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得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24分)1 如图,Rt△ABC中,∠ACB=90°,DE过点C,且DE∥AB,若∠ACD=55°,则∠B的度数是(A)A 35°B 45°C 55°D 65° 第1题图第2题图2 如图,已知AB=AD,那么添加下列一个条件后,仍无法判定△ABC≌△ADC的是(C)A.CB=CDB.∠BAC=∠DACC.∠BCA=∠DCAD.∠B=∠D=90°3 (2016年湖州市)以下列各组数为边长的三角形中,不能组成直角三角形的是(C)A.3,4,5B.5,12,13C.2,2,22D.9,40,414 有下列说法:①直角三角形两锐角互余;②任意两个锐角不互余的三角形,不是直角三角形;③一条直角边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④有两个锐角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其中正确的个数是(B)A.1个B.2个C.3个D.4个5 如图,在△ABC中,AD⊥BC,CE⊥AB,垂足分别为D、E,AD、CE交于点H,已知EH=EB=3,AE=4,则CH的长是(A)A 1B 2C 3D 4 第5题图第6题图—108—6 如图所示,已知∠1=∠2,AD=BD=4,CE⊥AD,2CE=AC,那么CD的长是(A)A.2B.3C.1D.1.57 边长满足关系式(a-b)(a2+b2-c2)=0的三角形是(D)A.直角三角形B.等腰三角形C.等腰直角三角形D.等腰三角形或直角三角形8.如图,已知△ABC中,AB=AC,AD是△ABC的角平分线,DE⊥AB于E,DF⊥AC于F,则下列四个结论中正确的个数是(C)①AD上任意一点到点C、点B的距离相等;②AD上任意一点到AB、AC的距离相等;③BD=CD,第8题图AD=BC;④∠BDE=∠CDF.A 1个B 2个C 3个D 4个二、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24分)9 如图,在△ABC中,AB=10cm,D为AB的中点,若BC=CD=5cm,则∠ACB= 90° ,∠A= 30° . 第9题图第10题图第11题图10.如图,Rt△ABC中,O为斜边AB的中点,CD为斜边上的高,若OC=6,DC=5,则△ABC的面积是 30 .11.如图所示,点M、A、N在一条直线上,△ABC为等腰三角形,AB=AC,BM⊥MN,CN⊥MN,垂足分别为M、N,且BM=AN,则MN与BM、CN之间的数量关系为 MN=BM+CN .12 已知|x-12|+y-13和z2-10z+25互为相反数,则以x,y,z为三边的三角形的形状是 直角三角形 .13.如图,∠A=∠C=90°,AB=BC,则点B在 ∠ADC 的角平分线上,线段AD与CD的数量关系为 AD=CD . 第13题图第14题图第15题图14.如图,在△ABC中,∠ACB=90°,∠A=30°,BD平分∠ABC交AC于点D,若点E为BD的中点,CE=3,则BE= 3 ,AD= 6 .—109—15.如图,在Rt△ABC中,∠ACB=90°,∠A<∠B,CM是斜边AB的中线,将△ACM沿直线CM折叠,点A落在点D处,如果CD恰好与AB垂直,则∠A= 30° .16.如图所示,两块相同的含30°角的直角三角形叠放在一起,且∠DAB=30°,有以下四个结论:①AF⊥BC ②△ADG≌△ACF ③O为BC的中点,其中正确结论的序号是 ①②③ .第题图三、解答题(共52分)1617 (7分)在四边形ABCD中,AD∥BC,∠DAB和∠ABC的平分线相交于CD边上的一点E,F为AB的中点,试证明:EF=12AB.证明:∵AD∥BC,∴∠DAB+∠ABC=180°,∵AE、BE分别为∠DAB和∠ABC的平分线,第17题图∴∠FAE+∠FBE=90°,∴∠AEB=90°.∵F为AB中点,∴EF=12AB.—110—18 (8分)如图,直角三角形纸片ABC中,∠C=90°,AC=6,BC=8,折叠△ABC的一角,使点B与点A重合,展开得折痕DE,求BD的长.解:由题意知AD=BD,设BD=x,则AD=x,CD=8-x.在Rt△ACD中,由AC2+CD2=AD2,得62+(8-x)2=x2.第18题图解得x=254.∴BD的长为254.19 (8分)如图,Rt△ABC中,∠C=90°,AD平分∠CAB,DE⊥AB于E,若AC=6,BC=8,CD=3.(1)求DE的长;(2)求△ADB的面积.解:(1)∵AD平分∠CAB,CD⊥AC,DE⊥AB,∴DE=CD=3.(2)方法一:S11第19题图△ADB=·×(2BDAC=28-3)×6=15.方法二:∵AB=AC2+BC2=10,∴S△ABD=1··1××2ABDE=2103=15.—111—20 (8分)如图,小颖和她的同学一起荡秋千,秋千AB在静止位置时,下端B离地面0.6米,当秋千荡到AB1的位置时,下端B1距静止位置的水平距离EB1等于2.4米,距地面1.4米,求秋千AB的长.解:∵AE=AB+0.6-1.4,设AB的长为x米,则AB1=x米,AE=(x-0.8)米,在Rt△AB1E中,由勾股定理得:AE2+B1E2=AB21,∴(x-0.8)2+2.42=x2.∴-1.6x+0.64+5.76=0,第20题图∴x=4,故秋千AB的长为4米.21 (9分)如图,已知,过△ABC的顶点A作AF⊥AB,且使AF=AB,过点A作AH⊥AC,且使AH=AC,CF与BH交于点E,交AB于D,求证:△BDE是直角三角形.证明:如图,∵AF⊥AB,AH⊥AC,∴∠FAB=∠HAC=90°(垂直的定义).∴∠FAB+∠BAC=∠HAC+∠BAC,即∠FAC=∠BAH.又AF=AB,AC=AH,第21题图∴△AFC≌△ABH(SAS).∴∠4=∠1(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又∵∠2=∠3,∠3+∠4=90°,∴∠1+∠2=90°.∴△BDE是直角三角形(有两个角互余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112—22 (12分)如图,C为线段BD上一动点,分别过B、D作AB⊥BD,ED⊥BD,连接AC、EC.已知AB=5,DE=1,BD=8,设CD=x.(1)用含x的代数式表示AC+CE的长;(2)请问点C满足什么条件时,AC+CE的值最小 (3)求出AC+CE的最小值.解:(1)(8-x)2+25+x2+1;(2)当A、C、E三点共线时,AC+CE的值最小;第22题图(3)过A点作AF∥BD交ED的延长线于点F,则四边形ABGDF是长方形,∵BD=8,AB=5,∴AF=8,DF=5,在Rt△AFE中,AE=AF2+EF2=10,故此时AC+CE的最小值是10.—113—得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24分)1.