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专题六 人口、城市与交通全国卷5年考情导向考点考题考情2016年2015年2014年2013年2012年考点一人口变动的特点及影响--全国卷Ⅰ·T10、11全国卷Ⅰ·T7、8全国卷Ⅱ·T1、2-全国卷5年考点考次统计命题预测(1)以统计图为载体,考查人口增长、人口迁移的特点及原因;(2)结合城市分布及图文材料,考查城市区位及功能分区、城市化过程中的问题及对策;(3)以某一交通工程为切入点,考查交通运输方式的选择、交通区位因素的分析。考点二 城市区位与城市功能分区全国乙卷T4~6-全国卷Ⅰ·T4--考点三城市化及其影响-全国卷Ⅰ·T3全国卷Ⅱ·T1全国卷Ⅱ·T1、2--考点四 交通布局及其影响全国丙卷·T36(2)全国卷Ⅰ·T4、5、T37(2)(3)全国卷Ⅱ·T37全国卷Ⅰ·T5、6、T36(3)(4)全国卷Ⅰ·T2-考点1|人口变动的特点及影响 难度:中档题、高档题题型:选择题五年3考1.(2014·全国卷Ⅰ·T10~11)下图显示某国移民人数及其占总人口比例的变化。读图,完成(1)~(2)题。(1)如图所示的①、②、③、④四幅图中,符合该国人口增长特征的是( )① ②③ ④A.① B.②C.③D.④(2)该国人口自然增长数量最多的时段为( )A.1910~1930年B.1930~1950年C.1950~1970年D.1970~1990年(1)A (2)C [第(1)题,根据图( http: / / www.21cnjy.com )中提供的不同年份移民人数及其占总人口的比例,可分别计算出1910年该国的总人口约为9300万,1930年该国的总人口约为1.25亿,1950年该国的总人口约为1.4亿,1970年该国的总人口约为2亿,1990年该国的总人口约为2.5亿,2010年该国的总人口约为3.08亿。该国人口在持续增加,与图①曲线的特征相吻合,故选A。第(2)题,结合上题,该国不同阶段人口自然增长的数量可以分别计算出来。1910~1930年人口自然增长数量约为3100万;1930~1950年人口自然增长数量约为2000万;1950~1970年人口自然增长数量约为6000万;1970~1990年人口自然增长数量约为4000万。比较可知,1950~1970年人口自然增长数量最多,故选C。]2.(2013·全国卷Ⅰ·T7~8)下图示( http: / / www.21cnjy.com )意某城市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平均人口年变化率。当前,该城市总人口约1300万。据此完成(1)~(2)题。【导学号:01252053】(1)20世纪90年代和80年代相比,该城市( )A.总人口增长速度加快B.总人口减少C.人口自然增长率降低D.人口净迁入量减少(2)该城市所在的国家可能是( )A.美国B.日本C.俄罗斯D.德国(1)D (2)A [解答本题组的关键是读( http: / / www.21cnjy.com )懂示意图,然后由不同的人口年变化率推知该城市的人口变动情况。第(1)题,比较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的人口变化率,可推知该城市总人口增长速度变慢,但总人口增长率仍大于零,故总人口数仍然在增加,因此排除A、B两项;90年代的人口自然增长率比80年代略有增加,C错误;与80年代相比,该城市90年代国际、国内净迁移率都在下降,说明迁入该城市的人口减少,D正确。第(2)题,该城市自然增长率较高,且90年代的人口自然增长率比80年代有所增加。此外,该城市国际净迁移率也较高,说明对国外移民有较大的吸引力,由此可判断该城市最有可能位于美国,故选A;俄罗斯、德国的人口自然增长率很低,甚至是负增长,故排除C、D两项;日本是个人口密集的国家,人口自然增长率和国际净迁移率都较低,故排除B项。]3.(2013·全国卷Ⅱ·( http: / / www.21cnjy.com )T1~2)下图表示我国部分省级行政区域2005~2010年间迁移人口比重。迁移人口以青壮年为主。读图并结合相关知识,完成(1)~(2)题。(1)2005~2010年( )A.迁出人口数量贵州多于四川B.迁入人口数量上海多于广东C.人口增长率浙江高于江苏D.人口自然增长率安徽低于天津(2)2005~2010年,省级行政区域间的人口迁移( )A.延缓了皖、赣、黔的老龄化进程B.延缓了沪、京、津的老龄化进程C.降低了皖、赣、黔的城市化水平D.降低了沪、京、津的城市化水平(1)C (2)B [解答本题组的关键( http: / / www.21cnjy.com )是能从图中准确地把握迁出和迁入人口比重的数值。第(1)题,根据题意,迁出(入)人口=迁出(入)比重×人口总数。据图,贵州的迁出人口比重虽然略高于四川,但四川人口数量远多于贵州,所以四川的迁出人口数多于贵州,A错误;上海虽然迁入人口比重高于广东,但人口总数远少于广东,故上海迁入的人口数少于广东,B错误;人口增长包括自然增长和机械增长。就自然增长率而言,浙江和江苏都是我国经济较为发达的省区,二者的自然增长率差别不大,从图上可以看出,浙江迁入人口比重远高于江苏,而迁出人口比重基本一样,故人口增长率浙江高于江苏,C正确;一般来说,经济越发达,人口自然增长率越低,故天津人口自然增长率应低于安徽,D错误。第(2)题,目前我国人口迁移的方向是从欠发达地区迁入相对发达地区,迁移人口以青壮年为主。从省级行政区域人口迁移看,皖、赣、黔三省属于欠发达省份,人口以迁出为主,且迁出的人口主要是青壮年,所以当地老龄化进程加快,沪、京、津属于相对发达的直辖市,人口以迁入为主,且迁入人口主要是青壮年,延缓了当地老龄化进程,故B正确。目前我国处于城市化中期阶段,无论是人口迁出地区,还是人口迁入地区,城市化水平都会有所提高。]1.高考考查特点(1)以人口增长的曲线图为背景,考查人口增长及变化。(2)以某城市不同时间人口的增长柱状图为背景,考查人口的增长状况及不同国家人口的增长特征。(3)以我国不同省市的人口迁出比重和迁入比重统计图为背景,考查不同省市的人口增长状况及人口迁移的影响。2.解题3个提醒(1)人口增长包括人口的自然增长和人口迁移引起的人口的机械增长。(2)目前,我国的人口增长模式为现代型,为应对人口老龄化,我国实行了全面二孩政策,但计划生育仍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3)我国目前人口迁移主要是从农村迁往城市,因此无论对迁入区还是迁出区,城市化水平都会提高。1.人口增长模式及影响2.主要人口问题3.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人口增长与人口问题1.(2016·武汉4月调研)20( http: / / www.21cnjy.com )15年11月我国宣布放开“全面二孩”政策。图甲示意2010年我国人口金字塔,图乙示意1980~2012年我国人口出生数,据此完成(1)~(3)题。图甲图乙(1)如果我国仍实行严格的计划生育政策,推测2012年之后我国出生人口变化趋势为( )A.缓慢持续增加B.先减后增C.先增后减D.快速减少(2)目前,我国城市人口的生育率低于农村,而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迅速上升。2013年后制约我国人口增长的主要因素是( )A.生育政策 B.城市化C.育龄人口D.资源状况(3)针对我国的人口问题,我国政府今后可能不会采取的措施是( )A.健全社会养老制度B.适度延缓退休年龄C.大力发展机器人产业D.大量接纳外来移民(1)C (2)B (3)D [第( http: / / www.21cnjy.com )(1)题,2010年我国人口金字塔图中,20~24岁人口比重大于24岁以上和20岁以下年龄段,而一般生育年龄人口主要集中在24~30岁,故2012年以后,开始几年由于20~24岁人口增多而生育率有所升高,故出生人口先增加,但由于20岁以下人口较少,故再往后出生人口又会减少,则2012年以后我国出生人口变化趋势为先增后减。也可依据1980~2012年人口出生数图来分析。第(2)题,由题中信息可知,我国城市人口比重快速上升、但城市人口生育率较低,导致我国人口增长速度变慢,则今后制约我国人口增长的主要因素是城市化。第(3)题,针对生育率下降问题,可发展机器人产业,以及适度延缓退休年龄,来缓解劳动力不足带来的问题,同时健全社会养老制度。]