的教育。方法指导四:200年,战官渡,曹、袁力量有悬殊,曹操用了许攸计,北方统一归曹操。208年,战又起,曹操南下到赤壁,企图一举统天下,孙刘联军齐抗击,孔明周瑜巧用计,赤壁之战少胜多。火烧赤壁定大局,魏蜀吴国三鼎立,二二零年是曹丕,定都洛阳打魏旗,次年刘备亦称帝,定都成都继汉业,二二二年孙称王,定都建业吴旗举。www.21-cn-jy.com情景导入 生成问题曹操和诸葛亮是家喻户晓的历史人物,《三国演义》中对他们的描写与历史的真实有许多不同。他们到底是怎样的人物呢?三国鼎立局面是如何形成的?对历史发展产生了什么影响?自学互研 生成新知知识模块一 官渡之战自主阅读课本P74~75内容,完成第1~2题。1.官渡之战的时间、交战双方、结果、特点及影响。时间200年交战双方袁绍和曹操结果曹操胜利特点以少胜多影响为曹操统一北方奠定了基础2.官渡之战中,曹操为什么能以少胜多?(1)政治上:“挟天子以令诸侯”,取得政治优势。(2)经济上:实行屯田制,发展经济。(3)军事上:唯才是举,重用人才,发展军事实力。(4)袁绍用人多疑,骄傲轻敌,治军不严,战斗力不强。知识模块二 赤壁之战自主阅读课本P75~76内容,完成第3~4题。3.赤壁之战的时间、交战双方、结果、特点及影响。时间208年交战双方曹操和孙刘联军结果孙刘联军胜利特点以少胜多4.赤壁之战中曹操为什么失败?(1)曹军来自北方,士兵疲惫,水土不服,且不习水战。(2)曹操骄傲自满。(3)孙刘联军战术正确。(4)当时统一的条件尚未成熟。(根本原因)知识模块三 三国鼎立自主阅读课本P76~77内容,完成第5~6题。5.在下图中相应位置填入三国名称、建立时间、开国君王以及都城,并简要说出三国的经济发展状况。国名建立时间建立者都城魏220年曹丕洛阳蜀221年刘备成都吴222年孙权建业(1) (2)魏:修建许多水利工程,北方生产明显恢复和发展起来。蜀:丝织业兴旺,蜀锦行销全国。吴:造船业发达,其船队曾到达夷洲,加强内地与台湾地区的联系。6.三国鼎立的形成有什么作用?三国鼎立局面是东汉末年以来军阀混战的结果,也是从分裂割据走向逐步统一的一个过渡阶段。并存的三个政权,为了战胜对方,都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恢复和发展生产。因此,三国时期与东汉末年的“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的惨象相比,确实是历史的一个进步,符合人民渴望社会安定的要求。由于当时的政治、经济等原因,曹、刘、孙三个政治势力谁也无法马上统一全国,但三国鼎立的局面是走向全国统一的过渡环节。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合作探究 生成能力【交流预展】组内交流:(1)由组长或检查自学成果;(2)相互质疑不明白的问题并进行交流,然后记录在导学案上,在展示完毕后可向展示者提出自己的疑问。2.组内预展:根据老师分配的任务,各小组明确展示的内容。小组内先预展,由组长分配任务给组员,确定展示的方式和成员,在组内预展;合作分工时具体明确,做到人人有事做。【展示提升】话说官渡之战(从时间、交战双方、结果及其原因,特点、影响等方面介绍),并说说影响战争胜负的因素有哪些。21cnjy.com2.三国鼎立的局面的形成。当堂演练 达成目标1.东汉末年,曹操在割据混战中取得政治优势地位的原因是( A )A.挟天子以令诸侯B.实行屯田制C.招贤纳士D.打败强敌袁绍2.确定曹操统一北方基础的战役是( C )A.长平之战B.巨鹿之战C.官渡之战D.赤壁之战3.“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壮心”是指曹操想要( C )A.统一北方 B.统一黄河流域C.统一全国D.统治江东4.孙刘联军能够在赤壁之战中打败曹操的决定性因素是( B )A.周瑜的水军B.孙刘的联盟C.诸葛亮的计策D.长江的天险5.小明今年暑假去湖北旅游,他曾在日记中这样写道:“往日的张天烈火虽已熄灭,但周瑜当时挥剑所书的‘赤壁’仍旧记录着历史的足迹。”他记载的事件有何历史意义( C )A.是秦国统一全国的关键一战B.使曹操基本统一了北方C.奠定了三国鼎立局面的基础D.导致北方重新陷入割据状态6.下列人物没有称帝的是( D )A.刘备B.孙权C.曹丕D.曹操7.下列对三国鼎立局面的评价,哪一项符合历史发展趋势( D )A.战火频繁,破坏社会经济B.三国鼎立,加剧国家分裂C.破坏民族关系,不利于民族融合D.局部统一,为全国统一创造条件三国时期船队曾到达夷洲,加强了内地与台湾地区联系的国家是( A )A.吴国B.蜀国C.秦国D.魏国本课小结:教材介绍了两次重要的战役: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这两次战役与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有着直接的因果关系。黄巾起义使得东汉政权名存实亡,在镇压起义的过程中,各地官僚趁机扩张势力,形成割据,并为争夺地盘进行混战。官渡之战为曹操统一北方奠定了基础;赤壁之战为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奠定了基础。因果明确,脉络清晰,易于被学生接受和理解。21世纪教育网--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