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专题九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和近现代中国社会生活的变迁考纲考点江苏卷五年命题情况分析(2012年~2016年)晚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和民族工业的兴起2012年T5:洋务运动;2014年T7:小农经济解体;2015年T7:洋务运动的指导思想;2016年T7: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2012年T8:民族资本主义发展;201( http: / / www.21cnjy.com )3年T8:民族资本主义发展;2015年T8:一战期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2016年T11:抗日战争时期国民政府的经济政策的调整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2012年T6:近代物质生活与社会习俗变迁( http: / / www.21cnjy.com );2014年T6:近代社会物质生活的变迁(习俗演变);2015年T11:解放战争期间中国下层民众的生活状况;2016年T10:近代中国社会习俗的变迁及作用交通、通讯工具的进步近五年江苏高考未在此处命题大众传媒的发展2013年T6:大众传媒的发展;2016年T8:大众传媒的发展——维新派创办的报刊及作用本专题在江苏高考中地位相当的突出,重点考查( http: / / www.21cnjy.com )洋务运动、自然经济的解体、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近代社会物质生活的变迁。从考查的题型上看,以选择题为主,考查内容的载体新颖、灵活。考点1|欧风美雨——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和民族工业的曲折历程时期发展历程19世纪中期自然经济解体(1)背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鸦片战争拉开了列强侵华的序幕,大批洋纱开始涌入中国东南沿海市场(2)内容:个体农业与家庭手工业分离;大批农民和手工业者破产(3)影响:自然经济开始解体,中国商品经济进一步发展,为中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提供了条件;中国被卷入世界资本主义市场19世纪60~90年代洋务运动和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兴起1.洋务运动(1)背景:第二次鸦片战争以后,清政府面临内忧外患的局面;太平天国运动兴起、发展;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潮萌发(2)内容:兴办军事工业、民用工业,筹划海防,创建三支海军,创办新式学堂,选送留学生(3)影响:引进了技术,培养了人才;刺激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抵制了外国的经济侵略;瓦解了本国的封建经济2.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兴起(1)背景:中国自然经济逐步解体;外商企业的刺激;洋务运动的诱导(2)内容:官僚、地主、商人开始投资近代工业,出现上海发昌机器厂、广东南海继昌隆缫丝厂、天津贻来牟机器磨坊等(3)影响:中国产生了早期的资产阶级和早期的维新思想;促使自然经济进一步解体;有力地推动了中国的近代化19世纪末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1)背景:自然经济进一步解体;清政府调整工商政策,允许民间办厂;部分官僚、地主和商人投资新式企业;实业救国思潮的兴起(2)内容:民间出现办厂热潮,民间资本总额在甲午中日战争后的3年间增加了一倍多,商办企业数量增加、规模扩大,由沿海向内地扩展(3)影响: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壮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担负起救亡图存的重任,推动了戊戌变法与辛亥革命的发生续表 时期发展历程20世纪初民族资本主义短暂的春天(1)原因:辛亥革命的鼓舞;反帝爱国运动的推动;实业救国思潮的影响;欧洲列强忙于一战,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2)概况:一战期间民族工业得到迅速发展,以面粉业和纺织业发展最快;帝国主义在一战后卷土重来,民族工业又遭受沉重打击,很快萧条下去20世纪30年代民族资本主义继续发展(1)原因:1927年,南京国民政府成立,不久开展“国民经济建设运动”,鼓励发展工业、农业和交通运输业(2)概况:传统工业和新兴工业部门增加;工商业产值增长速度创历史最高;各行业出现较好的发展局面20世纪40年代民族资本主义日益萎缩(1)原因:1937年,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许多企业毁于战争中(2)概况:抗战时期,遭受日本侵略者和官僚资本的双重压迫而日益萎缩;解放战争时期,遭受美国商品和官僚资本的双重压迫而陷入绝境【强化训练】1.