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霸优课】2017届高三地理二轮复习教学案:专题1考点拓展 其它等值线的判读 (含解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学霸优课】2017届高三地理二轮复习教学案:专题1考点拓展 其它等值线的判读 (含解析)

资源简介

1 含义:其它等值线是指除等高线之外的其它等值线。
2 特征
(1)同线等值:同一条等值线上各点的数值相等。
(2)等值距全图一致:同一幅图中相邻两条等值线间的差相等或为0。
(3)等值线的闭合:从理论上讲,所有等值线都是闭合的,实际上等值线不闭合是由于图幅所限。局部小范围内的等值线闭合,表示其可能是高值点或低值点。
(4)等值线的疏密:同一幅图中,等值线的疏密表示其代表的要素变化大小——等值线越密集,变化越大;等值线越稀疏,变化越小。
(5)等值线的弯曲:等值线凸出或凹进处,表示比周边值高或低,且弯曲度越大,表示差别越大。根据“高低低高”法则判断,等值线向高值凸出处为低值区,向低值凸出处为高值区。
注意点
1.介于两条等值线之间的闭合等值线,其数值既可以同于高值也可以同于低值
所有等值线的判定都可以迁移等高线的判定方法来完成。检验闭合等值线数值正确与否,可以看与相邻等值线是否相等或相差一个等值距,如果超出了一个等值距的范围,则必定错误。
2.同一幅图上,任意两条等值线不能相交
同于等高线的特征,不同等值线也不能相交(等高线图上的陡崖处是等高线的重合)。这是由等值线的“等值”特征决定的,不同等值线如果相交,则说明出现了不等值。
读等值线图,回答1~4题。
1.若a、b、c、d、e为数值不同的等压线,则下列各地风力最大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答案 A
解析 等压线越密集,水平气压梯度力越大,风力越大。
2.若a、b、c、d、e为某大城市的等地租线,且数值aA.工业区
B.商业区
C.住宅区
D.文化区
答案 B
解析 甲地为地租最高峰,应是商业区。
3.若a、b、c、d、e为北半球某大城市城市热岛的等温线水平分布,则(  )
A.①地风向为偏北风
B.②地风向为偏东风
C.③地风向为南风
D.④地风向为东风
答案 B
解析 甲为热岛中心,气温高气压低,在水平气压梯度力作用下,①地为偏南风,②地为偏东风,③地为偏北风,④地为偏西风。
4.若a、b、c、d、e为等流时线(水流从甲地向四周分流所用时间相等的地点的连线,且仅地形影响流速),则下列各地坡度最大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答案 C
解析 坡度大则流速快,③地单位时间内流出的最远,即流速最快。
 [考法综述] 等值线是高考命题的重要载体,众多地理知识与规律都可以通过等值线图来展示,通过等值线,可以考查学生对不同问题的应对能力。
命题法 等值线图判读
典例  海冰含盐量接近淡水,适当处理后可作为淡水资源。下图示意渤海及附近区域年平均气温≤-4
℃日数的分布。据此完成(1)~(2)题。
(1)图示甲、乙、丙、丁四海域中,海冰厚度最大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2)下列城市附近海域,单位面积海冰资源最丰富的是(  )
A.葫芦岛
B.秦皇岛
C.大连
D.烟台
[解析] 第(1)题,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年平均气温≤-4
℃日数越多,海冰厚度越大,图中甲、乙两海域年平均气温≤-4
℃日数都在20到40之间,但乙海域位于近海,受海洋的影响小,受陆地的影响大,(且附近可能有河流注入,海水盐度小);甲海域距离陆地远,受海洋影响大,所以乙海域海冰厚度最大。第(2)题,单位面积海冰资源越丰富,说明海冰厚度越大,结冰时间越长。葫芦岛附近海域年平均气温≤-4