图表解读人口年龄结构金字塔图的判读(1)读构成。可直接读出该地区不同年龄段所占人口的比例以及男女比例差异。(2)定类型。人口金字塔图基本上可分为三种类( http: / / www.21cnjy.com )型:年轻型(增长型)——年轻人口比重大,塔形下宽上尖(图甲);成年型(静止型)——除极老的年龄组外,各年龄组人数差别不是很大,塔形较直,只在高龄部分(即塔尖)急剧收缩(图乙);老年型(缩减型)——年轻人口比重小,中年以上人口比重较大,塔形上下窄中间宽(图丙)。图甲 图乙 图丙(3)析变化。从发展的角度( http: / / www.21cnjy.com )来看,上述三种人口金字塔基本形态都比较稳定。大多数情况下,由于人口生育和死亡水平的变化以及人口迁移和战争等因素的影响,人口金字塔存在着一些变形和过渡形态,如纺锤形、葫芦形、圣诞树形等。通过人口年龄结构金字塔图可以看出该地区人口百余年来的发展历史和未来数十年的发展趋势。2.性别比是指人口中男性( http: / / www.21cnjy.com )人口与女性人口的比值(通常指每100位女性对应的男性人数),下图为我国近30年来出生人口性别比和总人口性别比的变化图。据此完成(1)~(2)题。【导学号:01252054】(1)不属于近30年来我国出生人口性别比呈持续上升趋势的原因的是( )A.重男轻女的传统观念根深蒂固B.非法进行胎儿性别鉴定C.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D.人口迁移(2)从长远来看,受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影响最大的是( )A.教育 B.社会稳定C.就业D.国防(1)D (2)B [第(1)题,重男( http: / / www.21cnjy.com )轻女的传统观念根深蒂固、非法进行胎儿性别鉴定、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是我国出生人口性别比居高不下且呈持续上升趋势的主要原因,但人口迁移与此关系较小。第(2)题,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未来会出现较多男性找不到对象的现象,影响社会稳定;国防兵源以男性为主,教育和就业受人口性别比影响较小。]人口迁移的原因及影响3.(2016·唐山二模)数以亿计的农( http: / / www.21cnjy.com )民工在春节返乡后,一部分人不再回到务工的远方大城市,转而选择离家不远的务工地,这一现象称为务工潮倒吸现象。下图为2008~2015年我国农民工数量及月均收入变化,据此完成(1)~(3)题。(1)图中显示2015年我国农民工( )A.总人数已超过了3亿B.本地务工人数超过外地务工人数C.外出务工人数约占61%D.月人均收入超过4000元(2)出现务工潮倒吸现象的主要原因是由于我国内地( )A.交通条件改善,空气质量良好B.产业升级迅速,人力资源需求量大C.人口政策调整,生育放宽二胎D.各类城市发展,就业创业机会增多(3)影响农民工收入水平的主要因素是( )A.劳动力市场供需B.能源价格的波动C.劳动力年龄结构D.产业结构的调整(1)C (2)D (3)A [第( http: / / www.21cnjy.com )(1)题,据图判断2015年我国农民工总人数为27500万人并未达到3亿,A错误;本地务工人数约为11000万人少于外地务工人数16500万人,B错误;外出务工人数约占16500万/27500万×100%=60%,C正确;月人均收入超过3000元,不到4000元,D错误。第(2)题,根据“务工潮倒吸现象”定义可以判断我国内地中小城市及其周边地区发展较快,农民工的收入提高,不愿选择到远方大城市务工,D正确;务工潮倒吸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当地及其周边地区收入提高,与交通条件改善、空气质量良好、产业升级迅速、人力资源需求量大关系不大,A、B、C错误。第(3)题,农民工收入水平高低取决于劳动力数量的供求关系和素质高低,当供大于求,农民工收入水平低;反之,当供小于求农民工收入水平高;劳动力素质高,收入也高。]4.(2016·成都三校考前集训)下图为2000~2010年我国农村净转出人口的年龄结构示意图。读图回答(1)~(3)题。(1)造成农村人口转移的主要因素是( )A.政府政策 B.就业机会C.宗教信仰D.家庭与亲情(2)农村人口外迁对农村的主要影响是( )A.使生态环境恶化B.使粮食商品率降低C.使出生率提高D.使老龄化进程加快(3)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对城镇的主要影响是( )A.提高环境承载力B.减轻就业压力C.繁荣劳动力市场D.使技术人才外流(1)B (2)D (3)C [第(1)( http: / / www.21cnjy.com )题,根据农村净转出人口主要为15~29岁年龄段的人口,可以判断造成农村人口转移的主要因素是就业机会。第(2)题,人口外迁会缓解农村的人地矛盾,使农村生态环境质量得以改善;人口外迁导致农村人口减少,粮食在满足自给的情况下会进入市场流通,从而提高粮食的商品率;由图可知,农村青壮年男女转出的比例较高,会使农村人口出生率降低;农村青壮年人口减少,相当于老年人口的比重增加,会加速农村老龄化进程。第(3)题,由图可知,农村向城镇转移的人口以青壮年男女为主,从而可保证城镇一些劳动力导向型产业的人员供给,繁荣劳动力市场。]规律方法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差异主要影响因素时间差异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自然环境因素的作用越来越小,社会经济因素的作用越来越大地域差异由经济落后地区迁入到经济发达地区的主要因素是经济因素年龄差异青壮年人口迁移主要是经济因素或婚姻因素;老年人口迁移可能是家庭因素或环境因素;青少年人口迁移最可能是家庭因素或教育因素性别差异男性人口迁移,迁入区可能重工业发达,以第二产业为主;女性人口迁移,迁入区可能轻工业发达,以第三产业为主文化差异学历水平较高的人群迁入区一般高新技术产业发达,学历水平较低的人群迁入区一般劳动力导向型产业较多考点2|城市区位与城市功能分区 难度:中档题题型:选择题五年2考1.(2016·全国乙卷·T4~6)( http: / / www.21cnjy.com )自20世纪50年代,荷兰的兰斯塔德地区经过多次空间规划,形成城市在外、郊区在内的空间特征:该区中间是一个接近3000平方千米的“绿心”——乡村地带;四个核心城市和其他城镇呈环状分布在“绿心”的周围,城镇之间设置不可侵占的绿地,四个核心城市各具特殊职能,各城市分工明确,通过快速交通系统连接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城市群。近20年来,该地区城镇扩展程度小,基本维持稳定的城镇结构体系。据此完成(1)~(3)题。【导学号:01252055】(1)兰斯塔德地区通过空间规划,限制了该地区各核心城市的( )A.服务种类B.服务等级C.服务范围D.服务人口(2)兰斯塔德空间规划的实施,显著促进该地区同类产业活动的( )A.技术创新B.空间集聚C.市场拓展D.产品升级(3)兰斯塔德空间规划的实施,可以( )A.提高乡村人口比重B.降低人口密度C.促进城市竞争D.优化城乡用地结构(1)A (2)B (3)D [第(1( http: / / www.21cnjy.com ))题,兰斯塔德地区经过多次空间规划,使四个核心城市各具特殊职能,各城市分工明确,说明各核心城市的服务职能和服务种类各不相同,即通过空间规划限制了该地区各核心城市的服务种类。服务等级、服务范围和服务人口是难以通过空间规划限制的。第(2)题,各城市服务职能和服务种类分工明确,必然会促进同类产业活动在同一城市的空间集聚,以获取规模效益。第(3)题,该区的四个核心城市和其他城镇呈环状分布在“绿心”(乡村地带)的周围,且城镇之间设置的绿地不可侵占,既有利于城市群的发展,又有利于城市环境的保护,充分说明了兰斯塔德空间规划的实施优化了城乡用地结构。](2014·全国卷Ⅰ·T6)2( http: / / www.21cnjy.com )0世纪50年代,在外国专家的指导下,我国修建了兰新铁路。