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专题二 地球的宇宙环境与圈层结构考纲展示 命题探究一、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1 物质性:宇宙是由恒星、星云、行星、卫星、流星、彗星等天体组成的。 2 运动性:宇宙中的天体都在运动着,它们相互吸引、相互绕转,形成如下图所示的天体系统。二、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1 太阳系2 地球的普通性(1)结构特征与类地行星相似。(2)运动特征与其他行星具有同向性、近圆性、共面性。3 地球的特殊性——有生命存在(1)外部条件:安全的宇宙环境,稳定的太阳光照。(2)自身条件注意点1.判断宇宙中的某一物质是不是天体,有两个标准一是它必须是物质的存在形式;二是它必须是宇宙间物质的存在形式,天体上的某一部分不能称为天体。2.北极星与地球并不属于同一个恒星系统北极星是一颗恒星,有自己的恒星系统;地球是一颗行星,属于太阳系这个恒星系统。3.小行星带中的小行星运动特征与八大行星并没有区别小行星带中有成千上万颗小行星,其与八大行星一样都具有同向性、共面性和近圆性的运动特征。1.关于地球宇宙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 )A.天体系统规模不等,分为五个层次B.天体质量越大,运动速度越快C.日地距离适中,使地表具有适宜的温度D.太阳系成员各行其道,自转周期相同答案 C解析 天体系统具有层次性,可分为总星系、银河系和河外星系、太阳系和其他恒星系、地月系等四个层次;天体运动速度和许多因素有关,质量只是原因之一;日地距离适中,保证了地球温度的适宜性;太阳系成员各行其道,自转周期也不相同。我国自主研制的“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于北京时间2011年9月29日发射升空后准确进入预定轨道。读图回答2~4题。2.“天宫一号”所绕转的天体属于( )A.恒星B.行星C.卫星D.星云3.“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与图中字母所示的某天体构成一个天体系统,该天体及其所在的天体系统分别是( )A.c、地月系B.d、太阳系C.b、河外星系D.c、银河系4.图中所示信息反映了行星的运动特征是( )A.自转方向都一致B.公转方向都一致C.公转轨道都为正圆形D.公转轨道面完全重合答案 2.B 3.A 4.B解析 第2、3题,“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是地球的卫星,该卫星加入了以地球为中心天体的地月系。第4题,八颗行星的自转方向不完全一致;八颗行星绕日公转的方向相同,都是自西向东;八颗行星公转轨道形状近似圆形;八颗行星的绕日公转轨道面具有共面性,实际上是其他行星与地球公转轨道面的夹角较小,接近0°,但不等于0°,因此不是完全重合。 [考法综述] 本考点涉及的知识在高考考查中经常出现。命题一般以重大新闻和时事材料为切入点,考查学生对相关知识的认知能力。命题法1 宇宙环境与宇宙探测典例1 2014年12月8日,美国航天局宣布,“好奇”号火星探测器为火星夏普山拍摄的高清晰度岩石照片显示,这座位于火星陨石坑里的山丘或许由一座大型湖泊的沉积物长期堆积、风化而成。研究人员认为,这一发现成为火星地质历史上曾存在流动水的又一有力证据。结合下表材料,回答(1)~(2)题。行星质量(地球为1)体积(地球为1)平均密度(g/cm3)公转周期自转周期四季更替地球1.001.005.521年23时56分有火星0.110.153.961.9年24时37分有(1)液态水的存在是地球生命起源和发展的重要条件之一,下列叙述中与地球液态水的存在有密切关系的是( )①地球上昼夜更替的周期比较适中 ②地球的质量和体积适中 ③地球处于一种相对安全的宇宙环境之中 ④地球与太阳的距离比较适中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2)人类首先选择火星作为探索生命起源和进化的行星,是因为火星上的一些地理现象与地球十分相似,主要表现为( )①火星和地球一样被厚厚的大气层所包围 ②火星上和地球上都有四季变化且四季的长度一样 ③火星、地球自转周期的长度比较适中 ④火星、地球与太阳的距离都比较适中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解析] 第(1)题,“液态水的存在”其条件应是地球上的温度介于0~100℃之间,而影响地球上气温的因素则是日地距离和地球上昼夜更替的周期。