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上科学期末复习专题八生命活动的调节(一)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八上科学期末复习专题八生命活动的调节(一)

资源简介

八上科学专题八:生命活动的调节(一)
一、基础知识巩固
(一)植物的感应性
对比项目
向性运动
感性运动
刺激及方向
植物体上的某些器官能发生移动且移动的方向与刺激的方向 ,这种现象称为植物的向性运动。这是植物感应性的一种表现形式。
由外界某种因素的刺激或者内部的生理机制引起的运动,但运动方向与刺激方向 。植物的感性运动也是植物感应性的一种表现方式。
运动快慢
比较缓慢发生
较快发生, 在短时间内察觉到。
(填容易或不易)
运动可逆性
向性运动是生长运动,不可逆
感性运动在刺激消失后又会恢复到原来状态
举例
等。
含羞草遇到机械触动后,叶子 ;捕蝇草、猪笼草遇到机械触动后会产生
行为,郁金香、番红花的花朵在高温时开放,低温时闭合。
(二)植物激素:
在植物体内合成并运输到作用部位,对植物产生显著调节作用的物质。植物激素除了生长素外还有 、 、乙烯、脱落酸等。
其中,生长素的生理作用大致有: 。生长素对植物生长的作用,与其浓度的高低有关。一般来说,低浓度 植物生长,高浓度
植物生长,防治杂草就是利用了这个原理。
(三)植物向光性产生的原因:
单侧光照射时,生长素向背光侧转移,使背光侧的生长素浓度较高 并向下运输,胚芽尖端下部背光侧细胞因生长素浓度高而生长的速度 向光侧细胞,从而引起植物向 一侧弯曲生长。
植物胚芽感受光刺激的部位是胚芽的 ,而向光弯曲的部位是 。
(四)内分泌腺及其分泌的激素
内分泌腺
分泌的激素
激素功能
( )
生长激素
促进全身的( )
( )
甲状腺激素
促进体内物质和能量的转换,提高神经系统的( )
( )
肾上腺素
加快( )的节奏,扩张通往肌肉的血管
( )
胰岛素
促进人体吸收的( ),储存在肝脏和肌肉里
( )(女性)
( )(男性)
雌性激素
雄性激素
促进( )器官的发育和生殖细胞的生成,激发和维持人类的第二性征
(五)胰岛素和血糖含量
1.当血液中葡萄糖含量上升时, 分泌增加,以促进血糖含量 ;当血液中葡萄糖含量下降时, 分泌减少,使血糖含量 ;从而使血糖维持在正常水平。
2.正常人体中,血糖含量由于受到 等激素的调节和 调节的相互配合作用,维持相对稳定状态。血糖的 对于保证人体各种组织和器官的能量供应,保持人体健康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二、重难点突破
(一)根据已学过的知识,不用人工修剪和使用药剂的方法,如何才能培育图中的植物盆景。
(二)甲状腺激素和生长激素的作用有什么区别?
三、例题精选
例1.在方形暗箱内放一盆幼苗,暗箱一侧开一小窗,固定光源的光可从窗口射入;将暗箱放在旋转器上水平旋转,保持每15分钟匀速旋转一周;一星期后幼苗生长状况为下图中的( )
例2.某科学兴趣小组的同学探究不同浓度的生长素对促进植物扦插枝条生根的影响,实验材料为生长状况相同的杨树枝条,分别插入到不同浓度的等量生长素溶液和清水中培养,实验分四次并在同一实验室内完成。每次实验直到枝条不再产生根为止,计算每根枝条生出根的平均数量,结果如下表所示。请分析回答:
根数量生长素浓度实验日期
2×10-1
克/升
2×10-2
克/升
2×10-3
克/升
2×10-4
克/升
2×10-5
克/升
清水
5月26日
0
0
0
1
6
0
5月31日
0
0
0
2
11
0
6月5日
0
1
1
5
13
1
6月10日
0
2
5
6
16
1
 (1)实验中设置清水组的目的是起 作用。
(2)表中数据显示,用浓度为 的生长素处理后,枝条生根最多。
(3)分析可知,生长素浓度过高时 (填“有利于”或“不利于”)枝条的生根。
(4)有同学分析上表的数据后,得出一个结论:生长素浓度越低,促进生根的作用越明显,你认为这个结论正确吗? ,理由是 。
例3.某校实验小组探究“甲状腺激素对蝌蚪生长发育的影响”的实验过程如下:取两个相同的玻璃缸,分别贴上标签 A、B。
每天记录蝌蚪生长发育的情况。请回答:
(1)在这个实验设计中,有两个步骤不够严谨,请你加以改进完善 ;