(2016·淮安高考模( http: / / www.21cnjy.com )拟)阅读下图《1838~1852年英国制造品输华值》(严中平《中国近代经济史》)。对图表信息解读正确的是( )【导学号:69162120】A.鸦片战争后英国对华商品输出持续增长B.五口通商便利了列强对中国的商品输出C.中国的民族资本抵制了列强的商品倾销D.英国发动两次鸦片战争占领了中国市场B [由上图可知,鸦片战争后英国对华商( http: / / www.21cnjy.com )品输出在1847年以后有所下降,故A项错误;鸦片战争后,列强对华商品输出显著增加,《南京条约》规定五口通商便利了列强对华商品输出,故B项正确;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产生于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与上图的时间不符,故C项错误;英国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的时间是1856~1860年,与题干图表时间不符,故D项错误。]2.(2016·扬州一模)轮船招商( http: / / www.21cnjy.com )局成立后首先遇到美国旗昌轮船公司的竞争。旗昌公司联合其他外国船运公司将运价压低一半,力图一举击垮新组建的轮船招商局。招商局通过吸纳商股、延揽漕运等方式渡过了难关。旗昌公司在竞争中败下阵来,股票下跌一半,濒临破产。轮船招商局决定购并旗昌轮船公司。材料主要说明( )A.洋务企业在夹缝中艰难生存B.民族资本主义与外国资本竞争激烈C.洋务企业一定程度上抵制外国资本主义经济侵略D.洋务企业实力强于外国资本主义企业C [中国近代的“夹缝”指的是封建( http: / / www.21cnjy.com )主义和外国资本主义的联合进攻和压迫,轮船招商局本身就是清政府内部洋务派创办,材料中没有显示遭受到“联合压迫”,结果也不能反映“艰难生存”,故A项错误;轮船招商局是洋务企业而不是民族资本主义企业,故B项错误;材料显示外国资本在和洋务企业竞争的过程中失败,故C项正确;材料反映的只是个别外资企业竞争失败,不能推广为洋务企业实力强于外国资本主义企业,故D项错误。]3.(2016·无锡期中)据《申报》记载,1( http: / / www.21cnjy.com )896年杭州的通益公纱厂开建,“经丁绅丙、王绅震元等创办以来,其时风气未开,集资不易,故迭拨官款,以为提倡……”这表明当时( )A.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蔚然成风B.官僚资本在中国开始出现C.政府对民族工业的态度有所变化D.实业救国的思潮得到社会普遍认同C [从“风气未开,集资不( http: / / www.21cnjy.com )易”可知,民族资本主义发展艰难,没有蔚然成风,故A项错误;从“经丁绅丙、王绅震元等创办以来”可知,是民间士绅创办企业,官僚资本是指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凭借国家政权力量建立和发展起来的资本主义经济,故B项错误;从“故迭拨官款,以为提倡”可知政府资助民族工业的建立,体现出甲午战争后,清政府为筹集赔款,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故C项正确;从“其时风气未开”可知,发展实业并未得到社会普遍认同,故D项错误。]考点2|碰撞交融——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1.近现代以来我国社会生活的四次变迁时期历史背景表现鸦片战争以后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洋货”等大量涌入,上海等近代化大都市崛起在被迫开放的沿海沿江地区,人们的生活与以前相比,发生了显著的变化,特别是城市中出现了洋布、洋装、西餐、欧式洋房、自行车等辛亥革命前后推翻了封建帝制,建立了中华民国民主观念深入人心,带有民主平等色彩的服饰、称呼、婚丧仪式逐渐推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由于政府的强制行动,一些社会落后现象被取缔物质生活得到改善,社会风气有了根本性改变,城市生活有保障,但农民温饱问题尚未解决改革开放以后党和国家工作重心的转移,实施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切实关注民生,调动了各方面的积极性人民的生活水平有了令世界瞩目的提高,与发达国家的差距越来越小,衣食住行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中国正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2.近现代以来中国交通的发展时期发展历程19世纪60~90年代近代交通业起步(1)轮船运输:19世纪70年代初,洋务派创办轮船招商局(2)铁路交通:19世纪70年代,外国商人修筑淞沪铁路;19世纪80年代,清政府修筑唐山到胥各庄的铁路,是中国铁路诞生的标志20世纪初及民国时期近代交通业发展(1)轮船运输:民国以后,逐渐发展,涌现出一批轮船公司(2)铁路交通:詹天佑设计施工的京张铁路通车,是中国人自行设计施工的第一条铁路(3)公路交通:20世纪初,上海开始出现汽车;民国时期,发展缓慢(4)航空运输:1909年,冯如制成第一架飞机;1920年,中国民航业拉开了序幕新中国成立以后现代化交通业发展(1)轮船运输:20世纪90年代以后,轮船运输业萎缩(2)公路交通:发展较快,建立起比较密集的公路网;许多偏远闭塞的山区也通了汽车(3)铁路交通:铁路建设加快,建成宝成、兰新等铁路;改进机车,火车由蒸汽机车发展到今天的内燃机车、电力机车、高速列车,速度越来越快(4)航空运输:改革开放后,发展迅速,中国成为民航大国3.