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霸优课】2017届高三地理二轮复习教学案:专题16考点2 交通运输布局变化的影响 (含解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学霸优课】2017届高三地理二轮复习教学案:专题16考点2 交通运输布局变化的影响 (含解析)

资源简介

一、交通与聚落形态变化的关系
 1 交通运输方式的变化影响聚落空间形态的变化
 2 交通运输布局的变化影响聚落发展速度
二、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的变化对商业网点布局的影响
1 交通运输对商业网点密度的影响
2 交通运输对商业网点选址的影响
3 交通运输对商业中心形成与发展的影响
注意点
1.交通运输并不是影响聚落形态的决定因素
交通条件对聚落的形态影响很大,但并非起决定作用。因为聚落形态的形成受地形、河流、政策、城市规划等因素的共同影响,并非一个因素决定的。
2.并非各种交通运输方式都对聚落形态产生很大影响
公路、铁路、河运对聚落形态的影响很大,但航空、管道运输对聚落形态的影响较小,因为飞机场远离聚落,管道线路一般在地下。
3.平原地区的商业网点密度不一定大于山区
一般来讲,山区商业网点的密度较小,平原地区商业网点的密度较大。但在热带、寒带的平原地区,由于气候恶劣,人口密度小,商业网点的密度也很小。
读某城市空间形态变化示意图,回答1~2题。
1.从城市略图中可以看出该城市早期
(  )
A.沿铁路延伸    
B.沿垂直于公路走向的方向延伸
C.受地形的影响
D.沿河流延伸
答案 D
解析 读图即可知早期的城市沿河流分布。
2.从1980年到2011年,该城市空间形态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矿产开发和人口数量的变化
B.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的变化
C.生活方式和消费水平的变化
D.地表形态和河流径流的变化
答案 B
解析 1980年以来,城市规模的扩大和形态的变化与城市
桥梁、公路以及铁路的建设与布局有着密切的联系,由此判断该城市空间形态的变化原因是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的变化。
读我国某城镇区域简图,回答3~4题。
3.图中东西向门市布局的主要原则是(  )
A.市场最优原则
B.交通最优原则
C.便民最优原则
D.环境最优原则
答案 B
解析 从图中可以看出,东西向门市沿交通线布局在道路两侧,以交通最优为原则。
4.图中箭头表示城区主要人流方向,若在南北向道路上设置一个经营蔬菜的商业网点,乙地比甲地更具优势的原因是(  )
A.邮局和医院需求量大
B.更靠近国道
C.地处下班人流方向的右侧
D.地势较开阔
答案 C
解析 甲、乙两地位置相似,位于同一条道路的两侧,市场需求量、国道位置、地势状况相同,但乙地位于下班人流方向的右侧,更方便人们购物。
 [考法综述] 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的变化的影响,一是考查聚落从古至今的分布变化和形态变化;二是考查商业网点的选址及密度与交通运输的关系。
命题法1 交通运输与聚落形态
典例1  北京与河北张家口相邻,地域联系密切。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说明百余年来北京至张家口之间交通运输的变化,并分析此变化对聚落兴衰的影响。
[解析] 根据图示北京及张家口的交通线路分析交通运输的变化,主要表现为交通线路增多和交通运输方式多样化,而交通条件发展和衰落会影响沿线聚落的兴衰。
[答案] 运输方式变化大;出现铁路、公路、高速公路;交通线路增多,路网密度变大。古驿站衰落;部分聚落(张家口、崇礼等)等级提升。
【解题法】 交通运输对城市形态影响的分析方法
