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第二讲常见的碱知识能力解读知能解读:(一)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的性质和用途氢氧化钠氢氧化钙俗名火碱、烧碱、苛性钠熟石灰、消石灰物理性质白色固体,易溶于水,溶于水放出大量的热,水溶液有涩味和滑腻感,易潮解白色固体,微溶于水,其水溶液俗称石灰水化学性质①跟指示剂作用,使紫色石蕊溶液变蓝色,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色②跟某些非金属氧化物反应③跟酸发生中和反应④跟某些盐反应①跟指示剂作用,使紫色石蕊溶液变成蓝色,使无色酚酞溶液变成红色②跟某些非金属氧化物反应③跟酸发生中和反应④跟某些盐反应用途化工原料,用于肥皂、石油、造纸、纺织和印染工业,生活中可用于去除油污用于建筑工业,制作漂白粉的原料,改良酸性土壤,配制农药波尔多液,在树木上涂刷含硫黄粉的石灰浆可以保护树木说明:①因为易潮解,且易吸收空气中的而变质,所以必须密封保存。②固体易潮解,因此可作干燥剂,但不能干燥、等酸性气体,可以干燥、等中性气体和等碱性气体。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③只有溶于水的碱能使酸碱指示剂变色,不溶性的碱不能使之变色。常见的碱中、、、、(微溶)属于可溶性碱,其余的碱是难溶于水的,如、、等难溶性碱都不能使指示剂变色。知能解读:(二)碱的化学性质1.不同的碱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的原因像氢氧化钠、氢氧化钙这样的碱,在水溶液中都能解离出金属离子和,即在不同的碱溶液中都含有,所以碱有相似的化学性质。21·cn·jy·com2.碱的化学性质(1)使指示剂变色,使紫色石蕊溶液变蓝色,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色。(2)跟某些非金属氧化物反应,生成盐和水。(3)跟酸反应,生成盐和水。(4)跟某些盐反应生成另一种碱和另一种盐。注意:盐和碱的反应,反应物中的盐和碱必须溶于水,生成物要有沉淀或气体或水。知能解读:(三)中和反应1.定义酸跟碱起作用生成盐和水的反应,叫做中和反应。2.实质酸中的氢离子与碱中的氢氧根离子作用生成水的过程,即。3.应用(1)用或等碱性药物治疗胃酸过多;(2)用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3)用熟石灰中和硫酸厂废水,用硫酸中和印染厂废水;(4)蚊虫叮咬后涂抹碱性物质,减轻痛痒。21cnjy.com说明:①中和反应一定生成盐和水,但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不一定是中和反应。例如:、都不是中和反应。②中和反应一定是复分解反应,但复分解反应不一定是中和反应。解题方法技巧方法技巧:(一)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的性质和用途方法指导:利用“性质决定用途”的思想来理解和解答此类习题。方法技巧:(二)氢氧化钠的化学性质的探究实验方法指导:能与反应而使密闭装置内的气体减少,压强变小。解题时抓住压强变化这一关键点,此类习题即可轻松得到解决。21教育网方法技巧:(三)碱的化学性质方法指导:不同的碱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是因为碱溶液中都含有,因此碱具有能使指示剂变色、与某些非金属氧化物反应、与酸反应、与某些盐反应的通性。