近现代以来中国大众传媒的发展时期发展历程19世纪中后期大众传媒出现报刊业:维新运动时期,形成国人办报的高潮20世纪初大众传媒发展(1)报刊业:《民报》《新青年》《新华日报》《解放日报》等,成为宣传改良、革命和新文化的武器,发挥着制造舆论、唤醒民众的启蒙作用(2)电影业:《定军山》是中国电影事业的起步;《渔光曲》是中国首次获得国际荣誉的影片;20世纪20年代以后,中国电影逐渐走向成熟新中国成立后大众传媒进一步发展(1)报刊业: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日报》等党报党刊与其他类型报刊并存,种类多,内容丰富;改革开放后,我国报刊业出现欣欣向荣的景象(2)电影业:新中国成立之初,电影题材主要是工农和革命;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电影走向辉煌(3)电视业:1958年,北京电视台开始试播,标志着中国电视事业的诞生;边远地区和农村广大群众收看电视难的问题得到解决(4)互联网:1994年,中国正式接入互联网。仅仅过了几年,中国上网用户急剧增加【强化训练】1.(2016·盐城三模( http: / / www.21cnjy.com ))徐珂《清稗类钞》:“上海繁华甲于全国,一衣一服,莫不矜奇鬬(斗)巧,日出新裁。其间由朴素而趋于奢侈,固足证世风之日下,然亦有由繁琐而趋于简便者,亦足见文化之日进也。衣由宽腰博带,变而为轻裾短袖。”材料从根本上反映了( )【导学号:69162121】A.上海是近代中国最繁华的城市B.服饰西化现象逐渐风靡上海C.攀比之风的盛行导致世风日下D.近代服饰变革体现文明碰撞D [近代随着五口通商,上海逐渐发展起( http: / / www.21cnjy.com )来,成为近代中国最繁华的城市。材料“莫不矜奇鬬(斗)巧,日出新裁”反映近代上海服饰的变化,不能从根本上反映上海是近代中国最繁华的城市,故A项错误;材料“衣由宽腰博带,变而为轻裾短袖”表明近代上海服饰受西方的影响,这是一种社会习俗变迁,没有体现现象的本质,故B项错误;攀比之风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故C项错误;近代上海服饰西化反映的根本问题是东西方文明的交流和碰撞,故D项正确。]2.(2016·南通、扬州三模)下图《( http: / / www.21cnjy.com )谣言宜禁》刊登于19世纪末发行的《点石斋画报》,其上配有文字:“泰州为扬属一大邑,早经设立电报局,以便官商寄信之用。乃近有匪徒造谣言,谓电报局所用电气系以死者之魂炼成。故专收人家供奉之神主牌,每牌值价洋四五十元,须在三年以内者方为合用。”上述图文信息从侧面说明了( )A.谣言散布阻碍了通讯工具应用B.晚清时期社会生活实现近代化C.大众传媒关注科技成果的传播D.民众普遍接受西方的先进技术C [谣言阻碍了通讯工具的应用与材( http: / / www.21cnjy.com )料中“早经设立电报局……乃近有匪徒造谣言”不符,故A项错误;晚清生活实现近代化不符合史实,故B项错误;大众传媒关注科技成果的传播与材料中“《谣言宜禁》刊登于19世纪末发行的《点石斋画报》”相符,故C项正确;普遍接受与材料中“造谣言,谓电报局所用电气系以死者之魂炼成”不符,故D项错误。]3.(2016·南京学情卷)下图反映了我国网民规模和互联网普及率的变化。以下关于中国互联网发展的评述,正确的是( )【导学号:69162122】A.互联网将逐渐取代其他大众传媒B.中国从2005年开始接入互联网C.互联网将很快成为“第一媒介”D.互联网深刻地影响了人民生活D [我国网民规模和互联网普及率逐年上升( http: / / www.21cnjy.com ),成为新的传媒媒介,但不等于会取代其他媒介,故A项错误;1994年,中国正式接入互联网,故B项错误;图示仅有我国网民规模和互联网普及率,没有提及其他媒介的普及率,故C项错误;我国网民规模和互联网普及率逐年上升,成为新的传媒媒介,在社会生产生活之中日渐占据重要席位,故D项正确。]主题1|全面理解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1.(2016·江苏高考)1884年( http: / / www.21cnjy.com )刊行的直隶《玉田县志》载:“洋舶互市……我之需于彼者,至不可胜数,饮食日用曰洋货者,殆不啻十之五。”又据光绪《雄县乡土志》:“亚谷城村,居民多以熬硝或以硫黄蘸促灯为业,自火柴行,而此业渐歇。”综合这些材料,可知这一时期( )A.经营洋货和新产品的店铺增多B.中国传统的手工业遭到沉重打击C.洋货的销售在口岸遭到了抵制D.外来技术的传入促进手工业发展B [据材料可知,当时中国直隶玉田县地( http: / / www.21cnjy.com )区日用品中洋货所占比重不少于1/2,而雄县亚谷城村居民“多以熬硝或以硫黄蘸促灯为业,自火柴行,而此业渐歇”。由以上分析可知,中国传统的手工业遭到沉重打击,故B项正确,C、D两项错误。经营洋货和新产品的店铺增多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A项。]2.(2014·江苏高考)在2( http: / / www.21cnjy.com )0世纪20年代浙江上虞县的下管村,“生产上它是一个农业社会……下管人除粮食和菜蔬肉类等还能自给自足,并有毛竹和茶叶等山货可以外销外,日常生活的工业品,几乎全是外来的‘洋货’。