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国家的本质 教学设计 (2)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1.1 国家的本质 教学设计 (2)

资源简介

《1.1 国家的本质》教学设计
●课标要求
比较专制政体与民主政体的区别,说明政体与国体是形式与内容的关系。
●教学地位分析
该框题是所在专题的核心也是选修3整本书的核心问题之一。该问题是对必修2《政治生活》有关国家和国际组织知识点的拓展。理解和掌握本课的教学内容,对于学生形成“国家与国际组织”的意识和能力具有重要意义。【出处:21教育名师】
课 标 解 读
重 点 难 点
1.了解国家的产生、本质、构成及定义。
2.理解民主的特性及民主与专政的关系,明确社会主义国家是新型民主与新型专政的统一。
3.理解国体、政体的关系,比较专制政体与民主政体。
重点:我国人民民主专政与资产阶级专政的不同之处;国体与政体的关系。
难点:国体与政体的含义。
●落实策略
课前:自主学习,调查搜集。学生阅读教材、搜集有关国家、民主与专政的社会现象的相关资料。
课上:教学互动,合作探究,得出结论。
●新课导入建议
方式一:情景导入
让学生看地图说出他所知道的国家,进而问国家的本质是什么,引发思考。设计意图:步步导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明确学习目标。21·cn·jy·com
方式二:话题导入
播放视频或者音频成龙的《国家》。在这形形色色的国家中,找出两个形式完全相同的国家恐怕很难。正如莱布尼茨说的“天地间没有两个彼此完全相同的东西”,世界上也没有两个形式完全相同的国家。如何解释这种现象呢?首先,我们必须清楚国家的本质是什么。21教育网
方式三:设问导入
在中国先秦典籍中,“天子”统治的地域叫“天下”,诸侯统治的领地叫“国”或“国家”,卿大夫统治的采邑叫“家”。
在古代西方,国家有各种称谓,如“城邦”、“共和国”、“王国”等。柏拉图在其著作《理想国》中,把国家与社会等同看待。
近代中国学者梁启超说:“夫国也者,何物也?有土地,有人民,以居于其土地之人民,而治其所居之土地之事,自制法律而自守之;有主权,有服从,人人皆主权者,人人皆服从者。夫如是,斯谓之完全成立之国。”
近代西方学者卢梭认为,国家是在订立契约的基础上产生的,而订立契约的主体是人民,因此,国家应该体现人民的最高共同意志;法律就是“公意”,君主不能高于法律;人民有权废除对自己不利的契约。【来源:21·世纪·教育·网】
参考上述材料,你能对国家的概念作出自己的解释吗?
你认为梁启超和卢梭对国家的看法能否说明国家的本质?
国家与国家性质
1.国家是什么
(1)国家的产生:国家是一种历史现象。国家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和表现。
(2)国家的本质:国家是阶级统治的工具,阶级性是国家的本质属性。
(3)国家的构成要素:人口、领土、政权和主权是一个国家存在和发展不可缺少的基本条件。
2.国家性质(国体)
(1)含义:是指国家的阶级本质。
(2)决定因素:统治阶级的性质决定着国家的性质。
(3)国家的历史类型:奴隶制国家、封建制国家、资本主义国家和社会主义国家。
国家不是从来就有的,它与人类社会共存亡吗?