要特别注意某些反应与金属离子(或铵根离子)有关,而与无关,这些性质就不是碱的通性。方法技巧:(四)中和反应探究实验方法指导:此类习题主要考查实验的步骤、现象以及对现象的分析和结论。特别是两大指示剂的使用和相应现象的辨析,往往是题目中的难点。www.21-cn-jy.com方法技巧:(五)中和反应的应用方法指导:中和反应在实际中的应用,除了要考虑是否符合中和反应的原理外,还应考虑具体反应的操作性和可行性。2·1·c·n·j·y跨越思维误区思维误区:(一)氢氧化钠固体易吸水,所以可用氢氧化钠固体干燥气体剖析:选择干燥剂的原则是干燥剂只能吸收水分,不能与被干燥的物质发生反应。由于氢氧化钠能与气体发生反应(),因此不能用氢氧化钠固体干燥气体。氢氧化钠固体不能干燥、等酸性气体,而、、等气体可以用氢氧化钠固体干燥。氢氧化钠【来源:21·世纪·教育·网】溶液不能作干燥剂。思维误区:(二)能生成盐和水的反应就是中和反应剖析:中和反应指的是酸与碱作用生成盐和水的反应,强调的是酸与碱反应,如果不是酸与碱之间的反应,即使生成了盐和水,也不属于中和反应。例如,酸和金属氧化物反应,碱与非金属氧化物反应都能生成盐和水,但这两类反应均不属于中和反应。思维误区:(三)不能正确区分碱和碱性溶液剖析:碱是解离出的阴离子全部是氢氧根离子()的化合物,而碱性溶液是指的溶液;溶于水的碱,其溶液显碱性,不溶于水的碱不显碱性;碱性溶液中溶质可能是碱,如,溶液等,也可能不是碱,如、溶液显碱性,其溶质不是碱,而是盐。总之,碱是一类物质的总称,而碱性是溶液的一种性质。21·世纪教育网中考考点链接中考考点:(一)常见的碱中考考点解读: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的俗名、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及用途,碱的通性是中考命题的热点,着重考查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的化学性质及碱的通性的有关现象、化学方程式的书写等,题型多样,以选择题、填空题为主,还有实验探究题、推断题、简答题等题型。中考考点:(二)中和反应中考考点解读:中和反应的概念、实质及其应用是中考的热点,主要考查判断中和反应的发生、中和反应过程的变化,特别是中和反应应用于生产、生活实际,利用所学知识分析探究问题,是今后命题的趋向,常见题型为选择题、填空题、实验探究题。21世纪教育网--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第三讲常见的盐知识能力解读知能解读:(一)几种常见盐的性质和用途1.氯化钠(化学式:)(1)俗称:食盐。(2)存在:海水、盐湖、盐井、盐矿等。(3)制取:晾晒——海水,煮——盐井水、盐湖水,开采——盐矿。(4)化学性质:。(5)用途:调味、腌渍食品,医疗上制生理盐水,农业上用来选种,制取碳酸钠、氢氧化钠、氯气和盐酸,公路上的积雪也可以用氯化钠来消除等。【出处:21教育名师】(6)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①溶解:用玻璃棒搅拌,加快溶解速率;②过滤:除去粗盐中难溶的杂质;③蒸发:得到较为纯净的食盐固体;④计算产率。注意:食盐只是盐中的一种,而盐是一类物质的总称,其中许多盐是有毒的,工业用盐[如亚硝酸钠()]用于烹调会使人中毒。【版权所有:21教育】2.碳酸钠(化学式:)(1)俗名:纯碱、苏打。(2)物理性质:是一种白色粉末状固体,易溶于水。(3)化学性质:碳酸钠的水溶液呈碱性,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制备烧碱)(4)用途:工业上用于玻璃、造纸、洗涤剂和纺织品的生产等。