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上科学期末复习专题九生命活动的调节(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八上科学期末复习专题九生命活动的调节(二)

资源简介

八上科学专题九:生命活动的调节(二)
一、基础知识巩固
(一)对刺激的反应
对刺激的反应过程是一个接受信息→ →处理信息→传导信息→ 的连续过程。
(二) 信息的接受和传导
(1)信息的接受和传导主要是通过 来完成的。神经元是神经系统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具有 、 、传导冲动的作用。
(2)神经元的结构:由 和 两部分组成
(三)信息的处理
(1)神经系统的组成:由 和 两部分组成
(2)神经系统各部分的功能:
①中枢神经系统:接收并 各种信息,决定和启动相应的反应。
②周围神经系统:负责中枢神经系统与身体其他部位的通讯。
(3)脑:神经系统中 的部分。其中,大脑管理人体不同部位的功能;小脑主要负责人体
,并保持身体平衡;脑干主要控制 系统、 系统的活动。
(4)脊髓:位于脊柱的椎管内,是中枢神经系统的低级部分,具有 和 的功能。
(四)应答性反应与反射弧
(1)应答性反应:人体对 作出的反应。刺激可以是来自外界的,如危险、食物等;也可以是来自体内的,如内脏器官的疼痛等。
(2)反射:指人体通过 对各种刺激作出应答性反应的过程。
(3)反射弧:参与反射活动的 。由感受器、  、神经中枢、 、效应器五个部分组成。
①感受器:负责接受刺激,产生 。
②传入神经:能把感受器产生的神经冲动传到神经中枢。
③神经中枢:接受神经冲动信号,并将神经冲动传导到传出神经。
④传出神经:能把神经冲动从神经中枢传给 。
⑤效应器:实现反射效应的部分,可以是 或腺体。
神经传导冲动的途径为:感受器→传入神经→ →传出神经→效应器。
(五)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
(1)非条件反射:在相应的刺激下,不需要 就能引起的反射性反应,它不会因长期不用而减弱或消失,如缩手反射、膝跳反射等。
(2)条件反射:生物个体通过 而得到的较为复杂的反射。它需要 的参与,反射弧不固定,可因条件改变而消退。
二、重难点突破
(一)简要说明中枢神经和神经中枢的区别
(二)实验探究:通过观察脊蛙的搔扒反射,知道脊髓的反射功能。
材料用具:青蛙(或蟾蜍),纱布,“S”形小钩,解剖剪,解剖盘,探针,镊子,0.5%一1%硫酸溶液,烧杯(内盛清水),小纸片,支架等。
方法步骤:
1、制备脊蛙:先用一块纱布包住蛙(或蟾蜍)的躯干,露出头部,再用解剖剪的一侧刀口插进蛙的上颌与下颌之间,在头部齐鼓膜后缘剪去头部(留下颌)。然后把蛙放在解剖盘中,使它仰卧,观察它能否翻身。如果它不能翻身,则脊蛙制备成功。如果它能翻过身来,说明脑还未除尽,则需进一步再向下剪去一部分,以便把脑除尽(或用探针再破坏残留的脑)。
2、悬挂脊蛙:用“S”形的小钩钩住蛙的下颌,并悬挂于支架上,静置一两分钟后进行实验。
3、观察搔扒反射:用镊子夹住小纸片(对折一下)的一角,将另一角浸一些0.5%一1%硫酸溶液后,贴在脊蛙背部(或腹部)的右侧的皮肤上,观察蛙的四肢是否出现搔扒反射。
4、破坏脊髓:实验后,用烧杯中的清水冲洗硫酸刺激过的皮肤,并用纱布轻轻揩干。用探针插入蛙的椎管内搅动,破坏蛙的脊髓后,再重复上述实验,观察是否还有搔扒反射。
(1)只破坏脑的脊蛙能否出现搔扒反射? ;
(2)上述实验可以说明的是: ;(不定项选择)
A.脊蛙是指切除脑的蛙,其目的是为了排除脑对脊髓的控制;
B.要出现搔扒反射必须有完整的反射弧;
C.在没有脑、脊髓又受损伤的情况下,不能出现搔扒反射。这表明,脊髓具有反射功能。
D.实验还说明了脊髓能处理信息的能力,是属于中枢神经系统的结构。
三、例题精选
例1.对刺激的反应过程是个接受信息→传导信息→处理信息→传导信息→作出反应的连续过程。不同的人对刺激反应的快慢是不一样的。为此两个同学进行了如下的实验探究:
①两个同学如图所示做好准备,(直尺的0刻度端朝下,起始位置 为0刻度),测试者突然松开直尺,要求被测试者仅用拇指和食指将尺捏住。
②记录被测试者捏住尺处的刻度,这个刻度越小,说明被测试者的 反应越快。
③在相同的条件下,用这种测试方法可以比较不同人对于这一刺激的反应快慢。
由此请你思考和回答如下问题:
(1)对于该同学的实验设计思想中值得可取的地方是什么?