分析交通运输对聚落形态的影响时,应首先明确交通运输状况,尤其是交通线路的延伸方向,因为它往往影响聚落的扩展方向,从而影响聚落的形态变化;其次再结合聚落所在地的自然条件及经济发展中经济布局的变化等信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比如下图所示某城市不同时期空间形态的变化,由图中聚落的空间形态分布可以看出,该城市a时期城区主要沿河流分布,呈条带状,主要交通运输方式为水运;b时期城市空间形态沿铁路、公路等交通干线扩展,街区面积不断扩大,说明铁路、公路等交通运输方式的出现改变了城市形态。
命题法2 交通运输布局对商业网点分布的影响
典例2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甲地某传统美食历史悠久,闻名遐迩。自从沿线高速公路建成后,以经营该传统美食为主的餐饮业在甲地逐渐衰落,而在乙地日趋兴盛。下图示意区域中心城市M至甲地的交通线。
分析高速公路建成后,经营该传统美食的餐饮业在甲地与乙地此衰彼盛的原因。
[解析] 本题考查交通运输的影响。由图文资料可知,M市是主要食客源地,修建高速公路之前,甲地位于通向M市的公路旁边,生意兴隆;但修了高速公路之后乙地紧靠高速公路且有出入口连接,交通区位优势明显,吸引该传统美食餐馆和M市消费者集聚,进而由于集聚产生集聚效应和品牌效应,餐饮业得以兴起。而甲地因远离市场且交通不便,传统美食生产逐渐衰落。仔细读图,联系交通运输的影响是答题关键。
[答案] M市为主要食客源地。高速公路快捷、方便,吸引M市的更多食客。高速公路在乙地有出入口(乙地来往M市远比甲地方便)。经营该传统美食的餐馆在乙地开设更多,名气渐盛;而甲地因交通相对不便,经营该传统美食的餐饮业逐渐衰落。
【解题法】 交通运输发展对商业网点分布规律的影响
甘德国际机场(下图)曾是世界上最繁忙的航空枢纽之一,当时几乎所有横跨北大西洋的航班都要经停该机场补充燃料。如今,横跨北大西洋的航班不再需要经停此地。据此完成下题。
1.甘德国际机场失去国际航空枢纽地位的主要原因是(  )
A.地区经济发展缓慢
B.横跨北大西洋航班减少
C.飞机飞行成本降低
D.飞机制造技术进步
答案 D
解析 由于科学技术的发展,飞机制造技术提高,飞机续航能力增强,所以横跨北大西洋的航班就不需要经停甘德机场了。
下图是我国某城镇发展变化示意图。读图回答下题。
2.随着新城区的建设,区域交通格局改变,待建码头的主要作用是(  )
A.实现各类交通有效衔接
B.减轻城镇人口压力
C.拉动城镇向西迅速扩展
D.完善区域城镇体系
答案 A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交通建设的意义。图中显示待建码头靠近高速公路,且与普通公路相连,位于多条交通线交会处,起到了区域水运与陆运交通衔接的作用,故A正确。另外,也可从题干中“区域交通格局改变”这一信息来得出答案。
结合图文材料,回答下题。
上图所示的大型商城,以汇集国际品牌商品、价格优惠为经营模式。某地理小组学生实地考察了该商城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3.同学们经考察认识到,最利于该商城发展的区位条件是(  )
A.靠近铁路、公路,货运成本低
B.位于大城市之间,顾客来源广
C.接近城市边缘,土地成本较低
D.远离城市中心,环境质量优良
答案 B
解析 本题考查商业中心的区位条件,以国际品牌为主的大型商城选址首要考虑的是消费人群和市场。从图中看出,大型商城位于北京和天津之间,交通便利,顾客来源广,接近大量的消费人群,故B项正确。交通便利主要是为了方便顾客出行,而不是为降低货运成本,故A项错误。C项不是大型商城发展的主要区位条件,D项与大型商城的发展关系不大,C、D项错误。
下图为高速铁路建成前后的城市时间距离(单位h为小时)变化示意图,据此回答4~5题。
4.高铁建设对城市发展的主要影响表现在(  )
A.城市间的距离缩短
B.城市内部时间距离缩短
C.城市服务范围扩大
D.城市内部交通更加拥堵
答案 C
解析 根据图中高速铁路建成前后的城市时间距离变化,可知城市间的时间距离缩短,但不是实际距离缩短,高铁建设对城市内部时间距离没有影响,城市范围扩大,城市内部交通没有变得更加拥堵。
5.由图中信息预测,将有可能发展为区域核心城市的是(  )
A.甲城
B.乙城
C.丙城
D.丁城
答案 B
解析 根据图中计划中的城际轨道的布局和城市等级,城际轨道交通和高铁布局逐步完善,城市等级高的乙城市将有可能发展为区域核心城市。