注意:纯碱不是碱而是盐,其水溶液显碱性。纯碱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蓝,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3.碳酸氢钠(化学式:)(1)俗名:小苏打。(2)物理性质:白色粉末状固体,可溶于水。(3)化学性质:(4)用途:在医疗上治疗胃酸过多,是焙制糕点所用的发酵粉的主要成分之一。4.碳酸钙(大理石和石灰石的主要成分,化学式:)(1)物理性质:白色固体、难溶于水。(2)化学性质:(实验室制的反应原理)(工业制取生石灰的主要反应原理)(3)用途:建筑材料、补钙剂等。5.硫酸铜(化学式:)(1)结晶水合物的化学式为,俗名胆矾、蓝矾,是一种蓝色晶体。(2)物理性质:硫酸铜是白色粉末状物质,易溶于水。(3)化学性质:(可检验水的存在)(湿法炼铜)(4)用途:配制波尔多液、精炼铜、镀铜等。知能解读:(二)盐的水溶性钾钠铵盐皆可溶(钾盐、钠盐、铵盐易溶于水);硝酸盐入水无影踪(硝酸盐易溶于水);硫酸盐不溶有铅钡(硫酸盐除和外其余都溶于水);盐酸盐不溶银亚汞(盐酸盐除和外其余都溶于水);其余的盐皆不溶(除了上述可溶的盐外,其余的都不溶于水)。也可简记为:①钾、钠、铵、硝酸盐全溶于水;②氯化物中只有氯化银不溶,硫酸盐不溶钡和铅;③碳酸盐中,只有钾、钠、铵盐溶于水;④微溶物有氢氧化钙、硫酸银、硫酸钙和碳酸镁;⑤碱类多数是沉淀,钾、钠、钡溶钙微溶。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注意:①和是不溶于水也不溶于酸的物质,、、、、等物质不溶于水,但能溶于酸。②为蓝色,为红褐色,、、、、为白色。知能解读:(三)盐的分类分类标准组成特点盐类统称举例根据盐中酸根离子的不同分类金属离子、盐酸盐(氯化钠)、、金属离子、硫酸盐、、金属离子、碳酸盐、、金属离子、硝酸盐、、根据盐中金属离子(包括)的不同分类、酸根离子钾盐、、、酸根离子钠盐、、、酸根离子铵盐、、知能解读:(四)盐的化学性质1.盐+金属→另一种盐+另一种金属反应物中盐要可溶,金属活动性顺序中前面的金属可将后面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除外)2.盐+酸→另一种盐+另一种酸反应物中的酸在初中阶段一般指盐酸、硫酸、硝酸。酸要求可溶。3.盐+碱→另一种盐+另一种碱反应物都可溶,若反应物中盐不为铵盐,生成物其中之一为沉淀。4.盐+盐→另外两种盐反应物都可溶,生成物至少有一种不溶于水。知能解读:(五)几种重要离子的检验1.加入稀盐酸,若产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无色、无味气体,则证明是。2.与碱混合加热(或研磨),若产生能使湿润红色石蕊试纸变蓝且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则该物质中一定含有。3.先用稀硝酸酸化,再加溶液,若产生白色沉淀,则证明是。不能加溶液检验,若溶液中有,其实验现象与此相同。21教育网4.先用稀硝酸酸化,再加溶液,若产生白色沉淀,则证明是。检验时加入稀硝酸的目的是排除的干扰。知能解读:(六)复分解反应及其实质酸、碱、盐之间在水溶液中发生复分解反应的实质是酸、碱、盐在溶液中所解离出的离子相互结合,生成沉淀、气体或水。21cnjy.com1.“一”个概念复分解反应是由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可简单表示为:AB+CD=AD+CB。21·cn·jy·com2.“二”个特点(1)双交换:复分解反应是酸、碱、盐之间在溶液中通过交换离子进行的,反应物和生成物都是两种化合物。