(2)在 A 缸中加入少许甲状腺激素制剂,而 B 缸内不加,其目的是 。
(3)如果实验按你修改后的方案进行,预期的实验结果是。该实验所得出的结论是 。
例4.设计实验探究胰岛素对金鱼生命活动的影响:
实验原理:血糖含量的相对稳定是保证动物进行正常生理活动的主要条件,动物体内血糖的调节主要是通过胰岛素来完成的。胰岛素的分泌增加可以促进血糖合成糖元,加速血糖的分解,降低血糖的浓度。一旦机体内血糖含量太低,动物可能出现惊厥、昏迷等现象。
实验目的:通过本实验理解胰岛素对动物血糖的影响。
材料用具:活金鱼5条,胰岛素(G2单位/毫升),10%葡萄糖溶液,500毫升烧杯两个(分别标有A和B),500毫升量筒1个,请你设计本实验的方法步骤来探究.
方法步骤:
①烧杯A中加入0.5毫升胰岛素和200毫升水,烧杯B中加入10%葡萄糖溶液200毫升;
② ;
③ 。
(1)请补充完成上述实验步骤;
(2)在这个实验中,为什么要用两个烧杯?其中A和B分别起什么作用? ;
(3)为什么要用5条金鱼?每个烧杯中只放入一条行吗? ;
(4)分析步骤②和③分别可能是什么结果? 。
四、当堂巩固
1.用体重相近、发育正常且程度相似的甲、乙、丙3组雄性小狗进行内分泌腺切除实验,以研究内分泌腺体与分泌激素间的关系。甲不作任何处理,乙、丙分别切除某种内分泌腺。几个月后,分别测定其血液中的激素含量,得到数据如下表所示(单位:微克/100毫升血液)。下列有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激素名称
小狗



甲状腺激素
3
0.1
2.8
生长激素
6
5.8
0.1
A.甲狗在实验中起对照作用 B.乙狗切除的是甲状腺
C.丙狗切除的是垂体 D.手术一段时间后,乙狗发育正常,丙狗生长停滞
2. 某同学做了如下实验,能得出的结论是( )
步骤
实验操作
实验结果
1
取生长状态相同的健康小鼠若干,均分为 A 、 B 两组
/
2
A 组小鼠注射适量的胰岛素溶液, B 组注射等量的生理盐水
A 组小鼠出现四肢无力,活动减少,甚至昏迷等症状; B 组活动状况无变化
3
分别给 A 、 B 两组小鼠注射等量葡萄糖溶液
A 组小鼠症状缓解; B 组活动状况无变化
A. 胰岛素是由胰脏分泌的 B. 胰岛素注射比口服效果好
C. 胰岛素能促进葡萄糖储存在肝脏中 D. 胰岛素具有降低血糖的作用
3.某同学从科学资料中得知:“植株上的幼叶能合成生长素,防止叶柄脱落。”为了验证这一结论,该同学进行了如下实验,实验中所需要的步骤是( )
①选取同种生长状况相同的植株3株,分别编号甲株、乙株、丙株;②将3株全部保留顶芽;
③将3株全部去掉顶芽;④将去掉顶芽的甲、乙两株叶柄横断面均涂上一定浓度的生长素;
⑤将甲、乙去掉叶片,保留叶柄,并在甲株的叶柄横断面上涂上一定浓度的生长素,丙竹保留幼叶;⑥观察3株植株叶柄脱落情况。
A.①③④⑥ B.①②④⑥ C.①③⑤⑥ D.①②⑤⑥
4. 人有生物钟,植物也有生物钟。下图表示的是某种植物体内影响叶张开或闭合的物质质量分数变化情况。下列有关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该植物的“生物钟”是白天叶张开,晚上闭合
B. 该植物的“生物钟”是白天叶闭合,晚上张开
C. 该植物的“生物钟”属于感性运动
D. 使叶张开和闭合的物质可能是一种激素
5.激素在人的生长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调节作用.图是构成内分泌系统的主要内分泌腺示意图,请根据图回答:
(1)图中所指腺体与唾液腺、肝脏相比不同点是 ;
(2)图中(2)是 ,它所分泌的激素及作用是 ;
(3)进入青春期后的中学生,身体发生了明显变化,女学生的变化主要是由
[ ] 分泌的雌性激素调节的结果;
(4)小明近年多饮、多尿、多食,且日渐消瘦、四肢无力,到医院检查,结果是血糖浓度偏高,尿中含糖,其症状的形成可能与[ ] 的功能异常有关。
6.去年一则“顶花带刺的黄瓜打过避孕药”的消息四处传播,声称某地有农户往黄瓜上抹避孕药,以此来保持黄花不败,并让黄瓜看着新鲜,装扮成“嫩”瓜。这种黄瓜还有一个明显特征,就是花骨朵和花苞的连接处,有一个小疙瘩,像一个“瘤”,人们称之为“顶花黄瓜”。 而后又有媒体发表“专家”意见辟谣,声称“顶花黄瓜”被抹的绝对不是避孕药,而是一类植物激素,比较常见的主要是植物激素a和植物激素b。到底真相如何,某校初二年级的学生自己动手设计实验进行了探究:
①他们在本校附近的菜农园子中挑选5株长势良好、正在开花结果的黄瓜植株,分别随机选取15条长势差不多的带花小黄瓜胎,平均分为A、B、C三组;
②在A、B、C三组的小黄瓜胎上分别涂抹浓度相同的避孕药、植物激素a和植物激素b,在相同且适宜的条件下培养;
③经过一段时间培养,这批黄瓜成熟采摘下来后,储存2天,再进行观察比较,并将观察结果统计并记录,他们的记录数据如下:
组次
黄瓜大小(厘米)
黄瓜“顶花”
黄瓜连接处有无的“瘤”状物
A
12~14
凋 落