兰新铁路在新疆吐鲁番附近的线路如图所示。读图,完成下题。2.50多年来,兰新铁路并没有改变该区域城镇的分布,是因为该区域的城镇分布受控于( )A.地形分布B.绿洲分布C.河流分布D.沙漠分布B [图示区域为天山南侧,总体上属于气候干旱区,人口、城镇、农业活动受水源分布影响明显,城镇主要分布在水源相对充足的绿洲附近。]1.高考考查特点(1)以典型地区区域图和理想区域模式图( http: / / www.21cnjy.com )为切入点,考查城市空间布局、城市功能分区和城市空间规划原则。通过文字材料信息,考查学生获取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和原理的能力。(2)以自然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为切入点,考查区位因素及其发展变化对城镇发展的影响。2.解题的2个提醒(1)第1题,关键是从文字材料获取有效信息( http: / / www.21cnjy.com )。第(1)题,由文字信息中的“四个核心城市各具特殊职能,各城市分工明确”可知并进而推知这些核心城市的服务种类受到了限制。第(2)题,关键把握好该地区空间规划的实施带来的影响是分工明确,而明确的分工会导致同类产业在空间上集聚。(2)第2题,考生易错选C项,我国西北地区水源主要来自天山冰雪融水,河流分布很少,由于本区干旱,绿洲地区水源主要是地下径流。1.城市区位因素2.城市功能分区3.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功能与空间分布城市区位分析1.下图为《清明上河图》(局部),反映了北宋都城东京(今河南开封)繁华的城市风貌。读图回答(1)~(2)题。(1)东京城形成的最有利条件是( )A.文化底蕴深厚B.商业繁荣发达C.人口高度集聚D.水陆交通便利(2)东京的城市功能主要以( )A.行政功能为主B.军事功能为主C.文化功能为主D.经济功能为主(1)D (2)A [第(1( http: / / www.21cnjy.com ))题,读图可知,当时的东京城有河流(汴河)流经,大小船只穿梭于河流中,水运便利,加之陆路交通发达,形成商业繁荣发达的东京城。第(2)题,东京作为当时的北宋都城,其最主要的功能是行政功能。]2.(2016·大庆二模)下图中甲地所( http: / / www.21cnjy.com )在的国家,农业以畜牧业为主,财政收入主要来源于货物过境和港口服务业。据此完成(1)~(2)题。【导学号:01252056】(1)在甲地形成城市的主导区位因素是( )A.地形B.气候C.公路交通枢纽D.港口(2)该城市发展成为该国首都的优势条件是( )A.位置适中B.资源丰富C.气候宜人D.经济中心(1)D (2)D [第(1)题,读图( http: / / www.21cnjy.com )可知,甲地的铁路、公路交通便利,是重要的港口,便于海陆联运,因此港口是甲地发展成为城市的主导因素。第(2)题,根据题干信息可知,该国的财政收入主要来源于货物过境和港口服务业,该城市是该国主要的港口城市,经济发展水平高,成为该国的经济中心,是发展成为首都的优势条件。位于沿海,位置比较偏,故A错误;该国资源不丰富,B错误;热带沙漠气候,气候条件差,C错误。]城市内部功能分区3.(2016·河南中原名校4月联考)T( http: / / www.21cnjy.com )OD模式,是以公共交通为导向的城市用地开发模式。即以公交站点为中心、以400~800米(5~10分钟步行路程)为半径建立集商业、工作、文化教育、居住等为一体的区域中心。下图为“TOD开发模式示意图”,据此完成(1)~(2)题。(1)图中A、B、C三类城市功能区分别为( )A.居住区、核心商业区、办公区B.居住区、办公区、核心商业区C.核心商业区、办公区、居住区D.办公区、核心商业区、居住区(2)TOD开发模式可以( )A.降低土地利用密度B.完全用步行替代公共交通C.降低区域人口密度D.减少人口“钟摆式”流动导致的交通拥堵(1)A (2)D [第(1)题,读图可知,( http: / / www.21cnjy.com )A区面积大,且距车站较远,可判定地价较低,因此为居住区;B区靠近车站,交通便利,地价高,可能为核心商业区;C区位于商业区和居住区之间,可以判定为办公区。第(2)题,TOD开发模式相当于多核心城市模式,每个核心相对独立且核心之间交通便捷。]4.我国北方某大城市自1982年以来( http: / / www.21cnjy.com ),人口大幅度增加,下表为该城市各圈人口密度、面积等数据表。读表,回答(1)~(3)题。【导学号:01252057】各圈范围面积(km2)人口密度(人/km2)1982年1990年2000年2010年内圈(0~6km)11321764212061955420416第二圈(6~15km)5932606336149607277第三圈(15~24km)11021338182028044305第四圈(24~33km)161162178510831765郊区(33km~ )-----(1)2010年,该市人口分布最多的区域是( )A.内圈B.第二圈C.第三圈D.第四圈(2)从城市功能分区的角度分析,内圈的人口密度变化不大,这可能影响内圈的( )A.商业与金融业的发展B.高等院校校区的扩建C.高新技术产业的集聚D.工业部门的转型升级(3)从城市土地利用的空间结构角度分析,第四圈人口密度增长的主要动因是( )A.农业发展B.服务业发展C.工业发展D.旅游业发展(1)C (2)A (3)C [第(( http: / / www.21cnjy.com )1)题,本题通过公式计算:人口数量=人口密度×面积,可知第三圈人口最多。第(2)题,城市内圈地租最高,一般主要分布的是商业和金融业。所以,内圈人口密度变化可能影响商业与金融业的发展。第(3)题,第四圈距离市中心远,地租较低,对外交通较便利,主要布局的是工业。]规律方法城市功能区的判断方法面积住宅区面积最大,其次是工业区,商业区面积最小距市中心远近一般情况下,距离市中心由近及远依次为商业区、住宅区、工业区形态商业区一般呈点状、线状,住宅区和工业区一般呈片状人口变化商业区昼夜人口数量差别最大,白天人口多,夜晚人口少;住宅区与商业区人口数量变化相反;工业区人口数量昼夜差别最小建筑物密度 商业区建筑物高大稠密,住宅区次之,工业区建筑物密度最小分布趋势住宅区、工业区不断向郊外移动,在市中心所占比例逐年下降;商业区虽也有向郊区交通便捷处移动的趋势,但幅度较小,在市中心所占比例大城市等级体系下图为某地公共设施的服务范围示意图。读图,回答下题。【导学号:01252058】5.图中最有可能为博物馆、乡(镇)行政机构、集贸市场的依次是( )A.⑥①②B.⑤③⑥C.③②④D.①④⑤B [根据城市等级体系原理,可以推导出服( http: / / www.21cnjy.com )务范围和经济发展水平,辐射范围有相关性,博物馆的服务范围最大,且可以不受行政区界线的限制,因此⑤是博物馆;乡镇行政机构有明显的服务边界,所以③是乡镇行政机构;集贸市场为周围乡村提供服务,且可以突破行政区界线,因此④、⑥都可能是集贸市场,故B正确。]考点3|城市化及其影响 难度:中档题题型:选择题五年3考1.(2015·全国卷Ⅰ·T3)雨( http: / / www.21cnjy.com )水花园是一种模仿自然界雨水汇集、渗漏而建设的浅凹绿地,主要用于汇聚并吸收来自屋顶或地面的雨水,并通过植物及各填充层的综合作用使渗漏的雨水得到净化。净化后的雨水不仅可以补给地下水,也可以作为城市景观用水、厕所用水等。下图示意雨水花园结构。据此完成下题。【导学号:01252058】雨水花园的核心功能是( )A.提供园林观赏景观B.保护生物多样性C.控制雨洪和利用雨水D.调节局地小气候C [从材料可知“净化后的雨水不仅可以补给地下水,也可以作为城市景观用水、厕所用水等”,因此雨水花园的核心功能是控制雨洪和利用雨水。]2.(2014·全国卷Ⅱ,T1~2)珠江三角洲某中心城市周边的农民竞相在自家的宅基地上建起了“握手楼”(下图)。据此完成(1)~(2)题。(1)农民建“握手楼”的直接目的是( )A.吸引外来人口定居B.吸引市民周末度假C.增加自住房屋面积D.出租房屋增加收入(2)“握手楼”的修建反映该中心城市( )A.居住人口减少B.城区房价昂贵C.人居环境恶化D.城区不再扩大(1)D (2)B [第(1)题,图( http: / / www.21cnjy.com )中显示,该地的“握手楼”楼房密度很大,其主要的、直接的目的是通过出租“握手楼”增加收入。