6.阅读图文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下图为福建省1982年和2005年交通与城市发展示意图。改革开放后,随着交通条件的改善,福建省经济得到快速发展,地区生产总值由1982年的117.81亿元增加到2005年的6
554.69亿元,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
(1)简述福建省交通运输网的变化特点。
(2)说明交通条件改善对福建省城市化的促进作用。
答案 (1)交通运输线路里程增加,站点增多,密度增大;高速公路从无到有,沿海地区及其与中西部之间的交通线明显增多,交通布局更加合理;形成了以铁路、公路、水运、航空等为主的省级综合运输网。
(2)加强了区域内外联系;促进了经济发展,推动了工业化进程和产业结构调整,农村人口向城市迁移;城市数量增多,规模扩大、等级提升,布局合理,沿海地区城市密集,城市等级体系更加完善。
解析 第(1)问,应从交通运输方式、交通运输线路里程、交通运输线密度、交通运输线的空间分布、交通运输网的构成等方面进行描述。第(2)问,应从城市社会经济发展(包括工业化进程、产业结构、人口迁移等)及城市化特征(包括城市数目、城市等级、城市规模、城市的空间分布、城市等级体系等)两方面进行说明。
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尼日利亚人口超过1亿,经济以农矿业为主。2014年11月20日,尼日利亚与我国正式签署了沿海铁路项目商务合同。该项目总金额达119.7亿美元,全线采用中国铁路技术标准,是截至当时中国对外工程承包史上单体合同金额最大的项目。下图示意尼日利亚铁路的分布。
(1)归纳尼日利亚现有铁路路网特点及作用。
(2)指出尼日利亚拟建沿海铁路的布局特点。
(3)指出因尼日利亚沿海铁路项目而可能获益的我国主要工业部门。
答案 (1)路网特点:线路较少(密度较低);连接内陆和沿海港口。作用:方便农矿产品出口和进口商品的运输。
(2)横贯沿海地区(或几乎与海岸线平行);连接东、西两条(通向内陆地区的纵向)铁路,构成铁路网。
(3)钢铁、机械、机车制造、电子通信、管线、建材等与铁路建设和列车制造有关的部门。
解析 第(1)问,根据图中铁路分布可知其路网特点;作用主要从产品的输出和输入方面回答。第(2)问,尼日利亚拟建沿海铁路的布局特点应从横贯沿海地区、连接东西向铁路方面回答。第(3)问,铁路建设需要用到建筑材料、钢材、零部件、运输工具等,因而尼日利亚沿海铁路项目可能获益的我国主要工业部门为钢铁、机械、电子通信等与铁路建设和列车制造有关的部门。
读“美国各类运输方式按里程增长变化示意图”,回答(1)~(2)题。
(1)①②③④分别表示的运输方式是(  )
A.①运河 ②铁路 ③公路 ④民航
B.①运河 ②公路 ③铁路 ④民航
C.①铁路 ②运河 ③公路 ④民航
D.①运河 ②公路 ③民航 ④铁路
(2)根据上图和所学知识,下列有关美国运输方式增长变化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每一条成长曲线最高点是由自然条件和资源条件决定的
B.新兴的运输方式竞争可能使原有运输方式地位相对下降
C.随着经济的发展,水运、铁路的货物运输量将快速增长
D.第三产业和高技术的发展可能使货物运输更注重提高运输质量
[错答] (1)B (2)D
[错因分析] 本组织出现错误的原因:一是不了解选项中各种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而错选;二是对水运特点理解不透彻而错选。
[答案] (1)A (2)C
[解析] 第(1)题,读图可知,①运输方式发展最早,且目前运输里程增长小,可判断其为运河;④运输方式发展最晚,且运输里程波动增长,为航空运输;③运输方式运输里程最大,说明③运输方式最灵活,为公路运输。故A项正确。第(2)题,水运运量大,速度慢,而铁路运输运量大,且速度相对较快,更具有竞争性。所以随着经济发展,铁路运输货物量将增加,而水运则会相对减少,C项说法不正确,符合题意。
[心得体会] 
………………………………………………
………………………………………………
基础组
时间:30分钟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4分)
[2016·武邑中学模拟]2013年12月28日,沪汉蓉铁路渝(重庆)利(利川)段开通,至此沪汉蓉铁路客运专线全线贯通。该专线经过多种地形区,多次跨越江河,修建难度大。据了解,目前唯独宜昌至利川段未开行动车。读图,完成1~3题。
