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章末过关检测卷(三)(测试时间:45分钟 满分:100分)一、选择题(共15小题,每小题4分,共60分)读下图,回答1~2题。1.图中区域最紧缺的资源是( )A.水资源 B.能源C.矿产资源D.耕地资源解析:图示区域为我国华北地区,水资源缺乏。答案:A2.图中区域人均耕地少,其原因主要是( )A.人口稠密B.耕地比重小C.耕地退化严重D.过度开垦严重解析:华北地区人口稠密,尽管平原面积大,但人均耕地少。答案:A近几十年来,水资源不足已成为许多国家经济发展的障碍,甚至危及国家安全和民族生存。据此完成3~4题。3.淡水资源短缺的主要原因有( )①地球上水资源总量有限 ②水资源在陆地上分布很不均匀 ③许多地方出现水体污染严重 ④人口增长和经济发展水需求量增大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解析:世界上水资源总量并不少,只是可以利用的不多。答案:C4.赤道附近的岛国新加坡年降水量达2000mm以上,但严重缺水,主要原因是( )A.用水量大B.年径流量小C.污染严重D.河流流程短解析:新加坡降水丰沛,但河流流程短,所以水资源严重不足。答案:D读我国人均耕地变化图,完成5~7题。5.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A.这种趋势不影响我国的农业生产B.这种趋势应该继续下去C.近期可以从根本上扭转这种趋势D.应该加强耕地保护,抑制这种趋势的发展解析:由图示可知,我国人均耕地面积持续下降,针对此问题,应该加强耕地保护,抑制这种趋势的发展。答案:D6.下列关于当前我国土地利用中存在的突出问题,说法正确的是( )A.建设用地总量增长过快B.生态退耕导致耕地减少C.滥占耕地现象已不存在D.城市用地紧张,房价难抑解析:生态退耕有利于生态环境改善、农业( http: / / www.21cnjy.com )产业结构调整,房价难抑并不完全是城市用地紧张造成的,因此B、D不属于当前土地利用中的突出问题。C项说法明显错误。答案:A7.专家警示,我国是人口大国,也是农业大国,必须保持18亿亩的耕地底线。为了实现这一目标,下列措施适宜的是( )①大面积围垦沿海湿地 ②提倡农村住房公寓化 ③建立灾害预警系统,减少灾毁耕地 ④加强土地资源管理,禁止建设用地A.①②B.①③C.①④D.②③解析:大面积围垦沿海湿地会造成生态破坏,禁止建设用地也是不符合实际情况的。答案:D下图表示世界能源消费构成的变化,据此完成8~9题。8.图中①②③④代表的能源依次是( )A.煤、石油、天然气、水电和核电B.石油、天然气、煤、水电和核电C.天然气、石油、煤、水电和核电D.煤、水电和核电、石油、天然气9.在本国能源消费构成中,该图中能源①居首位的国家是( )A.瑞士B.法国C.中国D.英国解析:第8题,目前世界上消费量最大的能源是( http: / / www.21cnjy.com )石油,其次是煤,核电发展速度快。第9题,瑞士能源消费以水能为主,法国以核电为主,中国以煤炭为主,英国以石油为主。答案:8.B 9.D2012年3月,美欧日联合向( http: / / www.21cnjy.com )中国发起“稀土战”,稀土再次引发贸易纷争。下表是2009年部分国家和地区稀土储量与产量统计表。据此完成10~11题。国家储量产量数量/万吨百分比/%数量/万吨百分比/%中国3600361297美国13001300俄罗斯19001900澳大利亚5405.400印度3103.10.27约2.110.稀土资源属于( )A.土地资源B.气候资源C.矿产资源D.生物资源11.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看,我国在稀土资源开发利用方面应采取的合理措施是( )①减少初级矿产品的出口 ②针对稀土资源储量丰富的优势大力开采 ③对稀土资源进行保护性开采 ④进一步扩大稀土资源在世界上的出口份额A.①②B.①③C.②④D.②③答案:10.C 11.B下表为部分国家人均水资源拥有量及每万元GDP耗水量表。据此回答12~14题。中国美国澳大利亚法国世界平均人均水资源拥有量(m3)220089521824533578900每万元GDP耗水量(m3)5045514387288134412.