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2.4火山和地震教案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交流处理信息资料的能力。2.引导学生提出并确定研究问题:地震是怎样形成的?3.引导学生认识地震与人类生活的关系,了解我国古代人民探索预测地震的方法并借此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21·cn·jy·com4.使学生知道地震自救的方法,进行模拟地震演习,让学生认识到用知识守护自己的生命。过程与方法:1、搜集处理有关地震的信息资料,了解地震这种自然现象的发生不可避免及地震灾害。2、通过模拟实验和推理想象,自行获取地震的成因的知识。3、了解地震自救的知识,学会地震自救的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1、让学生了解古代、现代对地震的研究和预测,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和关注人类社会的情感。2、培养学生应急自救的适应能力和临危不乱的心理品质。教学重点、难点对地震的成因进行推理、想象。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发探究欲望1、从太空望去,有一颗美丽的蓝色星球,这就是我们的家园——地球。地球从形成的那一刻起,就从来没有停止过运动。世界屋脊喜马拉雅山上曾经发现过海洋生物化石。地下深处由植物生成的煤海。盘山公路边陡峻山崖上显示的地层弯曲与变形,是滑翔爱好者眼中的美景。美丽的雅鲁藏布江大峡谷和蔚蓝海岸边上写意的小山……无不书写着亿万年来大地沧海桑田的变迁。然而,地壳的运动与变化并非都是缓慢的,有时也会发生突然的、快速的运动;这种运动骤然爆发,常常给我们的星球带来灾难,其中地震对人类的危害最为严重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2、今天我们这节课就来了解地震的相关知识。(板书课题:地震)同学们,你们知道哪些发生在我们身边的地震吗 3、下面是几组地震的照片a、唐山地震:在一九七六年七月二十八日发生的唐山大地震中,、通讯全23秒内,一座拥有百万人口的工业城市被夷为平地。www.21-cn-jy.comb、汶川:发震时刻:2008年05月12日14:28:04震级:8.0c、玉树:发震时刻:2010年04月14日07:49:40震级:7.1d、海地:加勒比岛国海地当地时间2010年1月12日16时53分(北京时间13日5时53分)发生里氏7.0级地震。此次地震中遇难者有联合国驻海地维和部队人员,其中包括8名中国维和人员遇难。21·世纪教育网在汶川地震、玉树地震中,真正体现了我们中国“一方有难、八方支援、众志成城”的民族精神。(二)引导学生提出问题,确定本课的中心问题师:确实,地震给人类带来了灾难。通过前面的观察和思考,大家又想到了什么?关于地震,有没有问题要提出来 www-2-1-cnjy-com1.学生提出问题:地震是怎样形成的?地震前兆?预测?自救?……(教师板书学生的问题)2.确定本节课主要研究解决的问题。师:大家都说出了自己的困惑,提的问题也很有价值。这节课我们就依次来研究这些问题。 (三)根据地震现象,研究地震的成因1、观察地震现象师:要想研究地震成因,首先我们要从观察、了解地震现象开始,来看一段视频资料,请大家仔细观察。(播放地震现象的视频)21cnjy.com师:结合看到的视频资料和课前的准备,来谈一谈伴随着地震发生时看到了什么现象?学生汇报:大地、建筑物在剧烈地晃动……师:那是什么力量使这么高大的建筑物晃动甚至倒塌呢?生:来自地球内部的力量生:板块碰撞等。师:是来自地球内部的力量,我们已经知道地壳是有一层一层的岩石组成的,地球内部是不断运动着的。2、研究地震成因师:这样,我们来推测一下:地震的成因?学生猜测。。。。。。。师:大家说得都有一定的道理,这样吧,针对这些猜测我们来做一个模拟实验。把毛巾、木棍放好。出示实验要求:课件展示用毛巾和木棍来模拟岩石层:(1)用手按住毛巾的两端向中间挤压,会发现什么现象?(2)握住木棍的两头用力再用力,观察会有什么现象发生?手有什么感觉?实验完成后思考并交流:实验现象说明了什么?然后推理想像地震是怎样形成的?3、学生进行实验,汇报实验现象。4、教师课件资料补充:地壳内部是不断运动的,地下的岩层在压力的作用下会发生变形,当受到的力大到岩层不能承受时,就会发生突然的、快速的断裂。岩层断裂所产生的地震波传到地表就会引起地表的振动,这就是地震。大家想,一个木棍在断裂时都会引起我们手的震动,几千米厚的岩石层在压力作用下发生快速、突然的断裂引起的震动,释放出的能量该是何等的巨大。5、老师请大家看一段视频,在这段视频中演示了地震的成因和种类。看看和大家的猜测和实验是不是一样。这里告诉我们地震分了哪几类(四)地震的先兆和预测1、小实验演示:在一个纸盒模拟街道并堆放积木,请学生从盒下拍一下。观察:现在积木是怎样?你有什么发现?2、认识地震前兆师:现在我们了解到地震的破坏力确实巨大,地震的发生也不可避免,我们怎样来对地震进行预测,减少灾难的发生呢?21教育网学生汇报。师:正如同学们所说,地震前地下水、动物、天气都会出现异常现象。(课件展示)3、爱国教育师:除了观察地震前兆,还有先进的测震仪对地震进行预测。人们对地震的研究很早就开始了。(课件展示)公元132年东汉时期的科学家张衡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台预报地震的仪器――候风地动仪,比欧洲整整早了1700多年。2·1·c·n·j·y现在,人们预测地震的仪器越来越先进,关于地震的预测人类还在不断探索中,这项研究任务就落在了我们同学们身上。【来源:21·世纪·教育·网】4.避震小知识既然地震的发生不可避免,当地震发生时我们该怎样做呢 学生汇报。教师补充:同学们谈到了很多,我们来看一段视频。(课件展示) 师:对于不同场合的自救方式同学们还有需要补充的吗?老师再补充一点,当地震发生时最重要的是要保持沉着、冷静,然后再迅速的进行自救。(五)拓展延伸,结课师:希望大家在平时的生活中,学会观察、学会思考,学会用知识守护我们的生命。虽然我们懂得了很多,(擦去几个问题的“?”)但是对于地震的预测我们仍然没有办法解决,希望大家在以后的科学学习中能够做有心人,争取在不远的将来,让预测地震就像天气预报那样平常、准确。有没有信心?!21世纪教育网--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