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1 气压带、风带对气候的影响(1)影响机理大气环流把热量和水汽从一个地区输送到另一个地区,使高低纬度间、海陆间存在热量和水分的交换,从而影响天气变化和气候的形成。(2)气候形成的影响因素太阳辐射、大气环流、海陆分布、地形、洋流等。(3)影响①单一控制② 2 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成因及特点热量带气候类型分布规律典型地区气候成因气候特点热带热带雨林气候南北纬10°之间亚马孙河流域、刚果河流域、印度尼西亚赤道低气压带控制,盛行上升气流全年高温多雨热带草原气候南北纬10°~南北回归线非洲中部、南美巴西高原、澳大利亚大陆北部和南部赤道低气压带和信风带交替控制全年高温,干、湿季明显交替热带季风气候北纬10°~北回归线大陆东岸亚洲中南半岛、印度半岛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和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全年气温高,旱、雨两季分明,雨季集中热带沙漠气候南北回归线~南北纬30°的大陆内部和西岸撒哈拉地区、阿拉伯半岛、澳大利亚中西部副热带高气压带或信风带控制终年炎热干燥续表注意点1.受信风影响的地区气候不一定干燥信风从副热带高气压带吹向赤道低气压带的过程中,随着气温升高,水汽不易凝结成云致雨,在其影响下,天气一般是干燥的。但当信风经过暖湿洋面的增温增湿后,在迎风坡也会形成丰沛的降雨。2.远离赤道的地区也可能形成热带雨林气候受来自海洋的信风、地形迎风坡及沿岸暖流的影响,非洲马达加斯加岛东部、澳大利亚东北部、巴西高原东南部和中美地峡加勒比海沿岸是热带雨林气候。3.位于赤道地区的不都是热带雨林气候位于赤道地区的东非高原因地势较高,上升气流弱,没有形成热带雨林气候而形成热带草原气候。4.西风带内的近海区域也有干燥地区南美洲南端的巴塔哥尼亚高原,位于安第斯山脉东侧。处于西风带内,该处陆地狭窄,但因受山地阻挡而降水稀少,因此形成了干燥少雨的温带大陆性气候。下图示意地球上五个不同地区(都位于沿海)受气压带和风带影响的状况。读图,回答1~2题。1.若不考虑其他因素影响,图中五地最有可能分属于( )A.两种气候类型B.三种气候类型C.四种气候类型D.五种气候类型答案 B解析 由图可知,①地受副热带高压和信风控制,②地终年受副热带高压控制,它们都会形成热带沙漠气候;③地和④地受副热带高压和西风交替控制,会形成地中海气候;⑤地全年受西风控制,形成温带海洋性气候,故这五地最可能分属于三种气候类型。2.图中五地所属气候类型的分布规律是( )①主要分布在大陆东岸 ②主要分布在大陆西岸 ③主要分布在中低纬度 ④主要分布在中高纬度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答案 B解析 热带沙漠气候、地中海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主要分布在中低纬度的大陆西岸。读“a、b、c三地气候资料图”,回答3~4题。3.图中a地气候类型为( )A.温带季风气候B.地中海气候C.亚热带季风气候D.温带大陆性气候答案 A解析 根据图中信息分析,a地7月高温,1月气温在0℃以下,降水集中在夏季,为温带季风气候。4.关于三种气候类型的叙述,正确的是( )A.a地气候类型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影响B.b地气候类型最适宜发展大牧场放牧业C.c地气候类型主要分布在热带大陆东岸地区D.三地纬度由高到低依次为a、b、c答案 A解析 根据图中信息分析,a为温带季风气候,b为热带雨林气候,c为南半球亚热带季风气候。由此分析a地气候类型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影响;b地热带雨林气候不适宜发展大牧场放牧业;c地气候类型主要分布在亚热带大陆东岸地区;三地纬度由高到低依次为a、c、b。 [考法综述] 关于气候的考查频率高,相对难度较大。通常会结合气候资料图,区域图或经纬网等考查气候类型的分布、判读及气候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关键是要掌握各气候类型的分布规律及其非地带性分布以及各气候类型的特点。命题法1 影响气候的因素及气候分布典例1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茶马互市”是中国西部地区历史上汉藏民族间一种传统的以“以茶易马”或“以马换茶”为中心内容的贸易往来。