由上表分析可以看出( )A.我国人均水资源拥有量和水资源总量均低于法国B.我国每万元GDP耗水量约是美国的10倍C.我国人均水资源拥有量约占世界平均水平的1/3D.澳大利亚人均水资源拥有量高是因为水资源特别丰富解析:分析表中数据可知:我国人均水资源( http: / / www.21cnjy.com )拥有量低于法国,是由于人口总量大,而水资源总量却大于法国;我国万元GDP耗水量为5045m3,而美国仅为514m3,约是美国的10倍;世界平均水资源拥有量为8900m3,我国为2200m3,约占世界平均水平的;澳大利亚人均水资源拥有量高是因为人口少。答案:B13.我国每万元GDP耗水量高的主要原因是( )A.工业发达,耗水量大B.技术水平低和节水意识淡薄C.人口众多,生活用水量大D.水污染严重解析:我国每万元GDP耗水量比其他国家高的原因是工业水平较低、技术水平低以及人们的节水意识淡薄。答案:B14.建设节水型社会的主要措施是( )A.加大水利建设投入B.控制城市规模C.提高水资源利用率D.优先发展工业解析:与其他国家相比,我国节水空间很大。针对我国水资源每万元GDP耗水量高的主要原因采取的措施是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答案:C15.天津滨海新区利用本地优势条件开发水源,持续可行的措施是( )A.开采深层地下水B.海水淡化C.利用洼地蓄水D.跨流域调水解析:天津滨海新区深层地下水不丰富,利( http: / / www.21cnjy.com )用洼地蓄水持续性差,跨流域调水不是利用本地优势条件。滨海新区与渤海相邻,海水资源丰富,可实施海水淡化开发水源。答案:B二、综合题(共2小题,共40分)16.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20分)材料一 煤炭是我国主要的一次能源,占我国一次能源消费总量的70%左右,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我国对煤炭的需求也将保持快速增长。材料二 下图为我国煤炭资源主要分布区示意图。(1)我国煤炭资源的需求主要来自东南沿海等经济发达地区,谈谈如何进行煤炭资源的合理配置。(2)我国能源消费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简析隐患的具体表现并说明在今后发展中的解决措施。(3)图中A地区煤炭资源十分丰富,为了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除了大量的煤炭外运外,还应采取哪些措施?解析:第(1)题,根据煤炭资源的分布特点( http: / / www.21cnjy.com )和需求特点可得出合理配置煤炭资源应实行北煤南运、西煤东调、西电东送。第(2)题,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可得出我国能源消费的安全隐患是消费结构单一,能源供需不平衡。在今后发展中的解决措施从促进能源生产和消费多元化,进行资源跨区域调配等方面回答即可。第(3)题,主要从变输煤为输电和煤炭资源的综合利用两方面来回答。答案:(1)北煤南运、西煤东调、西电东送。(2)隐患的具体表现:能源消费结构单一,能源( http: / / www.21cnjy.com )供需不平衡。在今后发展中的解决措施:大力发展水电、核电、风电等,促进能源生产和消费多元化;大力进行能源的跨区域调配,如实施西电东送、西气东输、北煤南运等工程。(3)修建坑口电站,变输煤为输电;发展以煤炭为原料的化学工业,延长产业链,增加工业附加值。17.阅读下列材料,完成(1)~(3)题。(20分)材料一 中国招标信息网2008年6月( http: / / www.21cnjy.com )4日讯 近日获悉,为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重庆将建设首批8座风力发电站。年底,武隆四眼坪首批风能发电机组将安装发电。材料二 我国商周时代的甲骨文上就有“帆( http: / / www.21cnjy.com )”字,公元前2世纪已出现风筝、风车,10~12世纪(北宋、南宋)为风车繁盛时期,至14世纪传入欧洲,荷兰利用风车抽水造陆。