第(2)题,地球外面包围着适于生物呼吸的大气层,而火星外面则是厚厚的二氧化碳;火星和地球上都有四季更替,但长度并不一样;火星和地球的自转周期差距较小;火星轨道和地球运行轨道相邻,与太阳的距离比较适中,有适宜的温度。[答案] (1)D (2)C【解题法】 1.地球上存在生命的条件(1)外部条件——“安全”和“稳定”(2)自身条件——三个“适中”自身条件主要指适宜的温度条件、适合生物生存的大气条件和液态水的存在。2.生命存在条件题目的分析思路一看:该行星所处的宇宙环境是否安全稳定。二看:该行星是否有适宜的温度。从距恒星的距离远近、自转和公转周期长短、大气层等方面分析该行星是否有适宜的温度。三看:该行星周围有无适合生物呼吸的大气。从该行星的体积、质量和大气演化等方面分析该行星是否具有适宜生物呼吸的大气。四看:该行星是否有液态的水。从温度高低和水体运动方面分析该行星是否有液态的水。命题法2 航天基地选择的区位条件典例2 下图是世界某区域略图。简述①地建设航天发射基地的有利条件和不利因素。[解析] 由经纬网和陆地轮廓可知图为南美洲北半部。①处纬度低,位于沿海;由等高线可看出①处地形平坦;该处为热带雨林气候区,气候湿热,人烟稀少。[答案] 有利条件:纬度低、海运便利、地形平坦开阔、人口稀少等。不利因素:天气多变。【解题法】 航天基地的区位分析方法(1)航天发射基地选址的条件①天气因素:晴天多、阴雨天少,风速小,湿度低,有利于发射和跟踪。②纬度因素:纬度低,地球自转线速度大,可以节省燃料和成本。③地势因素:地势越高,地球自转线速度越大。④地形因素:地形平坦开阔,有利于对航天器进行跟踪监测。⑤海陆位置:大陆内部气象条件好,隐蔽性强,人烟稀少,安全性强;海上人类活动少,安全性强。⑥交通条件:内外交通便利,有利于大型航天装备的运输。⑦安全因素:出于国防安全考虑,有的建在山区、沙漠地区,有的建在地广人稀处。(2)航天返回基地选择的条件①地势平坦开阔;②人烟稀少,有利于安全;③无大河、湖泊,少森林地区;④地质条件好;⑤气候干旱,多晴朗天气,能见度高。(3)航天器发射时间的选择在一天中,发射时间一般选择在晴朗无云的夜晚,主要是便于定位和跟踪观测;我国发射时间主要选择在北半球冬季,以便航天测控网监控、管理、回收飞船。我国有多艘“远望”号监测船在南半球纬度较高的海域,选择北半球冬季是为了避开南半球冬季恶劣的海况。(4)航天器发射方向的选择发射方向一般与地球运动方向一致,向东发射可充分利用自转线速度,节约能源。荷兰某机构计划2023年把志愿者送上火星,这个计划可行吗?专家认为技术上很难。据此完成1~2题。1.火星虽为地球近邻,实际上路途非常遥远。已知火星绕太阳运行的轨道半径平均为1.52天文单位,则地球到火星的最近距离大约为( )A.0.52天文单位B.1天文单位C.1.52天文单位D.2.52天文单位答案 A解析 地球到太阳的距离为1天文单位,火星绕太阳运行的轨道半径平均为1.52天文单位,所以地球到火星的最近距离为0.52天文单位。2.志愿者飞往火星途中会遇到的主要困难是( )①宇宙空间强辐射'②火星引力强大'③火星大气层稠密'④环境长期失重A.①③B.②④C.②③D.①④答案 D解析 从地球到火星途中主要经过的是宇宙空间,而宇宙空间的特点是强辐射、高真空、失重,与火星本身的特点没有关系。2014年11月13日,在经历了长达10年的飞行后,“罗塞塔号”彗星探测器的着陆器成功登陆“楚留莫夫—格拉西缅科”彗星,这是人类航天器首次登陆彗星。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探测器在飞行中要对抗宇宙中高真空、超高温、强辐射等环境B.探测器在飞行中可借助太阳系天体引力加速和变轨C.彗星质量较小,一般围绕行星运转D.着陆器是降落在彗星长长的彗尾上的答案 A解析 宇宙环境一般具有高真空、强辐射、高温的特点,故探测器在飞行中要对抗此环境。彗星是绕太阳运行的,长长的彗尾为气态,探测器难以着陆。4.经历10年的飞行,“罗塞塔号”探测器目前到达的宇宙空间位置位于( )A.河外星系B.太系阳以外的银河系C.太阳系D.地月系答案 C解析 由于彗星绕太阳运行,则目前探测器位于太阳系。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