(2)价不变:反应前后各元素的化合价均保持不变。3.“三”个条件酸、碱、盐在溶液中相互交换离子时,生成物中如果有沉淀或气体或水,复分解反应才可以发生。这三个条件的实质是使反应向离子浓度减小的方向进行。www.21-cn-jy.com4.“五”种堂见类型(1)酸+碱→盐+水条件:参加反应的酸和碱中至少有一种可溶,反应才能发生。若两者都不可溶,则反应不能发生。(2)酸+盐→新酸+新盐条件:参加反应的酸必须可溶,而盐可溶与否均可。①如果参加反应的盐可溶,则生成物中必须有沉淀或气体或水,否则,不发生反应。②如果参加反应的盐不溶,则生成物中必须有气体或水,否则,不发生反应。(3)碱+盐→新碱+新盐条件:参加反应的盐和碱必须都可溶,目生成物中有沉淀或气体(如)或水,否则不发生反应。(4)盐+盐→新盐+新盐条件:参加反应的两种盐必须都可溶,且生成物中有沉淀,否则,不发生反应。(5)金属氧化物+酸→盐+水条件:参加反应的酸必须可溶,反应才能发生。解题方法技巧方法技巧:(一)、的性质方法指导:和的性质主要表现为和的性质,如能与酸反应生成气体,能与、等结合生成白色沉淀等。2·1·c·n·j·y方法技巧:(二)的性质方法指导:关于的性质课本上的介绍并不多,多数结合新材料进行考查,解题时应注意从题目中挖掘有用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进行解题。www-2-1-cnjy-com方法技巧:(三)几种常见盐的用途方法指导:此类习题比较简单,熟记各种盐的用途是解此类习题的关键。方法技巧:(四)除去粗盐中的杂质方法指导:此类题目一般综合性较强,除考查粗盐提纯的基本操作步骤外,往往综合酸、碱知识,进行联合考查,在解答时要注意全面考虑。方法技巧:(五)盐的化学性质方法指导:盐的构成决定盐的化学性质,盐的化学性质是由构成该盐的阴、阳离子决定的。方法技巧:(六)复分解反应方法指导:复分解反应的实质是向离子浓度减小的方向进行,两种离子相遇生成沉淀、气体或水,会使离子的浓度减小,反应能够发生,这样的两种离子在同一溶液中不能大量共存。如和、和、和、和、和、和等都是不能共存的。【来源:21·世纪·教育·网】跨越思维误区思维误区:(一)因为酸的溶液显酸性,碱的溶液显碱性,所以盐的溶液一定显中性剖析:酸的溶液一定显酸性,。但溶液只能说明溶液呈酸性,不能说明它一定是酸的溶液。例如,溶液的,溶液呈酸性,但它不是酸的溶液,而是盐的溶液。碱的溶液一定显碱性,21·世纪教育网,但溶液只能说明溶液呈碱性,不能说明它一定是碱的溶液。例如,溶液的,溶液呈碱性,但它是盐的溶液。盐溶液的酸碱性较为复杂,初中阶段只要记住:、、等溶液呈中性,;、、溶液呈碱性,就可以了。其他盐溶液的酸碱性暂时不要求同学们掌握。2-1-c-n-j-y思维误区:(二)盐的组成中一定含有金属离子剖析:盐是由金属离子(或铵根离子)和酸根离子构成的化合物,盐中不一定含有金属元素,铵盐不含金属离子,如氯化铵。思维误区:(三)纯碱属于碱剖析:物质的名称与物质的性质不一定一致。如纯碱是碳酸钠的俗称,它是盐,不是碱。思维误区:(四)对“盐”的概念理解不透剖析:(1)盐是指一类由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构成的化合物,如;同时要注意:有的盐类化合物中不含金属离子,而是由铵根离子和酸根离子构成的,也属于盐类。(2)食盐是盐,但是盐不专指食盐。21cnjycom中考考点链接中考考点:(一)生活中常见的盐中考考点解读:常见的盐、、、、的性质和用途,其中粗盐提纯为中考的重点,紧密联系生活实际,题型多为选择题、填空题。中考考点:(二)盐的化学性质中考考点解读:盐的化学性质及、、、的检验方法是中考的重点,常与物质的除杂、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应用相结合命题,常见题型为选择题、填空题、推断题、实验探究题。