材料三 中国可利用风能时数分布图和新疆达坂城简图。(1)简述风能发电具有哪些优越性?(2)我国风能资源蕴藏以“三北”地区的草原戈壁、东部和东南沿海及其附近岛屿最为丰富。请分别说明这两个地区的主要风向及风能密度大的原因。(3)唐代诗人岑参曾以“轮台九月风夜吼,( http: / / www.21cnjy.com )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的诗句来形容新疆多大风。著名的达坂城位于乌鲁木齐到吐鲁番之间,北有博格达峰,是自古屯垦通商必经之地,名谚说:“达坂城,老风口,大风小风天天有。”试说明该地多大风的原因。(4)我国风能资源丰富,但每年有大( http: / / www.21cnjy.com )量风能白白“吹光”。近期对风能资源大规模开发利用的地区有:华东及华南沿海地区、华北地区、东北老工业地区。请回答为什么要在这些地区优先开发利用风能。解析:风能开发利用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 http: / / www.21cnjy.com ),在能源消费结构中地位有所提高,体现了能源利用结构的多元化,有助于缓解世界能源紧张状况,但长期以来,风能开发利用规模程度都较小,一方面与风能的不稳定有关,同时也与其开发利用技术不成熟关系密切。第(1)题,风能发电有其自身优势,如清洁能源,可再生;也有外部因素,如投入原料少,利用技术日趋成熟等。第(2)题,明确两地所处位置,联系其气候特征及天气状况。第(3)题,由图可知该地处于山口位置,受冬季风影响大。第(4)题,注意从环境效益和社会经济效益两个层面分析问题。答案:(1)①风力是一种蕴藏丰富而又洁( http: / / www.21cnjy.com )净可再生的能源,没有环境污染问题;②建造风力发电厂的费用低廉;③利用风力发电不需火力发电所需的煤、油等燃料或核电站所需的核材料即可产生电力,除常规保养外,没有其他任何消耗;④风能发电技术已经成熟、市场前景广阔。(2)风向:“三北”,西北风( http: / / www.21cnjy.com )和偏北风;东部及东南沿海,东南风和偏南风。原因:“三北”,距冬季风的源地近,受冬季风的影响时间长、强度大;东部及东南沿海,夏季风和台风的影响大。(3)地处西北,受冬季风影响大;昼夜温差大;山口位置。(4)风能可再生,不污染环( http: / / www.21cnjy.com )境,这些地区人口稠密、经济发达、能源需求量大且目前能源供应紧张,开发利用风能可缓解能源压力,改善环境质量,这些地区风能资源丰富且具备资金和技术条件。章末总结提升参考答案:A.淡水资源短缺 B.太阳能 C.地热能 D.耕地的利用与保护1.下图示意的我国农业区是新疆重要的农业生产基地之一。1990年至2010年,该农业区耕地面积不断扩大。分析该农业区耕地面积扩大带来的环境问题,并提出应对措施。解析:该区域为新疆,气候干旱降水少,发展( http: / / www.21cnjy.com )农业水资源短缺,生态环境脆弱,耕地面积扩大,会因对水和土地的不合理利用引发一系列负面影响。环境问题主要有,加剧水资源短缺(耕地面积扩大,会加大用水量)、湖泊萎缩,调蓄能力减弱(入湖水量减少)、土壤次生盐碱化加重(大水漫灌,只灌不排)等。应对措施主要从:合理用水,节约用水、发展节水农业、改进灌溉方式、跨流域调水等方面来叙述即可。答案:环境问题:(该地区域地处内陆)气候干( http: / / www.21cnjy.com )旱,耕地面积增加会加大灌溉水用量,(河流流量大减)加剧水资源短缺;入湖水量减少,湿地萎缩;(灌溉用水量加大,导致)地下水位上升,引起土地次生盐碱化。措施:节约用水、合理分配河流用水量,发展节水农业,实行喷灌和滴灌,跨流域调水。主题升华农业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农业生产涉及人类生产生活的各个领域,也影响( http: / / www.21cnjy.com )着整个生态系统的稳定循环,它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分为很多方面,而这些方面是相互联系的,要从整体上把握这些问题。1.气候:农业生产对气候的影响有利有弊,过度开垦耕地会破坏大气的稳定,引起气候变化;但合理耕作,有利于气候保持稳定。