1.促使沪汉蓉铁路渝利段开通的主导区位因素是(  )
A.技术因素
B.政策因素
C.经济因素
D.自然因素
答案 C
解析 要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首先要有便利的交通运输,因此当前影响我国铁路修建的主导因素是经济因素。
2.宜昌至利川段未开行动车的主要原因是(  )
A.沿线资源丰富,运量大,难以提速
B.沿线地形条件复杂,桥梁、隧道居多
C.沿线人口稠密,地表崎岖,气候条件复杂
D.沿线经济落后,小城镇太多
答案 B
解析 由所学知识可知,宜昌至利川段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地形条件复杂,多桥梁、隧道,难以提速,故一直未开行动车。
3.关于沪汉蓉铁路修建的主要意义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交通更完善,前来务工、旅游等的客流将加速流动
B.增大了铁路联网效应,直接缓解了长江沿江货运压力
C.成渝经济圈、长江中游城市圈、长江三角洲城市圈联系更密切
D.形成以武汉为中心的“十”字铁路结构,从武汉到全国各大城市更快捷
答案 B
解析 该铁路为客运专线,故不会直接缓解长江沿江货运压力。
[2016·枣强中学一轮检测]“最短时间距离”是指某铁路站点与其他铁路站点之间列车运行的最短时间之和,单位为百小时(100
h),可用来表示铁路交通通达度。图一为“中国铁路站点最短时间距离等值线分布图”,图二为“几种交通运输方式(铁路、公路、水运、航空)特征比较示意图”。读图,完成4~5题。
4.图一中铁路交通通达度最好与最差的站点分别是(  )
A.北京、福州
B.广州、乌鲁木齐
C.兰州、哈尔滨
D.郑州、拉萨
答案 D
解析 由题干内容可知,数值最小的通达度最好,数值最大的通达度最差,可作出判断。
5.关于图二中运输方式科学的理解是(  )
A.甲适宜哈尔滨至成都长距离运输
B.快速文件由北京至拉萨选择乙方式最好
C.丁是西安至兰州最重要的运输方式
D.上海至福州丙运输方式受水文影响最大
答案 B
解析 图二中,甲速度较低、运量较小,应为公路运输,适宜短途运输;乙速度最快,运量最小,应为航空运输,快速文件时效性强,故应选择航空运输;丙速度较快、运量较大,应为铁路运输,连续性好,不受水文影响;丁速度最慢、运量最大,应为水运,西安至兰州最重要的运输方式应为铁路。
[2016·衡水中学周测]地铁和轻轨构成重庆的城市轨道交通系统,下图示意重庆市已建成通车的城市轨道交通系统。读图,完成6~7题。
6.下列关于重庆的轨道交通叙述正确的是(  )
①长江以北轨道线路密度比长江以南密度大,是因为长江以北多平原,长江以南多山地 ②重庆的轨道交通呈现规则的几何形状 ③重庆轨道交通对沿线房地产的正面影响是提高沿线的房地产价值 ④重庆修建城市轨道交通的最主要目的是改善交通状况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答案 C
解析 长江以北商圈分布多,说明重庆市人口和经济中心在长江以北,故轨道线路长江以北密度更大;图示明显看出重庆的轨道交通并不呈现规则的几何形状;交通通达度提高,房地产价值会提高。
7.新建轨道交通的沿线最可能出现
(  )
A.中心商务区
B.居民住宅区
C.大型工业区
D.城市绿化带
答案 B
解析 新建轨道交通沿线通达度提高,便于市民出入,最可能出现居民住宅区。
[2016·冀州中学月考]河池市地处云贵高原南缘,位于广西西北部。河池机场位于河池市西北方向的见塘山,距离市中心37千米,是削峰填沟建成的山顶民用国内支线机场(如图)。机场2014年8月投入运营后,广西的机场数量增加到7个。完成8~9题。
8.河池市选在山顶建设机场的主要原因是(  )
A.降低建设费用
B.满足飞机起降净空需求
C.保护生态环境
D.开辟见塘山新的旅游景观
答案 B
解析 河池市地处云贵高原南缘,山岭绵延,在山顶削峰填沟既能满足机场跑道等地面建设的地形需求,又能满足飞机起降的净空需求,但建设费用高、技术难度大,生态环境改变较大。机场主要是交通设施,旅游景观作用微弱。
9.河池机场建设的重大意义有(  )
A.缓解人地矛盾,分散河池市城市职能
B.河池建设成为广西航空枢纽城市