【提示】 国家不是从来就有的,它是随着私有制的产生和阶级的出现而产生的,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和表现。国家也会随着阶级的消亡而消亡,不会与人类社会共存亡。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专政与民主
1.国家的职能
(1)国家的根本职能是政治统治职能,即统治阶级凭借国家权力,强制被统治阶级服从统治阶级的意志,这就是专政。21·世纪*教育网
(2)国家还具有社会管理职能。
2.民主的含义及特点:民主是在统治阶级范围内,按照多数人的意志,实现国家职能。民主具有鲜明的阶级性。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3.民主与专政的关系:民主与专政相互依存,共同体现国家的性质。
4.社会主义民主与资本主义民主的区别:我国的民主与专政是新型的民主和新型的专政。它是绝大多数人对极少数敌人实行专政,社会主义民主具有广泛性和_真实性,这表明它优越于资本主义民主。
2013年以来,我国社会大局总体是稳定的。不过,新疆个别地方发生了针对平民的暴力恐怖案件,造成严重后果,社会影响恶劣。对此,中央领导同志高度重视,多次作出重要指示,要求严厉打击暴力犯罪活动,依法严肃处理犯罪分子,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1)打击针对平民的暴力犯罪活动,体现了国家的政治统治职能。(√)
(2)社会主义民主是全民的民主。(×)
(3)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更好地保障了人民的权利。(√)
(4)在我国,民主与专政也具有鲜明的阶级性。(√)
(5)任何国家都是民主与专政的统一。(×)
国体与政体
1.含义:国体,即国家性质,反映社会各阶级在国家中的地位;政体,即国家管理形式,是国家政权的组织形式。www.21-cn-jy.com
2.关系
(1)国体决定政体,政体体现国体。
(2)一定的政体服务于一定的国体,适当的政体能够巩固国体,不适当的政体会危害国体。
(3)政体具有相对独立性。
3.国家制度:包括国体与政体,国体是内容,政体是形式。
4.专制政体和民主政体:古代奴隶制和封建制国家大都实行专制政体,而现代国家大都采用民主政体。
1.教材P2探究问题
【提示】 (1)可以从以下角度解释:从构成要素看,国家要有一定的人口、领土、政权和主权;从作用看,国家是阶级统治的工具;从属性看,国家具有阶级性和社会管理属性。
(2)梁启超和卢梭的观点都从一定角度对国家进行了阐述,但都没有说明国家作为阶级统治工具的本质。梁启超的观点指向的是国家的构成要素,卢梭的观点指向的是国家的社会属性,而没有揭示国家的阶级性。
(3)对国家的生存和发展来说,最重要的是主权。这是因为,主权作为国家统一而不可分割的最高权力,是一个国家的生命和灵魂。
2.教材P4探究问题
【提示】 (1)民本位思想在封建社会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这种积极意义与民主政治有着本质区别。第一,从民本位的目的看,“重民”是为了“驭民”,为了维护封建君主的政治统治;第二,民本位的政治体制是专制制度;第三,民本位强调的是统治者的治国态度,而民主是国家制度,二者是不同的概念。
(2)作为国家制度,资本主义民主历经数百年的发展,已经形成比较完备的民主政治体制,但资本主义民主只在资产阶级内部实行,其本质是资产阶级专政,是为资产阶级服务的。
(3)社会主义民主是人民当家作主的新型民主,与剥削阶级的民主相比,它具有广泛性和真实性的特点。从本质上说,它是不同于资本主义民主的新型民主,具有极大的优越性。当然,社会主义民主还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和发展。
3.教材P5探究问题
【提示】 观点一看到了政体的相对独立性,但没有认识到国体对政体的决定作用;观点二看到了国体对政体的决定作用,但是忽视了政体还受地理、文化等因素的影响;观点三正确表述了国体对政体的决定作用。对于国体决定政体,既要看一国的政体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又要看在诸多因素中,国体起着决定性作用。【版权所有:21教育】
国家的含义和国家性质
【问题导思】
恩格斯指出:由于国家是从控制阶级对立的需要中产生的,由于它同时又是在这些阶级的冲突中产生的,所以,它照例是最强大的,在经济上占统治地位的阶级的国家,这个阶级借助于国家而在政治上也成为占统治地位的阶级,因而获得了镇压和剥削被压迫阶级的新手段。
1.国家是如何产生的?
【提示】 国家随着阶级的产生而产生,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和表现。
2.获得了镇压和剥削被压迫阶级的新手段。这个新手段是指什么?
【提示】 指国家。它是阶级统治的工具。
3.阶级性是国家的唯一属性吗?
【提示】 不是。阶级性是国家的本质属性,同时,国家也具有社会管理的属性。
4.按照统治阶级的性质国家划分为哪几种类型?
