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霸优课】2017届高三地理二轮复习教学案:专题12考点2 人口结构与人口问题 (含解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学霸优课】2017届高三地理二轮复习教学案:专题12考点2 人口结构与人口问题 (含解析)

资源简介

1 人口结构的变化
人口结构可以分为自然结构,指人口的性别和年龄结构;社会经济结构,指人口的婚姻、家庭、民族、职业、教育程度等;人口的地域结构,指人口的地理分布。人口数量的变化、素质的提高都会反映在人口结构的变化上。总体上,随着社会的进步,人口结构也在不断优化。
2 不同国家的人口问题
发展中国家
发达国家
人口数量
持续增长势头居高不下
保持相对稳定,欧洲甚至呈现负增长
面临人口问题
人口出生率高、自然增长快,0~14岁的儿童比重过大
人口增长缓慢,人口老龄化
人口问题的影响
人口、资源、环境压力大,就业困难
劳动力不足、青壮年负担过重
解决人口问题的途径
实行计划生育政策,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采取鼓励生育的政策,接纳来自海外的移民
说明 人口老龄化的含义:一是指老年人口相对增多,在总人口中所占比例不断上升的过程;二是指社会人口结构呈现老龄化状态,进入老龄化社会。国际上通常的看法是,当一个国家或地区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比例超过10%,或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比例超过7%,即意味着这个国家或地区处于老龄化社会。
3 地域文化对人口发展的影响
不同的地域文化可以影响人们的婚恋观、生育观等,从而影响人口出生率的高低,最终影响人口的发展。外国文化中婚俗、宗教等对人口影响很大;中国文化对生育观念、职业选择、人口流动等有较大影响。
注意点
1.正确看待人口问题
人口增长是否合理,关键不是数量的多与少、增长率的高与低,应该看其发展变化是否与社会经济发展、环境变化相协调;缓慢的人口增长不能满足社会经济发展所需要的劳动力,过快的人口增长使社会经济不能满足人口的需求,这都是不合理的人口增长;所以评价人口增长是否合理必须在一定历史时期、一定社会生产力水平下来进行。
2.我国的主要人口问题及对策
(1)我国的人口问题。
①人口基数大,增长快;②农村人口比重大;③人口结构不合理(男性比例偏高和人口老龄化问题出现);④人口素质较低;⑤人口地区分布不平衡。
(2)我国的人口对策:一方面要严格控制人口数量,加强人力资源开发,提高人口素质,充分发挥人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另一方面,要合理地利用自然资源,减轻人口对资源和环境的压力,为可持续发展创造一个宽松的环境。
读“近三十年来我国某省四个不同年份的人口年龄构成示意图”,回答1~2题。
1.图中四个年份的先后顺序是
(  )
A.①②③④
B.④③②①
C.③②①④
D.④①②③
答案 D
解析 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反映了人口出生率的变化;随着社会生产力的提高和经济的发展,我国人口出生率逐渐降低,故根据人口出生率的高低可知,人口年龄结构发生变化的年份顺序是④①②③;故D项正确。
2.按照联合国标准,如果一个地区≥60岁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达10%,则可视为进入老龄化社会,该省开始进入老龄化社会的时间在(  )
A.①以后,②之前
B.②以后,③之前
C.③以后,④之前
D.④以后,①之前
答案 A
解析 由老龄化社会的含义可知,60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比例达10%时,该地区进入老龄化社会;结合图示可知,该省进入老龄化社会的时间应在①以后,②之前,故A项正确。
当人口负担系数(非劳动年龄人口数与劳动年龄人口数之比)小于或等于50%时,称为人口机会窗口期,也可称为人口红利期。据专家推断,我国人口红利从2014年开始消失。据此回答3~4题。
3.下列四幅图中,未来几年人口红利增长较快的是(  )
答案 B
解析 本题组的切入口在于对题干“人口红利期”的理解,即≤50%。B金字塔图显示的人口年龄结构,未来几年少年儿童明显减少,而老年人口增加缓慢,劳动力比重增加较快,即人口红利增长较快。
4.人口红利消失带来的影响为
(  )
A.劳动力充足
B.社会负担减轻
C.经济增速减缓
D.人口数量减少
答案 C
解析 人口红利消失,则劳动力比重下降,抚养费用增加,社会财富积累减慢,经济增速减缓。
 [考法综述] 人口问题是本专题的重要考查内容之一。我国人口问题的现状及发展,我国的人口政策都是高考关注的问题。理解不同的人口结构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关键。
命题法 人口年龄结构及人口问题分析
典例  下图示意我国不同生育率方案预测的2050年人口结构。读图完成(1)~(2)题。
(1)c方案与a方案的人口结构比较,差异最大的是(  )
A.人口性别比
B.老年人口比重
C.青壮年人口比重
D.少儿人口比重
(2)从我国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判断,三种生育率方案(  )
A.a方案较合理
B.b方案较合理
C.c方案较合理
D.均不合理
[解析] (1)由图可知,c方案少儿人口比重较大,而a方案少儿人口比重较小。两种方案人口性别比、老年人口比重、青壮年人口比重差别不大。(2)a方案生育率较低,老龄化问题较严重;c方案生育率较高,人口增长较快,对资源、环境压力较大,容易引发人口问题;b方案生育率在a、c两种方案之间,人口增长较均衡,比较合理。