(2016年孝感市)已知一个正多边形的每个外角等于60°,则这个正多边形是(B)A.正五边形B.正六边形C.正七边形D.正八边形2 下列图形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是(A)3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D)A 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B 菱形的对角线相等C 矩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D 正方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且相等4 已知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下列结论中,错误的是(B)A AB=CDB AC=BDC 当AC⊥BD时,它是菱形D 当∠ABC=90°时,它是矩形5 下列条件不能使 ABCD为矩形的是(B)A ∠A=∠BB ∠A=∠CC ∠B=∠CD ∠C=∠D6 (2016年舟山市)若顺次连接四边形ABCD各边的中点,所得四边形是矩形,则四边形ABCD一定是(C)A.矩形B.菱形C.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四边形D.对角线相等的四边形7 如图,在 ABCD中,BM是∠ABC的角平分线,且交CD于点M,且MC=2, ABCD的周长是14,则DM等于(C)A.1B.2C.3D.4 第7题图第8题图—114—8 如图,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6,点E、F分别在AB,AD上,若CE=35,且∠ECF=45°,则CF的长为(A)A.210B.35C.510310D.35二、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24分)9.请写出一个是中心对称图形的几何图形的名称 平行四边形、圆等 .10 (2015年海南省)如图,矩形ABCD中,AB=3,BC=4,则图中五个小矩形的周长之和为 14 . 第10题图第11题图第12题图11 如图,正方形内扇形OAB与OBC是两个四分之一圆,OA=2.则S阴影= 8 .12 如图,在 ABCD中,AD=8,点E、F分别是BD、CD的中点,则EF= 4 .13 如图,三个边长均为2的正方形重叠在一起,O1、O2是其中两个正方形的中心,则阴影部分的面积是 2 . 第13题图第14题图第15题图14.(2015年日照市)边长为1的一个正方形和一个等边三角形如图摆放,则△ABC的面积为 14 .15.我们已经知道,两张等宽的纸条交叉重叠在一起,重叠部分的四边形ABCD一定是平行四边形,如图所示.进一步思考,重叠部分的四边形ABCD还一定是 菱 形.16 如图,在矩形ABCD中,AB=1,E、F分别是AD、CD中点,沿BE将△ABE折叠,若点A恰好落在BF上,则AD= 2 .第16题图—115—三、解答题(共52分)17 (7分)如果一个多边形的每个内角都相等,每个内角与每个外角的差是90°,求这个多边形的内角和.解:设每一个外角为x°,则每一个内角为(x+90)°,根据题意,得x+x+90=180.解得x=45.∴360÷45=8,(8-2)×180°=1080°.18 (8分)如图,已知D是△ABC的边AB上一点,CE∥AB,DE交AC于点O,且OA=OC,猜想线段CD与线段AE的大小和位置关系,并加以证明.解:线段CD与线段AE的大小关系和位置关系是:CD AE.∵CE∥AB,∴∠DAO=∠ECO.∵OA=OC,∠AOD=∠COE,第18题图∴△ADO≌△CEO,∴AD=CE.∴四边形ADCE是平行四边形.∴CD AE.—116—19 (7分)如图,已知矩形ABCD中,E是AD上一点,F是AB上一点,EF⊥EC且EF=EC,DE=4cm,矩形ABCD的周长为32cm,求AE的长.解:由△AEF≌△DCE得AE=CD,设AE=x,则AD=4+x,CD=x,由AD+CD=16,有x+4+x=16,∴x=6,即AE的长为6.第19题图20.(8分)已知矩形ABCD中,F是BC上一点,且AF=BC,DE⊥AF,垂足是E,连接DF.求证:(1)△ABF≌△DEA;(2)DF是∠EDC的角平分线.证明:(1)∵四边形ABCD是矩形,∴∠B=90°,AD=BC,AD∥BC,∴∠DAE=∠AFB,∵DE⊥AF,第20题图∴∠DEA=∠B=90°.∵AF=BC,∴AF=AD,∴△ABF≌△DEA(AAS).(2)∵由(1)知△ABF≌△DEA,∴DE=AB,∵四边形ABCD是矩形,∴∠C=90°,DC=AB.∴DC=DE.∵∠DEA=90°,∴∠DEF=∠C=90°.∵DF=DF,∴Rt△DEF≌Rt△DCF(HL).∴∠EDF=∠CDF,∴DF是∠EDC的角平分线.—117—21 (10分)如图,在矩形ABCD中,M、N分别是AD、BC的中点,P、Q分别是BM、DN的中点.(1)求证:△MBA≌△NDC;(2)四边形MPNQ是什么样的特殊四边形 请说明理由.(1)证明:∵四边形ABCD是矩形,∴AB=CD,AD=BC,∠A=∠C=90°,又∵在矩形ABCD中,M、N分别是AD、BC的中点,第21题图∴AM=1AD,2CN=12BC,∴AM=CN,∴△MBA≌△NDC(SAS).(2)四边形MPNQ是菱形,理由如下:连接AN,易证△ABN≌△BAM,∴AN=BM,∵△MBA≌△NDC,∴BM=DN,∵P、Q分别是BM、DN的中点,∴PM=NQ,∵DM=BN,DQ=BP,又可证∠MDQ=∠NBP,∴△MQD≌△NPB(SAS),∴MQ=PN,∴四边形MPNQ是平行四边形,∵M是AD中点,Q是ND中点,∴MQ=12AN,∴MQ=1BM,2又∵MP=12BM,∴MP=MQ,∴四边形MQNP是菱形.—118—22 (12分)如图,在菱形ABCD中,AB=2,∠DAB=60°,点E是AD边上的中点,点M是AB边上一动点(不与点A重合),延长ME交射线CD于点N,连接MD、AN.(1)求证:四边形AMDN是平行四边形;(2)①当AM为何值时,四边形AMDN是矩形;②当AM为何值时,四边形AMDN是菱形.(1)证明:∵四边形ABCD是菱形,∴ND∥AM,∴∠NDE=∠MAE,∠DNE=∠AME,又∵点E是AD边的中点,第22题图∴DE=AE,∴△NDE≌△MAE,∴ND=MA,∴四边形AMDN是平行四边形.(2)①当AM=1时,四边形AMDN是矩形,证明:∵AM=1=12AD=AE=ED,又∵∠EAM=60°,∴△AEM是等边三角形,∴∠AEM=∠AME=60°,DE=EM,∴∠EDM=∠EMD.又∠AEM=∠EDM+∠EMD,∴∠EMD=30°,∴∠AMD=90°,∴ AMDN是矩形;②当AM=2时,四边形AMDN是菱形,证明:∵AM=2,∴AM=AD=2,∴△AMD是等边三角形,∴AM=DM,∴ AMDN是菱形.