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珠江三角洲地区吸引了大量外地人前来务工、经商,房屋出租市场广阔,故选D。第(2)题,根据材料,“握手楼”分布在城市周边,布局拥挤,居住环境较差,但却吸引租房者租住,说明了该中心城市的城区房价昂贵,收入较低的外来务工经商者不得不到房价较低的郊区租房。]1.高考考查特点(1)以重点地区或理想区域的城市化发展为背景,借助图表材料,考查城市化及其影响。(2)以雨水花园等生态城市模式为切入点,结合图文材料,考查城市化问题及治理措施。2.解题的2个提醒(1)城市化具有阶段性,不同阶段特点不( http: / / www.21cnjy.com )同,如发达国家城市化起步早、水平高、目前发展速度慢,出现逆城市化现象;发展中国家与之相反,出现郊区城市化现象。(2)城市发展不合理,一方面会造成城市环境污染,另一方面造成住房、就业、交通、绿化等诸多问题。治理时,一定要遵循因地制宜和可持续发展原则。1.城市化的进程及问题特点城市化水平低城市发展不合理,发展速度很快城市化水平高,出现逆城市化现象出现问题发展速度慢交通拥挤、住房紧张、环境质量下降,出现特大城市中心城区衰落,中心城区空心化原因经济水平低城市经济畸形发展,人口增长过快,农村劳动力过剩经济发达,人们对环境质量要求提高国家类型发展中国家(目前)发达国家(目前)2.城市化问题的解决措施城市化的进程1.(2016·青岛模拟)下( http: / / www.21cnjy.com )图为“1850~2050年中国、英国和美国三国城市化进程示意图(含预测)”。读图,回答(1)~(2)题。【导学号:01252059】(1)图中( )A.英国城市化进程的速度始终高于美国B.美国先于英国达到80%的城市化水平C.1970年以后中国城市化进程快于美国D.各国城市化水平的最重要衡量指标是城市人口数量(2)2030年与2000年相比,三国城市化带来主要变化有( )A.英国——第一、二产业比重增加B.美国——城市环境质量持续恶化C.中国——城市土地价格普遍上涨D.中国——第一产业成为主导产业(1)C (2)C [第(( http: / / www.21cnjy.com )1)题,图中折线段的斜率就是该段时间城市化的速度,读图可知,1970年后中国城市化折线斜率大于美国,我国城市化进程在1970年快于美国。第(2)题,2030年与2000年相比,英国城市化水平略有下降,主要是逆城市化所致,并不是第一产业比重增加所致,A错误;美国属于发达国家,当城市化水平达到一定较高水平后,城市环境会不断提高,B错误;中国城市化水平提高,土地紧张,价格会上涨,C正确;中国城市化水平达到60%,说明从事二三产业的比重高,D错误。]2.下图为我国两城市不同年份的人口分布构成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导学号:01252060】(1)图中显示,1992~2012年( )A.甲、乙两城市老城区人口均有所减少B.甲城市老城区人口比重变化幅度比乙城市小C.甲、乙两城市远郊区、县区人口数量比较接近D.甲城市近郊和新城区人口比重变化幅度比乙城市大(2)甲、乙两城市处于城市化进程的( )A.初期阶段B.中期阶段C.后期阶段D.逆城市化阶段(1)D (2)B [第(1)题,图中只显( http: / / www.21cnjy.com )示人口比例变化,并未显示人口数量的多少,虽然老城区人口比例略有下降,但城市人口总量在逐渐增大,所以老城区人口不一定减少;从图中可以直接看出甲城市老城区人口比重变化幅度比乙城市大;两城市远郊区、县区人口比例相当,但两城市人口总数不一定相同,远郊区、县区人口数量可能有差别。第(2)题,两城市都位于我国,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市化水平在提高,近郊和新城区人口比重不断增大,说明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应该处于城市化的中期加速阶段。]规律方法城市化进程不同阶段的判断方法城市化郊区城市化逆城市化再城市化表现人口由乡村迁往城市,农村地域转化为城市地域人口由市区或农村迁往郊区人口由市区迁往农村和小城镇人口迁回市区成因城市的拉力和乡村的推力市区人口激增,地价上涨,交通拥挤为追求更好的生活环境开发中心区,高科技产业、第三产业的发展图解城市化问题及解决措施3.(2016·重庆六校联考)北京市计划打开( http: / / www.21cnjy.com )5条宽度500米以上的一级通风廊道,并形成10多条宽度80米以上的二级通风廊道,进而形成一套完整的通风廊道网络系统。据此并结合北京市风频玫瑰图,回答(1)~(2)题。(1)北京市建设通风廊道的主要目的是( )A.根治北京市的雾霾B.缓解城区热岛效应C.增加城区降水量D.增加城区生物数量(2)北京市一级通风廊道应为( )A.南北走向B.东西走向C.东北—西南走向D.西北—东南走向(1)B (2)A [第(1)题,通风廊道系( http: / / www.21cnjy.com )统构建的主要目的是改善城市的风热环境,缓解城区的热岛效应。在污染物排放量不减、气象条件不变的前提下,单靠通风廊道不能根治雾霾问题;通风廊道建设对于降水量和生物数量的影响均不大。第(2)题,根据风频玫瑰图,北京市的主体风向冬季为北风,夏季为南风,所以一级通风廊道为南北走向时与主体风向一致,有利于通风。]4.(2016·吉林省仿真考( http: / / www.21cnjy.com )试)城市发展中常常留有大片绿地。城市绿地一般包括两种:一种高于路面,为上凸式绿地;一种低于路面,为下凹式绿地。下面为两种绿地景观图。读图回答(1)~(3)题。上凸式绿地 下凹式绿地(1)图示绿地对城市环境的重要意义在于( )A.涵养水源,美化环境B.减少雾霾,调节气候C.防风固沙,保持水土D.维持生物多样性(2)来自北欧的草坪草在我国华北地区城市广泛种植,遇到的主要困难为( )A.冬夏季风变换较大,年降水量不足B.城市热岛效应显著,全年高温多雨C.气温过高或过低,降水季节变化大D.地下水埋藏浅,土壤盐碱化严重(3)和上凸式绿地相比,下凹式绿地( )A.绿植生长更好B.更加整洁美观C.适宜休闲游览D.集水功能强大(1)A (2)C (3)D [( http: / / www.21cnjy.com )第(1)题,防风固沙主要是干旱地区植被的作用,保持水土主要是湿润半湿润山区植被的作用;雾霾出现前,城市绿地已发展;城市绿地对维持生物多样性意义不大。第(2)题,北欧主要为温带海洋性气候,全年温和,降水均匀;华北地区主要为温带季风气候,冬冷夏热,降水季节变化大,故选C。第(3)题,读图可知,下凹式绿地集水效果更佳,不过整洁方面稍差;下凹式绿地中的绿植可能因长时间被水浸泡而影响生长;两种绿地都适宜休闲游览。]考点4|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影响 难度:中、高档题题型:选择题综合题五年7考1.(2015·全国卷Ⅰ·T4~5)甘德国( http: / / www.21cnjy.com )际机场(下图)曾是世界上最繁忙的航空枢纽之一,当时几乎所有横跨北大西洋的航班都要经停该机场补充燃料。如今,横跨北大西洋的航班不再需要经停此地。据此完成(1)~(2)题。(1)导致甘德国际机场成为世界上最繁忙机场的主要因素是( )A.位置 B.经济C.地形D.人口(2)甘德国际机场失去国际航空枢纽地位的主要原因是( )A.地区经济发展缓慢B.横跨北大西洋航班减少C.飞机飞行成本降低D.飞机制造技术进步(1)A (2)D [第(1)题,文字( http: / / www.21cnjy.com )材料指出,当时几乎所有横跨北大西洋的航班都要经停甘德国际机场补充燃料,可见,位于纽芬兰岛的甘德国际机场曾经是世界上最繁忙机场的主要因素是优越的地理位置。第(2)题,随着飞机制造技术的进步,飞机载油量增加,飞行速度加快,单位距离能耗降低,飞机能够远距离飞行,途经此地的飞机已经不需要再停机补充燃料,因而甘德国际机场失去了国际航空枢纽的地位。]2.(2014·全国卷Ⅰ·T4~5( http: / / www.21cnjy.com ))20世纪50年代,在外国专家的指导下,我国修建了兰新铁路。兰新铁路在新疆吐鲁番附近的线路如图所示。读图,完成(1)~(2)题。