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17学年历史与社会人教新课标版八年级上册期末模拟试卷(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16-2017学年历史与社会人教新课标版八年级上册期末模拟试卷(含答案)

资源简介

八(上)历史与社会期末综合卷
班级 姓名 学号 1
一、选择题(46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1.大河流域以其独特的地理环境孕育了人类璀璨的文明,“新月沃地”孕育的古国是( )
A.古巴比伦 B.古印度 C.古埃及 D.古希腊
2.右图是某一宗教的传播示意图。关于这个宗教叙述正确的是 ( )
A.它的建筑形式是清真寺
B.它的经典文献是《古兰经》
C.它起源于古印度,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
D.它起源于西亚巴勒斯坦地区
3.下列与该宗教文化的传播无关的是( )
A.玄奘西行 B.鉴真东渡
C.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D.公元前3世纪,阿育王大力弘扬
4.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社会的大变革时期,围绕如何治理国家,四位学者发表了各自的看法,其中匹配正确的是 ( )
A.仁政治国,轻徭薄赋——道家 B.进行改革,依法治国——法家
C.顺应自然,无为而治——墨家 D.兼爱非攻,互助互爱——儒家
5.古印度创造的“计数法”、中国发明的造纸术、指南针都由“他”传到了欧洲,因传播和传承世界文化,被誉为“东西方文化交流的使者”。“他”指的是 ( )
A.希腊人 B.苏美尔人 C.罗马人 D.阿拉伯人
6.下列有关夏商周中华早期文明的典型代表的描述不准确的是 ( )
A.夏朝的青铜铸造业发达 B.商朝甲骨文
C.反映西周社会等级结构的分封制 D.反映尊卑长幼之别的礼乐制度
7.文字的出现是人类进入文明时代的标志,下列符合史实的是 ( )
①今天世界上大部分地区使用的字母文字,首先产生的西亚地区
②古代北非地区产生了象形文字 ③《汉谟拉比法典》用楔形文字书写
④中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商朝开始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④ D.①②③④
8.如果要你组织“西方文明之源”的主题探究活动,下面主题不宜纳入的是 ( )
A.克里斯提尼 B.《十二铜表法》 C.象形文字 D.希腊神话
9. 下列人物与历史事件的对应关系中,正确的是 ( )
A.唐玄宗——“贞观遗风” B.查理——“三分帝国”
C.祖冲之——“齐民要术” D.孝德天皇——“大化改新”
10.“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反映的是 ( )
雅典的奴隶制民主政治B.西周的分封制 C.西欧的封建等级制度D.印度的种姓制度
11.下列对应错误的是 ( )
A.罗马法——近代西方国家法律的基础 B.贾思勰——《兰亭序》
C.大化改新——天皇制中央集权国家 D. “医圣”——张仲景
12.下列国家跟古代日耳曼人没有关系的是 ( )
A.法兰西 B.英吉利 C.西班牙 D.意大利
13.历史事件并不是孤立发展的,我们要善于发现不同历史事件之间的联系。下列历史事件(现象)存在因果关系的是 ( )
①昭君出塞——丝绸之路开辟 ②汉初休养生息——文景之治
③赤壁之战——曹操统一北方 ④孝文帝改革——北方民族融合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②④
14.我国古代有一种器皿称之为“鼎”,一般“鼎”有三足。我国历史上曾出现三国分立的局面,被形象地称为“三国鼎立”。奠定三国鼎立局面的战役是 ( )
A.巨鹿之战 B. 官渡之战  
C. 赤壁之战 D.淝水之战
15.读右边的中国古代部分都城示意图,下列符合史实的是( )
A.汉武帝在②颁布推恩令 B.北魏孝文帝从③迁都到②
C.②和④先后是两宋的都城 D.元世祖在①定都
16.画家张择端所绘的《清明上河图》是我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它是一幅极具历史价值的现实主义风俗长卷。其所反映的是哪一城市的社会风貌? ( )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A.洛阳 B.西安 C.东京 D.临安
17.史学家谢和耐称中国某朝“现代化的程度令人吃惊”,据右表推断该朝是 ( )
a国家官僚队伍迅速扩大,文人阶层膨胀 b手工业、商业高度繁荣
c火药、印刷术、指南针三大发明完善与应用 D 传统生活方式基本形成
A.汉朝 B.唐朝 C.宋朝 D.元朝
18.2014年是中国大运河“申遗”之年,杭州推出了“中国大运河—杭州申遗旅游线”。该旅游线路中的杭州段,属于隋大运河四段中的 ( )
A.永济渠 B.通济渠 C.邗沟 D.江南河
19.下列图片按时间先后排序正确的是 ( )

①定窑孩儿枕 ②金刚经 ③讲学图 ④云冈石窟大佛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① C.③④②① D.③④①②
20.下列能体现秦汉政府“开疆拓土”的是 ( )
①汉武帝时取得了河套和河西走廊地区 ②公元前60年,西汉政府设西域都护府管理西域 ③“滇王之印”秦汉政府对南方的经营 ④朝鲜果下马传入中国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中国古代经济重心由北方转移到南方,分三个阶段完成。回答21——23题:
21. 南宋时期,太湖流域流传着“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表明我国古代经济中心( )
A.开始南移   B.准备南移   C.完成南移  D.巩固南移
22. 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最主要原因是 ( )
A.北方战乱较多,南方相对和平稳定
B.北人南迁,带来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大量的劳动力。
C.江南统治者为发展实力,比较重视发展经济。D.南方生产条件和自然环境比较优越。?
