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四章生态环境保护第五节中国区域生态环境问题及其防治途径(一)教材第71页思考1.生态环境脆弱区主要生态环境问题发生的自然背景见下表。自然背景A大兴安岭西侧,内蒙古半干旱草原区B西北干旱、半干旱荒漠绿洲区C暖湿带半湿润黄淮海平原区D南方亚热带丘陵区E南方亚热带丘陵区F西南横断山区、云贵高原西部亚热带丘陵山区G青藏高原高寒地区2.生态环境问题之间的关联性:生态环境中的森林破坏,土壤侵蚀和草地退化会导致物种灭绝和生物多样性减少。(二)教材第72页思考不同的地区,生态环境问题的类型不同,该题( http: / / www.21cnjy.com )应抓住某一地区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并采取相应防治措施。例如:黄土高原地区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是土壤侵蚀,应采取的措施有退耕还林、改坡为梯、小流域综合治理等。( http: / / www.21cnjy.com )下图中甲位于华北平原,乙位于长江中下游平原。读图回答1~2题。1.甲、乙两地共有的地理现象是( )A.广泛种植水稻 B.雨热同期C.冬季河流结冰D.水运发达2.目前甲、乙两地可持续发展所面临的问题分别是( )A.旱涝盐碱危害、水土流失严重B.多风沙危害、水资源短缺C.生态破坏严重、多旱涝灾害D.水资源短缺、酸雨危害较严重解析:第1题,甲、乙两地都位于我国东部季风( http: / / www.21cnjy.com )区,所以共同的特征就是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第2题,甲位于我国华北地区,该地主要的问题就是水资源短缺;乙位于我国江汉平原,酸性气体排放,降水较多,酸雨现象严重。答案:1.B 2.D3.我国各地区生态环境脆弱的主要原因,对应正确的是( )A.内蒙古草原——光热不足B.青藏高原——高寒气候C.黄淮海平原——森林砍伐D.西北地区——矿产开发答案:B读图,完成4~6题。4.该区土地退化的主要原因是( )A.流水侵蚀B.风力侵蚀C.物理风化D.化学溶蚀5.从气候特征的相似性来说,该图可以用来表示我国土地退化的哪个区域( )A.我国的黄土高原地区B.我国内蒙古、青海、宁夏等省区C.我国西北内陆地区D.我国的南方低山丘陵区6.为避免进一步土地退化,应采取的有效措施是( )A.加快城市化进程,提高人民生活水平B.大力引水灌溉,发展农业生产C.解决当地群众生活用能,严禁砍伐D.鼓励人们向外迁移,减轻土地压力解析:第4题,西亚地区气候干旱、降水稀少,( http: / / www.21cnjy.com )外力作用以风力作用为主。从图中也可看出,风蚀引起的土地退化所占的比重最大,所以选B项。第5题,与西亚地区相似的是我国西北内陆地区。第6题,造成土地退化的一个重要原因是过度樵采所造成的植被破坏,所以为避免土地退化,应采取的合理措施是解决当地群众生活用能,严禁砍伐。答案:4.B 5.C 6.C7.本着“合理布局,因地制宜”的原则,我国应在北方半干旱地区、南方山地和丘陵地区、长江中下游平原、青藏高寒区分别发展( )①畜牧业、林业、种植业、畜牧业 ②种植业、林业、畜牧业、种植业 ③畜牧业、畜牧业、淡水养殖业、畜牧业 ④林业、种植业、畜牧业、林业A.①③B.②④C.①②D.③④解析:北方半干旱地区降水少( http: / / www.21cnjy.com ),植被以草原为主,宜发展畜牧业,不宜发展种植业;南方山地和丘陵区宜发展林业或畜牧业,不宜发展种植业;长江中下游平原素有“水乡”之称,宜发展种植业和淡水养殖业;青藏高寒区生态环境脆弱,只能发展畜牧业。答案:A8.读下图,分析回答问题。