……除了制造和修理农具和家具的一些手工业外,家庭纺织业等已被淘汰殆尽。”据此可知,近代以来下管村自然经济瓦解的征象是( )A.毛竹和茶叶等山货的外销B.农具等制造业和修理业的存在C.粮食和菜蔬肉类等的生产D.纺织和部分土产加工业的淘汰D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准确掌握自然经济( http: / / www.21cnjy.com )瓦解的表现。自然经济瓦解的特征有:纺、织分离;织、耕分离;手工业者和农民破产;农产品的商品化。下管村毛竹和茶叶等山货的外销并不能说明自然经济瓦解,因为在自然经济条件下,剩余产品也可以拿到市场上销售,故A项错误。“家庭纺织业等已被淘汰殆尽”符合自然经济瓦解的表现,故D项正确。B、C两项符合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的特征,不能说明自然经济瓦解,故不符合题意。]多角度认识晚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角度变动实质评价生产模式商品经济逐渐取代自然经济的主导地位,自然经济逐步瓦解从农耕文明向工业文明演进,逐步走向工业化、市场化伴随着中国半殖民地化的历程,是被迫和痛苦的,但客观上是进步的经济结构工业逐渐取代农业成为经济的主体,外国资本、官僚资本(洋务企业)、民族资本是近代中国三种主要的工业资本形式对外交流中国日益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闭关锁国政策和状态被打破国家政策从“抑商”向“扶商”转变鸦片战争后,在“欧风美雨”的影响下,中国社( http: / / www.21cnjy.com )会经济结构发生重大变化,主要表现为中国自然经济的逐渐解体和洋务企业的出现、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等。复习备考时,注意联系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与中国的内在联系,客观评价列强侵华对中国经济的影响。1.(2016·宿迁期中)彭( http: / / www.21cnjy.com )泽益的《中国近代手工业史资料》中记载:洋布“幅宽质细价廉,而适于用,人皆便之,反弃土布而不用,其夺我之利,实为最巨。”对材料所述现象的本质理解正确的是( )【导学号:69162123】A.洋布完全占领中国的棉布市场B.西方的商品输出瓦解着自然经济C.洋布质优价廉有利于获取利益D.中国人开始认识到西方的先进性B [“洋布完全占领中国的棉布市场”说( http: / / www.21cnjy.com )法绝对,故A项错误;材料中“幅宽质细价廉,而适于用,人皆便之,反弃土布而不用”的信息说明中国传统小农经济面临着解体的困境,故B项正确;“洋布质优价廉有利于获取利益”不是材料反映的主旨,故C项错误;材料只是说明外国商品进入瓦解着中国的自然经济,并没有提及中国人对西方先进性的认识,故D项错误。]2.(2016·南京、盐城二模)下表是台湾学者林满红所著的《银线:19世纪的世界与中国》一书中有关近代中国赋税的内容。年代田赋工商税(含盐税、厘金、关税等)数额(单位:元)百分比数额(单位:元)百分比1842年422932827613030589241885年498294234853405201521890年519996754466323100561903年572691943892143422621911年740760732720272365873下列对表格中信息的解读,正确的是( )A.自然经济始终占统治地位,田赋在税收中一直占据主导B.清政府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致使税收结构发生逆转C.中华民国成立后,民族工业进一步发展使两税差距拉大D.税收结构的变化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政府经济政策的转变D [从表格信息中可以明确得出田赋比重( http: / / www.21cnjy.com )降低,工商税比重逐渐加大,故A项错误;依据表格内容可知,税收结构发生了逆转是在1885年,清政府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是在1895年后,故B项错误;中华民国成立是1912年,表格时间截止至1911年,故C项错误;1895年,清政府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明显促进了民族工业的发展,说明政府政策的作用明显,故D项正确。]主题2|从工业文明冲击角度认识洋务运动(2012·江苏高考)右图为《点石斋画报( http: / / www.21cnjy.com )·快枪述奇》描绘的洋务企业“金陵机器制造局”试验武器的情景。图中三人为:官员郭月楼和徐仲虎,工首唐履堂。图中文云:“工首……匠心运用,造成快枪。”从图文可以得出的信息是( )①晚清官府推动洋务军事工业 ②洋务产品足令洋人为之汗颜 ③“师夷长技”思想的具体实践 ④标志民族资本主义工业诞生A.①③ B.②④C.①②③D.①③④A [洋务企业“金陵机器制造局”是在清政府的( http: / / www.21cnjy.com )主导下,通过引进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创办的,“匠心运用,造成快枪”,但与外国的技术差距仍然存在,①正确,②错误。