23. 经济重心的南移,使我国各民族更好地融合在一起,游牧民族和汉族的交流合作更深更广泛,促进了民族的多样性和统一性的发展。下列能印证这一结论的史实有( )
①黄道婆使松江成为“衣被天下”的棉纺织中心
②女真皇帝金熙宗已“失女真之本态”,“宛然一汉家少年”
③西夏所铸兵器锋利无比,被誉为“天下第一”
④10世纪中期,辽统治地区已呈现出“耕垦千余里”的兴旺景象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二、非选择题
24.请将左右相关的内容连线准确配对。(6分)
(1)公民大会 A.罗马法和欧洲法学的渊源
(2)《十二铜表法》 B.雅典的最高权力机构
(3)《天方夜谭》 C.威尼斯、佛罗伦萨、热那亚
(4)中世纪城市 D.阿拉伯文学作品
(5) 屋大维 E.伊斯兰教圣地
(6)麦加 F.罗马帝国
25.(9分) 【盛世·繁荣】盛世加速了文明的进步与发展,中华文明在盛世中绽放。
材料一??西汉文帝、景帝统治时期,减轻农民的赋役负担,注重发展农业。劝诫百官关心农桑,提倡节俭。社会比较安定,百姓富裕起来。21·世纪*教育网21·cn·jy·com
材料二??唐太宗统治时期,注意吸取隋亡的教训,重视发展农业,减轻农民的赋役;注意“戒奢从简”。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发展较快,国力逐步加强。2-1-c-n-j-y
材料三??唐玄宗统治前期,重用人才,提倡节俭,重视兴修水利工程。开元年间,出现了政治清明,经济空前繁荣的局面,唐朝进入全盛时期。 www.21-cn-jy.com
请结合运用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上述材料分别描述了汉唐时期出现的哪三个盛世景象。 (3分)
(2)材料二中提到唐太宗统治时期,吸取了隋亡的教训,而古人有诗云:尽道隋亡为此河。请问:“此河”是指什么河?( 2分)同时根据材料指出盛世繁荣的共同表现。(2分)
(3)汉唐盛世景象的出现,为后世统治者提供了什么宝贵经验?(2分)
26. “一带一路”是指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习近平主席提出共同建设横跨亚欧的“丝绸之路经济带”引起了相关国家的强烈反响。 运用所学知识回答:(共12分)
“一带一路” 示意图
(1)习近平提出建设“一带一路”国家战略的历史依据是什么?(2分)
(2)我国古代丝绸之路是在什么历史事件后开辟的?最远到达欧洲当时哪一个帝国?(2分)
唐朝时期的海陆对外交通发达,推动了中外文化交流。请列举当时中印、中日文化交流的史实各一个。(4分)
宋元“海上丝绸之路”又被称为( ),海陆两条丝绸之路有何共同作用?(4分)
27.探究性学习是《历史与社会》倡导的一种学习方式。以下是某学习小组在探究型学习过程中的片断。(11分)【来源:21·世纪·教育·网】
材料一:汉代墓砖壁画
犁耕图和龟兹妇女采桑图
(1)从汉代墓砖壁画中,你可以获取什么历史信息?(2)
材料二: 南朝官员出使北方,目睹洛阳风貌后,感慨地说:“以前以为长江以北是落后地区,现在才知道中原地区礼仪兴盛,人才济济,物产丰富。······南北朝后期,南北方双方关系出现了明显变化。 ——八上《历史与社会》
(2)根据所学知识,说出中原地区出现“礼仪兴盛,人才济济,物产丰富”局面的原因?这一变化为我国哪一历史发展趋势创造了条件?(5分)21·世纪*教育网
(3)以上探究可以判断该组同学探究性学习的主题是( )。探究这一主题,还可以收集哪一历史时期的相关资料?(4分)21cnjy.com
28.物久则废,器久则坏,法久则弊,改革创新历来是各民族进步的不竭动力。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6分)www-2-1-cnjy-com