B
15~18
未凋落

C
12~14
未凋落

请根据以上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1)你认为该校初二年级的学生想探究的问题是什么? ;
(2)通过实验,同学们得出的结论是 ;
(3)实验时是否需要设置对照组? ,该如何设置? ;
(4)做完实验后,有的同学建议:菜农可以大量的使用植物激素a和植物激素b来提高黄瓜的产量和美观。你认为这种方法可不可取?请说明原因。
。(4分)
7.已知生长激素和胰岛素一样均为蛋白质(已知蛋白质在消化道中会被消化分解为氨基酸),某同学为了探究生长激素的作用做了如下实验:取30只同样大小的幼鼠等分成A、B、C三组,分别放入三个饲养笼中,给A组幼鼠定期注射适量生长激素,B组不注射,C组定期饲喂与A组相同含量的生长激素,其他生长条件均一致。一段时间后,A组体重增加40%,B、C两组体重均增加25%,回答下列问题:
(1)__ __组和B组的结果比较,说明生长激素有 的作用。
(2)C组和B组的结果比较, (填“能”或“不能”)说明生长激素没有任何生理作用,原因是 。
(3)若将本实验中的生长激素改为甲状腺激素,重复A、B组实验,则____组幼鼠会提前成熟。
回家作业
1.某科学研究小组把一株植物幼苗水平放置在飞行于太空的宇宙飞船中,培养若干天后,植物根、茎生长的方向是( )
A.根向下生长、茎向上生长 B.根向下生长、茎向下生长
C.根水平方向生长、茎向上生长 D.根和茎都水平方向生长
2.甲状腺激素能促进生物体的新陈代谢。在如图所示的实验中,控制其他饲养条件相同,观察一周,则会看到蝌蚪发育最快的玻璃缸是( )
A.1号  B.2号 C.3号  D.一样快
3. 早饭前进行锻炼时,人体内血糖含量的变化是( )
4. 有的同学用电脑打字时,可以在键盘上盲打,这个过程必须通过的神经中枢是( )
A. 躯体感觉中枢和语言中枢 B. 躯体感觉中枢、躯体运动中枢和语言中枢
C. 躯体感觉中枢和躯体运动中枢 D. 躯体运动中枢和语言中枢
5. 某同学利用青菜幼苗(如图所示)进行了植物向光性实验。他把等量、已发芽的青菜种子均匀地排列在4个培养皿中,当青菜幼苗长高至1.5厘米左右时,对各培养皿中的幼苗分别进行不同的处理,并都用单侧光连续照射一段时间,如图所示。