—119—得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24分)1.(2016年衡水市二模)一个多边形的内角和是外角和的5倍,则这个多边形的边数为(C)A.10B.11C.12D.132 如图,公路AC、BC互相垂直,公路AB的中点M与点C被湖隔开.若测得AM的长为1.2km,则M、C两点间的距离为(D)A.0.5km B.0.6kmC.0.9km D.1.2km 第2题图第5题图第6题图3.以下列各组数为边长①3,4,5;②10,12,13;③5,12,13;④3,5,7;⑤9,40,41,其中能构成直角三角形的有(D)A.①②③④⑤B.①③C.①②③⑤D.①③⑤4 下列艺术字中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是(D)5 如图,已知AB∥CD,O是∠CAB与∠ACD的角平分线的交点,OE⊥AC于E,且AB与CD之间的距离为6,则OE为(B)A.2B.3C.3.5D.46 如图所示,Rt△ABC中,∠BCA=90°,∠A=30°,CD⊥AB于D,DE⊥BC于E,则AB∶BE的值为(A)A.8B.4C.52D.3.57 如图,已知某广场里的一个菱形花坛ABCD的周长是24米,∠BAD=60°,则花坛对角线AC的长等于(A)A.63米B.6米C.33米D.3米—120— 第7题图第8题图8 如图,在菱形ABCD中,AB=8,点E、F分别在AB、AD上,且AE=AF,过点E作EG∥AD交CD于点G,过点F作FH∥AB交BC于点H,EG与FH交于点O.当四边形AEOF与四边形CGOH的周长之差为12时,AE的值为(C)A.6.5B.6C.5.5D.5二、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24分)9.若△ABC的三边长分别为1∶1∶2,则其三个内角的度数分别是 45°、45°、90° .10 如图,学校有一块长方形花圃,有极少数人为了避开拐角走“捷径”,在花圃内走出了一条“路”,他们仅仅少走了 4 步路(假设2步为1m)却踩伤了花草. 第10题图第11题图第12题图11 如图,BD平分∠ABC,DE⊥AB,DF⊥BC,垂足分别为E、F,S△ABC=36cm2,AB=18cm,BC=12cm,则DE的长是 2.4cm .12.(2016年文山市一模)如图,在 ABCD中,DB=DC,∠A=65°,CE⊥BD于E,则∠BCE= 25° .13 如图,在 ABCD中,BE平分∠ABC,BC=6,DE=2,则 ABCD的周长等于 20 . 第13题图第16题图14 在矩形ABCD中,AD=5,AB=4,点E,F在直线AD上,且四边形BCFE为菱形.若线段EF的中点为点M,则线段AM的长为 5.5或0.5 .15 已知等腰三角形的两条中位线长分别为3和5,则此等腰三角形的周长为 22或26 .16 如图,在 ABCD中,AD=2AB,F是AD的中点,作CE⊥AB,垂足E在线段AB上,连接EF,CF,则下列结论中一定成立的是 ①②④ (把所有正确结论的序号都填在横线上).①∠DCF=12∠BCD;②EF=CF;③S△BEC=2S△CEF;④∠DFE=3∠AEF.—121—三、解答题(共72分)17 (8分)如图,在△ABC中,延长AC至点D,使CD=BC,连接BD,作CE⊥AB于点E,DF⊥BC交BC的延长线于点F,且CE=DF,求证:AB=AC.证明:∵CE⊥AB,DF⊥BC,∴∠BEC=∠CFD=90°.又CD=BC,CE=DF,∴Rt△BEC≌Rt△CFD(HL),∴∠FCD=∠ABC,又∠FCD=∠ACB,第17题图∴∠ABC=∠ACB,∴AB=AC.18 (8分)如图,在Rt△ACB中,∠C=90°,BE平分∠ABC,ED垂直平分AB于点D,若AC=9,求AE的长.解:设AE=x,则CE=9-x.∵BE平分∠ABC,CE⊥CB,ED⊥AB,∴DE=CE=9-x.又∵ED垂直平分AB,第18题图∴AE=BE,∠A=∠ABE=∠CBE.∵在Rt△ACB中,∠A+∠ABC=90°,∴∠A=∠ABE=∠CBE=30°.∴DE=12AE.即9-x=12x.解得x=6.即AE的长为6.—122—19 (8分)已知:在△ABC中,AB=AC,∠C=30°,AD⊥AB交BC于点D,且AD=1,求△ABC的面积.解:在△ABC中,∵AB=AC,∴∠B=∠C=30°(等边对等角),∵AD⊥AB,∴BD=2AD=2.第19题图又∵∠DAC=(180°-∠B-∠C)-∠BAD=30°,∴AD=DC=1.∴BC=BD+DC=2+1=3,又AB=BD2-AD2=3,过点A作AE⊥BC于E,则AE=12AB=3,2∴△ABC的面积为S1△ABC=2BC AE=12×3×332=43.20 (8分)如图,在 ABCD中,AE⊥BC于E,AF⊥CD于F.(1)若AE=3cm,AF=4cm,AD=8cm,求CD的长及 ABCD的周长;(2)若∠EAF=60°,求 ABCD各内角的度数.解:(1)∵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AD=BC,∴S ABCD=BC AE=CD AF,即8×3=CD×4,∴CD=6cm,第20题图∴ ABCD的周长为28cm.(2)∵∠EAF=60°,∴∠C=120°∴∠DAB=∠C=120°,∠B=∠D=60°.—123—21 (8分)如图,在 ABCD中,E、F分别是AB、DC边上的点,且AE=CF.(1)求证:△ADE≌△CBF;(2)若∠DEB=90°,求证:四边形DEBF是矩形.(1)证明:∵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AD=BC,∠A=∠C, ìAD=CB, 在△ADE与△CBF中í∠A=∠C, 第 21题图 AE=CF,∴△ADE≌△CBF(SAS).(2)证明:∵△ADE≌△CBF,∴DE=BF,又AB=CD,AE=CF,∴BE=DF,∴四边形DEBF是平行四边形,又∠DEB=90°,∴四边形DEBF是矩形.22.(10分)如图,某渔船以每小时36海里的速度向正东航行去某海域捕鱼,在A点测得某岛C在北偏东60°方向上,航行半小时后到B点,测得该岛在北偏东30°方向上,已知该岛周围16海里内有暗礁.(1)B点是否在暗礁区域外 (2)若继续向东航行,有无触礁危险 请说明理由.解:(1)由题意知∠BAC=30°,∠ABC=90°+30°=120°,∴∠ACB=30°=∠BAC,∴BC=AB=36×0.5=18(海里)>16海里,∴B点在暗礁区域外.第22题图(2)过点C作CM⊥AB交其延长线于点M,则∠BCM=30°,∴BM=12BC=9,∴CM=BC2-BM2=182-92=93≈15.59(海里),因为15.59<16,所以有触礁危险.—124—23 (10分)(2015年郴州市)如图,AC是 ABCD的一条对角线,过AC中点O的直线分别交AD,BC于点E,F.(1)求证:△AOE≌△COF;(2)当EF与AC满足什么条件时,四边形AFCE是菱形 并说明理由.