(2)对该同学的设计中你认为是否有需要改进的地方,如何改进,理 由是什么?

(3)本实验还可以进行其它什么问题的探究,并请对某一问题的探究作 出实验方案的设计。
例2.人们早就发现植物具有向光性,而生长素的发现至今不到百年“许多科学家先后用胚芽稍对此进行过实验研究,如图是三位科学家所做的部分实验。
(1)达尔文通过实验证明了胚芽稍向光一侧弯曲生长与 有关。
(2)拜尔的实验D中,推测几天后胚芽稍将 (选填“向左弯曲”、“向右弯曲”或“直立”)生长。
(3)在拜尔实验的基础上,温特实验的猜想是: 。
(4)温特的实验还不够严密,他还需要补充一个实验,具体操作是 。
例3.马戏团的小猴,在驯养员发出指令后,会做出倒立、翻筋斗等复杂动作,这是条件反射的一个例子。条件反射是怎样形成的呢?让我们用鸡、哨子和米作为实验材料来探究一下吧。
(1)将喂米与哨声结合时,是先给予哨声,还是先给予食物?
(2)将用于实验的鸡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给予哨声刺激的是 组。
(3)训练完成后,将实验组和对照组混养在一起,给予哨声刺激,实验组和对照组的表现会怎样?
(4)在实验开始之前,哨声对于鸡来说属于 刺激,它与能够引发某种非条件反射的刺激多次结合,就会使鸡形成条件反射。
(5)通过上述过程所建立的反射,是在 的基础上,经过一定的过程,在
的参与下形成的一种 性反射。
例4.设计实验探究胰岛素对金鱼生命活动的影响:
实验原理:血糖含量的相对稳定是保证动物进行正常生理活动的主要条件,动物体内血糖的调节主要是通过胰岛素来完成的。胰岛素的分泌增加可以促进血糖合成糖元,加速血糖的分解,降低血糖的浓度。一旦机体内血糖含量太低,动物可能出现惊厥、昏迷等现象。
实验目的:通过本实验理解胰岛素对动物血糖的影响。
材料用具:活金鱼5条,胰岛素(G2单位/毫升),10%葡萄糖溶液,500毫升烧杯两个(分别标有A和B),500毫升量筒1个,请你设计本实验的方法步骤来探究.