【政治篇】·“大唐国者,法式备定,珍国也,常须达。”——《日本书纪》
“诏不得以北俗之语言于朝廷,若有违者,免所居官。”——《魏书·高祖纪》
⑴材料中的反映的是历史上哪两次著名改革?上述改革都对当时的社会产生了积极影响,请选择其中一例加以说明。(4分)2-1-c-n-j-y
【经济篇】21
·世纪·教育
组图一 春秋战国时期的农具和穿有鼻环的牛尊 组图二
⑵组图一反映的历史现象的出现有何历史意义?组图二中反映的生产工具对解放人力有重大作用,它们的名称分别是什么?(4分)2·1·c·n·j·y

【制度篇】下列图1、图2、图3反映的是中国古代王朝行政机构设置的主要情况。
(3)图1和图3分别反映了各朝是通过什么制度来加强中央对地方的管理的?图2的中书省和图3的中书省职能有何不同?(4分)21*cnjy*com
【综合国力篇】(宋代中国)现代化程度令人吃惊···中国是当时世界首屈一指的国家,其自豪足以认为世界其他各地皆为“化外之邦”。——(法国)谢和耐《南宋社会生活史》
(4)结合所学知识从科技发明、商业发展、海外贸易三方面举例说明宋朝“是当时世界首屈一指的国家”。(4分)【来源:21cnj*y.co*m】
参考答案
1—23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A
C
C
B
D
A
D
C
D
C
B
D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D
C
C
C
C
D
C
C
C
B
C
24.请将左右相关的内容连线准确配对。(6分)
(1)公民大会 A.罗马法和欧洲法学的渊源
(2)《十二铜表法》 B.雅典的最高权力机构
(3)《天方夜谭》 C. 威尼斯、佛罗伦萨、热那亚
(4)中世纪城市 D.阿拉伯文学作品
(5) 屋大维 E.伊斯兰教圣地
(6)麦加 F.罗马帝国
25.(共9分)(1)文景之治、贞观之治、开元盛世(3分)
(2)隋大运河(2分);政治清明,经济繁荣,国力增强,社会稳定(写出两点即给2分)。
(3)国家要实现长治久安,繁荣富强,统治者就要重视农业,关注民生,减轻人民负担,提倡节俭,以人为本。(2分)21世纪21世纪教育网有21教育网
26.(本题共12分)
(1)古代中国陆上丝绸之路与海上丝绸之路开辟并创造出繁荣的丝路文明。(2分)
(2)张骞出使西域。;古罗马帝国(大秦)。(2分)
(3)玄奘西行;鉴真东渡 (4分)
(4)陶瓷之路(2分);促进了中国与其他国家和地区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2分)
27.(本题共11分)
(1)龟兹(西域)受中原地区农耕文化(农业文明)影响较深。(2分)
(2)采用汉族的官制、律令;学习汉族的礼法,尊崇孔子,以孝治国;(3分)
民族大融合的趋势(2分)
(3)农牧文化的交融;宋元时期;(4分)
28.(本题共16分)
(1)日本大化改新;北魏孝文帝改革;(4分)
大化改新:促进了日本经济的发展,使日本成为依靠律令进行统治的天皇制中央集权国家。
孝文帝改革:适应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大大加快了北方民族融合的步伐。
(2)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推动了社会其他方面的变化(引发生产关系的变革)。
曲辕犁和筒车;(4分)
((
图一:郡县制;图二:行省制度;(2分)
图二唐中书省负责替皇帝起草诏令,图三元朝中书省是国家最高行政机构,权力扩大。(2分)
科技发明:科技领先,指南针、印刷术、火药等传入世界各地;商业发展:宋朝商业繁荣,有繁华的商业街区,商业的繁荣还带来许多新鲜事物,如纸币、商标、广告等;海外贸易:政府鼓励对外贸易,海外贸易范围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