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1 形成原因:地面冷热不均。2 形成过程结合等压面示意图对其形成过程分析如下:其过程可以归纳为:3 常见的热力环流形式及其影响图示海陆风影响:使滨海地区气温日较差减小,降水增多山谷风影响:在山谷和盆地常因夜间的山风吹向谷底,使谷底和盆地内形成逆温层,阻碍了空气的垂直运动,易造成大气污染城市热岛环流影响:一般将绿化带布置于气流下沉处及下沉距离以内,将卫星城或污染较重的工厂布局于下沉距离之外注意点1.等压面上气压状况是“高凸低凹”等压面向高空凸起的地方是高压区,等压面向低空凹下的地方是低压区。2.气压高低的比较一定要注意区分比较的条件两点是在同一个水平面,还是在一个垂直面上。“海拔高,气压低”是针对同一垂直面而言。在同一水平面上则要注意两点的气温、空气运动、等压线弯曲等具体情况。下图为近地面等压面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1.若该地等压面弯曲是由近地面冷热不均导致的,则下面描述正确的是( )A.A地温度高,气压低B.垂直方向气流:A处上升,B处下沉C.B地温度低,气压高D.水平方向气流:由A流向B答案 D解析 图示为近地面等压面分布状况,由冷热不均导致,读图分析,A地气压高,温度低。A错。垂直方向气流,A处下沉,B处上升,B错。B地气压低,温度高,C错。水平方向气流由A流向B,D对。2.若A位于海洋,B位于陆地,则此时( )A.为白天,吹海风B.为白天,吹陆风C.为夜晚,吹海风D.为夜晚,吹陆风答案 A解析 若A位于海洋,B位于陆地,则海洋是高压,陆地是低压。风从高压吹向低压,所以为白天,吹海风,A对。在水库及其周围,地面比热容的差异导致了局部小气候的产生。据此回答3~4题。3.若该水库旁建有一度假村,下列四幅图中,能正确反映该水库与度假村之间风向的是( )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答案 B解析 受水陆比热容差异的影响,白天时度假村温度高,形成上升气流,近地面气流由水库流向度假村;而夜晚时,水库的温度较高,形成上升气流,近地面气流由度假村流向水库。4.下列关于水库对库区周边地区的影响,正确的是( )A.风力减弱B.雷电、阵雨等天气现象增加C.气温的年较差增大,日较差减小D.增加周边地区空气湿度答案 D解析 水的比热容较大,因此水库会使周边地区的气温日较差、年较差减小,空气更加湿润。 [考法综述] 热力环流是高考考查中的高频考点,一般通过垂直方向气压或等压面的变化考查热力环流的判读及影响,掌握垂直方向气压分布是关键。命题法 等压面与热力环流典例 下图为甲地所在区域某时刻高空两个等压面P1和P2的空间分布示意图,图中甲、乙两地经度相同。读图,完成下题。此时甲地近地面的风向为( )A.东南风B.西南风C.东北风D.西北风[解析] 考查近地面的风向。由图和材料信息可知,37.5°N附近高空等压面向地面倾斜,即高空为低压区,38°N附近高空等压面向高空倾斜,即高空为高压区,进而可判定近地面37.5°N附近为高压区,38°N附近为低压区。甲地的水平气压梯度力由南指向北,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北半球向右偏,所以甲地近地面风向为西南风。[答案] B【解题法】 等压面图的判读方法1.判断气压高低判断依据及判读思路如下:(1)气压的垂直递减规律。由于大气密度随高度增加而降低,在垂直方向上随着高度增加气压降低,如下图,在空气柱L1中,PA′>PA,PD>PD′;在L2中,PB>PB′,PC′>PC。(2)同一等压面上的各点气压相等。如上图中PD′=PC′,PA′=PB′。综上分析可知:PB>PA>PD>PC。2.判读等压面的凸凹等压面凸向高处的为高压,凹向低处的为低压,可形象记忆为“高凸低凹”。另外,近地面与高空等压面凸起方向相反。3.判断近地面的冷热状况及其下垫面性质可按如下思路进行判断:等压面的弯曲状况(如高空等压面向上凸出或近地面等压面向下弯曲)→近地面空气垂直运动状况(上升运动)→判读出气温高低(气温高)→根据不同下垫面的热力差异,判读出下垫面的性质,如高压可能对应夏季的海洋(冬季的陆地)、白天的绿地(夜晚的裸地)、城市的郊区等。4.判断近地面的天气状况及气温日较差可按如下思路进行判断:等压面的弯曲状况→近地面大气垂直运动状况→天气状况(上升多阴雨天气,下沉多晴朗天气)→日较差大小(晴天气温日较差大、阴天气温日较差小)。下图为北半球某平原城市冬季等温线分布图。读图回答下题。1.市中心与郊区的气温差异导致市中心( )A.降水的可能性较郊区大B.降雪的可能性较郊区大C.大气污染物不易扩散至郊区D.不易受郊区燃烧秸秆烟雾的影响答案 A解析 市中心气温比郊区高,形成近地面大气由郊区流向市中心、市中心气流上升的典型城市热岛效应,因此导致市中心降水的可能性比郊区大,而郊区温度更低则更易形成降雪。故选A。下图为我国某区域冬季某日8时至次日8时的降雪量和积雪深度分布图,该时段该区域风向主要为偏东风,云量分布差异不明显。完成第2题。2.图中M地积雪深度低于周围地区,该地可能是( )A.农田B.林地C.城区D.乡村答案 C解析 考查城市热岛效应的影响。由M地在图中的位置可判断该地为上海市。由于城市热岛效应的影响城区气温较高,降雪容易融化,所以积雪深度低。拉萨河流域拥有丰富的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资源,拉萨位于宽阔的拉萨河谷地北侧。下图为拉萨7月降水量日平均变化图。读图,完成第3题。3.有关拉萨7月降水日变化成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A.夜晚地面降温迅速,近地面水汽易凝结成雨B.夜晚近地面形成逆温层,水汽易凝结成雨C.白天盛行下沉气流,水汽不易凝结成雨D.白天升温迅速,盛行上升气流,水汽不易凝结成雨答案 C解析 拉萨位于拉萨河谷地,7月受到山谷风环流的影响明显。白天,气流沿山坡上升,谷地处盛行下沉气流,不利于水汽冷却凝结,选项C正确,选项D错误;夜晚,气流沿山坡下沉,谷地处盛行上升气流,水汽易冷却凝结成雨,选项A、B错误。湖陆风是在较大水域和陆地之间形成的以24小时为周期的地方性天气现象。下图为洞庭湖某时刻测得的湖陆风垂直结构示意图。据图完成4~5题。4.据图文材料可知,此时( )A.①处为陆风B.②处盛行上升气流C.③处风力小于①处D.④处更易形成降水答案 D解析 此时,风从湖面吹向陆地,②为下沉气流;④为上升气流,容易形成降水。5.关于城市与湖陆风相互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A.城市地面硬化使湖陆风减弱B.围湖造陆使湖陆风增强C.湖陆风使城市昼夜温差减小D.湖陆风使城市湿度下降答案 C解析 城市地面硬化,热岛效应增强,湖陆风增强;围湖造陆,湖泊面积缩小,湖陆风减弱;风从湖泊吹向城市,城市湿度加大,昼夜温差减小。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