(1)①地区沙漠化的人为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为防治西北地区土地的沙漠化,我国正在这( http: / / www.21cnjy.com )些沙漠化严重的地区进行的巨大林业生态工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②地区沙漠化的自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③地区出现酸雨危害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④地区出现水土流失的自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治理的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A地区营造的林业生态工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它所起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解答本题,首先要明确我国环境( http: / / www.21cnjy.com )问题的地区分布;其次要明确环境问题的形成既有自然原因,也有人为原因;再次,根据环境问题的地区分布和特点,可知已经采取的防治措施。答案:(1)过度垦殖、放牧,使植被破坏严重 “三北”防护林工程(2)气候干旱,风化和风蚀作用强烈(3)该地区有色金属冶炼工业发达,大量排放二氧化硫等酸性气体,造成酸雨危害(4)黄土疏松,植被破坏,夏季多暴雨,土地遭流水侵蚀作用强烈 植树种草,搞好农田基本建设,走农、林、牧相结合的道路(5)长江中上游防护林体系 涵养水源,保持水土,改善生态环境下图为我国东南沿海某区域简图,读图回答9~10题。9.图中A山和B湖地区环境保护的侧重点分别是( )A.防治水污染 保护森林B.保护森林 防治水污染C.保持水土 保护森林D.防治水污染 保护湿地10.A地区开垦过度对乙河下游及其沿海地区生态环境带来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A.河流下游旱涝灾害减少B.三角洲面积缩小C.水质变好D.三角洲面积可能加速扩大解析:第9题,A山区由于主要的生态( http: / / www.21cnjy.com )环境问题是植被破坏导致的水土流失严重,故环境保护的重点是恢复森林植被,保持水土。B湖泊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是湿地面积缩小和水污染加重;故环境保护的重点是防治水污染和保护湿地。第10题,A山区若过度开垦则导致水土流失加重,造成河流含沙量加大,则使河流中下游地区泥沙淤积严重,则河床抬升,使旱涝灾害增多,沿海地区则导致河流三角洲生长加快。答案:9.B 10.D下面表格代表寒潮、酸雨、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对四个地区的危害程度(☆号越多代表危害程度越高)。据此完成11~13题。11.下列四个地区及其所面临的环境问题,连线正确的是( )地区水土流失寒潮土地荒漠化酸雨①☆☆☆☆☆☆☆☆②☆☆☆☆☆☆☆③☆☆☆☆☆☆☆④☆☆☆☆☆☆☆☆☆A.浙江——④ B.内蒙古——①C.广东——③D.重庆——②12.下列措施中对治理①类地区面临的最严重的环境问题起积极作用的是( )A.沿海防护林工程B.南水北调C.西电东送D.建青藏铁路13.四种环境问题中,有一种基本不影响广东,其原因是( )A.森林覆盖率高B.降水少C.位于沿海地区,降水量大D.纬度位置低,重重山岭的阻挡答案:11.D 12.C 13.D14.阅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1)说出A区域的生态问题及其引发的次生环境问题。(2)B、C两区域生态问题相同,说明危害更严重的地区及理由。(3)比较D、E两地区森林主要生态功能的差异。解析:第(1)题,A位于南方亚热带丘陵地区,( http: / / www.21cnjy.com )这里人口密集,过垦严重,降水丰富,主要的生态问题为土壤侵蚀。其引发的次生环境问题为石漠化或土壤贫瘠。第(2)题,两地都面临着土壤侵蚀问题,但B地更严重些,和这里的丘陵地形、城市密集、土地的生产力高有关。第(3)题,D区处于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该区的森林具有防风固沙、保护农田的作用;E为亚热带的横断山区、云贵高原,地质条件复杂,土壤易受侵蚀,该地的森林作用主要为涵养水源和保持水土。答案:(1)土壤侵蚀。石漠化(或土壤贫瘠)。(2)B区域。B地形起伏大,土层薄;河流下游城市密集,经济发达;土地生产能力高。(3)D:防风固沙、保护农田;E:涵养水源、保持水土。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