(1)推测外国专家在图示区域铁路选线时考虑的主导因素是( )A.河流B.聚落C.耕地D.地形(2)后来,我国专家认为,兰新铁路在该区域的选线不合理,理由可能是( )A.线路过长B.距城镇过远C.易受洪水威胁D.工程量过大(1)D (2)B [第(1)题( http: / / www.21cnjy.com ),读图可知,兰新铁路与天山南麓的1000m等高线大致平行,且经过地区等高线稀疏,地势较为平坦,有利于铁路的修建和建成后的行车安全;铁路没有经过城镇,且该区域河流水量小,耕地很少,故聚落、河流、耕地都不是铁路选线时考虑的主导因素。第(2)题,由比例尺可以推知,兰新铁路在该区域距离城镇过远,使铁路促进城镇发展的作用大大减弱,这是其不合理之处。]3.[2016·全国丙卷·T36(2)]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一位被热带雨林风光吸引的游客从马瑙斯出( http: / / www.21cnjy.com )发,乘船沿内格罗河溯源而上,见两岸植被繁茂,河上很少有桥。行至内格罗河与布朗库河交汇处,发现两条河流的河水因颜色迥异,呈一黑黄分明的界线,景色令人震撼。船继续前行,岸边的沼泽渐渐映入眼帘……当晚他查阅资料,得知内格罗河河水因富含腐殖质,颜色乌黑,而布朗库河因含大量泥沙而呈黄色。试对“河上很少有桥”这一现象作出合理解释。解析:本题考查交通建设的区位因素,( http: / / www.21cnjy.com )可结合区域内的自然和社会经济特征,从桥梁建设的难度、资金、技术以及区域对交通运输的需求量、修建桥梁可能造成的环境问题等方面分析回答。答案:人口稀少,跨河运输需求小;水网稠密,水运便利;河面宽,水量大,修路搭桥成本高,技术难度大,对雨林环境破坏大。1.高考考查特点(1)以统计图、区域图为切入点,考查交通运输方式的选择及特点。(2)以交通运输分布图为载体,考查交通运输点、线的区位因素。(3)以区域图、示意图、城镇规划图为背景,考查交通运输方式及其布局变化带来的影响。2.解题的2个提醒(1)解题时常从文字材料获取关键信息。如第1题,注意材料中的关键词“补充燃料”的理解,即加油。(2)评价某地交通运输发展条件一般从自然条件、资源条件、社会经济条件和科学技术方面进行分析。第3题,还要结合当地的雨林环境进行分析。交通运输的区位因素1.(2016·太原二模)图Ⅰ中的铁( http: / / www.21cnjy.com )路线是2014年底贯通的兰新高速铁路局部路段,为保障列车正常运营,该路嵌建有许多地上隧道,在隧道一侧留有通风和采光的窗口。图Ⅱ是该路段甲地隧道施工现场。据此。完成(1)~(3)题。【导学号:01252061】图Ⅰ 图Ⅱ(1)图示路段线路选线时,首要考虑的自然条件是( )A.生态B.气候C.地形D.水文(2)地上隧道的主要作用是( )A.阻挡风沙B.遮阳防雨C.避寒保温D.防御滑坡(3)甲地隧道窗口应该避开( )A.东侧B.西侧C.南侧D.北侧(1)C (2)A (3)D [第(1( http: / / www.21cnjy.com ))题,读图可知,铁路线与等高线基本平行,说明首要考虑的自然条件是地形。第(2)题,图示区域位于我国西北地区,有大面积的沙漠和多个风口,地上隧道能阻挡风沙。第(3)题,甲地北侧为两个山峰之间的敞开区域,西北地区冬半年多偏北风,受狭管效应影响而风力会加大,故隧道窗口应避开北侧。]2.(2016·江西鹰潭( http: / / www.21cnjy.com )一模)库拉索岛,面积约444平方千米,人口约17万。1956年成为自由贸易区,首府威廉斯塔德成为加勒比海地区重要的金融中心,威廉斯塔德港是世界最大港口之一。下图为库拉索岛位置示意图,据此完成(1)~(2)题。(1)威廉斯塔德港成为世界最大港口之一的主要因素是( )A.位置优越B.经济发达C.资源丰富D.技术先进(2)近年来威廉斯塔德港的港口吞吐量减少的主要原因( )A.炼油工业技术进步B.石油贸易减少C.跨印度洋中转船舶减少D.旅游业发展缓慢(1)A (2)B [第(1)题,( http: / / www.21cnjy.com )图示该岛处于至巴拿马运河航线上,周围有大面积海域,则该港是重要海洋运输线路的物资补给地。该岛属于发展中地区;图示该地无资源优势。第(2)题,该地有炼油业,则说明港口位于重要的石油运输通道上,近年来由于石油贸易减少而使其吞吐量减少。]规律方法交通区位因素的分析(1)自然条件角度分析要点地形平原:选线时要尽量少占好地,处理好交通建设和农田水利设施、城镇发展的关系山地:线路应尽量沿等高线修建,避开陡坡,修成“之”字形弯道或开凿隧道水文线路应避开沼泽地,尽量避免跨越河流,以缩短桥涵总长度地质尽量避开地壳运动活跃地区;开凿隧道要避开断层,从背斜部位穿越气候湿润地区应注意排水,干旱地区应注意防风固沙,高寒地区应注意克服冻土带来的不利影响(2)社会经济条件角度分析要点资源资源丰富地区发展交通运输是开发资源的需要,发展交通运输能够促进资源丰富地区资源的开发经济交通运输是支撑区域经济发展的必要条件和重要基础,在整个国民经济发展中必须先行一步,以适应其他经济部门的发展对交通运输的需求科技科技水平比较低的时代或地区,自然因素的影响往往是最主要的;科技水平比较高的时代或地区,自然因素的影响程度逐渐下降,社会经济成为最主要的因素交通运输布局变化的影响1.(2016·衡水中学( http: / / www.21cnjy.com )一模)2015年11月25日,全长680公里的太行山高速公路建设拉开序幕。读太行山高速公路示意图,完成(1)~(2)题。(1)太行山高速公路建设的决定性因素是( )A.地形B.气候C.经济D.资源(2)太行山高速公路建成后( )A.阜平的城市等级大幅度提升B.河北省的经济重心随之西移至太行山一带C.区域经济发展差距进一步加大D.河北省高速公路网络得到进一步完善(1)C (2)D [第(1)题,( http: / / www.21cnjy.com )影响交通运输建设的因素主要有自然因素、社会经济因素、技术因素等,其中自然因素往往是限制性因素,要做到趋利避害;技术因素是保障;社会经济因素是当前交通运输建设的决定性因素。第(2)题,城市等级受多种因素影响,太行山高速公路建成后阜平的城市等级不可能大幅度提升;河北省的经济中心在省会城市石家庄以东等沿海区域;交通运输线路的修建使河北省的交通运输网络得到进一步完善,区域间交通运输更加便利,利于区域间交流,使区域经济发展差距逐渐缩小。]2.(2016·吉林第四次调研)( http: / / www.21cnjy.com )港珠澳大桥全长近50千米,将按六车道高速公路标准建设,中间段的海底隧道两端各建一个人工岛。读图完成(1)~(2)题。(1)港珠澳大桥中部有近7公里是海底隧道,主要是为了( )A.缩短通行距离和时间B.保持珠江主航道的通航能力C.节约建设成本,降低难度D.方便旅客欣赏水下风景(2)港珠澳大桥建设带来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A.提升澳门物流业的区域主导地位B.极大破坏珠江口水域的生态环境C.加快港珠澳区域经济社会一体化进程D.澳门将成为继香港之后新的国际航运中心(1)B (2)C [第(1)题,( http: / / www.21cnjy.com )海底隧道并没有缩短通行距离,A错误;海底隧道建设成本更高,难度更大,C错误;图示隧道为钢筋混凝土整体浇筑的沉管,不透明,不能欣赏水下风景,D错误;海底隧道建设在珠江的主航道处,主要是为了不影响珠江主航道的正常通航。第(2)题,港珠澳大桥的建设,大大缩短了三地之间的时空距离,有利于促进三地经济社会一体化进程。澳门的物流业在区域中不占主导地位,不会成为继香港之后新的国际航运中心,A、D错误;大桥的建设对珠江口生态会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但不会太大,B错误。]瞄准第Ⅱ卷·规范练高分|(与交通运输相关的3个设问方向)交通运输是人类活动最主要的( http: / / www.21cnjy.com )地域联系方式之一,直接影响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其在高考主观题的命题上一直是命题的着眼点。