方法步骤:
①烧杯A中加入0.5毫升胰岛素和200毫升水,烧杯B中加入10%葡萄糖溶液200毫升;
② ;
③ 。
(1)请补充完成上述实验步骤;
(2)在这个实验中,为什么要用两个烧杯?其中A和B分别起什么作用? ;
(3)为什么要用5条金鱼?每个烧杯中只放入一条行吗? ;
(4)分析步骤②和③分别可能是什么结果? 。(4分)
四、当堂巩固
1. 1920年,印度发现了两个“狼孩”,其中一个8岁,经过科研人员9年的艰苦训练,到17岁时,其智力相当于4岁小孩的水平。导致狼孩能力低下的结构是( )
A.脊髓 B.小脑 C.大脑 D.脑干
2.你有坐过山车或高空荡秋千的经历吗?当身体悬空时,你会心跳加快、呼吸急促,肌肉紧绷甚至大声呐喊吗,这是(  )分泌增多的结果。
A.生长激素 B.甲状腺激素 C.胰岛素 D.肾上腺素
3、关于人体神经系统的组成与功能,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神经系统由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组成
B、脊髓只能对一些低级的刺激做出反应
C、脑神经不能支配四肢的感觉和活动
D、“鹦鹉学舌”,某些鹦鹉会学人说话,说明它也具有语言中枢
4.酒精对人的神经系统有麻痹作用,所以饮酒过量的人往往表现为走路不稳、呼吸急促甚至语无伦次。与这三种反应相对应的人脑结构依次是( )
A.小脑、脑干、大脑 B.小脑、大脑、脑干
C.大脑、脑干、小脑 D.脑干、小脑、大脑
5. “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中蕴含了反射的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这种反射是先天性的 B、这种反射属于条件反射
C、其神经中枢在脊髓 D、它不需要通过反射弧来完成
6.如图所示反射与反射弧的知识图解,请据图回答:
(1)图中①是   ;②是   ; ③是   ;
(2)若此图为膝跳反射活动示意图,且结构完整,能完成膝跳反射活动。但人若有意识地控制,也可不使小腿弹起。此时,该反射活动属于复杂反射,需要   的参与。
7. 如图是缩手反射的反射弧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1表示 ,3表示 。
小丽缝衣服时,手偶然被针扎到,立即缩回,从反射类型看,该反射属于 反射,需由
参与完成;但她注射疫苗时虽感到疼痛,手却不缩回。从反射类型看,该反射属于
发射,需在 参与下才能完成。
(3)缩手反射发生时,皮肤上的痛觉感受器产生的神经冲动,一部分引起   反射,使人避开有害刺激。一部分通过脊髓向大脑传输,在大脑的形成痛觉。
8. 正常进食后4小时测定甲、乙两人的血糖浓度,甲为0.14%,乙为0.1%;然后再给甲、乙分别口服100克葡萄糖,并每隔半小时测定一次血糖浓度,结果如左图:
(1)甲、乙两人中糖类代谢及其调节功能比较正常的是 ,理由 。
(2)在乙的血糖浓度变化的调节机制中,参与的主要激素物质是 。
(3)造成甲的血糖浓度变化可能原因是 ;此人可能患有 病。
9.如图表示狗对铃声建立条件反射的过程,请据图回答:
(1)狗建立条件反射的正确顺序是 (用序号和箭头表示);
(2)图中表示条件反射的图是 (填序号);
(3)在上述过程中,非条件刺激为 ,条件刺激为 ,建立该条件反射的基本方法是
(4)对已建立条件反射的狗,若此后只响铃不给食物,多次结合之后狗 (选填“会”或“不会”)分泌唾液,这说明 。
回家作业
1.下列各组腺体中,都属于内分泌腺的一组是(   )
A.唾液腺、甲状腺、胰岛、性腺 B.甲状腺、胰岛、性腺、垂体
C.甲状腺、胰岛、汗腺、垂体 D.胰岛、性腺、皮脂腺、唾液腺
2.关于神经元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受到刺激后能产生冲动,但不能传导冲动 B.是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C.其基本结构包括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 D.由细胞体和突起构成
3.某科学研究小组把一株植物幼苗水平放置于太空飞行的宇宙飞船中,培养若干天后,植物根、茎生长的方向是(   )
A.根向下生长、茎向上生长 B.根向下生长、茎向下生长