(1)证明:∵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AD∥BC,∴∠EAO=∠FCO,∵O是AC的中点,∴OA=OC,第23题图在△AOE和△COF中,ì ∠EAO=∠FCO, íOA=OC, ∠AOE=∠COF,∴△AOE≌△COF(ASA);(2)解:EF⊥AC时,四边形AFCE是菱形.理由如下:∵△AOE≌△COF,∴AE=CF,∵AE∥CF,∴四边形AFCE是平行四边形,∵EF⊥AC,∴四边形AFCE是菱形.24.(12分)如图,△ABC是等腰直角三角形,∠A=90°,点P、Q分别是AB、AC上的动点,且满足BP=AQ,D是BC的中点.(1)求证:△PDQ是等腰直角三角形;(2)当点P运动到什么位置时,四边形APDQ是正方形,并说明理由.(1)证明:连接AD,∵△ABC是等腰直角三角形,D是BC的中点,∴AD⊥BC,AD=BD=DC,∠DAQ=∠B,又∵BP=AQ,∴△BPD≌△AQD,第24题图∴PD=QD,∠ADQ=∠BDP.∵∠BDP+∠ADP=90°,∴∠ADQ+∠ADP=∠PDQ=90°,∴△PDQ为等腰直角三角形.(2)当P点运动到AB的中点时,四边形APDQ是正方形.由(1)知△ABD是等腰直角三角形,当P为AB的中点时,DP⊥AB,即∠APD=90°.又∵∠A=90°,∠PDQ=90°,∴四边形APDQ为矩形.又∵DP=AP=12AB,∴矩形APDQ为正方形.—125—得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24分)1 点(-1,4)所在的象限是(B)A 第一象限B 第二象限C 第三象限D 第四象限2 (2016年遂宁市)若点P(m+3,m+1)在直角坐标系的y轴上,则P点坐标为(B)A.(2,0)B.(0,-2)C.(4,-0)D.(0,-4)3 (2015年威海市)已知点P(3-m,m-1)在第二象限,则m的取值范围在数轴上表示正确的是(A)4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将点M(-1,5)先向上平移2个单位,再向左平移2个单位,得到B点的坐标是(D)A (1,3)B (-3,3)C (3,7)D (-3,7)5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D)A 点P(0,5)在x轴上B 点A(-3,4)与点B(3,-4)在x轴的同侧C 点M(-a,a)在第二象限D 坐标平面内的点与有序数对是一一对应的6 如图,矩形ABCD的长AD=BC=8,宽AB=CD=4,建立如图所示的平面直角坐标系,下面的点在矩形上的是(B)A.(4,4)B.(4,2)第6题图C.(5,4)D.(0,-3)7 已知点Q(m+n,2m-n)关于x轴的对称点为P,将点P向下平移2个单位长度后对应点的坐标是(1,2),则m+n的值是(C)A 3B -3C 1D -1—126—8.如图,动点P从(0,3)出发,沿所示方向运动,每当碰到矩形的边时反弹,反弹时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当点P第2015次碰到矩形的边时,点P的坐标为(A)第8题图A.(1,4)B.(5,0)C.(7,4)D.(8,3)二、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24分)9 如果将一张“5排3号”的电影票记为(5,3),李姗姗同学买了一张标号为(15,2)的电影票,那么她应该坐在第 15 排的第 2 号座.10 (2016年宝鸡市)若点P在第四象限,其坐标为P(4,-3),则P点到y轴距离是 4 .11 若|a|=5,|b|=4,且点M(a,b)在第三象限,则点M的坐标是 (-5,-4) .12 如图,围棋盘放置在某个平面直角坐标系内,白棋②的坐标为(-3,-2),白棋④的坐标为(-2,-6),那么黑棋的坐标应该是 (1,-5) .13.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将点A(-1,2)向右平移3第12题图个单位长度得到点B,则点B关于x轴的对称点C的坐标是 (2,-2) .14 第二象限内点P(x,y)满足|x|=9,y2=4,则点P关于y轴对称点的坐标是 (9,2) .15 如图,在正方形网格中,将△ABC向右平移3个单位长度后,得到△DEF(其中点A、B、C的对应点分别为点D、E、F),若点A的坐标为(1,1),则点D的坐标为 (4,1) . 第15题图第16题图16.如图,正方形ABCO的边长为4,D为AB上一点,且BD=3,以点C为中心,把△CBD顺时针旋转90°,得到△CB1D1,则点D1的坐标为 (-3,0) .—127—三、解答题(共52分)17 (7分)如图,这是某市的部分简图,请以火车站为坐标原点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并分别写出各地的坐标.解:以一格为一个单位长度,则它们的坐标分别为:火车站(0,0)、医院(-2,-2)、文化宫(-3,1)、体育场(-4,3)、宾馆(2,2)、市场(4,3)、超市(2,-3).第17题图18.(7分)如图是一个楼梯的侧面示意图.(1)如果用(0,0)表示点A的位置,用(4,2)表示点D的位置,那么点C、H又该如何表示呢 (2)按照第(1)题的表示方法,(2,0),(6,4),(8,8)又分别表示哪个点的位置 解:(1)C(2,2),H(8,6)(2)(2,0)表示B点,(6,4)表示F点,(8,8)表示I点第18题图—128—19 (8分)已知:点A,B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位置如图所示,求△AOB的面积.解:设AB交x轴于C,那么根据图中的信息可知:OC=1,S=1△OAC×1×2=1,2S1△OBC=,因此2×1×2=1S△OAB=S△OAC+S△OBC=2.第19题图20 (8分)在如图所示的平面直角坐标系中表示下面各点:A(0,3);B(1,-3);C(3,-5);D(-3,-5);E(3,5);F(5,7).(1)A点到原点O的距离是 3 ;(2)将点C向x轴的负方向平移6个单位,它就与点 D 重合;(3)连接CE,则直线CE与y轴是什么关系 (4)点F关于x、y轴对称点的坐标分别是什么 解:(3)CE与y轴平行.(4)点F关于x轴对称点的坐标为(5,-7),点F关于y轴对称点的坐标为(-5,7).第20题图—129—21 (10分)如图,△ABC中,A(-2,3),B(-3,1),C(-1,2).(1)将△ABC向右平移4个单位长度,画出平移后的△A1B1C1;并写出A1、B1、C1的坐标;(2)画出△ABC关于x轴对称的△A2B2C2;并写出A2、B2、C2的坐标;(3)若△ABC内有一点P的坐标为(x,y),请写出点P在△A1B1C1中的对应点P1的坐标及点P在△A2B2C2中的对应点P2的坐标.解:(1)如图.A1(2,3),B1(1,1),C1(3,2).