【提示】 奴隶制国家、封建制国家、资本主义国家、社会主义国家。
1.关于国家的含义
(1)从国家的产生看,国家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和表现。
(2)从国家的本质属性看,国家是阶级统治的工具,阶级性是国家的本质属性。
(3)从国家的基本构成要素看,人口、领土、政权和主权是一个国家存在和发展不可缺少的基本条件。
2.关于国家的性质,要明确什么是、由什么决定,并为理解国家性质与国家职能、政体之间的内在联系做好铺垫。www-2-1-cnjy-com
【题组训练】
1.“国家无非是一个阶级镇压另一个阶级的机器,这一点即使在民主共和制下,也丝毫不比君主制下差。”这段话说明(  )
A.国家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和表现
B.民主共和制与君主制没有本质区别
C.封建制国家与资本主义国家在本质上是一样的
D.国家是统治阶级进行阶级统治的工具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国家本质的理解。A项是从国家产生的角度讲的,不符合题意;B项说法本身错误,不选;C项说法不符合题意;D项正确指出了国家的本质,符合题意。
【答案】 D
2.国家不再是为特定阶层服务,其存在的意义在于维护和改善当前的制度,使全体国民都能最大限度地从现行制度及改革中获益。秩序一旦崩溃,大多数人都将损失惨重。下列对这一观点的评价,正确的是(  )
A.准确说明了国家的本质属性
B.揭示了国家是民主与专政的统一
C.用国家的社会管理属性掩盖了国家的政治统治属性
D.揭示了国家存在与发展的基本条件
【解析】 材料中的观点把国家看作是全民的国家,就是用社会管理属性掩盖其阶级性,故A项错误,C项正确;材料没有指向民主与专政的关系、国家存在与发展的基本条件,故B、D两项应排除。21*cnjy*com
【答案】 C
民主与专政
【问题导思】
2013年7月2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公安厅有关负责人介绍,为维护公共安全和社会治安秩序,保障公民人身财产安全,继1日悬赏暴力恐怖犯罪活动线索之后,2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公安厅又发布通缉令,公开通缉近年来一批杀人、纵火、制作爆炸装置实施暴力恐怖犯罪活动案件的11名在逃犯罪嫌疑人。21cnjy.com
1.新疆公安部门打击暴力恐怖犯罪活动是在履行什么国家职能?
【提示】 对暴力恐怖袭击活动进行打击体现了公安机关履行政治统治职能(专政职能)。
2.有人认为,打击违法犯罪活动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民主的实现,请谈谈你对这一观点的看法。
【提示】 民主与专政是辩证统一的关系,对被统治阶级的专政是统治阶级民主的保证。打击违法犯罪活动能更好地保障人民民主的实现。
3.专制国家存在民主吗?
【提示】 专制国家只有专政没有民主;民主制国家是民主与专政的统一。
理解民主与专政的关系需明确以下几点关系
(1)民主与专制。
民主是一种国家制度,即“民主制”。它是指在一定阶级范围内,按照平等的原则和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来共同管理国家事务的国家制度。作为国家制度,就一定具有鲜明的阶级性。专制则是指,即使在统治阶级内部也没有“民主”和“多数人”、“平等”而言,在统治阶级内部,也是少数个别人说了算,是专制、独裁统治。民主是对专制的否定和进步。
(2)民主与专政是对立统一的,但不是对等、对称的。
民主是指在一定的阶级范围内,按照平等的原则和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来共同管理国家事务的国家制度。专政则是指统治阶级依靠暴力实行的统治,只是一种统治的方式和手段,而不是国家制度。专政与民主不属于同一层次,因此,二者不是对等的、对称的。
(3)被统治阶级与敌对分子和敌对势力。进入社会主义社会后,统治阶级依然存在,但“被统治阶级”作为阶级已经被消灭。因此,在既存在民主又存在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中,其专政的对象已经不可能是“被统治阶级”。作为政治统治方式和手段的专政,其对象只是极少数破坏社会主义事业的敌对分子和敌对势力。
在理解民主的内涵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把握:
(1)看范围,民主属于统治阶级的民主。
(2)看原则,民主是按照平等的原则和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的。
【题组训练】
3.作为国家制度的民主,总是离不开专政,其原因是(  )
①统治阶级的民主就是对被统治阶级的专政 ②国家制度是国体与政体的统一 ③民主与专政是对立统一的 ④民主是专政的保障2·1·c·n·j·y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解析】 国家制度包括国体与政体,题干是民主与专政的关系,故②不合题意。民主是专政的基础,专政是民主得以实现的保障,④表述错误。①③符合题意。