(1)青菜幼苗在单侧光照射下,向光源弯曲生长是由于生长素分布___引起的。
(2)观察①②③,能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可以产生生长素。
(3)增加④的实验目的是为了研究________是否能产生生长素。
6. 赤霉素是一种植物激素。为了探究“赤霉素对大豆植株高矮特性的影响”。
(1)甲同学进行了如下实验:
①取生长正常、大小相同的大豆幼苗15株,测量高度后,置于按科学标准配制的培养液中,放在适宜的温度和光照等条件下培养;
②每天喷洒用清水配制的赤霉素溶液;
③20天后测量每株大豆的高度,发现平均高度增加了。
实验结论:赤霉素有促进大豆植株增高的作用。
(2)乙同学认为甲的实验结果可信度不高,因为甲没有设置对照实验。请你帮助设置:
①取 的大豆幼苗15株,置于同样的培养液和适宜的温度和光照等条件下培养。
②每天喷洒与实验组等量的 。20天后测量每株大豆的高度,计算平均高度。
(3)如果20天后,出现 的实验结果,可以得到“赤霉素有促进大豆植株增高的作用”的实验结论。
(4)请你再提出一个可能影响大豆植株高度的因素: 。
7.某些资料中有“向日葵的花盘总是朝向太阳”的表述。向日葵的花盘真的始终朝向太阳吗?小科对这一问题进行了探究:①在一块向日葵田里,随机挑选2组处于不同花蕾时期的向日葵,每组20株;②定时记录每株向日葵花盘的朝向及太阳的位置,统计结果如图所示。
(1)该实验选择多株向日葵作为研究对象的原因是 。
(2)选择两组向日葵做实验,是因为小科猜测:向日葵的花盘朝向太阳,除了与太阳光有关外,还可能与向日葵的 有关。
(3)该实验的结论为 。
八上科学专题八:生命活动的调节(一)教师版
一、基础知识巩固
(一)植物的感应性
对比项目
向性运动
感性运动
刺激及方向
植物体上的某些器官能发生移动且移动的方向与刺激的方向有关 ,这种现象称为植物的向性运动。这是植物感应性的一种表现形式。
由外界某种因素的刺激或者内部的生理机制引起的运动,但运动方向与刺激方向无关 。植物的感性运动也是植物感应性的一种表现方式。
运动快慢
比较缓慢发生
较快发生,容易 在短时间内察觉到。
(填容易或不易)
运动可逆性
向性运动是生长运动,不可逆
感性运动在刺激消失后又会恢复到原来状态
举例
向光性、向地性、负向地性、向化性、向水性和向触性等。
含羞草遇到机械触动后,叶子合拢 ;捕蝇草、猪笼草遇到机械触动后会产生捕食 行为,郁金香、番红花的花朵在高温时开放,低温时闭合。
(二)植物激素:
在植物体内合成并运输到作用部位,对植物产生显著调节作用的物质。植物激素除了生长素外还有赤霉素、细胞分裂素、乙烯、脱落酸等。
其中,生长素的生理作用大致有:促进植物生长、促进果实发育、促进扦插的枝条生根等。生长素对植物生长的作用,与其浓度的高低有关。一般来说,低浓度促进植物生长,高浓度抑制植物生长,防治杂草就是利用了这个原理。
(三)植物向光性产生的原因:
单侧光照射时,生长素向背光侧转移,使背光侧的生长素浓度较高 并向下运输,胚芽尖端下部背光侧细胞因生长素浓度高而生长的速度大于 向光侧细胞,从而引起植物向光源 一侧弯曲生长。
植物胚芽感受光刺激的部位是胚芽的尖端 ,而向光弯曲的部位是尖端下面的一段 。
(四)内分泌腺及其分泌的激素
内分泌腺
分泌的激素
激素功能
( 垂体 )
生长激素
促进全身的( 生长发育 )
( 甲状腺 )
甲状腺激素
促进体内物质和能量的转换,提高神经系统的( 兴奋性 )
( 肾上腺 )
肾上腺素
加快( 心跳 )的节奏,扩张通往肌肉的血管
( 胰岛或胰腺 )
胰岛素
促进人体吸收的( 葡萄糖 ),储存在肝脏和肌肉里
( 卵巢 )(女性)
(睾丸 )(男性)
雌性激素
雄性激素
促进( 生殖 )器官的发育和生殖细胞的生成,激发和维持人类的第二性征
(五)胰岛素和血糖含量