℃日数大于60,因此,是四城市附近海域中海冰资源最丰富的。
[答案] (1)B (2)A
【解题法】 等值线图的判读方法
(1)看或找图名:读出或判断出等值线的名称或含义,明白是什么类型的等值线。如示例中为“年平均气温≤-4℃日数”等值线。
(2)读出等值线的延伸方向并分析原因。如等温线延伸方向反映当地气温分布的成因,如与纬线、海岸线、等高线平行的等温线表示影响该地气温的主要因素分别是太阳辐射、海陆位置和地形;局部地区等降水量线的走向可以反映海岸线或地形的走向等。如示例中等值线的延伸方向呈现两种趋势,一是由西向东,数值由20减小为0,是因为由西向东,由内海的渤海转变为边缘海的黄海,海洋性增强;二是由南向北,数值由20增大至60,是因为随纬度的增高气温降低所致。
(3)看弯曲或极值区。
①找出等值线的极值,明确等值线数值变化范围。例如,假设下列三幅图的等值距均为50,判断三幅图中m、M、N、n的数值大小。
分析:图甲中,m位于闭合等值线内,则其数值大于或小于闭合等值线的值,即100m>50。图乙中,闭合等值线位于两条数值不同的等值线之间,先比较闭合等值线与相邻等值线的数值大小,然后运用“大于大的,小于小的”法则来判断。若a>b,则a+50>M>a,b-50M>a-50,b②示例中没有闭合极值区,但等值线弯曲明显,且等值线弯曲状况大体与海岸线平行,可知是受陆地分布的影响。
下图为我国北方某冶炼厂周边土壤中污染物铜含量等值线图。读图,回答第1题。
1.土壤铜含量(  )
A.因河水稀释而逐渐变小
B.从冶炼厂向北递增幅度小
C.高值区沿盛行风向延伸
D.在居民点大于200
mg/kg
答案 C
解析 本题考查工业污染及原因和等值线图的判读。图示的污染物铜含量等值线沿西北—东南方向延伸,符合我国北方盛行风的风向特点,故C项正确;等值线在河流附近没有明显变化,说明污染程度不会受河流的影响,A项错误;从冶炼厂向北污染程度递减,而不是递增,B项错误;居民点附近污染物铜含量等值线值在150
mg/kg与200
mg/kg之间,D项错误。故C项正确。
某种生物的种密度指单位面积该种生物的个体数量。图为北美洲部分地区某种动物的种密度等值线图。据此完成2~3题。
2.H、K、Q、R四地中,该种动物的种密度可能相等的两地是(  )
A.H、R
B.Q、R
C.Q、H
D.H、K
3.该种动物的种密度与年均温的空间分布呈正相关的地区是(  )
A.Q、R之间
B.N、M之间
C.S、R之间
D.S、K之间
答案 2.A 3.B
解析 解答本题组的关键是明确等值线的原理及其判读方法。第2题,H地周围的等值线数值存在180和200两种可能,根据“大于大的,小于小的”的原理,可推知H地的数值范围有两种可能,即200~220、160~180;K地的数值为180~200、140~160;Q地的数值为180~200;R地的数值为160~180。比较四地的数值可知,H、R两地的数值都有在160~180的可能,故二者的种密度可能相等,因此选A项。第3题,该种动物的种密度与年均温的空间分布大致呈正相关,表现为年平均气温高则种密度高,年平均气温低则种密度低,而年平均气温的分布通常是低纬度高于高纬度,地势低的地方高于地势高的地方。比较四个选项,只有N、M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其他地区则存在负相关关系,故选B项。
4.气温、降水量和日照时数过高或过低都会给柑橘的生长发育带来风险,气候风险度越大,柑橘减产的可能性也越大。下图示意我国大陆亚热带柑橘产地气候风险度分布。图中E、F两地气候风险度分别可能为(  )
A.0.55 0.50
B.0.30 0.50
C.0.55 0.35
D.0.30 0.35
答案 B
解析 根据等值线的分布规律进行判读。闭合等值线具有“大于大的,小于小的”原则,就是在两条等值线之间有一条闭合等值线,若这条闭合等值线内的数值与两条等值线中较小的一条数值相等,则闭合等值线内的数值小于闭合等值线的数值;若这条闭合等值线的数值与两条等值线中较大的一条数值相等,则闭合等值线内的数值大于闭合等值线的数值。根据上述原则可推知E地的数值应介于0.25到0.45之间,F地的数值应介于0.45到0.65之间;比较四个选项,B项正确。