【答案】 C
4.在下列观点中,对民主与专政相互关系的正确理解是(  )
①民主与专政相辅相成 ②民主的性质和专政的性质总是一致的 ③对一定阶级总是既实行民主又实行专政 ④统治阶级的民主意味着对被统治阶级的专政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解析】 民主与专政是相辅相成、互为前提的,共同服务于统治阶级的利益,①②④正确。民主只适用于统治阶级内部,专政则适用于被统治阶级,③说法错误。
【答案】 B
国家性质
【走进生活】
近年来,通过网络表达诉求,抒发己见,传达民意,建言献策,正成为普通民众参政议政的新型民主表现形式。从胡锦涛同志与网民在线交流到温家宝同志通过网络问政于民,从中央到地方,网络问政议政已蔚然成风,这诠释了“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彰显了中国民主政治建设的巨大进步。【来源:21cnj*y.co*m】
【知识对接】
材料信息
知识对接
通过网络表达诉求,抒发己见,传达民意,建言献策,正成为普通民众参政议政的新型民主表现形式
统治阶级的性质决定国家性质;民主具有阶级性
从胡锦涛同志与网民在线交流到温家宝同志通过网络问政于民,网络问政议政蔚然成风
社会主义民主具有真实性特点;社会主义民主政体体现人民当家作主
【感悟应用】
1.通过网络表达诉求,抒发己见,传达民意,建言献策,正成为普通民众参政议政的新型民主表现形式。下列对民主认识不正确的是(  )
A.民主作为一种国家制度具有鲜明的阶级性
B.任何一个国家的民主都体现统治阶级的意志和利益
C.民主斗争的实质是阶级斗争,其核心是国家政权问题
D.民主是与专政相对立的,实行的是多数人的统治
【解析】 民主与专政是对立统一的关系,阶级性是民主的本质属性,任何一个国家的民主都是在统治阶级内部实行的民主,对被统治阶级则实行专政。对被统治阶级的专政则是为了更好地维护和保障统治阶级的民主。所以A、B、C三项体现了民主的阶级性。民主是在统治阶级范围内按照多数人意志实现国家职能,并不是“实行多数人的统治”,D表述不准确。21*cnjy*com
【答案】 D
2.从胡锦涛同志与网民在线交流到温家宝同志通过网络问政于民,诠释了“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彰显了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巨大进步,也日益彰显了社会主义民主比资本主义民主的优越性。社会主义民主比资本主义民主优越的原因在于(  )
A.社会主义民主已比较成熟和完善
B.社会主义民主是民主与专政的统一
C.社会主义民主具有广泛性和真实性
D.社会主义国家与资本主义国家是两种不同性质的国家
【解析】 A项社会主义民主已比较成熟和完善的观点是错误的;B、C两项观点与题干不构成因果关系;D项正确且符合题意。
【答案】 D
3.国家是经济上占统治地位的阶级进行阶级统治的政治权力机关。这说明(  )
A.国家不是从来就有的,它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才产生的
B.只有在经济上占统治地位的阶级才能在政治上占统治地位
C.国家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和表现
D.国家权力的完善与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相联系
【解析】 本题考查国家的阶级性,B符合题意。A、C体现国家的产生,本身正确,但不符合题意。D与题意无关。2-1-c-n-j-y
【答案】 B
1.有人认为:国家都是为人民谋福利的。请结合有关知识,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答案】 ①国家是经济上占统治地位的阶级进行阶级统治的政治权力机关,是利用立法、行政、司法及暴力组织等强制力量为统治阶级利益服务的。国家具有阶级性。②国家的根本职能是政治统治职能,即统治阶级凭借国家权力,强制被统治阶级服从统治阶级的意志,这就是专政。但国家也具有社会管理职能。不管国家行使什么职能,其根本目的都是为了维护统治阶级的意志和利益。③在阶级社会中,统治阶级和被统治阶级的根本利益是对立的。在剥削阶级掌权的国家,人民处于被压迫、被剥削的地位,国家不可能成为为人民谋福利的工具。只有在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是国家的主人,国家才成为维护无产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利益的工具。
2.在某些中亚国家,将总统议会制改为议会总统制的话题多次被提及;俄罗斯则逆向而动,通过一系列政改措施强化总统权力。
请运用“国家和国际组织常识”的有关知识,简要说说你对上述现象的认识。
【答案】 ①国体决定政体,并通过一定的政体来体现。②政体体现并服务于国体。适当的政体能够巩固国体,不适当的政体会危害国体。③中亚国家和俄罗斯在政体方面的变革,反映了各国都在根据本国实际寻找最有效的政权组织形式来实现其政治统治,行使社会管理职能,以巩固其国家政权。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