1.当血液中葡萄糖含量上升时, 胰岛素 分泌增加,以促进血糖含量 降低 ;当血液中葡萄糖含量下降时, 胰岛素 分泌减少,使血糖含量 降低 ;从而使血糖维持在正常水平。
2.正常人体中,血糖含量由于受到 胰岛素 等激素的调节和 神经系统 调节的相互配合作用,维持相对稳定状态。血糖的 平衡 对于保证人体各种组织和器官的能量供应,保持人体健康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二、重难点突破
(一)根据已学过的知识,不用人工修剪和使用药剂的方法,如何才能培育图中的植物盆景。
解析:方法1,用单侧光照射,一段时间后变换盆景的朝向。
方法2:将花盆景横放,使植株水平放置一段时间,待植物向上弯曲后摆正。依次反复,直到出现图示植株形状。
(二)甲状腺激素和生长激素的作用有什么区别?
甲状腺激素主要有三方面的作用:①促进生长发育。②促进新陈代谢,甲状腺激素能促进糖和脂肪的分解代谢,增强体内的氧化过程。③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甲状腺功能低下者可出现条件活动迟缓、智力下降等现象。相反,如果甲状腺功能亢进时,就常有容易激动、情绪紧张等现象,也会有多汗现象。相关疾病:疾病:呆小症、甲亢、甲状腺肿。 生长激素:生长激素主要生理作用是对人体各种组织尤其是蛋白质有促进合成作用,能刺激骨关节软骨和骨骺软骨生长,因而能增高。人体一旦缺乏生长激素就导致生长停滞。相关疾病:侏儒症、巨人症、肢端肥大症。
三、例题精选
例1.在方形暗箱内放一盆幼苗,暗箱一侧开一小窗,固定光源的光可从窗口射入;将暗箱放在旋转器上水平旋转,保持每15分钟匀速旋转一周;一星期后幼苗生长状况为下图中的( B )
【解析】 本题有固定光源,如果幼苗固定不动的话,即为单侧光,幼苗弯向光源生长。但在本题中,暗箱水平旋转,15分钟转一周,实际上是每隔15分钟幼苗受到一次来自暗箱小窗的单侧光照射,其他时间均无光照射,因此,对于幼苗来说,受到的依然是单侧光照射,只不过每次间隔的时间较长而已。小窗是它接受到光线的唯一来源。因此,无论间隔多长时间接受到光,它都会一直弯向小窗生长。
例2.某科学兴趣小组的同学探究不同浓度的生长素对促进植物扦插枝条生根的影响,实验材料为生长状况相同的杨树枝条,分别插入到不同浓度的等量生长素溶液和清水中培养,实验分四次并在同一实验室内完成。每次实验直到枝条不再产生根为止,计算每根枝条生出根的平均数量,结果如下表所示。请分析回答:
根数量生长素浓度实验日期
2×10-1
克/升
2×10-2
克/升
2×10-3
克/升
2×10-4
克/升
2×10-5
克/升
清水
5月26日
0
0
0
1
6
0
5月31日
0
0
0
2
11
0
6月5日
0
1
1
5
13
1
6月10日
0
2
5
6
16
1
 (1)实验中设置清水组的目的是起对照 作用。
(2)表中数据显示,用浓度为2×10-5克/升 的生长素处理后,枝条生根最多。
(3)分析可知,生长素浓度过高时不利于 (填“有利于”或“不利于”)枝条的生根。
(4)有同学分析上表的数据后,得出一个结论:生长素浓度越低,促进生根的作用越明显,你认为这个结论正确吗?不正确 ,理由是还没有用更低浓度的生长素进行实验 。
【解析】 由表中数据可知,在生长素浓度为2×10-5克/升~2×10-1克/升的范围内,生长素浓度越低,生根越多,浓度为2×10-5克/升时生根最多;生长素浓度越高,生根越少,即不利于生根。但并没有进行浓度小于2×10-5克/升时的相关实验,无法得出“生长素浓度越低,促进生根的作用越明显”这一结论。
例3.某校实验小组探究“甲状腺激素对蝌蚪生长发育的影响”的实验过程如下:取两个相同的玻璃缸,分别贴上标签 A、B。
每天记录蝌蚪生长发育的情况。请回答:
(1)在这个实验设计中,有两个步骤不够严谨,请你加以改进完善 ;