洋务派将林则徐等提出的“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付诸实践,创办的“洋务企业”不属于民族资本主义工业,③正确,④错误。]1.洋务企业的性质(1)洋务企业采用西方技术和设备创办( http: / / www.21cnjy.com ),属于近代企业。(2)洋务派前期创办的军事工业,管理方式是封建衙门式。虽然这些企业采用机器生产,但本质上属于带有资本主义因素的封建官办企业。(3)洋务派后期创办的民用工业,大多采( http: / / www.21cnjy.com )取官督商办和官商合办形式,产品主要作为商品投放市场,管理上采取雇佣劳动制,所以其本质上属于带有封建因素的资本主义性质的企业。2.多元史观评价洋务运动(1)从近代化史观来说,洋务运动开创了中国社会近代化历程,表现在工业、军事、教育等方面。(2)从全球史观来说,洋务运动改变了传统( http: / / www.21cnjy.com )的“夷夏观”,开始了从事学习西方、实践西学的历程;中体西用思想指导中国人的价值观由“传统人”开始向“现代人”转变。(3)从社会史观来说,派遣留学生和创办新式学堂,冲击了传统的教育观念,社会风气也引起了悄然的变化。在内忧外患的冲击下,洋务运动迈出了( http: / / www.21cnjy.com )中国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变的第一步,其在近代中国的历史地位不言而喻,一直是历年高考的重点区域。复习备考时,注意从工业文明影响的视角思考洋务运动产生的背景、特点及其历史局限性。1.(2016·南通、扬州三模)18( http: / / www.21cnjy.com )72年,左宗棠上奏朝廷称:“窃维制造轮船,实中国自强要著。臣于闽浙总督任内,请易购雇为制造,实以西洋各国恃其船炮,横行海上,每以其所有,傲我所无,不得不师其长以制之。”这表明他( )A.主张购买西方新式军舰以自强B.要求引进西方科技创办福州船政局C.希望朝廷革除官办企业的弊端D.认识到发展近代中国洋务工业的重要D [主张购买与材料中“请易购雇为制造( http: / / www.21cnjy.com )”不符,故A项错误;福州船政局创办于1866年,与材料中“1872年,左宗棠上奏朝廷”不符,故B项错误;材料中主张中国“制造轮船”,但没有涉及官办企业的弊端,故C项错误;材料中“制造轮船,实中国自强要著”“不得不师其长以制之”表明认识到洋务工业的重要,故D项正确。]2.清末某官员谈到铁路修建时( http: / / www.21cnjy.com )说:“内开未尽之地宝,外收已亏之利权。是铁路之利,首在利民,民之利既见,而国之利因之。利国之大端,则征兵转饷是矣。”这一言论的含义是( )【导学号:69162124】A.“求富”“自强”B.“师夷长技”C.“中体西用”D.“民生主义”A [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准( http: / / www.21cnjy.com )确理解材料信息。材料反映的是修建铁路的益处,这位官员提出要收回铁路建设权,这样做利民、利国,同时亦利于国防(“征兵转饷”),实为“富”“强”兼顾,A项正确;“师夷长技”主张学习西方先进技术,题干没有涉及,排除B项;“中体西用”是指利用西方先进技术维护清朝统治,不符合题意排除C项;“民生主义”是资产阶级革命派代表人物孙中山“三民主义”中的一个部分,不符合清末官员的信息,D项排除。]主题3|多元视角认识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1.(2015·江苏高考)下表展示了1914~1920年华商火柴厂的发展情况。年代进口火柴(万罗)新厂数厂均资本额(万元)19142383.58104.9219152097.3493.3019162062.0741.4219171559.4385.4719181334.0830.661920848.43239.67对表中数据的解读正确的是( )A.辛亥革命直接导致了1914~1915年工业发展B.火柴进口量的递减影响着华商投资额的递增C.火柴业发展折射出近代民族工业的某些特征D.反对“二十一条”推动了1920年的投资高潮C [题干中的表格数据反映了民国初年民族资( http: / / www.21cnjy.com )本主义发展的状况,折射了这一时期民族资本主义有了进一步发展,但主要集中在轻工业,故C项正确。导致1914~1915年工业发展的直接原因是欧洲列强忙于一战,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侵略,故A项错误。从1914年到1916年,火柴进口量递减,但从新厂数和厂均资本额来看,并未呈现递增态势,故B项错误。反对“二十一条”发生在1915年,故排除D项。]2.(2013·江苏高考)下表从一个方面反映了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状况。造成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是( )中国轮船统计年份船只吨位其中千吨以上轮船船只吨位19281352290791117213482193027924154471382479691932345657725717834221119353895675173208461812A.全面抗战运输物资的需要B.帝国主义放松对华经济侵略C.“国民经济建设运动”的促进D.