近几年高考命题主要表现在以下设问方式上:考题设问方向2016·全国丙卷·T36(2)2015·全国卷Ⅰ·T37(2)(3)2015·全国卷Ⅱ·T36(3)分析交通运输的区位条件2015·全国卷Ⅱ·T36(1)(2)归纳交通运输网的特点2015·全国卷Ⅱ·T36(4)分析交通运输发展带来的影响分析交通运输的区位条件交通运输区位条件包括点和线两部分,下面以港口和水运的区位条件为例进行分析:港口思维线索水域条件→航行条件,停泊条件陆域条件→筑港条件,腹地条件答题术语港阔水深;位于港湾(或盛行风背( http: / / www.21cnjy.com )风坡),风浪较小;位于××河入海口,可发展河海联运;地形平坦开阔,为港口建设提供了空间;地处××,地理位置优越;依托××城市,经济腹地广河运思维线索自然条件:流速→地形;径流量大小、变化→降水;通航时间→结冰期;社会经济:矿产资源、人口、经济等对交通运输的需求答题术语地形平坦/崎岖,水流平缓/湍急;径流量大/小( http: / / www.21cnjy.com ),径流季节变化小/大;结冰期短/长,通航时间长/短;矿产资源丰富/贫乏;人口稠密/稀少;经济发达/落后,客货运量大/小,对交通运输需求量大/小,入海口有良港,河海联运1.中法两国的文化交流源远流长。2016年4月至6月,第十一届“中法文化之春”在中国举行,促进了两国之间的友好往来。法国作家大仲马在《基督山伯爵》中,对( http: / / www.21cnjy.com )马赛进行了刻画。下图为马赛的地理位置及港区旧貌图。马赛三面被石灰岩山丘所环抱,气候宜人,拥有法国最大的海港。读图,回答下题。简述马赛成为法国天然良港的条件。解析:首先明确港口发展的( http: / / www.21cnjy.com )条件,要从自然条件(位置、水域和陆域等)和社会经济条件(经济发展基础、城市依托等)分析。其次要从图文资料中获取必要的信息,如该港口位于地中海沿岸、石灰岩山丘环抱、海湾地带、距离罗讷河口较近等。最后用准确精练的语言进行表述。答案:位于地中海沿岸;为基岩海岸,港阔水深;海湾风浪小,潮差小;靠近罗讷河口;腹地广阔。2.(2016·黄冈调研节选)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题。指出乌斯怀亚建港口的优越条件。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港口建( http: / / www.21cnjy.com )设的区位因素。从水域和陆域两方面进行分析。从图中可以看出,乌斯怀亚位于岛屿之间,水域宽广;位于沿海平原,利于港口基础设施建设。答案:位于众多岛屿内部水域,并且港区为水域开阔的避风港湾,风浪较小;陆域部分地处沿海平原,利于陆地货场、交通等建设和布局。3.(2016·银川、吴忠联考节选)阅读材料,回答下题。多瑙河是欧洲第二大河,年通货量上亿吨( http: / / www.21cnjy.com ),上游有一条长171千米、宽55米的莱茵河—多瑙河运河与莱茵河相通,下游有一条长64千米的多瑙河—黑海运河经康斯坦察港与黑海相通。下面为多瑙河的水系分布图及流域概况统计表。流域面积81.7万平方千米长度2850千米支流300多条平均流量约6430立方米/秒流经国家10个河口地区是世界最大的野生芦苇产区,冬季河口附近有约40天的结冰期,融冰时间需两个星期多瑙河运输繁忙,是世界上航运较发达的河流之一,试分析多瑙河航运发达的原因。解析:可从通航里程、流域面积、流经国家数量、流域内的地形与经济状况、交通运输网络构建等方面来思考。答案:(1)河流流程长,通航里程长;流( http: / / www.21cnjy.com )域面积广,支流多,流量大,通航能力强;干流流经盆地和平原,水流和缓,通航条件好;流经国家多,与欧洲其他河流有运河相通,经济腹地广;与流域内的其他运输方式相互交织,可实现水陆联运、河海联运。4.(2016·咸阳模拟节选)“十二五”期间,依据国家区域发展新棋局,要依托黄金水道,建设长江经济带。读下图,回答相关问题。“黄金水道”是指长江的航运价值大。简要说明长江航运价值大的原因。解析:长江航运价值大的原因主要与航运里程、河流流量、河道形状、沿岸经济和人口、河流与海洋的位置关系等有关。答案:干支流通航里程长;河流中下游水量大,河道宽,水流平稳;流域内人口稠密,经济发达,客货运输量大;入海口良港,江海联运。归纳交通运输网的特点思维线索密度→比例尺;形状;联系地点等。答题术语交通网密度大/小/××方向密度大,××密度小/某种运输方式××方向密度大,××密度小;联系了××与××;以××为中心,呈放射状/大致平行。5.(2016·杭州质检节选)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 下图为法国示意图。根据图示信息,简述该国铁路和内河航运交通的布局和形态特征。解析:交通运输网的布局特征一般从密度、区( http: / / www.21cnjy.com )域差异、网络化等方面分析;形态特征一般从交通运输线路的形状特征来描述,一般分为放射状、环状、棋盘状等。答案:以首都为中心呈放射状的铁路网;众( http: / / www.21cnjy.com )多的河流及人工运河构成发达的内河航运网;构成一张发达的水陆交通运输网络。南部交通网较稀疏,北部交通网较密集。6.(2016·石家庄一模节选)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贵州省境内群山起伏、沟壑纵横,山阻水隔的封闭( http: / / www.21cnjy.com )环境,使其资源开发利用率低,经济长期落后。近年来,贵州省实施“县县通高速”计划,至2015年底,成为我国西部第一个“县县通高速”的省份,为其冲出“经济洼地”、总攻“绝对贫困”提供了坚实的交通运输保障。下图示意贵州省高速公路分布。描述贵州省高速公路的布局特点。解析:公路布局特点可从线路疏密程度、形状等角度分析,注意图中关键城市的作用。答案:线路分布比较均衡;交织形成网络;以贵阳为中心,构成方格放射状格局。分析交通运输发展带来的影响思维线索交通运输布局;工业→原料运进,产品运进/产品运出,商业贸易、旅游等第三产业发展;城市发展;资金、技术、人才汇聚等。答题术语交通运输网更加合理;便于原料运( http: / / www.21cnjy.com )进,产品运出/便于××资源的开发(或出口);带动商业/贸易、旅游业的发展;促进城市化发展;改善投资环境,有利于资金、技术、人才汇聚等。7.(2016·贵阳检测节选)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题。2015年2月,中国援建巴基斯坦的( http: / / www.21cnjy.com )深水港瓜德尔港基本竣工。巴基斯坦计划在此建立自贸区。该港独特的地理位置和中巴铁路的建设,为中国的能源安全提供了更有力的保证,也扩大了中国在波斯湾及印度洋的影响力。下图为中巴铁路规划示意图。分析中巴铁路的修建对新疆经济发展的影响。解析:应主要从对新疆交通布局、边境贸易、旅游和服务业的发展以及城镇发展的影响方面分析。答案:为新疆增加一条方便、快( http: / / www.21cnjy.com )捷的运输通道,使新疆的交通布局更加合理;有利于边境贸易、边境旅游、服务业的发展,促进新疆产业结构的调整和经济发展;影响城镇布局等。8.(2016·保定调研)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题。【导学号:01252062】沪昆高速铁路(又称沪昆客运专线)是国家《中长( http: / / www.21cnjy.com )期铁路网规划》中“四纵四横”的快速客运通道之一。2015年12月25日,沪昆客专云南段开始铺轨,预计2016年开通运营。沪昆客专云南段正线全长184.7千米,开通运营后,将形成一条西南地区与华中、华东地区之间大容量的快捷客运通道。下图为沪昆高速铁路示意图。分析沪昆客运专线铁路建设对西南地区经济发展的影响。解析:沪昆客运专线与西南地区经济发展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加快对外联系、加快资源开发、扶贫攻坚以促进经济发展等方面。答案:①加强对外联系,方便西南地区与华中、( http: / / www.21cnjy.com )华东地区之间的经济贸易;②加快资源开发,形成新的经济增长带;③有利于我国扶贫攻坚目标实现,进一步缩小东西部差距,促进地区经济发展。