(2)如图.A2(-2,-3),B2(-3,-1),C2(-1,-2).(3)P1(x+4,y),P2(x,-y).第21题图—130—22 (12分)如图,△ABO的三个顶点的坐标分别为点O(0,0),A(5,0),B(2,4).(1)求△OAB的面积;(2)若O,B两点的位置不变,点M在x轴上,则点M在什么位置时,△OBM的面积是△OAB的面积的2倍 (3)若O,A两点的位置不变,点N由点B向上或向下平移得到,则点N在什么位置时,△OAN的面积是△OAB的面积的2倍 解:(1)S=4×5×1△AOB=10;2(2)设M(x,0),则S△OBM=12×4×|x|=10×2,|x|=10,第22题图∴M(10,0)或(-10,0);(3)设N(2,y),则S1△OAN=2×5×|y|=20,|y|=8,∴N(2,8)或(2,-8).—131—得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24分)1 (2016年烟台市)函数y=2x-1中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是(A)A.x≥12B.x>112C.x<2D.x≤122.(2016年邵阳市)将正比例函数y=2x的图象向上平移3个单位,所得的直线不经过(D)A.第一象限B.第二象限C.第三象限D.第四象限3 一次函数y=kx+b(k≠0)在平面直角坐标系内的图象如图所示,则k和b的取值范围是(C)A.k>0,b>0B.k<0,b<0C.k<0,b>0D.k>0,b<0第3题图4 下列曲线中,不能表示y是x的函数的是(B)5 如图,在边长为2的正方形ABCD中剪去一个边长为1的小正方形CEFG,动点P从点A出发,沿A→D→E→F→G→B的路线绕多边形的边匀速运动到点B时停止(不含点A和点B),则△ABP的面积S随着时间t变化的函数图象大致是(B)第5题图6.(2016年邵阳市实验中学月考)今年“五一”节,小明外出爬山,他从山脚爬到山顶的过程中,中途休息了一段时间.设他从山脚出发后所用时间为t(分钟),所走的路程为s(米),s与t之间的函数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第6题图误的是(C)—132—A.小明中途休息用了20分钟B.小明休息前爬山的平均速度为每分钟70米C.小明在上述过程中所走的路程为6600米D.小明休息前爬山的平均速度大于休息后爬山的平均速度7 函数y1=2x+b与y2=ax+b的图象如图所示,当y1、y2的值都大于零时,x的取值范围是(D)A x>-1 B x>0C 0<x<2 D -1<x<2第7题图8 A、B两地相距20千米,甲、乙两人都从A地去B地,图中l1和l2分别表示甲、乙两人所走路程s(千米)与时间t(小时)之间的关系,下列说法:①乙晚出发1小时;②乙出发3小时后追上甲;③甲的速度是4千米/小第8题图时;④乙先到达B地.其中正确的说法有(C)A.1个B.2个C.3个D.4个二、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24分)9.(2016年聊城市)函数y=3+x中,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是 x≥1-x-3且x≠1 .10.A、B两地相距180千米,火车由A地驶往B地,行驶的速度是160千米/时,它距离B地的路程s(千米)与所行驶的时间t(时)之间的关系式是s= 180-160t ,s是t的 一次 函数.11 直线y=kx+b与y=-2x+1平行,且过点(-2,8),则直线的解析式为 y=-2x+4 .12 函数关系式为y=-5x+100(10≤x≤50),那么y的最小值为 -150 ,y的最大值为 50 .13 直线y=-x与直线y=x+2与x轴围成的三角形面积为 1 .14 一次函数y=4x+4分别交x轴、y轴于A、B两点,在x轴上取3一点C,使△ABC为等腰三角形,则这样的点C最多有 4 个.15 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的坐标为(0,6),将△OAB沿x轴向左平移得到△O′A′B′,点A的对应点A′落在直线y=-34x上,则点B与其对应点B′间的距离为 8 . 第15题图第16题图—133—16.甲、乙两人以相同的路线前往离学校12km的地方参加植树活动,图中l甲、l乙分别表示甲、乙两人前往目的地所行驶的路程s(km)与时间t(min)之间的函数图象,则每分钟乙比甲多行驶 0.6 km.三、解答题(共52分)17 (7分)已知一次函数y=(2a+4)x-(3-b),当a、b为何值时:(1)y随x的增大而增大;(2)图象经过第二、三、四象限;(3)图象与y轴的交点在x轴上方.解:(1)由题意得2a+4>0,∴a>-2,b为任意实数时y随x的增大而增大;{2a+4<0,(2)由题意得 解得-(3-b)<0,{a<-2,b<3,∴a<-2且b<3时图象经过第二、三、四象限.-(3-b)>0,a≠-2,(3)由题意得{ 解得2a+4≠0,{b>3,∴a≠-2且b>3时图象与y轴的交点在x轴上方.18 (8分)已知一次函数的图象经过点A(-2,-3),B(1,3)两点.(1)求这个一次函数的解析式;(2)判断点P(-1,1)是否在这个一次函数的图象上.解:(1)设一次函数解析式为y=kx+b,则{-2k+b=-3,{k=2, 解得k+b=3,b=1,∴y=2x+1.(2)当x=-1时,y=-2+1=-1≠1,∴P(-1,1)不在这个一次函数的图象上.—134—19 (8分)如图,已知直线l1经过点A(-1,0)与点B(2,3),另一条直线l2经过点B,且与x轴相交于点P(m,0).(1)求直线l1的解析式;(2)若△APB的面积为3,求m的值.解:(1)设直线l1∶y=kx+b,∵过点A(-1,0),B(2,3),{-k+b=0,k=1,∴解得2k+b=3,{b=1,∴直线l1的解析式为y=x+1.(2)S△APB=12AP×3第19题图=32AP=32|m-(-1)|=32|m+1|,又S△APB=3,∴32|m+1|=3,∴m+1=2或m+1=-2,∴m=1或m=-3.20 (8分)小丽的家和学校均在一条笔直的马路旁,某天小丽沿着这条马路上学,先从家步行到公交站台甲,再乘车到公交站台乙下车,最后步行到学校(在整个过程中小丽步行的速度不变),图中折线ABCDE表示小丽和学校之间的距离y(米)与她离家时间x(分钟)之间的函数关系.(1)求小丽步行的速度及学校与公交站台乙之间的距离;(2)当8≤x≤15时,求y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式.解:(1)根据题意得:小丽步行的速度为:(3900-3650)÷5=50(米/分钟),学校与公交站台乙之间的距离为:(18-15)×50=150(米);(2)当8≤x≤15时,设y=kx+b,第20题图把C(8,3650),D(15,150)代入—135—{8k+b=3650,{k=-500,得:解得:15k+b=150,b=7650,∴y=-500x+7650(8≤x≤15).21 (9分)某苹果生产基地,用30名工人进行采摘或加工苹果,每名工人只能做其中一项工作.