降雨侵蚀力是指由降雨引起土壤侵蚀的潜在能力,是一项评价由降雨所引起土壤分离和搬运的动力指标。读西南山区降雨侵蚀力等值线的空间分布图,完成5~6题。
5.下列各组城市中,降雨侵蚀力差异最明显的是(  )
A.攀枝花、贵阳
B.宜宾、巴中
C.成都、重庆
D.雅安、昆明
答案 D
解析 根据等值线的变化可知,雅安在7
000的等值线上,昆明小于3
000,两地差异最明显。
6.图中西北部降雨侵蚀力小的原因可能是(  )
A.年降水量少
B.植被覆盖率高
C.山高谷深
D.人类开发历史悠久
答案 B
解析 西北部为山区,植被覆盖率高,因而降水侵蚀力小。
某校地理小组学生在滨海公路沿线的山坡上,看到了几千年前形成的海浪侵蚀地貌。在学生绘制的该地区由陆到海的地形剖面图中,地形起伏不明显。为了突出图中的地形起伏,绘图时应采用的做法是(  )
A.比例尺不变,适当扩大图幅
B.水平比例尺不变,适当扩大垂直比例尺
C.比例尺不变,适当缩小图幅
D.垂直比例尺不变,适当扩大水平比例尺
[错答] A
[错因分析] 本题多错在对比例尺概念理解不透彻,从而不能够正确分析和判断比例尺的缩放对内容详略、图幅变化等的影响。
[答案] B
[解析] 从比例尺的定义可知比例尺不变,图幅大小的变化对局部具体事物是没有影响的;一般作地形剖面图时,水平比例尺与原地形图相同,垂直比例尺根据实际情况确定,以能够表示出剖面线上的最高和最低值为依据。垂直比例尺越大,纵坐标越长,反映的地形起伏状况越明显。
[心得体会] 
………………………………………………
………………………………………………
基础组
时间:45分钟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72分)
[2016·武邑中学模拟]读下列四幅经纬网图,完成1~2题。
1.以上四幅经纬网图的图幅面积相等,其中实际面积最大的是(  )
A.①区域
B.②区域
C.③区域
D.④区域
答案 A
解析 纬度越低,相邻经度之间的实际距离越大。据图中信息可知,①区域范围为(10°W~50°E,30°N~30°S),②区域范围为(60°W~0°,10°N~70°N),③区域范围为(140°W~110°W,10°S~40°S),④区域范围为(0°~45°E,0°~45°N),比较可知,①②两区域经纬度范围大,但①区域纬度更低,因此面积最大。
2.四幅经纬网图中,分别绘有两条粗短线。两条粗短线实际距离相等的是(  )
A.①和②
B.③和④
C.①和③
D.②和④
答案 A
解析 在地图上,相邻1°纬线的距离为111千米;相邻1°经线之间的距离为111cosφ千米(φ为纬度),所以两条粗短线实际距离相等的是图①(距离为111千米×20)和②(距离为111cos60°千米×20=111
千米×10)。
[2016·枣强中学一轮检测]某校地理兴趣小组的同学制作了一个地球仪,在该地球仪上量得赤道的长度为80厘米。据此完成3~4题。
3.该地球仪的比例尺约为(  )
A.一百万分之一
B.一千万分之一
C.五百万分之一
D.五千万分之一
答案 D
解析 赤道的实际长度约40
000千米,通过计算可知此地球仪的比例尺为五千万分之一。
4.在此地球仪上北极点到赤道的球面距离约为(  )
A.20厘米
B.40厘米
C.60厘米
D.80厘米
答案 A
解析 地球仪上北极点到赤道的球面距离应当约是此地球仪大圆周长的1/4。
[2016·衡水中学周测]为了遏制全球变暖,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每年召开一次,2013年11月11日气候变化大会在波兰首都华沙举行,2014年12月1日在秘鲁首都利马举行。读图,完成5~6题。
5.与图甲比较,图乙(  )