【来源:21cnjy.com】21世纪教育网--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第四讲化学肥料知识能力解读知能解读:(一)什么是化肥化学肥料简称化肥,它是以化学和物理方法制成的含农作物生长所需营养元素的物质,是用矿物、空气、水等作为原料,经过化学加工制成的。21·世纪教育网农作物的生长需要较多的碳、氢、氧、氮、磷、硫、钾、钙、镁、铁等元素,需要微量的硼、锰、铜、锌、钼等元素。土壤里常缺乏的是氮、磷、钾三种元素,因此,农业上主要施用含氮元素、磷元素、钾元素的肥料。2-1-c-n-j-y知能解读(二)几种常见的化学肥料1.氮肥(1)作用氮是植物体内蛋白质、核酸和叶绿素的组成元素。氮肥有促进植物茎、叶生长茂盛,叶色浓绿,提高植物蛋白质含量的作用。植物缺少氮元素,生长发育会迟缓或停滞、光合作用减慢等。www-2-1-cnjy-com(2)种类尿素、氨水。铵盐:碳酸氢铵、氯化铵、硫酸铵。硝酸盐:硝酸铵、硝酸钠。(3)氮肥的特性①铵盐与碱混合受热(或混合研磨)可产生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它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例如:。2·1·c·n·j·y铵态氮肥不能与碱性物质混合,否则会放出氨气,降低肥效。②碳酸氢铵受热分解:。2.磷肥(1)作用磷是植物体内核酸、蛋白质和酶等多种重要化合物的组成元素。磷可以促进作物生长,还可增强作物的抗寒、抗旱能力。作物缺少磷元素时,生长迟缓,产量降低,过量会引起作物贪青晚熟,结实率下降。21cnjycom(2)种类磷矿粉[成分磷酸钙]、钙镁磷肥(钙和镁的磷酸盐)、过磷酸钙[磷酸二氢钙和的混合物]等。3.钾肥(1)作用钾具有保证各种代谢过程顺利进行,促进植物生长,增强抗病和抗倒伏能力等功能。(2)种类硫酸钾、氯化钾、草木灰(主要成分)。4.复合肥含氮、磷、钾三种营养元素中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化肥。(1)特点能同时均匀地供给作物几种养分,充分发挥营养元素间的互补作用,有效成分高。(2)种类磷酸铵[磷酸二氢铵和磷酸氢二铵的混合物]、硝酸钾。知能解读:(三)化肥的简易鉴别铵态氮肥钾肥磷肥看外观白色晶体灰白色粉状加水全部溶于水大多不溶于水或部分溶于水加熟石灰放出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氨气不放出氨气─根据状态鉴别:如氮肥中的氨水是液态。根据气味鉴别:如碳酸氢铵有强烈的氨味。根据化学性质鉴别:铵盐与碱反应的实质:。如:鉴别化学肥料如氮肥、磷肥和钾肥时,首先可以从外观和气味上区别,然后从溶解性方面区别,最后可以通过化学方法如加碱的方法区别。21教育网知能解读:(四)施用化肥对环境的影响解题方法技巧方法技巧:(一)氮肥对作物的作用及使用注意事项方法指导:植物缺少氮元素,生长发育迟缓或停滞,光合作用减慢,在施用铵态氮肥时,应注意避免与碱性物质混用,以免降低肥效。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方法技巧:(二)氮肥、磷肥、钾肥的鉴别方法指导:磷肥为灰白色粉末状固体,氮肥、钾肥为白色晶体,从外观上可鉴别出磷肥。铵态氮肥可通过验证鉴别,不同阴离子的肥料通过阴离子的性质检验。方法技巧:(三)化肥对作物的作用方法指导:明确化肥对作物生长的作用:氮肥使植物茎叶生长茂盛,叶色浓绿;钾肥能够增强作物的抗病虫害和抗倒伏能力;磷肥可增强作物的抗寒、抗旱能力。可简记为“钾抗倒伏磷抗旱,叶片发黄使21cnjy.com用氮。