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高二政治(选修)《生活与哲学》常用的原理及方法论 一、辩证唯物论(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 1、物质与意识辩证关系原理 及方法论 (1)物质决定意识,要求我们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2)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或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有指导作用): 正确的意识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错误的意识阻碍客观事物的发展。 方法论要求:我们树立正确的意识,克服错误的意识。 2、意识的能动作用原理 (1)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主动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 (2)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 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有指导作用;意识对于人体生理活动有调节和控制作用。 3、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的辩证关系 ①规律具有客观性,要求我们必须尊重客观规律; ②人具有主观能动性,可以认识利用规律。 ③我们要把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有机结合起来。 二、认识论(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 1、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决定认识) (1)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2)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3)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4)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2、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要求我们树立正确的认识,重视科学理论的指导作用 。 3、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上升性,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 要求我们坚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三、唯物辩证法(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 1、联系观 (1)联系具有普遍性,要求我们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2)联系具有客观性,要求我们要从事物固有的联系中把握事物,切忌主观随意性。 (联系是客观的,人们可以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建立新的联系) (3)联系具有多样性,要求我们注意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一切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 (4)整体与部分辩证关系原理 ①整体居于主导地位,整体统率着部分,整体的功能状态及其变化会影响到部分的功能。 要求我们树立全局观念,立足整体,统筹全局,选择最佳方案,实现整体的最优目标。 ②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会影响整体的功能,关键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甚至对整体的功能起决定作用。要求我们必须重视部分的作用,用局部的发展推动整体的发展。 (5)系统优化方法:①系统的基本特征是:整体性、有序性和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 ②掌握系统优化方法的要求:着眼于事物的整体性;遵循系统内部结构的有序性;注重系统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用综合的思维方式认识事物。 2、发展观 (1)世界是永恒发展的,发展实质是事物前进和上升,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要求我们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2)事物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相统一: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 要求我们既要坚信前途是光明的,又要准备走曲折的路。 (3)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原理: ①事物的发展总是从量变开始,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②要求我们重视量的积累,为实现事物的质变创造条件; 又要果断地抓住时机,促成质变,实现事物的飞跃。21·cn·jy·com3、矛盾观(1)矛盾双方是对立统一的,要求我们用对立统一(或一分为二)的观点看问题。(2)矛盾具有普遍性:事事有矛盾、时时有矛盾。①要求我们承认矛盾,分析矛盾,勇于揭露矛盾,积极寻找正确的方法解决矛盾。②要求我们用一分为二(或全面)的观点看问题。21世纪教育网(3)矛盾具有特殊性,要求我们具体问题具体分析。(4)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相互联结,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要求我们坚持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共性与个性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5)主要矛盾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的发展起决定作用。要求我们办事情要抓住重点、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 (6)事物的性质主要是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要求我们看问题要着重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重视主流 。 (7)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辩证关系原理要求我们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21世纪教育网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辩证关系原理要求我们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4、辩证否定观原理及方法论 (1)辩证的否定,是事物自身的否定,即自己否定自己,自己发展自己;是事物发展的环节,是事物联系的环节,其实质是“扬弃”:既肯定又否定,既保留又克服。21世纪教育网21cnjy.com(2)辩证否定观要求我们必须树立创新意识。21世纪教育网四、历史唯物主义部分(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1、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1)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2)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 先进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落后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具有阻碍作用; 2、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 (1)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 (2)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反作用: ①当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时,它对生产力的发展起推动作用; ②当生产关系不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时,它对生产力的发展起阻碍作用。 3、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 (1)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社会的政治、法律制度和设施;思想观点和社会意识形态)(2)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当上层建筑适合经济基础状况时,它促进经济基础的巩固和完善,反之会束缚生产力的发展,阻碍社会前进。4、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要求我们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5、价值观对人们的行为具有导向作用,要求我们坚持正确的价值观。①价值观对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②价值观是人生的重要向导。6、要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必须:①自觉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②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把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最高的价值标准。7、人生价值的创造与实现(1)在劳动和奉献中创造价值(积极投身于为人民服务的实践,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必由之路,也是拥有幸福人生的根本途径。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2)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价值。(社会提供的客观条件是人们实现人生价值的前提。实现人生价值必须正确处理个人与集体、个人与社会的关系)21教育网(3)在砥砺自我中走向成功。(主观条件)①需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顽强拼搏、自强不息的精神;21世纪教育网②需要努力发展自己的才能,全面提高个人素质;③需要有坚定的理想信念,有正确价值观的指引。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