A.比例尺较大,表示的范围较大
B.比例尺较小,表示的范围较小
C.比例尺较小,表示的范围较大
D.比例尺较大,表示的范围较小
答案 C
解析 比例尺越大,范围越小,内容越详细;比例尺越小,范围越大,内容越简略。图乙经纬度差比图甲大,表示的范围大,比例尺小。
6.利马位于华沙的(  )
A.西南方向
B.东南方向
C.西北方向
D.东北方向
答案 A
解析 据图可知,利马大致位于西经77°,南纬12°;华沙大致位于东经21°,北纬52°;由此可知,利马在华沙的西南方向。
[2016·冀州中学月考]下图示意我国黄土高原某地林木的分布状况,图中相邻等高线之间高差均为30米。读图,完成7~8题。
7.林木生长与土壤水分条件相关,图中林木密集区位于(  )
A.鞍部
B.山谷
C.山脊
D.山顶
答案 B
解析 根据图中林木密集区等高线发生弯曲,可以判断林木密集区可能位于山谷和山脊。根据题目叙述林木生长与土壤水分条件相关,林木生长需要充足的水分,山谷地带是集水区域,水源较为充足,所以林木密集区位于山谷地带。故本题选择B项。
8.图示区域内东、西两侧最大高差可能是
(  )
A.156米
B.178米
C.220米
D.255米
答案 C
解析 图中区域内东、西两侧之间等高线共有7条,根据最大高差的计算公式:(n-1)×d<最大高差<(n+1)×d,n为等高线的条数,d为等高距,因此其最大高差的计算应为:(7-1)×30<最大高差<(7+1)×30,即为180<最大高差<240,最大高差可能为220米。
[2016·武邑中学周测]读下图,完成9~11题。
9.图示区域内最大高差可能为(  )
A.50
m
B.55
m
C.60
m
D.65
m
答案 C
解析 图中等高距为5米,东南角地势最低,海拔为20到25米之间;东北角地势最高,海拔为80到85米之间,故两地的相对高度为55到65米之间,但不会是55米或65米,故选C项。
10.图中①②③④附近河水流速最快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答案 C
解析 图中③附近河段等高线密集,表明该处坡度大,河水流速快。
11.在图示区域内拟建一座小型水库,设计坝高约13
m。若仅考虑地形因素,最适宜建坝处的坝顶长度约(  )
A.15
m
B.40
m
C.65
m
D.90
m
答案 B
解析 图中有两处适合建水库,一处是30米等高线所形成的口袋形地形,但该处设计的坝高达不到13米,舍去;另一处为50米等高线所形成的口袋形地形,此处建坝坝顶海拔约为55米,坝底海拔在40~45米,坝高在10~15米,符合要求。对照比例尺,55米等高线距离最近处约为40米,故选B项。
[2016·衡水中学月考]图示是大陆上某地区的等高线(单位:m)地形图,图中灰色区域为河流,图示区域内水平岩层被河流侵蚀切割。据此回答12~13题。
12.在图中沿AA′一线绘制剖面,则下面的剖面图与之相符的是(  )
答案 C
解析 图中沿AA′一线的等高线数值先减小再增大,由此可以判断,沿AA′一线绘制的地形剖面应该是谷地。
13.图中d、e两点的相对高度可能是(  )
A.650米
B.400米
C.380米
D.480米
答案 D
解析 由图可以判断出相邻两条等高线的等高距为100米,所以d点的海拔大于1
500米、小于1
600米,e点的海拔大于1
000米、小于1
100米,因此两点的高差大于400米、小于600米。
[2016·枣强中学猜题]读某区域地形图,图中等高距为500米,瀑布的落差为147米。回答14~15题。
14.在山峰上无法观测到(  )
A.①处
B.②处
C.③处
D.④处
答案 D
解析 ④处北部有一山脊,阻挡了山峰和④处之间的视线。
15.湖泊附近河岸与山峰的高差可能是(  )
A.1
576米
B.1
989米
C.2
165米
D.2
438米
答案 B
解析 图中等高距为500米,由海岸线为0米和山峰为3
620米可计算得知,则湖泊位于1
500米和2