雅安是古代中国最重要的“茶马互市”交易点,素有“川西咽喉”和“雨城”之称,其周边地区山川秀美,河流众多。下图示意古代雅安及周边地区。雅安降雨多发生在夏秋季的夜间,试分析其原因。[解析] 影响降水的因素有地形、洋流、大气运动、海陆位置等。雅安位于季风区,夏秋季季风从海洋带来大量的水汽;雅安位于山间盆地,夜晚山顶降温快,冷空气沿着山坡滑入盆地底部,盆地暖空气被迫抬升,成云致雨;雅安临近河流,水汽充足,因此夏秋季夜间多雨。[答案] 雅安位于山间盆地(位于盆地西部边缘);夜晚山顶降温快,冷空气沿着山坡滑入盆地底部;盆地暖空气被迫抬升,成云致雨;临近河流,水汽充足;位于季风区,夏秋季季风从海洋带来大量的水汽。【解题法】 世界气候类型的分布与大气环流和洋流的关系(以北半球为例)命题法2 气候类型判读典例2 水分盈亏量是降水量减去蒸发量的差值,反映气候的干湿状况。当水分盈亏量>0时,表示水分有盈余,气候湿润;当水分盈亏量<0时,表示水分有亏缺,气候干燥。下图为我国两地年内平均水分盈亏和温度曲线图。读图,完成(1)~(2)题。(1)某农作物喜温好湿,能够正常生长和安全结实的气温要求是≥20℃,最短生长期为4个月。评价该农作物在两地的生长条件,正确的是( )A.①地温度条件适宜,水分条件不足B.②地温度条件适宜,水分条件不足C.①地水分条件适宜,温度条件不足D.②地水分条件适宜,温度条件不足(2)①、②两地的气候类型分别是( )A.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B.温带大陆性气候、高原和高山气候C.温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D.高原和高山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解析] 第(1)题,考查对图表的判读能力。由图中可以看出,①地水分盈亏量只有7、8两月大于0,水分条件适宜,其他月份都小于0,说明水分条件不足,该地各月的平均温度都小于20℃,不能满足该农作物生长的条件,所以A、C两选项错误;②地水分盈亏量各月都小于0,说明水分条件不足,5~9月的平均温度都在20℃以上,说明温度条件适宜,所以B选项正确,D选项错误。第(2)题,考查气候类型的判读。由图中可以看出,①②两地最冷月的平均温度均小于0℃,因此不可能是亚热带季风气候,A、C两选项错误;①地7、8月份降水量较多,且气温的年较差较小,不可能是温带大陆性气候,B选项错误;①地夏季气温较低,气温的年较差又较小,所以可能是高原和高山气候;②地全年降水量较少,气温的年较差大,应为温带大陆性气候,故D选项正确。[答案] (1)B (2)D【解题法】 气候类型的判读方法1.气候类型判断“三步法”:以形定位、以温定带、以水定型。第一步:以形定位若气温曲线向上凸,呈峰形(∩),则该地位于北半球;若气温曲线向下凸,呈谷形(∪),则位于南半球。第二步:以温定带 根据最冷月的均温,确定该地所属热量带。热带亚热带温带或寒带最冷月均温>15℃0~15℃<0℃(特例:温带海洋性气候最冷月均温>0℃)第三步:以水定型 在第二步基础上根据年降水量和降水季节变化(雨季时间),推断气候类型。2.气候资料图的判读方法气候资料图的形式多样,主要有柱状图(图一)、折线图(图二和图四)、点状图(图三)、二维坐标图(图五)、三维坐标图(图六)、玫瑰图(图七)、等值线图(图八)等。上述各气候资料图,虽然形式多样,但有一点是相同的,即提供的都是气温和降水的资料。因此我们判读气候资料图就是要读出各月的气温和降水量,然后用学过的知识来分析气候特征,判断气候类型。(1)图一所示气候类型终年气温较高,降水季节变化显著,分旱、雨两季,为热带季风气候。(2)图二和图四所示气候类型夏季高温多雨,冬季低温少雨,为亚热带季风气候。(3)图三和图六所示气候类型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为地中海气候。(4)图五包括a、b、c、d四地的气候统计资料,读图时应注意看清图例,读出四地1月和7月的气温和降水量后再确定其气候类型;a、b、c、d四地的气候类型分别是热带雨林气候、热带沙漠气候、地中海气候、温带季风气候。(5)图七中12条半径分别代表一年12个月,折线代表各月气温,以圆心为起点的放射粗线代表降水量,据图中数据可确定其气候类型为亚热带季风气候。(6)图八中P点所示气候类型为终年温和多雨的温带海洋性气候。命题法3 气候条件分析典例3 北京与河北张家口相邻,地域联系密切。读下图,完成下题。