《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的签订C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注意紧扣时间信息:19( http: / / www.21cnjy.com )28~1935年。全面抗战开始于1937年,《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签订于1946年,由此排除A、D两项。B项描述的现象发生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与本题时间信息不符,故排除B项。1927年,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开展“国民经济建设运动”,鼓励发展工业、农业和交通运输业,民族工业得到较快发展,故答案为C项。]3.(2012·江苏高考)1934年上海市长( http: / / www.21cnjy.com )指出,“近年以来,上海人口财富,均有巨量之增加,然吾人能谓其工商业均已健全发展否?未也,且去健全甚远。……是何故乎?上海犹鱼,内地犹水,财富集中,而不知所以流通之,非繁荣之象也;人口增加,失业者日众,城市生活之病态也!欲求鱼之生长,而不先实池以水,其可得乎?”这段话体现的施政设想是( )A.强调帮助内地改善经济,营造发展环境B.强调改变城市财富流向,缩小贫富差距C.强调限制城市人口增长,提升人口素质D.强调发展城市工商百业,增加城市就业A [“上海犹鱼,内地犹水,( http: / / www.21cnjy.com )财富集中,而不知所以流通之,非繁荣之象也”,财富过分的集中在经济发展较快的上海并不是真正的繁荣,上海的发展离不开内地的发展,就像鱼离不开水一样。上海市长注意协调区域经济的发展,强调帮助内地改善经济,营造发展环境,故选A项。]4.(2010·江苏高考)下图反映了国民政府统治时期某一经济状况,对图中信息解读正确的是( )A.抗战胜利后政府获得大量经济赔偿B.国民经济建设运动刺激了货币发行C.货币大量增发给民族工业巨大压力D.布雷顿森林体系推动中国货币需求C [根据图示反映的历史时期:抗( http: / / www.21cnjy.com )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初期可知,国民政府通过大量发行纸币,聚敛社会财富,给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造成巨大压力,故选C项。]1.近代中国民族工业的特点(1)先天不足(发展艰难):资金少,规模小,技术力量薄弱。(2)后天畸形(发展不平衡)①主要分布于沿海、沿江地区,内地很少。②侧重于轻工业,重工业基础极为薄弱,没有形成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③在整个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很小,封建经济仍占绝对优势。就近代工业而言,外国资本主义占优势。2.影响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主要因素(1)不利因素①中国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战争和革命不断,政局长期动荡。②民族资本主义经济自身力量薄弱。③受到外国资本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压追和束缚,发展艰难。(2)推动因素①外国资本主义入侵,给中国带来深重灾难的同时,也瓦解着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②受时代潮流的冲击,为巩固统治的需要,当政者都鼓励兴办实业。③群众性反帝爱国运动的推动,特别是抵制洋货、提倡国货运动的推动。④实业家实业救国的思想和自强不息的爱国精神。复习备考时,一要掌握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历程( http: / / www.21cnjy.com )及其阶段特征,注意每一阶段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原因、表现、特点及影响,理解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对中国近代化发展和近代民主革命的作用等;二要注意政治、经济、思想之间的横向联系,理解历史事件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1.(2016·南京、盐城一模)民国十( http: / / www.21cnjy.com )八年七月,国民政府颁布《特种工业奖励法》;次年二月又公布《特种工业奖励标准》,民国二十三年又将其修改为《工业奖励法》。这些做法( )【导学号:69162125】A.是抗战时期的应急措施B.不利于民族工业的发展C.发挥了政府的经济职能D.限制了官僚资本的膨胀C [根据材料提供的时间可知是19( http: / / www.21cnjy.com )29年和1934年,这一时期不属于抗日战争时期,故A项错误;根据材料中国民政府颁布的《特种工业奖励法》和《工业奖励法》,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南京国民政府统治前期民族工业获得了较快的发展,故B项错误;根据材料信息和所学知识可知,南京国民政府颁布的法令,推动了经济的发展,说明这些做法发挥了政府的经济职能,有利于经济发展,故C项正确;官僚资本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故D项错误。]