2.水文:农业生产用水量大( http: / / www.21cnjy.com )使人类建设了更多的水利工程,这往往对水文和自然环境产生一定的破坏。另外,农药、化肥的使用也会产生水污染,围湖造田等也破坏了水域环境。3.地形:在地形起伏大的地区进行陡坡耕( http: / / www.21cnjy.com )作,减弱了植被对水土的保持能力,导致水土流失,使地形更加崎岖不平,如黄土高原千沟万壑地表形态的形成。但在缓坡修梯田,可以减少水土流失。4.土壤:不合理的耕作导致土壤肥力( http: / / www.21cnjy.com )下降,甚至可能导致土地荒漠化,如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引水灌溉,只灌不排,在提高土壤表层含水量的同时,也提高了土壤的盐度。在蒸发量大、降水量少的情况下,盐分在表层不断析出和积淀,导致土壤盐碱化;在半干旱、半湿润的农牧交错带开垦农田、过度放牧以及不合理的用水,都会破坏天然植被,降低环境对风沙的防御能力,导致土地荒漠化。5.植被:扩大耕地往往以破坏植被为前提,甚至导致珍稀物种灭绝。2.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某企业在甲地(下图)开采锰矿并建有电解锰厂,生产过程中需用硫酸和铅;在附近山坡上建有尾矿矿渣库。分析该尾矿矿渣库对环境的潜在危害,并说明为防止这种危害应采取的措施。解析:本题以四川盆地西北部边缘的涪江为背景,结合图文资料,分析矿产开发过程中可能产生的环境问题及其防治措施。答案:潜在危害:该尾矿矿渣库位于江( http: / / www.21cnjy.com )河上游地区,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夏季易发洪水、泥石流、滑坡等,若将山坡上的尾矿矿渣冲入江中,(其中硫酸、铅等)会对江水造成污染,危及沿岸用水安全。措施:加固尾矿矿渣库;兴修必要的行洪通道,防止洪水等将矿渣冲入江中。主题升华采矿过程中的环境保护环境问题成 因环境保护措施沉陷问题地下开采导致采空区以上岩层变形、移动乃至被破坏用碎石、沙、矸石等回填采空区土地破坏露天开采将矿体的上覆地层和表土剥离,剥离后土体或岩石堆放占用大量土地保护好地表上层,用城市淤泥回填矿区,进行复垦和再种植污染空气、水、土壤,占用土地煤炭堆放、废渣自燃、矿山排水等加强管理,采取应对措施3.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海河流域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不足全国的1/7。针对流域水资源匮乏的现状,简述农业生产应采取的对策。解析:针对农业水资源短缺问题,主要从培育和种( http: / / www.21cnjy.com )植耐旱作物,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推广节水灌溉技术(滴灌、喷灌、微灌),提高水资源利用率等方面分析。答案:推广耐旱作物(调整作物类型、进行品种改良);应用喷灌、滴灌、微灌等节水技术,发展节水农业;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抵御旱灾的能力。主题升华水资源的持续利用措施(1)开源措施:①合理开发和利用地下水;修筑水库。②开渠引水,实行跨流域调水。③海水淡化。④人工增雨。(2)节流措施:①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公民的节水意识。②重视改进农业灌溉技术,提高工业用水的重复利用率。③防止和治理水的污染。④加强水资源的管理等。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金版学案】2016-2017学年高二人教版地理选修6习题:第三章 自然资源的利用与保护 章末总结提升 (含答案).doc 【金版学案】2016-2017学年高二人教版地理选修6习题:第三章 自然资源的利用与保护 章末过关检测卷(三) (含答案) .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