(2)在 A 缸中加入少许甲状腺激素制剂,而 B 缸内不加,其目的是 。
(3)如果实验按你修改后的方案进行,预期的实验结果是。该实验所得出的结论是

解析: (1)第一处是第 ① 步,应该在两缸中加同样水质的水 第二处是第 ② 步,加入 1 只蝌蚪太少,应要加入相同数量的小蝌蚪若干只( 2 )形成对照(3) A 缸中的蝌蚪比 B 缸的发育快(或 A 缸中的蝌蚪先发育成青蛙, B 缸中的蝌蚪发育成青蛙所需的时间较长)说明甲状腺激素能促进蝌蚪的发育
例4.设计实验探究胰岛素对金鱼生命活动的影响:
实验原理:血糖含量的相对稳定是保证动物进行正常生理活动的主要条件,动物体内血糖的调节主要是通过胰岛素来完成的。胰岛素的分泌增加可以促进血糖合成糖元,加速血糖的分解,降低血糖的浓度。一旦机体内血糖含量太低,动物可能出现惊厥、昏迷等现象。
实验目的:通过本实验理解胰岛素对动物血糖的影响。
材料用具:活金鱼5条,胰岛素(G2单位/毫升),10%葡萄糖溶液,500毫升烧杯两个(分别标有A和B),500毫升量筒1个,请你设计本实验的方法步骤来探究.
方法步骤:
①烧杯A中加入0.5毫升胰岛素和200毫升水,烧杯B中加入10%葡萄糖溶液200毫升;
② ;
③ 。
(1)请补充完成上述实验步骤;
(2)在这个实验中,为什么要用两个烧杯?其中A和B分别起什么作用? ;
(3)为什么要用5条金鱼?每个烧杯中只放入一条行吗? ;
(4)分析步骤②和③分别可能是什么结果? 。(4分)
解析:(1)②将金鱼放入A烧杯中,仔细观察金鱼的行为,记录金鱼从不安、惊厥到昏迷的过程时间;
③将昏迷的金鱼小心的放入烧杯B中观察金鱼的变化,记录金鱼恢复正常所需的时间
(2)在进行探究实验中一定要设置对照实验,其中A是实验组,B是对照实验组.
(3)如果只放入一条进行观察,具有很大的偶然性
(4)在②步中,由于胰岛素含量高,促进血糖合成糖元,使金鱼体内的血糖浓度降低,从而出现出现惊厥、昏迷等现象;在③中金鱼体内的血糖浓度增加,使血糖含量高,而血糖含量的相对恒定是保证动物机体进行正常生理活动的主要条件,金鱼会慢慢恢复正常
四、当堂巩固
1.用体重相近、发育正常且程度相似的甲、乙、丙3组雄性小狗进行内分泌腺切除实验,以研究内分泌腺体与分泌激素间的关系。甲不作任何处理,乙、丙分别切除某种内分泌腺。几个月后,分别测定其血液中的激素含量,得到数据如下表所示(单位:微克/100毫升血液)。下列有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D )
激素名称
小狗