时效热点透视2|京津冀一体化热点材料1 2016年7月7日下午,生态文明( http: / / www.21cnjy.com )贵阳国际论坛2016年年会主宾省河北省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在论坛年会期间主办“协同发展,生态燕赵”主题论坛,聚焦京津冀一体化绿色发展。下图是京津冀各城市与北京经济联系指数图,指数越大,城市之间经济流量越大。命题视角1 不同规模城市服务功能的差异1.京津冀各城市与北京经济联系指数图显示( )A.廊坊指数高与距离北京远近无关B.各城市与北京经济联系的强度主要取决于城市等级、距北京远近C.北京的对外辐射与距离呈正相关D.北京对冀各城市产业转移力度大命题视角2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2.从区域发展的角度看( )A.区域竞争互补,发挥京、津双核作用B.冀大力发展种植业为京、津服务C.将京、津大量污染产业转移到冀D.减弱北京与天津两城市间的联系3.京津冀三方目前产业结构既雷同又竞争,没有形成互补的格局,从区域协调发展的角度看,天津应着重发展的经济部门是( )A.终端加工制造业 B.传统服务业C.创意文化产业D.石油资源的开发4.京津冀高速路网一体化,目的是( )①提高运输效率 ②增加运输方式多样性 ③加强城际联系 ④促进城市群互动发展 ⑤各城市形成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A.①②③B.③④⑤C.①③④D.①④⑤1.B 2.A 3.A 4.C( http: / / www.21cnjy.com ) [第1题,据图判断廊坊指数高与距离北京近有关;各城市与北京经济联系的强度主要取决于城市等级、距北京远近;京津冀各城市与北京经济联系指数天津最大,但并不与距离呈正相关;河北各地区的经济发展不平衡,北京对河北各城市的产业转移力度不同。第2题,区域竞争互补发挥京津双核辐射作用,京津形成在京津冀城市区域发展的双引擎;冀应注重接收京津的产业转移,与京津形成互补;将京、津大量污染产业转移到冀,也会影响到京、津地区,不符合可持续发展;天津经济外向性强,与北京形成东西呼应,应该加强北京与天津两城市间的联系。第3题,天津是我国北方重要的工业城市,京津冀一体化进程中,天津应继续发挥其科技、人才优势,重点发展先进制造业,形成加工型区域。第4题,建立区域高速路网可提高区域交通运输效率、加强城市间联系、促进城市群的形成和发展、有利于区域内分工与合作进而形成各具特色的工业体系。]热点材料2 京津冀城市群主要指的是以京津唐为( http: / / www.21cnjy.com )骨干的城市群或城市圈,目前,京津冀一体化发展已经上升为重大国家战略。近日,《“十三五”时期京津冀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实施,为推进京津冀一体化描绘了壮美的蓝图。规划指出京津冀协同发展的目标为:到2017年,要在符合协同发展目标且现实急需、具备条件、取得共识的交通一体化、生态环境保护、产业升级转移等重点领域率先取得突破。下图为京津冀地区图。命题视角3 城市区位与城市化5.天津市是京津冀城市群的核心城市之一,结合材料2试分析其经济发展的区位优势。6.城乡一体化是今后京津冀地区发展的重要目标,试分析城乡一体化发展对河北地区城镇化带来的积极影响。命题视角4 产业集聚与产业转移7.产业集聚与产业带的形成是大城市群核心竞争力的基础。简述产业集聚对该区域经济发展的意义。8.简述北京市央企外迁对北京发展的有利影响。9.说明河北省承接京津产业转移的有利条件。解析:第5题,结合图文材料( http: / / www.21cnjy.com )从位置、交通运输、经济腹地、自然资源、科技教育及工业基础等方面分析回答。第6题,可从促进城市化的发展,缩小城乡差距,增加就业,改善产业结构等方面分析回答。第7题,结合工业集聚的好处分析回答。第8题,北京市央企外迁有利于“腾笼换鸟”,产业升级改造及解决城市化出现的交通、环境、住房等问题的解决。第9题,京津地区的产业向河北省转移,主要有以下条件:河北省距离京津唐较近,地租便宜,环境条件较好等条件有利于京津地区的产业转移。答案:5.毗邻北京;我国北( http: / / www.21cnjy.com )方地区重要的出海通道之一,联系华东与东北地区的交通枢纽;我国北方最大的综合性港口,其经济腹地广阔;拥有大面积可供建设的荒地滩涂资源和可供利用的海洋资源,丰富的湿地等生态景观资源;科技教育发达;工业基础雄厚等。6.使城市人口数量增多,城市人口比重( http: / / www.21cnjy.com )上升;改善基础设施,推进城市化进程,使城市用地规模扩大;促进产业结构调整(产业升级),增加就业,提供大量就业机会,促进劳动力向第二、三产业就地转移;缩小城乡差距,促进地区均衡发展。7.共同利用基础设施,缩短交通运输线,节( http: / / www.21cnjy.com )省基建投资和降低生产成本;综合利用原料、能源和“三废”资源,提高资源利用率,节约资源,减少污染;有利于专业化和协作化,便于生产经营管理;有利于信息交流和技术创新等。8.缓解交通压力;减轻环境污染;利于产业结构调整、产业优化升级;抑制房价过快增长。9.有利条件:区位相邻,距离近;工( http: / / www.21cnjy.com )业基础好;土地价格低;两地交通联系便捷;环境条件较好(环境承载力较大);政策扶持;有较多熟练(技术)工人。专题限时集训(六) 人口、城市与交通(建设用时:40分钟)一、选择题(2016·广州冲刺模拟)在人口老龄化过程中,许多国家表现出农村人口老龄化程度高于城市的特点,即“城乡倒置”现象。读图,回答1~2题。【导学号:01252063】中国城乡人口老龄化发展趋势1.我国人口老龄化“城乡倒置”现象的消失时间约在( )A.2020年B.2045年C.2060年D.2075年2.2016年1月1日起我国开始全( http: / / www.21cnjy.com )面实施一对夫妇可以生育两个孩子的政策,以此积极开展应对人口老龄化行动。至2025年前,实施该政策的影响可能有( )A.减少老龄人口数量B.减轻家庭及社会的养老负担C.改变我国人口增长模式D.影响劳动人口的职业构成1.B 2.D [第1题,读( http: / / www.21cnjy.com )图可知,2045年,农村老年人口比重和城镇老年人口比重相同,2045年以前,我国农村老年人口比重(实线)高于城镇老年人口比重(虚线),2045年以后,我国农村老年人口比重(实线)低于城镇老年人口比重(虚线)。第2题,全面放开二孩,由于儿童数量增加,会使得从事与婴幼儿和儿童有关的行业从业人员需求增加,影响劳动人口的职业构成,D正确。2015年前我国老年人口数量呈增加趋势,不会减轻家庭及社会的养老负担,A、B错误;由于生育人群数量和生育意愿的原因,全面放开二孩,不会改变我国人口增长模式。](2016·浙江高考)近年来,我国流动人口一直维持在2亿人以上,且持续增长,城乡间人口流动是主要的流动形式。完成3~4题。3.城乡间人口流动与城市经济发展、农村经济水平提高联系密切,下面三者关系排序应是( )①城乡间人口流动 ②农业专业化发展 ③城市工业、服务业发展A.①→②→③B.①→③→②C.③→②→①D.③→①→②4.关于我国人口流动的叙述,正确的是( )A.人口流动扩大了城乡收入差距B.生态环境是人口流动的主要因素C.区域协调发展会减缓流动人口增长D.小城镇人口向大城市流动可提高城市化水平3.D 4.C [第3题,城市工( http: / / www.21cnjy.com )业、服务业发展,扩大了劳动力的需求,可以提供大量的就业机会,吸引大量的农村劳动力进入城市,而农村劳动力的减少,又为农业专业化发展创造了条件,题中三者关系排序正确的是③→①→②,故D正确。第4题,人口的合理流动,可以缩小城乡收入差距,A错误;当前影响我国人口流动的主要因素是经济因素,即地区间经济发展的不平衡,B错误;区域协调发展会缩小地区间的经济发展水平差异,从而会减缓流动人口增长,C正确;衡量城市化水平的主要指标是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小城镇人口向大城市流动不能改变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不会提高城市化水平,D错误。](2016·河南3月测试)读我国某铁路沿线城镇分布示意图,回答5~6题。【导学号:01252064】5.铁路沿线城镇带形成的有利条件是( )A.山麓地带水资源较丰富B.降水少,太阳能资源丰富C.