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第4课 夏的建立与国家的产生1教学目标1.知道大禹治水的相关史实,识记夏朝建立的过程、时间及意义;知道国家产生的原因及形成标志。2.通过看图读史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3.知道国家的产生是社会的进步。2学情分析从年龄特点来看,七年级学生好动,好奇,好表现,应采用形象生动,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和学生广泛的,积极主动参与的学习方式,去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生理上,学生好动,注意力易分散,爱发表见解,希望得到老师的表扬,所以在教学中,应抓住学生这一特点,发挥学生的主动积极性。初中生正处在身心发展、成长过程中,其情绪、情感、思维、意志、能力及性格还极不稳定和成熟,具有很大的可塑性和易变性。同时,我校学生理论知识比较薄弱,但思维活跃,课堂敢于发言,素质整体上呈现多层次的特点。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3重点难点1.重点从“禅让制”到“王位世袭制”的演变。2.难点;国家的产生是社会进步。4教学过程活动1【导入】导入新课我们在第一单元学习了中华文明的起源,知道中华民族历史源远流长。至少距今170万年,在我们祖国的大地上,已经有了早期人类的足迹。经历长期的进化发展,约9000多年前,我国远古先民学会了耕种田地,栽培粟和稻。我国是世界上最早进入农耕文化的国家之一。各地域文化如满天星斗,多姿多彩。最终融合为以华夏族为中心的文化共同体。相传5000距今年前,炎帝部落和黄帝部落结成炎黄联盟,打败了蚩尤为首的东方部落,炎帝和黄帝被尊奉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炎、黄、尧、舜、禹,是我国传说中“天下为公”时代的英雄代表。夏禹传子,废除“禅让制”,从夏朝开始进入“家天下”时代,国家的历史由此开始。今天,我们将开始学习第三单元国家的产生和社会变革。21教育网活动2【讲授】新知讲解一、大禹治水:1.尧和舜分别派谁治水 (鲧和禹)2.鲧和禹分别有什么方法治水 (“堵”:造堤筑坝,水来土挡;“疏”:修浚河道,开渠排水,使大水能畅通无阻地流向大海。)3.两种不同的方法的结果各怎样 (“堵”的方法失败;“疏”的方法成功。)4.大禹成功的原因是什么 (总结了治水失败的经验教训;以身作则,进行大量的调查研究;因势得导,采用了科学的方法;团结民众,众人拾柴火焰高。)5.禹为什么被尊称为“大禹”(赞颂禹的治水功绩)21cnjy.com二、夏的建立:6.禹死后,夺取权位的是谁 (启击败伯益,建立了夏朝)7.思考与讨论:(1)夏的建立有什么意义 (王位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家天下”代替了“公天下”,原始社会过渡到奴隶社会。)(2)“公天下”与“家天下”有何不同 (天下为公时尚处于原始的部落联盟阶段,实行的是民主推选首领的制度,社会财富也归人们共同享有,人们的社会地位是平等的。天下为家时国家已经产生,家庭拥有自己的私有财产,政治上实行王位世袭制,人们的社会地位出现了等级差别。)21·cn·jy·com三、国家的产生:学生看课本21-22页,想一想1.国家是如何产生的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部落联盟内部发生了财富和地位的分化,部落首领的性质也发生了变化。)2.国家产生的标志是什么 (军队、监狱、各种职守的官员的出现)活动3【练习】课堂检测1.传说中的尧舜时期,经常发生水灾的地区是A.渭水流域B.汉水流域C.长江流域D.黄河流域2.传说时代的治水英雄是:()A.禹B.鲧C.皋陶D.伯益3.启登上王位的方式是:()A.通过禅让方式,被大家所推荐B.通过战争方式,打败其他部落C.凭借家庭地位,自己继承父位D.治水建立功业,受到人民爱戴二、材料解析4.材料一:“尧举舜于服泽之阳,授之政,天下平。”——《墨子 尚贤上》材料二:“舜子商均亦不肖,舜乃豫荐禹於天。”——《史记 五帝本纪》材料三:“(伯)益干启位而启杀之。”——《竹书纪年》回答问题:①从材料一、材料二可看到推选尧舜成为首领的制度是什么 ②这种制度对当今社会有无借鉴意义 请简要说说你的看法。③从材料三可看到与尧舜相比,启成为首领的方式发生了什么变化 21世纪教育网--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