方法技巧:(四)化肥的分类方法指导:根据氮、磷、钾、复合肥中所含、、三种元素的种类辨别化肥的种类。跨越思维误区思维误区:(一)把氮肥和铵态氮肥混为一谈剖析:氮肥是指含氮元素的化肥,而铵态氮肥是指含有铵根离子的化肥,铵态氮肥是氮肥,但氮肥不一定是铵态氮肥,如尿素[是氮肥而不是铵态氮肥。思维误区:(二)铵态氮肥的检验误区剖析:对铵态氮肥的检验方法不当,在检验某一种化肥是不是铵态氮肥时,应将化肥放入盛有溶液的试管中加热或将化肥样品与熟石灰混合研磨,将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放在容器口,若试纸变蓝,说明该化肥为铵态氮肥。若用干燥的红色石蕊试纸,红色石蕊试纸不会变蓝。21·cn·jy·com思维误区:(三)不能正确理解氮肥标签上的含氮量剖析:根据氮肥的化学式可计算出氮元素的质量分数,但氮肥的样品中常含有杂质,实际的含氮量往往比它更低。在计算时可根据氮元素质量守恒进行换算。www.21-cn-jy.com中考考点链接中考考点:(一)化学肥料中考考点解读:化肥的种类和用途、施用的注意事项是中考的重点,紧密联系农业生产实际,结合化学式的计算,如何选择合适的化学肥料及化肥对环境的影响是中考命题的热点,常见题型为选择题、填空题及计算题。【来源:21·世纪·教育·网】中考考点:(二)化肥的简易鉴别中考考点解读:化肥的简易鉴别是中考命题中的另一热点,常与的检验相结合,考查常见化肥的溶解性、颜色及的检验,题型以选择题、填空题、实验题为主。21世纪教育网--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第九单元用途广泛的酸、碱、盐学习目标要求高频考点重要程度分值常见酸、碱、盐的物理性质及用途★★2分常见酸、碱、盐的化学性质★★★分中和反应★★★分溶液的酸碱性和酸碱度★★★分化学肥料★★分知识网络构建第一讲常见的酸知识能力解读知能解读:(一)三酸(盐酸、硫酸和硝酸)的物理性质和用途酸化学式颜色状态气味挥发性常见用途盐酸无色液体刺激性气味易挥发除锈、制造药物、胃酸助消化硫酸无色粘稠油状液体无味不易挥发车用电池、化肥、农药、精炼石油、除锈等硝酸无色液体刺激性气味易挥发生产化肥、染料、炸药说明:①酸的化学名称叫氢氯酸;盐酸是氯化氢气体的水溶液。②打开盛有浓盐酸的试剂瓶,瓶口有白雾出现,这是因为挥发出来的氯化氢气体与空气中的水蒸气结合形成了盐酸小液滴。21教育网③若把浓盐酸露显在空气里,溶液质量会因氯化氢扩散到空气中而变少,溶质质量分数变小,所以浓盐酸应密封保存。www.21-cn-jy.com④浓硫酸具有吸水性,若敞口放置,会因吸收空气中的水分使溶液质量增加,溶质质量分数变小,所以浓硫酸应密封保存。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在实验室中常用作干燥剂,但不能干燥,可干燥、、、等气体。2·1·c·n·j·y知能解读:(二)酸碱指示剂跟酸或碱的溶液起作用而显示不同颜色的物质,叫酸碱指示剂,通常也简称指示剂。石蕊和酚酞是两种常用的酸碱指示剂,它们与酸、碱溶液作用时显示的颜色见下表:指示剂溶液酸性溶液碱性溶液中性溶液紫色石蕊溶液红蓝紫无色酚酞溶液无红无注意:①是酸性溶液(或碱性溶液)使指示剂变色,而不是指示剂使酸性溶液(或碱性溶液)变色。如盐酸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色,而不是紫色石蕊溶液使盐酸变红色。②指示剂遇到酸性或碱性溶液变色发生了化学变化。③难溶于水的酸或碱不能使指示剂变色,如、、等。知能解读:(三)浓硫酸的特性和稀释1.浓硫酸的特性浓硫酸具有强烈的吸水性、脱水性和氧化性。说明:①浓硫酸的脱水性属于化学性质。