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1.2热空气和冷空气 教案课题一. 2、热空气和冷空气课型课时时间学习目标1、过程与方法: ●通过实验学会由看风向来了解冷热空气的对流。 ●会分析风的形成和流动,热空气上升。 2、知识与技能: ●知道空气是会流动的,空气的流动形成了风。 ●知道热空气上升,冷空气下降。 ●了解热气球和孔明灯的升空原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有兴趣研究空气的其他性质。 ● 乐于亲近自然,有研究自然的欲望。重点难点重点:认识冷热空气的流动规律。难点:理解风的成因。学法指导讨论、合作、实验等课前准备气球、蜡烛、纸蛇、水槽、蚊香,有关孔明灯及热气球的资料学习过程二次备课一、导入新课 1、上节课我们发现了空气的什么性质? 2、空气会流动么? 3、我们身边的空气一般是怎么流动的?谁来描述一下? 4、你有没有想过,如果我们把空气加热或者变冷以后还会向我们刚才描述的那样流动么?二、进入新课 1、研究热空气的流动。 ①我这里有个会“跳舞”的纸蛇,先来看看蛇是怎么“跳舞”的。 ②是什么力量让蛇“跳舞”的呢? ③把手放在蜡烛上方和侧面,你感觉到了什么?有能说明什么呢? ④通过这2个实验,你发现了什么? ⑤能不能再想一个实验证明热空气是上升的?你准备怎么做? ⑥书上的实验你能看懂么?谁来做? ⑦实验再一次说明了什么? 2、研究冷空气的流动。 ①热空气是上升的,你猜想冷空气会是怎样流动的呢?生活我们在哪里可以找到冷空气? ②打开冰箱冷藏室。冰箱里的“白气”往哪里流动? ③冬季的冷风从哪里钻进来? ④生活中的例子告诉我们冷空气往哪里流? 3、认识冷热空气的对流。 (1)热空气上升,冷空气下沉,怎么能形成风呢?想个办法,让我们大家能看到空气的对流呢? (2)演示P8实验,用蚊香的烟雾流动表示。 (3)你发现了什么?为什么? (4)如果在地面上各个地方的空气冷热不同,它们会怎样? (5)由于地面冷热不同导致的空气流动就是风。三、巩固 (1)利用热空气上升的原理有人发明了一些可以飞行的物体,你知道有什么吗? (2)请学生介绍热气球和孔明灯的由来及升空原理。 (3)教师、学生一起来完成一只热气球。四、作业 回家做一个热气球。当堂检测一、填空1、孔明灯是利用( )的原理制成的。 2、空气总是在流动的,空气的流动就形成了( )。 3、热空气比同体积的冷空气 ( );热空气会 ( ) ,冷空气会( )。 4、空气受热时会( )流动,受冷时会( )流动。5、1783年,法国人利用 ( ) 原理成功制造出载人的热气球。6、地球表面的( )是形成自然风的主要原因。二、判断1、在大自然当中,空气的流动形成了风。 ( )2、热空气比同体积的冷空气重。 ( )3、在没有风的时候,烟囱里冒出的烟会向下走。 ( )4、空气总是从热的地方向冷的地方流动。 ( )5、转动的“纸蛇”不是自己动起来的。 ( )6、载人热气球里装的是氢气。 ( )三、选择1、空气加热后会( )。A.上升 B.下降 C.不动2、受热后的空气比冷空气( )。A.重 B.一样 C.轻3、下面对风描述正确的是( )。A.风是“风婆婆”从口袋里放出来的。 B.风是空气流动形成的C.风就是空中飘动的烟。4、夏天打开冰箱时,里面的“白烟”会( )。A.向上升 B.向下沉 C.不出来5、盛夏,打开空调后房间里( )先凉快起来。A.上部 B.中间 C.下部6、房间里的暖气片一般安装在房间的( )A.上部 B.中间 C.下部四、简单1、自然界里的风是怎样形成的? 2、制冷空调、取暖器安放在什么位置合适?为什么?五、实验1、设计实验证明空气受热会上升。(8分)实验名称:实验材料:实验过程:实验结论:板书设计2.热空气和冷空气热空气 上升 冷空气 下降教学反思在教学时,我让学生将纸“蛇”放在点燃的蜡烛的上方,通过观察转动的纸“蛇”来判断热空气流动的实验。本以为这是一个非常简单的操作,可学生汇报实验结果的时候,问题就出现了。只有很少同学的实验获得了成功。简单的实验操作,学生出现许多问题,我想原因有三,一是没能很好了解学生的认知结构。二是指导还不够到位。如果在做实验前组织学生讨论一下“在做这个实验的时候,我们需要注意些什么?”,实验的效率肯定会大大提高。三是学生的动手能力还有待培养。让学生有效经历科学探索的过程,发现科学乐趣,这便是《科学》学科的全部。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