000米等高线之间;湖泊位于瀑布下游,瀑布落差147米,故湖泊海拔小于1
853米;山峰海拔3
620米,故湖泊附近河岸与山峰的高差>1
767米、<2
120米。
[2016·衡水中学期中]下图示意华北某地区等高线分布状况,读图,完成16~18题。
16.图中a、b、c、d四处村落冬季采光较好、气温较高的是(  )
A.a
B.b
C.c
D.d
答案 A
解析 结合图中等高线和指向标判断出a位于山地的阳(南)坡,冬季采光较好;a位于山脊的东侧,受冬季风的影响最小。b位于西侧山坡上,光照较差,受冬季风影响大,气温较低;c位于山顶,海拔高,受冬季风影响大,气温低;d位于北侧山脊上,受冬季风影响大,海拔较高,气温低。
17.下列河段最利于泥沙沉积的是(  )
A.①—②河段
B.②—③河段
C.③—④河段
D.④—⑤河段
答案 A
解析 ①—②河段位于河口地区,地势低平,河道弯曲,水流最缓慢,最利于泥沙沉积。
18.图中陡崖(  )
A.最大相对高度可能为120米
B.底部海拔可能为11米
C.易形成落差较大的瀑布
D.下方地势平坦,适合布局交通线
答案 B
解析 根据图中陡崖处有三条等高线重合,等高距为30米,底部海拔在0~30米之间等信息,可知陡崖的最大相对高度小于120米;底部海拔有可能为11米;陡崖位于山脊附近,没有河流发育,不能形成瀑布;陡崖处多滑坡、崩塌等地质灾害,下方不宜建设交通线。
二、非选择题(共24分)
19.[2016·武邑中学期中]下图为我国某地等高线图,下表是该地气候资料。读图、表完成下题。(4分)
月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气温(℃)
6.5
9.0
13.0
18.0
22.0
25.0
27.5
27.5
23.0
18.0
13.5
8.0
降水量(mm)
16
17
31
74
118
148
177
139
141
84
39
18
说出该地区的地形类型名称和甲地地形部位名称。
答案 丘陵;鞍部。
解析 考查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根据等高线数值、分布状况可知,该地海拔低于500米,起伏较小,地形类型应为丘陵;根据等高线分布状况可知,甲处为鞍部。
20.[2016·衡水中学期末]读东南亚某区域等高线示意图,完成问题。(20分)
(1)简述图示地区地形、地势的特点。(6分)
(2)说出a→b段河流的流向及大致长度。(6分)
(3)图示范围有一陡崖,其相对高度及顶部海拔分别在什么高度范围?(8分)
答案 (1)地形以低山丘陵为主,地势从中部向四周降低(或地势从中部分别向南、向北降低)。
(2)大致为自西向东;长度约35千米。
(3)相对高度H:150米≤H<250米;顶部海拔H:400米≤H<450米。
解析 第(1)题,根据等高线数值判别山地、丘陵、高原或平原,由等高线数值变化和河流流向判断地势高低、走势。第(2)题,河流流向和山谷等高线凸向相反,结合指向标判别方向;运用图示比例尺,计算长度。第(3)题,陡崖相对高度H:(n-1)d≤H<(n+1)d(n表示重合等高线条数,d表示等高距)。陡崖顶部海拔≥“交会等高线最大数值”,<“交会等高线最大数值+1个等高距”。
能力组
时间:30分钟
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0分)
[2016·冀州中学期末]读我国南极考察站示意图,完成21~23题。
21.我国南极中山站(69°S,76°E)和南极最高点的昆仑站(80°S,77°E)直线距离约为(  )
A.820千米
B.1
020千米
C.1
220千米
D.1
420千米
答案 C
解析 两考察站经度差异不大,纬度相差11°,从而可估算两地的距离约为1
220千米。
22.在中山站10千米高空看69°S纬线的形状近似呈(  )
A.正圆
B.椭圆
C.直线段
D.曲线段
答案 D