北京市与张家口市联合申办2022年冬奥会。概述崇礼作为雪上项目主赛场的气候条件。[解析] 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并结合当地的气候特点,从积雪量、风速角度分析。[答案] 与周边地区相比较,崇礼冬季积雪时间较长,在75天以上;平均风速较小,在2米/秒以下。【解题法】 气候分析和描述方法1.气候特征的分析和描述(1)气温特征:主要分析最高月气温、最低月气温和气温年较差。一般来说,最低月气温低于0℃描述时一般称作寒冷,0~10℃为低温,10~22℃为温暖,22~28℃为高温,高于28℃为炎热。气温年较差大于15℃可以认为大陆性较强,气温季节变化大;小于10℃表明海洋性显著,气温季节变化小。(2)降水特征:主要读取各月降水量,分析降水季节变化,估算降水总量。一般来说,月降水量低于10mm描述时称作稀少,10~50mm为少雨,50~100mm为多雨,大于100mm为丰富。(3)气温和降水配合情况:结合上述气温和降水特征的分析结果进行比较,并对气温和降水配合情况进行描述,如7月均温大于22℃、降水量超过50mm,可描述为“高温多雨”。2.描述气候分布主要从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两个方面分析。如地中海气候分布在南、北纬30°~40°大陆西部,亚热带季风气候分布在南、北纬25°~35°大陆东部等。3.描述气候成因主要从大气环流、海陆位置、地形、洋流等方面入手。4.在探讨气候对农业的影响时,常要表述温差大小、光照强弱、热量及降水的多少等。一地的自然景观主要取决于其水热条件。下图为北纬30°附近甲、乙两地的自然景观图。完成1~2题。1.下图为北纬30°附近①②③④四地的气候统计图。与甲、乙两地相对应的是( )A.甲—①,乙—②B.甲—②,乙—④C.甲—③,乙—①D.甲—④,乙—③答案 D解析 考查气候类型的判读。根据图示景观判断,甲地以沙漠为主且有绿洲分布,说明该地降水稀少,与其对应的气候资料为④;乙地远处高山上有冰雪,说明该地海拔较高,气温较同纬度其他地区偏低,与其对应的气候资料为③。故D项正确。2.甲、乙两地自然景观迥异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A.太阳辐射B.距海远近C.洋流性质D.海拔高度答案 D解析 考查影响自然带分布的主导因素。根据图示信息,甲地以沙漠为主且有绿洲分布,说明位于山麓地区,海拔较低;乙地远处高山上有冰雪表明该地海拔较高,故D项正确。非洲大陆有甲、乙、丙三个气象测站,三地纬度大致相当,气候类型相同,但由于所处海拔高度、离海洋远近不同,温度与降水量却存在一定差异。读图,回答问题。3.三个气象测站所在地的气候类型是( )A.北半球的地中海气候B.北半球的热带稀树草原气候C.南半球的地中海气候D.南半球的热带稀树草原气候答案 D解析 本题考查气候类型的判读。根据气温曲线可知三个气象测站7月气温均在一年当中最低,得知三个测站位于南半球,可排除A、B两项。再根据三个测站气温高时降水多,气温低时降水少,可断定不可能是地中海气候,C项错误。热带稀树草原气候气温与降水变化一致,故D项正确。图Ⅰ是2013年5月15日14:00欧洲部分地区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图Ⅱ是①、②两种气候类型的气温与降水量图。读图回答下题。(双选)4.图Ⅱ所示①、②气候类型与图Ⅰ中甲、乙、丙、丁四地气候类型相符的有( )A.①—甲B.①—丙C.②—乙D.②—丁答案 AD解析 由位置知,甲为温带海洋性气候,乙和丙均为温带大陆性气候,但纬度不同,气温不同,丁为地中海气候。①最低温在0℃以上,降水季节分配均匀,为温带海洋性气候,与甲对应;②冬季气温低,降水多,为地中海气候,与丁对应。下表是四个城市的气候数据。回答5~6题。城市气候要素1月4月7月10月全年甲气温(℃)8.915.02719.017.4降水(mm)5421544407乙气温(℃)2.49.418.410.410.2降水(mm)52498164696丙气温(℃)22.519.212.518.322.3降水(mm)136.3127.769.688.11276.5丁气温(℃)-4.613.125.812.411.5降水(mm)319.4192.5246445.表中四个城市,分布在我国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答案 D解析 甲城市雨热不同期,为地中海气候;乙城市全年温和湿润,为温带海洋性气候;丙城市1月气温最高、7月气温最低,位于南半球;丁城市冬冷夏热,雨热同期,为温带季风气候。