2.(2016·常州一模)据学者( http: / / www.21cnjy.com )统计,从1912年到1936年,中国进口轻工业品下降的幅度约有3/4,从占进口总额的一半多,下降到只有14%。1926年,轻工业产品的出口则增加了一倍多。重工业产品主要是机器的进口,1912年占进口总额的13.7%,1936年则增至47%。对上述材料理解不正确的是( )A.一战期间民族工业有了迅速的发展B.北洋军阀统治时期民族工业仍有发展C.抗战前轻工业产量得到迅速提升D.我国已建立起独立的工业体系D [根据材料“从1912年到1936( http: / / www.21cnjy.com )年,中国进口轻工业品下降的幅度约有3/4,从占进口总额的一半多,下降到只有14%”说明此时中国轻工业品生产不断增加,这与一战期间民族工业迅速发展有关,故A项正确;北洋军阀统治时期是在1912年至1927年,根据材料可以看出,1912年到1936年中国民族工业有了一定的发展,故B项正确;抗战前是在1937年前,根据材料可以看出,1912年到1936年中国民族工业有了一定的发展,故C项正确;近代中国民族工业主要是轻工业,重工业基础薄弱,没有形成完整的工业体系,故D项错误,符合题意。]3.(2016·南京三模)下图选自( http: / / www.21cnjy.com )许涤新、吴承明著作《中国资本主义发展史》第3卷关于《1926~1936年中国进出口商品的实际价格和理论价格指数图》。对该图表解读正确的是( )【导学号:69162126】A.1929年以后进口商品理论与实际价格的背离说明该时期民族工业生产能力下降B.1929年以后进口商品价格的上涨说明该时期民族工业快速发展C.1931年以后进口商品价格的下降的主要原因是该时期民族工业快速发展D.1928年以后出口商品理论与实际价格的背离说明该时期民族工业发展放缓B [1927年南京国民政府的成立及( http: / / www.21cnjy.com )采取的措施使得民族资本得到快速发展,故A项错误;1929年以后,民族工业由于国民政府采取鼓励发展工业的国民经济建设运动和人民群众的反帝爱国运动,使得民族资本主义快速发展,故B项正确;1931年以后进口商品价格下降的主要原因是世界性经济大危机,故C项错误;1928年以后出口商品理论与实际价格的背离不能说明该时期民族工业发展放缓,与史实不符,因为该时期民族工业获得较快发展,故D项错误。]主题4|多角度分析近现代中国社会生活的变迁1.(2016·江苏高考)1921年成( http: / / www.21cnjy.com )都警察厅发布通令:“近日妇女每多剪发齐眉,并梳拿破仑、华盛顿等头式(流行的男式发型),实属有伤风俗,应予以禁止,以挽颓风……如敢固违,定以妇女坐法并处罚家长。”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A.剪发齐眉成为妇女的普遍选择B.男女平等思想逐渐深入人心C.新潮女性的行为冲击传统习俗D.处罚措施体现民国法治精神C [材料中新潮女性梳西( http: / / www.21cnjy.com )式发型,而被成都警察厅通令禁止,说明新潮女性的行为冲击了传统习俗,C项符合题意。近代社会生活的变迁在不同地区发展不平衡,剪发齐眉成为妇女的普遍选择不符合史实,排除A项;材料反映的是社会习俗的变化,不能说明男女平等思想逐渐深入人心,排除B项;警察厅这一强制性做法有违民国法治精神,排除D项。]2.(2015·江苏高考)下图是1949年3月美国记者伯恩斯拍摄于上海的两张照片。从中可以看出( )疑似“偷棉花”的妇女被搜身 遛狗者和流浪儿A.民族工商业受到列强与官僚的双重挤压B.国民政府覆灭时上海陷入了混乱与动荡C.下层民众遭受了没有硝烟的侮辱与伤害D.中国社会萌生着反差强烈的富裕与贫穷C [疑似“偷棉花”的妇女被搜身说( http: / / www.21cnjy.com )明民众的尊严受到践踏,遛狗者和流浪儿的生活遭遇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两个事例说明了旧中国下层民众卑微的社会生活,故C项正确。题干图片与民族工商业的处境无关,故排除A项。1949年3月,国民政府尚未覆灭,图片也无法体现上海的混乱与动荡,故B项错误。仅从题干两幅图片无法得出D项结论。]3.(2014·江苏高考)右侧漫画《发辫之将来》从本质上表明,当时社会上一部分人( )A.盲目崇尚西洋风尚B.刻意保存传统精华C.旧有观念根深蒂固D.主动破除国人陋俗C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准( http: / / www.21cnjy.com )确理解漫画的含义。漫画显示,图中人物剪掉一段辫子是“崇尚西法”,留下一段辫子是“保存国粹”。从当时的世界潮流看,保留辫子属于守旧,落后于世界潮流,因此这反映了当时社会上一部分人旧有观念根深蒂固,故C项正确,D项错误。从留下一段辫子是“保存国粹”可知A项错误。留辫子是专制的产物且不符合世界潮流,故B项错误。]4.(2013·江苏高考)1909( http: / / www.21cnjy.com )年,《京华百二竹枝词》曰:“报纸于今最有功,能教民智渐开通。眼前报馆如林立,不见‘中央’有‘大同’(‘中央’‘大同’均为当时报纸名称)。”这一描述表明( )A.报纸宣传成为变革根本动力B.描述者倡导报纸产业多元化C.描述者肯定报纸的教化功能D.