气候温暖湿润D.西气东输工程经过6.关于该区域城镇的叙述,正确的是( )A.克拉玛依服务范围最大B.石河子提供的商品和服务最全C.县城之间的距离最近D.中等城市密度最大5.A 6.C [第5题,图示为西北( http: / / www.21cnjy.com )干旱地区,水资源是制约人口和城镇分布的最主要因素,因此图中铁路沿线城市带必然是分布于水资源丰富区。第6题,城镇等级越高,服务范围越大,服务功能越多,城镇间距离越远(区域内密度越小);城镇等级越低,服务范围越小,城镇间距离越近。图示县城为等级最低的城镇,故县城之间的距离最近。](2016·江苏高考)下图为某城市功能分区示意图。读图,回答7~8题。7.图中最有可能是住宅区的是( )A.①B.②C.③D.④8.沿甲—乙方向,气温、地租变化趋势曲线最有可能的是( )A B C D7.A 8.C [第7题,住宅区是城( http: / / www.21cnjy.com )市功能区中分布最广泛的,读图可知,①在城市中分布最广,应为住宅区。第8题,读图可知,甲到乙沿线,依次经过非城区—城区(小区域)—非城区—城区(较大区域)—非城区。因为城区的人口稠密,经济发达,因而城区气温和地租高,非城区较低,故由甲到乙气温、地租变化趋势曲线大致为低—较高—低—高—低,分析选项可知,C项符合。](2016·保定一模)客运周转量是( http: / / www.21cnjy.com )指在一定时期内运送旅客数量与运送里程的乘积;货运周转量是指在一定时期内运送的货物吨数和它的运输距离的乘积;运输重心是指在区域空间里的某一点,在该点各个方向上的运输量能够维持相对均衡。下图为“1978年~2005年中国铁路客运量、客运周转量、货运量、货运周转量重心变化轨迹示意图”。读图回答9~11题。【导学号:01252065】9.1978年~2005年间我国铁路四指标重心移动的总体趋势是( )A.向西南方向移动B.向东北方向移动C.向东南方向移动D.向西北方向移动10.据图可以判断,与其他3个指标相比( )A.客运量的东西差异最小B.货运量的东西差异最大C.货运周转量南北差异减小的速度最慢D.客运周转量南北差异减小的速度最快11.图示铁路运输指标重心发生移动的主要原因有( )①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差距扩大 ②铁路布局日趋完善③多种交通运输方式的分流 ④人口增长的区域差异A.①②B.②④C.②③D.①④9.A 10.D 11.C [第9题( http: / / www.21cnjy.com ),从该重心的纬度变化图可以看出,趋向南方;从重心的经度变化图可以看出,趋向西方;故总体趋势为向西南方向移动。第10题,某指标重心在南北方向上移动越大,说明南北差异减小的速度越快。图示四个指标中,客运周转量重心向南移动幅度最大,大约3°。第11题,铁路运输指标重心的变化与铁路布局、交通运输多样化有关。如某区域铁路线路的修建,会增大该区域铁路运量,从而影响铁路运输指标重心变化;同样,某区域新建公路的开通,也会影响铁路的运量,以及铁路运输指标重心变化。]二、非选择题12.(2016·河南三月质检)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中国不同温度带的公路(普通公路)各具特色,公路的建设充分体现了因地制宜的原则,下图示意中国公路自然区划分布。(1)中国东北北部地区的公路路基高达10米,远看宛若长城,路面下铺设块石和排水管,分析其原因。(2)准噶尔盆地的沙漠多为固定沙丘,地形对公路建设限制小,但公路走向形如折尺,分析其原因。(3)黄土高原地区的公路在塬、梁、峁之间盘旋起伏,说明该地区公路修建过程中应采取的防护措施。(4)青藏公路某段在路基中铺设通风( http: / / www.21cnjy.com )管,在通风管的一端设计、安装了自动温控风门,当路基温度低于气温时,风门会自动关闭,路基温度高于气温时,风门自动打开。判断温控风门打开与关闭的主要季节,并说明在路基中铺设通风管的作用。解析:第(1)题,观察地( http: / / www.21cnjy.com )图和注记,结合东北北部地区的位置特点,进而联想到东北北部地区多年冻土和季节性冻土区,高温季节冻土消融,破坏公路路基,然后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第(2)题,由题干可知,准噶尔盆地的沙漠多为固定沙丘,不用考虑被风沙掩埋问题,可借鉴高速公路上下起伏作用回答。第(3)题,结合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从工程措施和生物措施角度回答即可。第(4)题,路基铺设通风管是为了防治冻土融化。根据题意可知,夏季气温高于路基温度,为了防止热量进入路基,温控风门自动关闭;冬季反之。答案:(1)东北北部地区多( http: / / www.21cnjy.com )年冻土和季节性冻土分布广泛,冻土融化会导致公路变形塌陷,抬高路基、铺设块石和排水管是为了阻断热量、水分的传导,并及时排水,防止冻土融化。(2)沙漠地区面积辽阔,景色单调,车辆及行人稀少,距离远,长途驾驶容易疲劳,折尺形公路可改变司机视线,防止疲劳,利于驾驶安全。(3)整修护坡工程,防止崩塌、滑坡、泥石流;设置排水管道,防止雨水进入路基;植树种草,防止水土流失对公路的破坏。(4)季节:控制风门夏季关闭,冬季打开。作用:使路基温度保持低温状态,防止冻土融化。13.(2016·沈阳质监)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下图所示地区被称为“流奶与蜜”之( http: / / www.21cnjy.com )地,所产椰枣含糖量较高。区域内居民宗教信仰差异较大,曾爆发过多次冲突。历史上这片区域并不是今天的遍地荒漠,而是一个富饶美丽的地方。某区域位置图(1)描述图中城市分布的特点并分析原因。(2)分析该区域环境变化的原因。(3)若枣椰树种植在图示位置,试评价该地气候对其生长的影响。解析:第(1)题,根据图中城市的位( http: / / www.21cnjy.com )置可以确定城市集中分布在地中海沿岸,并且西北部较多,东部及内陆较少。原因应主要从地形、气候、水源、交通等方面进行分析。第(2)题,该区域环境变化的原因要从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两方面进行分析。自然原因主要体现在气候干旱以及全球气候变暖导致该地气温升高,生态变得更加脆弱;人为原因主要体现在人口增长过快,冲突不断,人类不合理的活动造成地表植被破坏严重。第(3)题,由图可知,枣椰树种植区气候类型为地中海气候,其特征是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气候对植物生长的影响主要表现在气温和降水两个方面,评价影响要从有利影响和不利影响两方面进行分析。有利影响主要表现在夏季炎热,光照充足,气温日较差相对较大,利于枣椰树的光合作用和椰枣糖分的积累。不利影响主要表现在夏季降水少,不利于生长。答案:(1)分布特点:集中分布在地中海沿岸(毗邻地中海);西北部多,东部及内陆少;平原地区多,山地高原少。原因:西北部地中海沿岸地势低平(或东( http: / / www.21cnjy.com )南部为高原山地,地势起伏大);西北部为地中海气候,气候相对温和,适合人类居住生存(或东南部多为沙漠气候,不适合人类居住生存);地中海沿岸降水较多,水源较为充足;沿海地区地势低平,水陆交通便利(海运便利);沿海农业基础好。(2)自然原因:相对干旱的地理环境( http: / / www.21cnjy.com )使得该地生态脆弱,易受外界的影响;全球气候变暖使该地区气温升高,蒸发量增大,降水减少,气候变干(气候变化使降水减少)。人为原因:人口增长过快;连年战争(冲突不断);人类不合理的活动(过度放牧、过度樵采、过度开垦、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使地表植被破坏严重。(3)枣椰树种植区为地中海气候。有利影( http: / / www.21cnjy.com )响:夏季炎热(热量充足);光照充足,利于枣椰树的光合作用;气温日较差相对较大,利于椰枣的糖分积累。不利影响:夏季降水少,不利于生长。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