我国没有地中海气候和温带海洋性气候分布区,但有大面积温带季风气候分布区。6.下列组合正确的是( )①甲城市有酿酒的有利条件 ②乙城市冬夏都适合穿西装 ③丙城市位于南半球 ④丁城市树木冬季常绿A.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答案 C解析 地中海气候分布区盛产葡萄等酿酒原料;丁城市冬季寒冷,自然植被为落叶阔叶林。7.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 即将修建的“中巴铁路”北起新疆喀什,南至巴基斯坦瓜达尔港。图一为“中巴铁路”规划线路及周边地区示意图。材料二 图二为喀什和瓜达尔气候资料图。喀什和瓜达尔两地气候的不同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喀什终年干燥少雨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 喀什冬冷夏热,瓜达尔终年炎热 喀什夏季降水偏多,瓜达尔冬季降水偏多 深居内陆 地形闭塞解析 气候的差异可从气温、降水两个角度比较。从两地的气候资料可知,喀什冬冷夏热,而瓜达尔全年高温,喀什夏季降水稍多,瓜达尔冬季降水较多。喀什深居大陆内部,距海较远,降水稀少。8.读图,回答问题。据图乙分析,与Q城相比较,B城的气候特点有何不同?形成两地气候差异的最主要因素是什么?答案 气温年较差比Q城小(冬季比Q城温和,夏季比Q城凉爽);降水季节变化比Q城小(年降水量比Q城多)。大气环流(海陆位置)。解析 比较气候特点的差异,可从气温(冬季气温、夏季气温、气温年较差)和降水(降水总量、降水的季节变化)两大方面来比较分析。根据图中经纬度可以判断B城位于欧洲西部,Q城位于我国东北地区。B城主要受西风影响,Q城主要受季风环流影响,可推知造成两城降水差异的因素是大气环流。9.读世界某区域图,完成问题。(1)判断图示气候区的气候类型名称,并分析该种气候的成因。(2)A地区的季风气候特征不如上海典型,从其季风气候特征不典型的表现和原因两方面加以说明。答案 (1)温带大陆性气候。地处安第斯山脉的背风坡,受山地的阻挡,难以获得西风从海洋带来的水汽,降水稀少,因而形成了温带大陆性气候。(2)表现:A地区冬夏气温温差较小;降水的季节分配相对比较均匀。原因:南美大陆相对亚欧大陆面积较小,海陆热力性质差异相对较小。解析 第(1)题,图示气候区位于南美洲温带大陆东岸,为非地带性温带大陆性气候区域。第(2)题,季风气候主要是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形成的,突出表现为雨热同期,但气温和降水季节变化大。季风气候特征不典型,则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及气温、降水季节变化都较小。读世界部分地区图,图中阴影为地面季风的地理分布区,完成(1)~(2)题。(1)关于图中①②两地季风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①地1月盛行西北季风,7月盛行东南季风B.②地夏季风成因与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有关C.②地夏季风来得迟,退得早易产生洪涝灾害D.①地冬季风势力强于夏季风,②地夏季风强于冬季风(2)当③地盛行西北季风时( )A.①地高温多雨B.②地寒冷干燥C.③地形成高压中心D.为1月份左右[错答] (1)B (2)C[错因分析] 第(1)题出错主要是对世界主要季风区的季风特点及成因模糊而错选。第(2)题出错的主要原因是不清楚澳大利亚西北部西北季风的形成原因而错选。[答案] (1)C (2)D[解析] 第(1)题,①地位于中国东部为温带季风和亚热带季风区,1月盛行西北季风,7月盛行东南季风,A说法正确;②地位于南亚地区,为热带季风区,夏季盛行西南季风,西南季风是南半球东南信风越过赤道右偏形成的,B说法正确;②地西南季风(夏季风)来得迟、退得早易产生干旱灾害,C说法错误;①地冬季风强于夏季风,②地夏季风强于冬季风,D说法正确。故答案选C。第(2)题,澳大利亚西北部盛行的西北季风是由于北半球东北信风随太阳直射点南移,越过赤道受地转偏向力影响,左偏形成的,①地处于冬季,寒冷干燥,A错误;②地位于热带,高温少雨,B错误;③地处于夏季,形成低压中心,C错误;③地盛行西北风最典型的时间为1月份左右。故答案选D。[心得体会]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