C.改善河池对外交通条件,加强区际联系
D.促进河池市沿边贸易进一步发展
答案 C
解析 机场属于交通建设,不属于分散城市职能范畴;河池机场为民用支线机场,不会成为广西航空枢纽;河池不在边境,没有沿边贸易。
[2016·武邑中学周测]下图为我国某区域图。清末起,在杨庄镇、安池镇、后峪子村等地逐渐形成有规律的赶集日。其中杨庄镇集日为逢3、逢7,安池镇集日为逢4、逢8,后峪子村集日为逢1、逢6。20世纪80年代以后,杨庄镇集日慢慢变为逢3、逢5、逢7。完成10~11题。
10.与周围村落相比,后峪子村成为集市点的原因是(  )
①基础设施完善 ②该村等级更高,服务种类更多 
③地理位置较优越 ④交通通达度好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答案 D
解析 与其周围村落相比,后峪子村位于区域村落的中心位置和乡道交会处,交通相对便捷,服务范围广。
11.20世纪80年代以后,杨庄镇集日由逢3、逢7慢慢变为逢3、逢5、逢7的主要原因最可能是
(  )
A.安池镇消费能力下降
B.乡镇政策的影响
C.杨庄镇交通条件明显改善
D.杨庄镇服务范围缩小
答案 C
解析 杨庄镇集日由逢3、逢7慢慢变为逢3、逢5、逢7,说明商业活动量增加,商业地位超过了同级别的安池镇。主要原因最可能是省级道路的开通,交通通达度提高,服务范围增大。
二、非选择题(共40分)
12.[2016·衡水中学月考]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5分)
2014年11月20日,中国铁建与尼日利亚政府签署的尼日利亚沿海铁路项目的商务合同,铁路西起尼日利亚经济“首都”、港口城市——拉各斯,东到卡拉巴尔,全线采用中国铁路技术标准。下图示意沿海铁路线选线。
(1)指出沿海铁路建设对尼日利亚的意义。(6分)
(2)全线采用中国铁路技术标准,对中国有什么好处?(4分)
(3)简析拉各斯成为尼日利亚最大商业中心的优势区位条件。(5分)
答案 (1)完善铁路网,促进石油等矿产资源输出;带
动沿线相关产业发展,促进经济繁荣;建设期间和运营后都会提供大量就业机会,提高尼日利亚就业率。
(2)带动中国装备出口,增加经济收入;提高中铁技术知名度,利于开拓中铁建设国际市场。
(3)位于沿海港口,有铁路通往内地,商品来源和服务范围广;拉各斯为大城市,本身具有较强的生产和消费能力。
解析 第(1)题,铁路建设的意义主要是经济(资源开发、产业发展等)和社会(就业、民族团结等)意义。第(2)题,全线采用中国铁路技术标准,则增加中国制造业产品出口,也提高了中国铁路技术知名度。第(3)题,商业中心的形成要有稳定的商品来源和市场,便捷的交通,本身生产和消费能力等条件。
13.[2016·枣强中学猜题]阅读下图,完成下列要求。(25分)
(1)从①②③④⑤五地中,找出最有可能发展成为较大规模聚落的两处并说明理由。(6分)
(2)①地有一批矿石要运往⑥地,可选择的运输方式有哪些?各有什么利弊?(11分)
(3)评价⑥处建港的区位条件。(8分)
答案 (1)③处,地处两条公路交会处,又是水陆交会点,交通便利;④处,地处两条河流交会处,又是水陆交会点,交通便利。
(2)方式一:先经公路从①运输至②处,再通过河流从水路运至⑥地。水运价格较低,运量较大,但运输途中增加装卸成本。
方式二:用公路运输至⑥地。直达目的地,但路途较远,增加运输成本。
方式三:先经公路从①运输至③处,再通过河流从水路运至⑥地。水运价格较低,运量较大,但运输路径增加,途中增加装卸成本,运输成本较高。
(3)陆域地形平坦开阔,利于港区陆地建设布局;河流、公路连接众多聚落,腹地宽广;水深岸陡,利于港区码头建设;位于河口海湾,利于避风、避浪,但河流带来的泥沙可能淤积严重。
解析 第(1)题,交通线交会点人流、物流量大,往往形成城镇。第(2)题,从①地出发顺公路走,在不同交通运输方式交会处即有不同运输方式的选择。第(3)题,建港的区位条件要从水域和陆域两大方面进行论述。
能力组
时间:20分钟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24分)
[2016·衡水中学期中]下图是2012年海南省四种交通运输方式的货物周转量(亿吨/千米)和旅客周转量(亿人/千米)统计图。据图回答下题。
14.四种交通运输方式对应正确的是(  )
A.①—公路
B.②—航空
C.③—海运