甲状腺激素
3
0.1
2.8
生长激素
6
5.8
0.1
A.甲狗在实验中起对照作用 B.乙狗切除的是甲状腺
C.丙狗切除的是垂体 D.手术一段时间后,乙狗发育正常,丙狗生长停滞
2. 某同学做了如下实验,能得出的结论是( D )
步骤
实验操作
实验结果
1
取生长状态相同的健康小鼠若干,均分为 A 、 B 两组
/
2
A 组小鼠注射适量的胰岛素溶液, B 组注射等量的生理盐水
A 组小鼠出现四肢无力,活动减少,甚至昏迷等症状; B 组活动状况无变化
3
分别给 A 、 B 两组小鼠注射等量葡萄糖溶液
A 组小鼠症状缓解; B 组活动状况无变化
A. 胰岛素是由胰脏分泌的 B. 胰岛素注射比口服效果好
C. 胰岛素能促进葡萄糖储存在肝脏中 D. 胰岛素具有降低血糖的作用
3.某同学从科学资料中得知:“植株上的幼叶能合成生长素,防止叶柄脱落。”为了验证这一结论,该同学进行了如下实验,实验中所需要的步骤是( C )
①选取同种生长状况相同的植株3株,分别编号甲株、乙株、丙株;②将3株全部保留顶芽;
③将3株全部去掉顶芽;④将去掉顶芽的甲、乙两株叶柄横断面均涂上一定浓度的生长素;
⑤将甲、乙去掉叶片,保留叶柄,并在甲株的叶柄横断面上涂上一定浓度的生长素,丙竹保留幼叶;⑥观察3株植株叶柄脱落情况。
A.①③④⑥ B.①②④⑥ C.①③⑤⑥ D.①②⑤⑥
4. 人有生物钟,植物也有生物钟。下图表示的是某种植物体内影响叶张开或闭合的物质质量分数变化情况。下列有关说法中错误的是( B )
A. 该植物的“生物钟”是白天叶张开,晚上闭合
B. 该植物的“生物钟”是白天叶闭合,晚上张开
C. 该植物的“生物钟”属于感性运动
D. 使叶张开和闭合的物质可能是一种激素
5.激素在人的生长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调节作用.图是构成内分泌系统的主要内分泌腺示意图,请根据图回答:
(1)图中所指腺体与唾液腺、肝脏相比不同点是 ;
(2)图中(2)是 ,它所分泌的激素及作用是 ;
(3)进入青春期后的中学生,身体发生了明显变化,女学生的变化主要是由
[ ] 分泌的雌性激素调节的结果;
(4)小明近年多饮、多尿、多食,且日渐消瘦、四肢无力,到医院检查,结果是血糖浓度偏高,尿中含糖,其症状的形成可能与[ ] 的功能异常有关。
4.(1)没有导管,它们的分泌物直接进入腺体内的毛细血管,并随着血液循环输送到全身各处,是内分泌腺。
(2)甲状腺 能分泌甲状腺激素,可以调节人体的新城代谢,促进生长发育。
(3)6 卵巢
(4)5 胰岛
6.去年一则“顶花带刺的黄瓜打过避孕药”的消息四处传播,声称某地有农户往黄瓜上抹避孕药,以此来保持黄花不败,并让黄瓜看着新鲜,装扮成“嫩”瓜。这种黄瓜还有一个明显特征,就是花骨朵和花苞的连接处,有一个小疙瘩,像一个“瘤”,人们称之为“顶花黄瓜”。 而后又有媒体发表“专家”意见辟谣,声称“顶花黄瓜”被抹的绝对不是避孕药,而是一类植物激素,比较常见的主要是植物激素a和植物激素b。到底真相如何,某校初二年级的学生自己动手设计实验进行了探究:
①他们在本校附近的菜农园子中挑选5株长势良好、正在开花结果的黄瓜植株,分别随机选取15条长势差不多的带花小黄瓜胎,平均分为A、B、C三组;
②在A、B、C三组的小黄瓜胎上分别涂抹浓度相同的避孕药、植物激素a和植物激素b,在相同且适宜的条件下培养;
③经过一段时间培养,这批黄瓜成熟采摘下来后,储存2天,再进行观察比较,并将观察结果统计并记录,他们的记录数据如下:
组次
黄瓜大小(厘米)
黄瓜“顶花”
黄瓜连接处有无的“瘤”状物
A
12~14
凋 落