报纸舆论受到专制政府控制C [《京华百二竹枝词》描述了当( http: / / www.21cnjy.com )时北京报业的发展状况,并且点明了当时报纸的作用为“教民智渐开通”,说明报纸具有传播信息、开阔民众视野的功能,故C项正确。报纸宣传能推动社会变革,但不是社会变革的根本动力,社会变革的根本动力是生产力的发展,排除A项;“中央”“大同”是报纸的名称,不能反映出描述者倡导报纸产业多元化,排除B项;题干材料反映不出报纸舆论受到专制政府控制,排除D项。]5.(2011·江苏高考)右图为民国年间天津同升和帽庄出售其仿制的西式帽的广告。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①该帽一定程度上抵制了洋帽的输入 ②中国社会生活受到西方文明的冲击 ③广告主要宣传了博士帽的实用功能 ④帽式的差异体现出男尊女卑的观念A.②③B.①②C.①③④D.①②③④B [“西式帽”的出现,表明中国社( http: / / www.21cnjy.com )会生活受到西方文明的冲击,②正确;“天津同升和帽庄出售其仿制的西式帽”一定程度上抵制了洋帽的输入,①正确;广告未宣传博士帽的实用功能,排除③;帽式差异体现不出男尊女卑的观念,排除④。]深度理解社会生活的变迁(1)变迁原因:“欧风美雨( http: / / www.21cnjy.com )”的影响:维新变法、辛亥革命的推动;先进的中国人积极主动地学习先进文化;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始终把改善人民生活放在第一位;经济发展是生活变迁的根本原因。(2)变迁规律:随着近现代政治( http: / / www.21cnjy.com )、经济和思想文化的发展而变化;变化趋势呈现出由闭关自守到面向世界、由被动接受到主动学习的特点;中西文化激烈碰撞并逐渐融合,但始终保持着自己的民族特色;在地域之间存在着严重的不平衡性。(3)变迁影响:政治上,有利于反封建斗争特别( http: / / www.21cnjy.com )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发展;经济上,有利于民族资本主义和工业化的发展;思想文化上,有利于冲破封建文化的束缚,解放思想。总之,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推动着中国社会向前发展。(4)运用史观整合:运用文明史观、社会史观、生活史观整合西方文明与中国衣、食、住、行、通讯、习俗等方面碰撞融合中的变迁。近几年高考考查的方向主要集中于近代中( http: / / www.21cnjy.com )国物质生活与习俗变迁中的服饰、婚丧嫁娶、社会交往习俗的变化等方面。复习备考时,注意以征婚启事、婚俗记载、民谣、打油诗、新闻报道等为背景,结合同一时期的政治、经济、思想等方面,理解近代中国社会生活习俗变迁的表现、影响及特点。1.(2016·常州一模)下图分别是1873年和1882年刊登在《申报》上的两则广告。这两则广告( )A.带有明显的西洋味道B.反映了“中体西用”的思想C.体现了实业救国的要求D.都含有推销外国机器的目的A [从第一幅图的名称以( http: / / www.21cnjy.com )及第二幅图的信息可以看出带有明显的西洋味道,故A项正确;图片信息没有体现出“中体西用”的思想,故B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救国思想,故C项错误;第一幅图没有反映推销外国机器,故D项错误。]2.(2016·苏锡常镇( http: / / www.21cnjy.com )一模)冯天瑜《中华文化史》中载:“电灯、自来水初出现时,上海市民曾十分恐惧,担心用电会‘遭雷殛’。……后来则非常欢迎电灯,称其‘赛月亮’,‘颇便行人’;开始市民‘谓(自来)水有毒质,饮之有毒,相戒不用’,后来则‘通装水管,饮濯称便’”。上述材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 )【导学号:69162127】A.思想观念的改变是近代化的原动力B.国人对西方文明接受的思想过程C.当时国人生活水平有了普遍提高D.电灯、自来水自身存在明显不足B [近代化是以科技为动力,以工业化( http: / / www.21cnjy.com )为中心,以机器生产代替手工劳动为主要标志,与材料不符,故A项错误;由题干材料信息可得出国人对西方文明逐步接受,故B项正确;国人生活水平普遍提高,与材料中“上海市民”不符,故C项错误;电灯、自来水自身存在不足无法从题干中得出,故D项错误。]3.(2016·泰州一模)1912年上( http: / / www.21cnjy.com )海《民立报》发表谭人凤《粤汉铁路说贴》:世界大势,是由水运而趋陆运。故欧美各邦路线密若蛛网。近且有横贯欧亚之大计划。盖国势随路线而扩张,事业因交通而发展。……我国幅员广阔,为统一计,沿边各路,方亟待第次兴办……此国策可以促进实业、巩固边防。由此可见( )A.作者积极主张推进交通近代化B.民国政府重视铁路交通事业发展C.甲午战争后外国资本输出加剧D.西方列强支持中国铁路事业发展A [作者主张“沿边各路,方亟待第次兴办( http: / / www.21cnjy.com )”,推进交通近代化,故A项正确;材料只是作者的观点,没有反映出国民政府对发展铁路交通的态度,故B项错误;修筑铁路是资本输出的形式之一,但材料反映的是欧美国家铁路“密若蛛网”,没有涉及在华修筑铁路,故C项错误;材料没有反映出西方列强对中国铁路事业的态度,故D项错误。]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