解析 在中山站10千米高空不能俯视整个69°S纬线圈,因而见到的是曲线段。
23.我国泰山站(73°51′S,76°58′E)位于中国南极中山站与昆仑站之间,2014年2月8日正式建成开站。据图可知长城站应位于泰山站的(  )
A.东南方
B.东北方
C.西南方
D.西北方
答案 D
解析 从南极上空看,地球呈顺时针自转,从两站的相互位置可以看出长城站应位于泰山站的西北方向。
24.[2016·衡水中学预测]尤卡坦半岛为墨西哥著名半岛,面积约20万平方千米。根据图示信息判断(  )
A.坎昆位于墨西哥城的东南方向
B.坎昆与墨西哥城的直线距离大约160
km
C.尤卡坦半岛的图上面积为80
cm2
D.如果将该图比例尺放大3倍,则其比例尺为1∶6
000
000
答案 C
解析 结合经纬网知,坎昆位于墨西哥城的东北方向;坎昆与墨西哥城的图上距离约2.5厘米,根据比例尺即可计算出其直线距离大约125
km;根据比例尺与面积之间关系知尤卡坦半岛的图上面积为80
cm2;如果将该图比例尺放大3倍,则其比例尺为现比例尺的4倍,为1∶1
250
000。
[2016·枣强中学热身]很多户外探险爱好者连基本的地图判读都不懂就进山,是户外探险事故多发的主要原因。图中“箭头表示地表径流的方向”,读图回答25~26题。
25.关于该图的叙述,正确的是(  )
A.S点在T点西南方向
B.在P点可以看到T点
C.T处不适合露营
D.在S处探险需注意洪水
答案 C
解析 图中S点在T点的东北方向;S处的河流向两边分流,说明是一山脊,不会有洪水威胁;PT之间有山脊S阻挡,不可通视;T处为河流汇集的山谷,易发生山洪,不宜宿营。
26.正确表示经过PQ的地形剖面图和经过S点的等高线图的是(  )
答案 A
解析 判读时注意以下几点:P→Q依次经过山坡→山脊(S)→山坡→山谷→山坡→山脊→山坡,据此判断剖面图;山脊处的等高线凸向低处,山谷处的等高线凸向高处,据此判断等高线的分布。
[2016·衡水中学猜题]下图是我国某地等高线图及拍摄照片,图中等高距为10米。据此回答27~28题。
27.能拍到图示照片的摄像机位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答案 A
解析 照片显示远处有山地、近处为河流,且河流在图中由右上位置流向左下方;结合图中摄像机位置,可判断最可能是在甲位置拍摄的。
28.关于该区域地形与河流的表述,正确的是(  )
A.在乙处能看到甲和丙
B.在戊处陡崖可进行跳伞
C.己处可形成冲积扇
D.河流流向大体自北向南
答案 D
解析 依据河流流向与等高线凸出方向相反,可判断河流总体上自北向南流。乙甲之间有一山脊,故在乙处不能看到甲;戊处陡崖只有两条等高线相交,而等高距为10米,则此处陡崖相对高度不到30米,不适宜跳伞;己处位于山脊,不可能形成冲积扇。
[2016·衡水中学一轮检测]下图为我国东南某地区等坡度线(地表坡度值相等的点连成的线)图,图中数字代表坡度(坡面与水平面的夹角)。读图,完成29~30题。
29.图中河段,流速最快的是(  )
A.A
B.B
C.C
D.D
答案 A
解析 坡度线数值越大坡度越陡,河流流速越快。
30.关于图示区域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甲河谷北侧地表径流流速快于南侧
B.乙地基带的植被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C.丙地位于背风坡,土壤水分条件差
D.河流从丁地流向甲地
答案 B
解析 影响地表径流的因素除了坡度因素外,还有植被覆盖程度、土壤状况等,A无法判断;该地位于我国东南部,因而基带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B正确;该图只能反映坡度的大小和变化,不能指示坡向和海拔高低,所以C、D错误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