苹果的销售方式有两种:一种是直接出售;另一种是将采摘的菜果加工成罐头出售.直接出售每吨获利4000元;加工成罐头出售每吨获利10000元.采摘的工人每人可以采摘苹果0.4吨;加工罐头的工人每人可加工0.3吨.设有x名工人进行苹果采摘,全部售出后,总利润为y元.(1)求y与x的函数关系式;(2)如何分配工人才能获利最大 解:(1)根据题意得,进行加工的人数为(30-x)人,采摘的数量为0.4x吨,加工的数量为(9-0.3x)吨,直接出售的数量为0.4x-(9-0.3x)=(0.7x-9)吨,y=4000×(0.7x-9)+10000×(9-0.3x)=-200x+54000;(2)根据题意得,0.4x≥9-0.3x,解得x≥126,7∴x的取值是126≤≤7x30的整数.∵k=-200<0,∴y随x的增大而减小,∴当x=13时利润最大,即13名工人进行苹果采摘,17名工人进行加工,获利最大.—136—22 (12分)在体育局的策划下,市体育馆将组织明星篮球赛,为此体育局推出两种购票方案(设购票张数为x,购票总价为y):方案一:提供8000元赞助后,每张票的票价为50元;方案二:票价按图中的折线OAB所表示的函数关系确定.(1)若购买120张票时,按方案一和方案二分别应付的购票款是多少 (2)求方案二中y与x的函数关系式;(3)至少买多少张票时选择方案一比较合算 解:(1)按方案一购120张票时,y=8000+50×120=14000(元);按方案二购120张票时,由图知y=13200(元).(2)当0<x≤100时,设y=第22题图k1x,则12000=100k1,∴k1=120,∴y=120x.12000=100k2+b,x≥100时,设y=k2x+b,{13200=120k2+b,解得k2=60,b=6000,∴y=60x+6000.{120x, (0<x≤100)综合上面所得y=60x+6000.(x>100)(3)由(1)知,购120张票时,按方案一购票不合算,即选择方案一比较合算时,x应超过120,设至少购买x张票时选择方案一比较合算,则应有:8000+50x<60x+6000,解得:x>200,∴至少买201张时选方案一比较合算.—137—得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24分)1 一组数据的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为95,若取组距为10,则分成的组数应是(D)A 7组B 8组C 9组D 10组2.(2016年任丘市月考)50个数据分别落在6个组内,第一、二、三、四、五组数据的个数分别为3、8、12、7,则第六组数据的频率为(D)A.0.1B.0.2C.0.3D.0.43 在统计中频数分布直方图的主要作用是(C)A 反映一组数据的波动大小B 反映一组数据的平均水平C 反映一组数据的分布情况D 反映一组数据的总体水平4 已知一组数据:3,6,7,x,7,6,4,3,6,4.若3,4,6,7四个数据的频率分别是0.2,0.3,0.3,0.2,那么x的值为(B)A 3B 4C 6D 75 右图的频数分布表是根据数据:2,3,4,6,x,7,分组频数2,5,3,4,10,8,6,7,5,4,5,3,6,5,4,6编制的,2~49则x可能的值为(B)5~711A 2,3,4B 5,6,78~112C 8,9,10D 都可能6 已知一组数据中含有四个不同的数:27,32,34,42,它们的频率分别是0.1,0.2,0.3,0.4,则这组数据的平均数为(B)A.35.2B.36.1C.37D.39.47.宜昌中学开展“阳光体育活动”,八年级(1)班全体同学分别参加了巴山舞、乒乓球、篮球三个项目的活动,陈老师统计了该班参加这三项活动的人数,并绘制了如图所示的频数分布直方图和扇形统计图,根据这个统计图,可以知道该班参加乒乓球活动的人数是(C)第7题图A.50人B.25人C.15人D.10人—138—8 某校为了解八年级的学生学习情况,在这个年级抽取了50名学生,对某学科进行检测,将所得的成绩(成绩均为整数)整理后,画出频数分布直方图,如图所示,下列结论:①本次检测90分以上(含90分)的有22人;②本次检测学生的及格率是96%;③本次检测得满分的只有1人.其中正确的有(C)第8题图A.①②③B.①②C.②③D.①③二、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24分)9 在(-2)2,0,-2,-|-2|,-(+3),-24中正数出现的频数是 1 .10 某中学数学教研组有25名教师,将他们按年龄分组,在38~45岁组内的教师有8人,那么这个小组的频率是 0.32 .11 将一批数据分成5组,其中第一组与第五组的频率之和是0.27,第二组与第四组的频率之和是0.54,那么第三组的频率是 0.19 .12.(2016年菏泽市)一组数据分成了五组,其中第三组的频数是10,频率是0.05,则这组数据共有 200 个数.13 某次射击训练中,第一小组的成绩如表所示.环数6789频数132若该小组的平均成绩为7.7环,则成绩为8环的频数是 4 .14.(2016年贵港市)在一次数学测试中,某班50名学生的成绩分为六组,第一组到第四组的频数分别为6,8,9,12,第五组的频数是0.2,则第六组的频数是 5 .15 在一组频数分布直方图中共有9个小长方形,已知中间一个长方形的高等于其它8个小长方形的高的和的1,且这组数据的总个7数为120,则中间一组的频数为 15 .16.随着综艺节目“爸爸去哪儿”的热播,问卷调查公司为调查了解该节目在中学生中受欢迎的程度,走进某校园随机抽取部分学生就“你是否喜欢‘看爸爸去哪儿’”,进行问卷调查,并将调查结果统计后绘制成如下不完整的统计表,则a-b= 0.1 .—139—非常喜欢喜欢一般不知道频数2003010频率ab0.025三、解答题(共52分)17 (6分)有一组数据:3,-2,1,0,3,-2,1,3,2,-2,1,1,-2,2,3,3,0,1,1,-2.(1)完成下表:数-20123画记正正正频数52625(2)其中出现的频率最大的数是什么 其频率是多少 解:(1)填空如上.(2)出现频率最大的数是1,其频率是6÷20=0.3.18.(6分)(2016年临沂市)为了解某校九年级学生的身高情况,随机抽取了部分学生的身高进行调查,利用所得数据绘成如下统计图表: 频数分布表身高分组频数百分比x<155510%155≤x<160a20%160≤x<1651530% 165≤x<17014bx≥170612%总计100%(1)填空:a= 10 ,第18题图b= 28% ;(2)补全频数分布直方图;(3)该校九年级一共有600名学生,估计身高不低于165cm的学生大约有多少人 解:(2)如图;(3)600×14+6=240(人)50答:身高不低于165cm的学生大约240人.—140—19.(10分)为了解某品牌电风扇销售量的情况,对某商场5月份该品牌甲、乙、丙三种型号的电风扇销售量进行统计,绘制如下两个统计图(均不完整).