D.④—铁路
答案 C
解析 图中显示③货物周转量很大,而旅客周转量很小,结合海南四面临海的位置特点,可判断③为海运。
[2016·武邑中学期中]我国长三角地区城际高铁多段地基采用水泥粉煤灰碎石(CFG)桩施工技术。下图为铁路CFG桩复合地基示意图。读图,完成15~16题。
15.长三角地区城际高铁多采用CFG桩复合地基的主要目的是(  )
A.防止春季冻土消融
B.防止黏土地基沉降
C.减少大量占用稻田
D.降低洪水泛滥危害
答案 B
解析 长三角为“年轻”的冲积平原,地基比较松软。复合地基对地面混凝土垫层支撑作用强大,可有效防止软土地基的沉降。
16.长三角地区城际高铁的建成通车带来的有利影响是
(  )
A.显著减轻航空运输的压力
B.提高沿线农产品的外运量
C.缩短中东部地区时空距离
D.促进当地旅游资源的开发
答案 D
解析 城际铁路以短途客运为主,可明显减轻两个城市之间公路交通运输的压力,对适合长途的航空运输和长距离的中东部联系几乎无影响,故A、B、C错误。长三角地区城际高铁建成通车,内部交往更加便捷,利于当地旅游资源的开发,D对。
[2016·衡水中学期末]成都快速路网规划大致呈“三环十六射”状。读成都“三环十六射”快速路网(部分路段未显示)示意图,回答17~19题。
17.图中二环路的主要作用是(  )
A.加强城区与外界的联系
B.形成快速进出城的道路条件
C.保证市内交通畅通
D.缓解城西方向的交通压力
答案 C
解析 城市环线的作用主要在于分散车流,缓解市区内部的交通压力。
18.成都“三环十六射”快速路网的建成(  )
A.将促使城市中心商务区向外迁移,以减轻城市交通压力
B.将加快市区人口向郊外迁移,从而完成逆城市化
C.将推动城市化进程,大幅度提升城市化水平
D.将完善成都城区路网体系,提升整个路网的承载能力
答案 D
解析 建设“三环十六射”快速路网的主要目的是提升成都市区交通承载能力,使城市道路网进一步完善。
19.下图示意成都某出城高速公路的一部分,图中等高线数值a>b>c,则(  )
A.该高速公路大致为西北—东南走向
B.图中①处为背斜、②处为向斜
C.①处可能有高架桥,②处可能有隧道
D.该高速公路经过了鞍部地形区
答案 C
解析 根据图中指向标可以判断该公路为东西走向;①处为谷地,可能建有高架桥,②处为山脊,可能有穿山隧道;B、D两项所述无法判断。
二、非选择题(共24分)
20.[2016·衡水二中期中]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24分)
加利福尼亚州位于美国西海岸,面积41万平方千米,人口3
769万(全美第一),人口密度86人/平方千米。该州有发达的航空运输系统及高速、快速公路系统;其经济的主体是农业,其他重要的产业还有航空及硅谷的高科技产业。
2015年1月6日,造价680亿美元的美国第一条高速铁路在加州中部破土动工。加州高铁项目将全部使用可再生能源,其客源主要来自旧金山和洛杉矶。通车后时速约为352千米,届时从洛杉矶到旧金山将由原来的9小时缩短为2小时40分钟。下图是加州高铁规划路线示意图。
(1)指出加州高铁在选线时所考虑的主导因素。(4分)
(2)该高铁项目曾引发当地民众不满,请分析其地理原因。(10分)
(3)加州高铁经过30年的论证,最终立项。请说明加州发展高铁运输的理由。(10分)
答案 (1)地形、城市。
(2)加州已有完善的高速公路、航空运输系统;客源主要来自旧金山和洛杉矶,沿线客运需求量较小;修建高铁成本高;占用大量农田;破坏沿线的生态环境。
(3)加州人口多,潜在的客运量大;高铁能增加出行方式,缓解原有交通的压力;使用可再生能源,利于改善大气质量;大大缩短了城市间的出行时间;高铁受天气影响较小。
解析 (1)注意关键词“指出”,不需要具体说明。高铁线路穿过了众多城市,沿山脉之间的谷地穿行,说明地形和城市是主要影响因素。(2)一般从市场需求、造价,以及对环境的不利影响角度分析。依据材料知该地已有完善的高速公路、航空运输系统,客源主要来自旧金山和洛杉矶而需求量少,造价680亿等信息;图示路线穿过农业区,占用农田;以及大型工程建设必然对环境有不利影响。(3)挖掘信息,从有利的方面分析。如人口多而市场潜力大,高铁速度快而使出行时间缩短,使用可再生能源而利于环境保护,高铁相对于航空受天气影响小等。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