C.根水平方向生长、茎向上生长 D.根和茎都水平方向生
4.高位截瘫(脊髓与脑的联系被阻断)的病人能完成排便反射,这说明(   )
A.人的排便中枢位于大脑 B.排便必须由大脑控制
C.脊髓具有反射功能 D.脊髓具有传导功能
5.盆景爱好者为了培育一株花卉,下列方法中哪一种是不能使幼嫩植株向右上方生长的是(   )
A.在花盆右侧的土壤中多浇水施肥 B.把花盆放在窗台让其单侧照光
C.人工控制植株按要求的方向生长 D.把花盆在室外空旷处横放一段时间后再正放
6.一个人的手掌触到裸露电线会立即反射性地握紧电线。被解救后他再次看到裸露的电线,会立即反射性地把手缩回。这两种反射的正确叙述是(   )
A.两种反射中枢都在脊髓 B.两种反射中枢都在大脑
C.前一种反射中枢在大脑,后一种反射中枢在脊髓
D.前一种反射中枢在脊髓,后一种反射中枢在大脑
7.下表是某同学根据患者的症状表现,对其进行的病因分析,你认为哪一项分析是不可能的?(   )
患者症状表现
病因
A
尿液中含有葡萄糖
胰岛素分泌不足
B
生长迟缓,身体矮小,智力正常
幼年生长激素分泌不足
C
身体逐渐消瘦,情绪容易激动
生长激素分泌过多
D
脖子肿大,呼吸困难
缺碘造成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
8.如图是神经元结构模式图,请据图回答:
(1)神经元包括[  ]   和[ ]  两部分。
(2)图中③叫做  ,它是   末端的细小分支。
(3)人体内有上千亿的神经元,它们之间彼此联系,形成非常复杂的网络,这种网络是人体内信息  和  的结构基础。
9.如图所示的是脑的侧面。根据此图完成下列各题;
(1)①它的表层叫做   ,具有感觉、运动、语言等多种功能区,这些功能区又称为   。
(2)②是   ,它的主要功能是   。
(3)③是    ,它有许多  的中枢,如呼吸中枢和心血管运动中枢等。
10.现有A、B、C三个轻质小球,已知A带负电,A和B互相吸引,C和A互相排斥,则( )
A.B一定不带电,C带正电 B.B可能带正电,C带正电
C.B一定带正电,C带负电 D.B可能不带电,C带负电
11.如下左图所示的电路中,开关S闭合后,电源被短路的是( )
12.如下右图所示是一个既能吹冷风又能吹热风的电吹风内部的简化电路图,图中A是吹风机,B是电热丝。将插头插入插座,当开关S1、S2同时闭合时,电吹风吹出的是 风;若只闭合开关S1,电吹风吹出的是 风。
八上科学专题九:生命活动的调节(二)教师版
一、基础知识巩固
(一)对刺激的反应
对刺激的反应过程是一个接受信息→ 传导信息 →处理信息→传导信息→ 作出反应 的连续过程。
(二) 信息的接受和传导
(1)信息的接受和传导主要是通过 神经元 来完成的。神经元是神经系统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具有 接受刺激 、 产生冲动 、传导冲动的作用。
(2)神经元的结构:由细胞体 和突起 两部分组成
(三)信息的处理
(1)神经系统的组成:由中枢神经系统 和周围神经系统 两部分组成
(2)神经系统各部分的功能:
①中枢神经系统:接收并 处理 各种信息,决定和启动相应的反应。
②周围神经系统:负责中枢神经系统与身体其他部位的通讯。
(3)脑:神经系统中 最高级 的部分。其中,大脑管理人体不同部位的功能;小脑主要负责人体 动作的协调性 ,并保持身体平衡;脑干主要控制 血液循环 系统、 呼吸 系统的活动。
(4)脊髓:位于脊柱的椎管内,是中枢神经系统的低级部分,具有 传导 和 反射 的功能。
(四)应答性反应与反射弧
(1)应答性反应:人体对 刺激 作出的反应。刺激可以是来自外界的,如危险、食物等;也可以是来自体内的,如内脏器官的疼痛等。
(2)反射:指人体通过 神经系统 对各种刺激作出应答性反应的过程。
(3)反射弧:参与反射活动的 神经结构 。由感受器、传入神经 、神经中枢、传出神经 、效应器五个部分组成。
①感受器:负责接受刺激,产生 神经冲动 。
②传入神经:能把感受器产生的神经冲动传到神经中枢。
③神经中枢:接受神经冲动信号,并将神经冲动传导到传出神经。
④传出神经:能把神经冲动从神经中枢传给 效应器 。
⑤效应器:实现反射效应的部分,可以是 肌体 或腺体。
神经传导冲动的途径为:感受器→传入神经→ 神经中枢 →传出神经→效应器。
(五)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