B
15~18
未凋落

C
12~14
未凋落

请根据以上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1)你认为该校初二年级的学生想探究的问题是什么? ;
(2)通过实验,同学们得出的结论是 ;
(3)实验时是否需要设置对照组? ,该如何设置? ;
(4)做完实验后,有的同学建议:菜农可以大量的使用植物激素a和植物激素b来提高黄瓜的产量和美观。你认为这种方法可不可取?请说明原因。
。(4分)
6.(1)“顶花黄瓜”是涂抹避孕药还是涂抹植物激素的结果
(2)“顶花黄瓜”是涂抹植物激素的结果
(3)是;设置D组不涂抹任何物质,其它条件均相同
(4)不可取,我们应遵循生物生长的自然规律,保障食品安全(也可以回答可取,植物激素既可以提高黄瓜的美观和产量,又不影响人体健康)
7.已知生长激素和胰岛素一样均为蛋白质(已知蛋白质在消化道中会被消化分解为氨基酸),某同学为了探究生长激素的作用做了如下实验:取30只同样大小的幼鼠等分成A、B、C三组,分别放入三个饲养笼中,给A组幼鼠定期注射适量生长激素,B组不注射,C组定期饲喂与A组相同含量的生长激素,其他生长条件均一致。一段时间后,A组体重增加40%,B、C两组体重均增加25%,回答下列问题:
(1)__A__组和B组的结果比较,说明生长激素有促进生长发育的作用。
(2)C组和B组的结果比较,不能(填“能”或“不能”)说明生长激素没有任何生理作用,原因是C组饲喂的生长激素在消化道内被幼鼠消化而失去作用。
(3)若将本实验中的生长激素改为甲状腺激素,重复A、B组实验,则__A__组幼鼠会提前成熟。
【解析】 A组幼鼠注射适量生长激素,体重增加40%,B组不注射,体重增加25%,说明生长激素能促进幼鼠的生长发育。B、C组结果一样是由于口服的生长激素被幼鼠消化了。甲状腺激素的功能是促进幼体生长发育,所以A组幼鼠会提前成熟。
回家作业
1.某科学研究小组把一株植物幼苗水平放置在飞行于太空的宇宙飞船中,培养若干天后,植物根、茎生长的方向是( D )
A.根向下生长、茎向上生长 B.根向下生长、茎向下生长
C.根水平方向生长、茎向上生长 D.根和茎都水平方向生长
2.甲状腺激素能促进生物体的新陈代谢。在如图所示的实验中,控制其他饲养条件相同,观察一周,则会看到蝌蚪发育最快的玻璃缸是( A )
A.1号  B.2号 C.3号  D.一样快
3. 早饭前进行锻炼时,人体内血糖含量的变化是( B )
4. 有的同学用电脑打字时,可以在键盘上盲打,这个过程必须通过的神经中枢是( B )
A. 躯体感觉中枢和语言中枢 B. 躯体感觉中枢、躯体运动中枢和语言中枢
C. 躯体感觉中枢和躯体运动中枢 D. 躯体运动中枢和语言中枢
5. 某同学利用青菜幼苗(如图所示)进行了植物向光性实验。他把等量、已发芽的青菜种子均匀地排列在4个培养皿中,当青菜幼苗长高至1.5厘米左右时,对各培养皿中的幼苗分别进行不同的处理,并都用单侧光连续照射一段时间,如图所示。

(1)青菜幼苗在单侧光照射下,向光源弯曲生长是由于生长素分布___引起的。
(2)观察①②③,能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可以产生生长素。
(3)增加④的实验目的是为了研究________是否能产生生长素。
【答案】 (1)不均匀 (2)顶芽 (3)子叶
6. 赤霉素是一种植物激素。为了探究“赤霉素对大豆植株高矮特性的影响”。
(1)甲同学进行了如下实验:
①取生长正常、大小相同的大豆幼苗15株,测量高度后,置于按科学标准配制的培养液中,放在适宜的温度和光照等条件下培养;
②每天喷洒用清水配制的赤霉素溶液;
③20天后测量每株大豆的高度,发现平均高度增加了。
实验结论:赤霉素有促进大豆植株增高的作用。
(2)乙同学认为甲的实验结果可信度不高,因为甲没有设置对照实验。请你帮助设置:
①取与实验组生长状况、大小相同的大豆幼苗15株,置于同样的培养液和适宜的温度和光照等条件下培养。
②每天喷洒与实验组等量的清水。20天后测量每株大豆的高度,计算平均高度。
(3)如果20天后,出现实验组植株的平均高度大于对照组植株的平均高度的实验结果,可以得到“赤霉素有促进大豆植株增高的作用”的实验结论。
(4)请你再提出一个可能影响大豆植株高度的因素:温度(或光照强度等)。
7.某些资料中有“向日葵的花盘总是朝向太阳”的表述。向日葵的花盘真的始终朝向太阳吗?小科对这一问题进行了探究:①在一块向日葵田里,随机挑选2组处于不同花蕾时期的向日葵,每组20株;②定时记录每株向日葵花盘的朝向及太阳的位置,统计结果如图所示。
(1)该实验选择多株向日葵作为研究对象的原因是避免偶然性因素对实验的影响。
(2)选择两组向日葵做实验,是因为小科猜测:向日葵的花盘朝向太阳,除了与太阳光有关外,还可能与向日葵的花蕾时期有关。
(3)该实验的结论为向日葵的花盘并不是始终朝向太阳的(合理均可)。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