请你结合图中的信息,解答下列问题:(1)该商场5月份售出这种品牌的电风扇共多少台 (2)若该商场计划订购这三种型号的电风扇共2000台,根据5月份销售量的情况,求该商场应订购丙种型号电风扇多少台比较合理 第19题图解:(1)由已知得,5月份销售这种品牌的电风扇台数为:30030%=1000(台);(2)销售乙型电风扇占5月份销售量的百分比为:4501000=45%,销售丙型电风扇占5月份销售量的百分比为:1-30%-45%=25%,∴根据题意,丙种型号电风扇应订购:2000×25%=500(台).—141—20 (10分)某校举行“环保知识竞赛”,下表是1501班学生的成绩制成的频数分布表.分数段频数频率50≤x<6050.1060≤x<70a0.3070≤x<8015b80≤x<90c0.2090≤x<10050.10(1)求1501班的总人数及a、b、c的值;(2)学校划定成绩不低于70分的学生将获得一等奖或二等奖.一等奖奖励笔记本5本及奖金30元,二等奖奖励笔记本3本及奖金20元.已知这部分学生共获得奖金750元,求这部分学生共获得笔记本的本数是多少 解:(1)1501班总人数为5÷0.1=50(人),a=0.30×50=15;b=15÷50=0.3,c=0.20×50=10.(2)假设一等奖获得者有x人,则二等奖(30-x)人,依题意得30x+20(30-x)=750,解得x=15,于是这部分学生笔记本的本数为5x+3(30-x)=5×15+3×(30-15)=120(本).答:这部分学生共获得笔记本120本.21 (10分)数学老师将本班学生的身高数据(精确到1厘米)交给甲、乙两同学,要求他们各自独立地绘制一幅频数分布直方图.甲绘制的如图(1)所示,乙绘制的如图(2)所示,经确认,甲绘制的图是正确的,乙在整理数据与绘图过程中均有个别错误.第21题图请回答下列问题:(1)该班学生有多少人 —142—(2)甲同学身高165厘米,他说:“我们班上比我高的人不超过1/4”.他的说法正确吗 说明理由.(3)写出乙同学在整理或绘图过程中的错误(写出一个即可).(4)设该班学生的身高数据的中位数为a,试写出a的值.解:(1)该班学生有60人;(2)正确,∵身高164.5厘米及以上的人数为10+5=15人,∴比165厘米高的人不超过1;4(3)在整理数据时漏了一个数据,这个数据在169.5~174.5范围内;或绘制的图中157.5~161.5这个矩形的高度不正确;(4)由图(1)知中位数大于159.5,由图(2)知中位数小于161.5,于是159.5<a<161.5,∵身高为整数,∴中位数是160或161.22.(10分)我国是世界上严重缺水国家之一,2015年春季以来,我省遭受了严重的旱情,某校为了组织“节约用水从我做起”活动,随机调查了本校120名同学家庭月人均用水量和节水措施情况.图1、图2是根据调查结果做出的统计图的一部分.第22题图请根据信息解答下列问题:(1)图1中淘米水浇花所占的百分比为 15% ;(2)图1中安装节水设备所在的扇形的圆心角度数为 108° ;(3)补全图2;(4)如果全校学生家庭总人数为3000人,根据这120名同学家庭月人均用水量,估计全校学生家庭月用水总量是多少吨 解:(3)120-10-41-33-16=20(人);(4)(10×1+41×2+20×3+33×4+16×5)÷120=91,3091×(吨)303000=9100.—143—得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24分)1 下列图形中,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是(D)2 如图所示,点P是∠BAC内一点,由PE⊥AB,PF⊥AC,PE=PF,PA=PA得到△PEA≌△PFA的理由是(A)A HLB ASAC AASD SAS第2题图3.老师统计了40人的数学成绩,要画成直方图,共分了6组,第1至第4组的频数分别为10,5,7,6.第5组的频率为0.10,则第6组的频率是(D)A 0.25B 0.30C 0.15D 0.204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将点P(-2,1)向右平移3个单位长度,再向上平移4个单位长度得到点P′的坐标是(B)A.(2,4)B.(1,5)C.(1,-3)D.(-5,5)5 如图,在 ABCD中,用直尺和圆规作∠BAD的平分线AG交BC于点E.若BF=6,AB=5,则AE的长为(C)A.4B.6C.8D.10 第5题图第6题图6.(2016年衡水市)小亮从家步行到公交车站台,等公交车去学校,图中的折线表示小亮的行程s(km)与所花时间t(min)之间的函数关系,下列说法错误的是(D)A.他离家到学校共用了30minB.他等公交车的时间为6minC.他步行的速度是100m/minD.公交车的速度是350m/min7.下列四个命题:①一组对边平行且一组对角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②对角线互相垂直且相等的四边形是正方形;③顺次连接矩形四边的中点得到的四边形是菱形;④正五边形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其中真命题共有()BA.1个B.2个C.3个D.4个—144—8.如图,在矩形ABCD中,点E、F分别在边AB,BC上,且AE=1AB.将矩形沿直线EF折叠,3点B恰好落在AD边上的点P处,连接BP交EF于点Q.对于下列结论:①EF=2BE;②PF=2PE;③FQ=4EQ;④△PBF是等边三角形.第8题图其中正确的是(D)A.①②B.②③C.①③D.①④二、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24分)9.(2016年泉州市)正八边形的一个内角的度数为 135° .10.已知一次函数的图象过点(1,-1),(-1,2),则这个函数的关系式为 y=-3x+1 22.11 在函数y=1+(x-2)0中,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是 x>-2x+2且x≠2 .12 一组数据的频数分布直方图中一至四组各长方形的高的比为2∶4∶3∶1,已知第一组的频数是40,那么第三组的频率是 0.3 ,第二组的频数比第四组的频数多 60 ,这组数据共有 200 个.13 如图,在△ABC中,CD是高,CE是中线,CE=CB,点A、D关于点F对称,过点F作FG∥CD,交AC边于点G,连接GE.若AC=18,BC=12,则△CEG的周长为 27 .第13题图第14题图第16题图14 如图,矩形ABCD沿着对角线BD折叠,使点C落在C′处,BC′交AD于点E,AD=8,AB=4.则DE的长为 5 .15 已知三角形ABC的边BC在x轴上,顶点A在y轴上,且B点坐标为(-6,0),C点坐标为(2,0),三角形ABC的面积为12,则点A的坐标为 (0,3)或(0,-3) .16 如图,将几个边长都为2的正方形接如图所示摆放,点A1,A2 An分别是正方形的中心,则这n个正方形重叠部分的面积和是 n-1 .