(1)非条件反射:在相应的刺激下,不需要 后天的训练 就能引起的反射性反应,它不会因长期不用而减弱或消失,如缩手反射、膝跳反射等。
(2)条件反射:生物个体通过 后天学习 而得到的较为复杂的反射。它需要 大脑皮层 的参与,反射弧不固定,可因条件改变而消退。
二、重难点突破
(一)简要说明中枢神经和神经中枢的区别
解析:脑和脊髓是神经系统的中枢部分,叫中枢神经系统;而神经中枢是大脑皮层中神经元细胞体集中的部位,包括视觉中枢、听觉中枢、躯体运动中枢、躯体感觉中枢等。
(二)实验探究:通过观察脊蛙的搔扒反射,知道脊髓的反射功能。
材料用具:青蛙(或蟾蜍),纱布,“S”形小钩,解剖剪,解剖盘,探针,镊子,0.5%一1%硫酸溶液,烧杯(内盛清水),小纸片,支架等。
方法步骤:
1、制备脊蛙:先用一块纱布包住蛙(或蟾蜍)的躯干,露出头部,再用解剖剪的一侧刀口插进蛙的上颌与下颌之间,在头部齐鼓膜后缘剪去头部(留下颌)。然后把蛙放在解剖盘中,使它仰卧,观察它能否翻身。如果它不能翻身,则脊蛙制备成功。如果它能翻过身来,说明脑还未除尽,则需进一步再向下剪去一部分,以便把脑除尽(或用探针再破坏残留的脑)。
2、悬挂脊蛙:用“S”形的小钩钩住蛙的下颌,并悬挂于支架上,静置一两分钟后进行实验。
3、观察搔扒反射:用镊子夹住小纸片(对折一下)的一角,将另一角浸一些0.5%一1%硫酸溶液后,贴在脊蛙背部(或腹部)的右侧的皮肤上,观察蛙的四肢是否出现搔扒反射。
4、破坏脊髓:实验后,用烧杯中的清水冲洗硫酸刺激过的皮肤,并用纱布轻轻揩干。用探针插入蛙的椎管内搅动,破坏蛙的脊髓后,再重复上述实验,观察是否还有搔扒反射。
(1)只破坏脑的脊蛙能否出现搔扒反射? ;
(2)上述实验可以说明的是: ;(不定项选择)
A.脊蛙是指切除脑的蛙,其目的是为了排除脑对脊髓的控制;
B.要出现搔扒反射必须有完整的反射弧;
C.在没有脑、脊髓又受损伤的情况下,不能出现搔扒反射。这表明,脊髓具有反射功能。
D.实验还说明了脊髓能处理信息的能力,是属于中枢神经系统的结构。
(1)能 (2)ABCD
三、例题精选
例1.对刺激的反应过程是个接受信息→传导信息→处理信息→传导信息→作出反应的连续过程。不同的人对刺激反应的快慢是不一样的。为此两个同学进行了如下的实验探究:
①两个同学如图所示做好准备,(直尺的0刻度端朝下,起始位置 为0刻度),测试者突然松开直尺,要求被测试者仅用拇指和食指将尺捏住。
②记录被测试者捏住尺处的刻度,这个刻度越小,说明被测试者的 反应越快。
③在相同的条件下,用这种测试方法可以比较不同人对于这一刺激的反应快慢。
由此请你思考和回答如下问题:
(1)对于该同学的实验设计思想中值得可取的地方是什么?

(2)对该同学的设计中你认为是否有需要改进的地方,如何改进,理 由是什么?

(3)本实验还可以进行其它什么问题的探究,并请对某一问题的探究作 出实验方案的设计。
(1)可取之外在于把一个复杂的难于测量的科学问题,转化成一个比较直观的可测量的物理量
(2)应多次测量求平均值,避免偶然性。
(3)①对刺激的反应是否是许多器官协同作用的结果;②反应快慢是否受环境影响;③反应快慢是否受刺激信号类型的影响等。具体操作方案:以反应快慢是否受刺激信号类型的影响探究实验为例:被测试者闭上眼睛重复上述实验。测试者在放开直尺的那一刹那发出声音,给被测试者一个信号(听觉等)。测5次,求出平均值,这个平均值与前面平均值(视觉刺激信号下)进行比较,值越小则说明对那种信号刺激的反应速度越快。由此即判断反应快慢是否受刺激信号类型的影响。
例2.人们早就发现植物具有向光性,而生长素的发现至今不到百年“许多科学家先后用胚芽稍对此进行过实验研究,如图是三位科学家所做的部分实验。
(1)达尔文通过实验证明了胚芽稍向光一侧弯曲生长与 有关。
(2)拜尔的实验D中,推测几天后胚芽稍将 (选填“向左弯曲”、“向右弯曲”或“直立”)生长。
(3)在拜尔实验的基础上,温特实验的猜想是: 。
(4)温特的实验还不够严密,他还需要补充一个实验,具体操作是 。
【解析】 (1)胚芽鞘尖端;(2)向左弯曲;
(3)胚芽鞘的尖端可能产生了某种物质能促进胚芽鞘的生长
(4)将未处理过的琼脂块放在切去尖端的胚芽鞘切面一侧,,观察生长现象。
例3.马戏团的小猴,在驯养员发出指令后,会做出倒立、翻筋斗等复杂动作,这是条件反射的一个例子。条件反射是怎样形成的呢?让我们用鸡、哨子和米作为实验材料来探究一下吧。
(1)将喂米与哨声结合时,是先给予哨声,还是先给予食物?