[答案] (1)D (2)B
【解题法】 人口金字塔图的判读方法
1.含义
人口金字塔又称人口性别年龄金字塔,是直观地表示人口性别和年龄结构的横列式条形图,便于说明和分析人口现状、类型和未来发展趋势。
2.内容
人口金字塔的每一层代表一个年龄组的人口,上部代表老年人口,下部代表少年儿童人口,中间为青壮年人口;左半部分代表男性,右半部分代表女性;水平方向的长度表示男性和女性人口的数量或各在总人口中所占的百分比。(如下图)
3.人口金字塔图的类型
人口年龄构成和人口金字塔基本上可分为三种类型(如上图),即:(1)年轻型(增长型)——年轻人口比重大,塔形下宽上尖(如上左图);(2)成年型(稳定型)——除极老的年龄组外,各年龄组人数差别不大,塔形较直,只在高龄人口部分急剧收缩(如上中图);(3)老年型(衰退型)——年轻人口比重小,中年以上比重较大,塔形下窄上宽(如上右图)。
4.判读步骤
(1)读构成。可直接读出该地区不同年龄段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
(2)定类型。年轻型和成年型人口金字塔图对应“高低高”型的人口增长模式,其中年轻型人口处于加速增长阶段,成年型人口处于增长减缓阶段;老年型人口金字塔图对应“低低低”型的人口增长模式。
(3)析变化。
①从年轻型到老年型的正常转变。其变化主要是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受人口自然增长的影响,人口增长模式由“高高低”型→“高低高”型→“低低低”型转变。
②特殊变化。下左图表示青年男性人口所占比重异常偏小,这最可能是战争影响的结果;下中图表示青少年人口所占比重较低,这是人口负增长的结果;下右图表示青年女性人口的比重异常偏大,这可能是由于该地发展了服装、纺织等有利于女性就业的产业部门。
1980年我国开始执行一对夫妇只能生育一胎的计划生育政策,2013年启动实施一方是独生子女的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的政策。图一是1978年以来我国人口自然增长率变化图,图二是我国未来基于不同生育政策的出生人口规模预测图。读图回答1~2题。
1.1980年我国执行计划生育政策后(  )
A.人口规模开始下降
B.人口规模持续增加
C.人口增速开始减慢
D.人口规模保持稳定
答案 B
解析 主要考查我国的人口增长情况。由图一可知,我国执行计划生育政策后,开始人口自然增长率波动变化,然后持续下降,但始终大于4‰,说明人口规模是持续增加的。故选B项。
2.不同生育政策可能对我国未来人口产生的影响是
(  )
A.全面放开二孩,人口增长速度将持续增加
B.生育政策不变,人口规模在未来30年持续下降
C.放开单独二孩,人口年龄结构将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
D.放开单独二孩,人口出生率在未来30年持续上升
答案 C
解析 由图二可知,全面放开二孩,我国的出生人口开始快速增加,但随后增加的人口逐渐减少,并有波动,说明人口增长速度并不是持续增加的;生育政策不变,由图看出出生人口数量持续下降,但自然增长率不一定是负值,因此人口规模在未来30年不一定持续下降;放开单独二孩,出生率会有所上升,但随着人口文化素质的提高,社会经济条件的好转,出生率不一定在未来30年会持续上升,但人口年龄结构将有一定程度的改善。
人口抚养比是指非劳动年龄人口数与劳动年龄(15~64岁)人口数之比。下图示意1980~2030年我国少儿抚养比和老年抚养比的变化趋势。读图回答3~4题。
3.2015年前后我国老年抚养比变化明显,主要的影响因素是(  )
A.性别比例
B.医疗水平
C.教育程度
D.年龄结构
答案 D
解析 考查人口老龄化及其影响。老年人口抚养比上升,说明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上升,因此D项正确。性别比例与人口抚养比无关,A项错误;医疗水平和教育程度可以影响出生率和死亡率,对人口抚养比的影响是间接的,因此B、C两项错误。故选D项。
4.随着我国人口抚养比的变化,2025年后可能出现(  )
A.人口迁移加剧
B.劳动力渐不足
C.人口分布不均
D.社会负担减轻
答案 B
解析 考查我国的人口问题。老年抚养比上升、少儿抚养比下降,说明新增劳动人口减少、原有劳动人口逐渐减少,进而会导致劳动力短缺,B项正确。国家整体人口抚养比的变化不会导致人口迁移和人口分布的明显变化,因此A、C两项错误;少儿抚养比的持续下降,说明新生儿减少,会导致人口年龄结构的持续老化,养老负担会加重,因此D项错误。故选B项。
5.下图示意甲、乙、丙、丁四地的人口统计。关于图中四地人口状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甲适龄参军人数比例高
B.乙地是发达国家
C.丙地劳动力不足
D.丁地人口增长模式为原始型
答案 A
解析 甲地人口年龄金字塔呈年轻型,青少年比例大,适龄参军人数比例高;乙地人口增长呈现高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的特点,应该是经济非常落后区域,不可能是发达国家;丙地老年人比例很低,应为年轻型人口年龄结构,劳动力充足;丁地人口增长呈现低出生率、低死亡率、负自然增长率的特点,为现代型模式。
6.下图为我国中部省份某村落人口年龄构成,其成因最可能是当地(  )
A.出生率下降
B.医疗水平进步
C.乡镇企业发展
D.劳动力输出
答案 D
解析 该地20~40岁的人口较少,说明劳动力大量向外迁移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