三、解答题(共72分)17 (7分)如图所示,AD是∠BAC的平分线,DE⊥AB交AB延长线于E,DF⊥AC于F,且DB=DC.求证:BE=CF.证明:∵AD平分∠BAC,DE⊥AB,DF⊥AC,∴DE=DF.在Rt△BDE与Rt△CDF中,{BD=CD,DE=DF,第17题图—145—∴Rt△BDE≌Rt△CDF(HL),∴BE=CF.18 (8分)如图,在△ABC中,AB=AC,点P是BC上任意一点,PE∥AB,PF∥AC.(1)PE,PF,AB之间有什么关系 并说明理由;(2)点P在什么位置时,这个图形是轴对称图形 说明这时四边形AEPF是什么图形 解:(1)PE+PF=AB.理由:∵PE∥AB,PF∥AC,∴四边形AEPF是平行四边形,∴PE=AF.∵AB=AC,∴∠B=∠C.第18题图又∵PF∥AC,∴∠BPF=∠C,∴∠B=∠BPF,∴BF=PF.∴PE+PF=AF+BF=AB.(2)当P为BC中点时,这个图形是轴对称图形,此时AF=AE,四边形AEPF是菱形.19.(8分)如图,点N(0,6),点M在x轴负半轴上,ON=3OM,A为线段MN上一点.AB⊥x轴,垂足为B,AC⊥y轴,垂足为C.(1)点M的坐标为 (-2,0) ;(2)求直线MN的解析式;(3)若点A的横坐标为-1,求矩形ABOC的面积.解:(2)该直线MN的解析式为:y=kx+b,分别把M(-2,0),N(0,6)坐标代入其中,得{-2k+b=0,k=3,解得b=6,{b=6,∴直线MN的解析式为:y=3x+6.(3)在y=3x+6中,当x=-1时,y=3.第19题图∴OB=1,AB=3.S矩形ABOC=1×3=3.—146—20 (8分)如图,有一块长方形塑料模板ABCD,长为10cm,宽为5cm,将你手中足够大的直角三角板PHF的直角顶点P落在AD边上(不与A、D重合),在AD上适当移动三角板顶点P,能否使你的三角板两直角边分别通过点B与C 若能,请你求出这时AP的长;若不能,请说明理由.解:能,让点P落在AD的中点时,可以使三角板的两直角边分别通过点B和C,理由:设AP=x,则PD=10-x,∴BP2=52+x2,CP2=(10-x)2+52,又BP2+CP2=BC2,第20题图∴52+x2+(10-x)2+52=102,解得x=5,即P点是AD的中点.21 (10分)胡老师计划组织朋友暑假去革命圣地延安两日游,经了解,现有甲、乙两家旅行社比较合适,报价均为每人640元,且提供的服务完全相同,针对组团两日游的游客,甲旅行社表示,每人都按八五折收费;乙旅行社表示,若人数不超过20人,每人都按九折收费,超过20人,则超出部分每人按七五折收费,假设组团参加甲、乙两家旅行社两日游的人数均为x人.(1)请分别写出甲、乙两家旅行社收取组团两日游的总费用y(元)与x(人)之间的函数关系式;(2)若胡老师组团参加两日游的人数共有32人,请你计算,在甲、乙两家旅行社中,帮助胡老师选择收取总费用较少的一家.解:(1)甲家旅行社的总费用:y甲=640×0.85x=544x;乙家旅行社的总费用:当0≤x≤20时,y乙=640×0.9x=576x;当x>20时,y乙=640×0.9×20+640×0.75(x-20)=480x+1920;(2)当x=32时,y甲=544×32=17408(元),y乙=480×32+1920=17280(元),因为y甲>y乙,所以胡老师应选择乙旅行社.—147—22 (9分)某农户在承包的一块荒地上种植了500株果树,今年是果树挂果的第一年,为了了解今年这片果树的产量,该农户从中任意采摘了40株果树上的果实,称得每株果树上果实的质量(取整数,单位:kg),并统计得到频率分布表和频数分布直方图(未完成),如下图所示. 频率分布表分 组频数频率11.5~14.5110.27514.5~17.5170.425 17.5~20.5110.27520.5~23.510.025合 计401.000第22题图(1)请你将频率分布表中缺少的数据补充完整;(2)根据频率分布表把频数分布直方图补充完整;(3)若这片果树所产水果的销售价为3元/千克,根据样本的统计数据,现采用各组水果质量的最小值的加权平均数来估计这片果树的产量,则该农户售出这片果树上的水果的总收入约是多少元 解:(1)、(2)如上图、表.(3)11×12+17×15+11×18+1×2140×500×3=22725(元).23 (10分)“六一”期间,小张购进了100只两种型号的文具进行销售,其进价和售价之间的关系如下表:型号进价(元/只)售价(元/只)A型1012B型1523(1)小张如何进货,使进货款恰好为1300元 (2)要使销售文具所获利润最大,且所获利润不超过进货价格的40%,请你帮小张设计一个进货方案,并求出其所获利润的最大值.解:(1)设进A型文具为x只,则进B型文具为(100-x)只,可得:10x+15(100-x)=1300,解得x=40.答:进A型文具40只,进B型文具100-40=60(只);(2)设进A型文具为x只,则进B型文具为(100-x)只,可得(12-10)x+(23-15)(100-x)≤40%[10x+15(100-x)],解得:x≥50,设利润为y,则可得:y=(12-10)x+(23-15)(100-x)=2x+800-8x=-6x+800,∵-6<0,∴y随x的增大而减小.所以当x=50时,利润最大,最大利润y=-50×6+800=500(元).—148—24.(12分)如图,Rt△ABC中,∠B=90°,AC=60cm,∠A=60°,点D从点C出发沿CA方向以4cm/秒的速度向点A匀速运动,同时点E从点A出发沿AB方向以2cm/秒的速度向点B匀速运动,当其中一个点到达终点时,另一个点也随之停止运动.设点D,E运动的时间是t秒(0<t≤15).过点D作DF⊥BC于点F,连接DE,EF.(1)求证:AE=DF;(2)四边形AEFD能够成为菱形吗 如果能,求出相应的t值,如果不能,请说明理由;(3)当t为何值时,△DEF为直角三角形 请说明理由.解:(1)在△DFC中,∠DFC=90°,∠C=30°,DC=4t,∵DF=2t,又∵AE=2t,∴AE=DF.第24题图(2)能.理由如下:AB⊥BC,DF⊥BC,∴AE∥DF.又∵AE=DF,∴四边形AEFD为平行四边形,AE=AD=AC-DC=60-4t=2t.解得t=10(秒),∴当t=10秒时四边形AEFD为菱形.(3)①当∠DEF=90°时,由(2)知EF∥AD,∴∠ADE=∠DEF=90°,∵∠A=60°,∴AD=12AE=t,又AD=60-4t,即60-4t=t,解得t=12秒.②当∠EDF=90°时,四边形EBFD为矩形,在Rt△AED中,∠A=60°,则∠ADE=30°,∴AD=2AE=4t,即60-4t=4t,解得t=15秒2.③若∠EFD=90°,则E与B重合,D与A重合,此种情况不存在.综上,当t=15秒或212秒时,△DEF为直角三角形.—149—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