②浓硫酸能夺取纸张、木材、布料、皮肤(都由含碳、氢、氧等元素的化合物组成)里的水分,生成黑色的炭。2.浓硫酸的稀释在稀释浓硫酸时,一定要把浓硫酸沿容器内壁慢慢注入水中,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切不可将水直接倒进浓硫酸里。否则容易使硫酸的液滴向四周飞溅,非常危险。注意:如果不慎将浓硫酸沾到皮肤上,应立即用大量水冲洗,然后涂上的碳酸氢钠溶液。知能解读:(四)酸的化学性质稀盐酸稀硫酸与指示剂的作用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色,不能使酚酞溶液变色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色,不能使酚酞溶液变色与某些金属反应与金属氧化物反应与碱反应与某些盐反应说明:①盐酸与硫酸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通性),原因是在水中会解离出和,在水中会解离出和,即它们的水溶液中都含有相同的阳离()。②稀酸溶液能与金属活动性顺序中排在氢前面的金属发生置换反应,生成氢气。但是浓硫酸和硝酸具有强氧化性,能与金属反应但不能生成氢气。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知能解读:(五)溶液酸碱度的表示方法——pH1.溶液的酸碱度溶液酸碱性的强弱程度叫溶液的酸碱度,常用pH表示。pH的范围通常为。说明:①溶液呈酸性,pH越小,酸性越强;②,溶液呈中性;③,溶液呈碱性,pH越大,碱性越强。2.溶液pH的测定测定溶液pH的最简便方法是使用pH试纸。具体操作:在白瓷板或玻璃片上放一小片pH试纸,用玻璃棒蘸取少量待测液滴在pH试纸上,把试纸显示的颜色与标准比色卡对照,即可测出溶液的pH。21cnjy.com当某溶液加水稀释或加入酸、碱等稀溶液后,有关原溶液的pH变化趋势和范围见下表:原溶液加入物质pH变化趋势pH变化范围酸性溶液水增大0→7碱性溶液增大0→14中性溶液酸性溶液减小7→0碱性溶液增大7→14碱性溶液水减小14→7酸性溶液减小14→0注意:①不能直接将pH试纸浸入待测溶液中,因为用试纸直接蘸待测液会使待测液受到污染。②不能用蒸馏水提前润湿pH试纸,否则测得的pH可能不准确。若待测溶液为酸性溶液,pH试纸润湿,导致结果偏大;若待测溶液为碱性溶液,pH试纸润湿,导致结果偏小。③用pH试纸只能粗略测定溶液的pH,因此用pH试纸只能测出溶液酸碱度在的整数值。如pH=5.6,pH=8.3等则无法用pH试纸测出,用精密pH试纸和酸度计(pH计),可以比较准确地测定溶液的pH。21·cn·jy·com3.溶液酸碱度的应用(1)测土壤的pH,了解土壤是否适宜作物生长,通常作物适宜在中性或接近中性的土壤中生长。(2)测定雨水的pH,了解空气污染情况。正常雨水中溶解了空气中的而略显酸性,正常雨水的pH,当雨水的pH小于5.6时,雨水为酸雨。【来源:21·世纪·教育·网】(3)测体液的pH,了解人体的健康状况。解题方法技巧方法技巧:(一)浓盐酸和浓硫酸的性质方法指导:浓盐酸的挥发性和浓硫酸的吸水性是两种酸突出的物理性质,吸水和挥发时发生的都为物理变化。方法技巧:(二)浓硫酸的特性方法指导:浓硫酸的脱水性属于化学性质。区别于浓硫酸的吸水性,脱水性是原物质中没有水,而是将原物质中的氢、氧两种元素按水的组成比脱去。21·世纪教育网方法技巧:(三)浓硫酸的稀释方法指导:稀释浓硫酸时一定要将浓硫酸沿容器内壁慢慢倒入水中,切不可将水倒入浓硫酸中。方法技巧:(四)酸碱指示剂方法指导:有关指示剂的考查相对比较简单,解题的关键是掌握溶液酸碱性与指示剂的变化规律。方法技巧:(五)盐酸、硫酸的化学性质方法指导:酸的水溶液中都含有自由移动的,因此酸溶液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①能使指示剂变色;②能与活泼金属反应生成和盐;③能与金属氧化物反应生成盐和水;④能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⑤能与某些盐反应,生成另一种盐和另一种酸。方法技巧:(六)溶液的酸碱度与pH的关系方法指导:酸性溶液的,且酸性越强,pH越小;中性溶液的;碱性溶液的,且碱性越强,pH越大。方法技巧:(七)溶液酸碱度的测定方法指导:解题的关键是记住酸碱度的测定方法。同时要注意:pH试纸润湿后,测不同酸碱性溶液的pH,其变化是不同的,应对具体物质进行具体分析。www-2-1-cnjy-com跨越思维误区思维误区:(一)酸性溶液就是酸的溶液剖析:酸性溶液和酸的溶液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凡是的溶液都显酸性,除了酸的溶液显酸性之外,一些盐的溶液也显酸性,如的水溶液。因此,正确的说法是酸的溶液一定显酸性,但显酸性的溶液不一定是酸的溶液。同样碱性溶液也不一定是碱的溶液。思维误区:(二)酸在空气里会形成白烟剖析:烟是固体小颗粒悬浮在空气中产生的一种现象。例如,红磷在空气中燃烧生成白色固体五氧化二磷,形成大量的白烟。浓盐酸在空气里形成的是白雾,这是由于浓盐酸挥发出的氯化氢气体与空气中的水蒸气结合成了盐酸小液滴。2-1-c-n-j-y思维误区:(三)石蕊溶液能使稀盐酸变红剖析:酸、碱溶液与指示剂反应使指示剂变色,而不是酸、碱变色。因此,可以说紫色石蕊溶液遇盐酸变红,或盐酸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但不能说紫色石蕊溶液能使盐酸变红。思维误区:(四)锌能置换出稀硷酸中的氢气剖析:锌能与稀硫酸发生置换反应生成氢气,但是稀硫酸的组成中只有氢元素,而没有氢气。因此,不能说锌能置换出稀硫酸中的氢气。正确的说法是锌能置换出稀硫酸中的氢元素,生成氢气。【来源:21cnjy.com】思维误区:(五)浓硫酸能使纸张变黑,是因为浓硫酸有吸水性剖析:浓硫酸能直接把水分吸收到浓硫酸分子中,并与之结合形成硫酸的水合物,放出大量的热,同时使质量增加,这体现了浓硫酸的吸水性,利用此性质,浓硫酸可以作为某些气体(例如、等)的干燥剂。而脱水性则是浓硫酸将纸张、木材、布料、皮肤中氢、氧元素的原子按水分子的组成比脱去,同时使物质炭化的性质。浓硫酸使纸张炭化变黑,是利用了浓硫酸的脱水性。【出处:21教育名师】中考考点链接中考考点:(一)几种常见的酸中考考点解读:盐酸、硫酸的物理性质及用途是中考的热点,重点考查浓盐酸的挥发性、浓硫酸的腐蚀性、浓硫酸的稀释等内容,常见题型为选择题、填空题。中考考点:(二)酸碱指示剂和溶液酸碱度的表示中考考点解读:酸碱指示剂、溶液酸碱度的表示是中考必考内容,其中指示剂在酸碱性溶液中的变色情况、pH的意义及测定方法是其中的重点,常常结合日常生活、工农业生产以及科技创新等知识进行考查。常见题型为选择题和填空题。21cnjycom中考考点:(三)酸的化学性质中考考点解读:盐酸、稀硫酸的化学性质及酸的通性,是中考中的热点,命题背景常与生产、生活实际相联系,考查运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题型以选择题、填空题、探究题为主。【版权所有:21教育】21世纪教育网--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第一讲 常见的酸.doc 第三讲 常见的盐.doc 第二讲 常见的碱.doc 第四讲 化学肥料.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