(2)将用于实验的鸡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给予哨声刺激的是 组。
(3)训练完成后,将实验组和对照组混养在一起,给予哨声刺激,实验组和对照组的表现会怎样?
(4)在实验开始之前,哨声对于鸡来说属于 刺激,它与能够引发某种非条件反射的刺激多次结合,就会使鸡形成条件反射。
(5)通过上述过程所建立的反射,是在 的基础上,经过一定的过程,在
的参与下形成的一种 性反射。
【解析】(1)先给哨声 (2)实验
(3)实验组鸡听到哨声会做出取食的反应,对照组鸡无反应
(4)无关 (5)非条件反射? 大脑皮层 ?后天
例4.设计实验探究胰岛素对金鱼生命活动的影响:
实验原理:血糖含量的相对稳定是保证动物进行正常生理活动的主要条件,动物体内血糖的调节主要是通过胰岛素来完成的。胰岛素的分泌增加可以促进血糖合成糖元,加速血糖的分解,降低血糖的浓度。一旦机体内血糖含量太低,动物可能出现惊厥、昏迷等现象。
实验目的:通过本实验理解胰岛素对动物血糖的影响。
材料用具:活金鱼5条,胰岛素(G2单位/毫升),10%葡萄糖溶液,500毫升烧杯两个(分别标有A和B),500毫升量筒1个,请你设计本实验的方法步骤来探究.
方法步骤:
①烧杯A中加入0.5毫升胰岛素和200毫升水,烧杯B中加入10%葡萄糖溶液200毫升;
② ;
③ 。
(1)请补充完成上述实验步骤;
(2)在这个实验中,为什么要用两个烧杯?其中A和B分别起什么作用? ;
(3)为什么要用5条金鱼?每个烧杯中只放入一条行吗? ;
(4)分析步骤②和③分别可能是什么结果? 。(4分)
解析:(1)②将金鱼放入A烧杯中,仔细观察金鱼的行为,记录金鱼从不安、惊厥到昏迷的过程时间;
③将昏迷的金鱼小心的放入烧杯B中观察金鱼的变化,记录金鱼恢复正常所需的时间
(2)在进行探究实验中一定要设置对照实验,其中A是实验组,B是对照实验组.
(3)如果只放入一条进行观察,具有很大的偶然性
(4)在②步中,由于胰岛素含量高,促进血糖合成糖元,使金鱼体内的血糖浓度降低,从而出现出现惊厥、昏迷等现象;在③中金鱼体内的血糖浓度增加,使血糖含量高,而血糖含量的相对恒定是保证动物机体进行正常生理活动的主要条件,金鱼会慢慢恢复正常
四、当堂巩固
1. 1920年,印度发现了两个“狼孩”,其中一个8岁,经过科研人员9年的艰苦训练,到17岁时,其智力相当于4岁小孩的水平。导致狼孩能力低下的结构是( C )
A.脊髓 B.小脑 C.大脑 D.脑干
2.你有坐过山车或高空荡秋千的经历吗?当身体悬空时,你会心跳加快、呼吸急促,肌肉紧绷甚至大声呐喊吗,这是( D )分泌增多的结果。
A.生长激素 B.甲状腺激素 C.胰岛素 D.肾上腺素
3、关于人体神经系统的组成与功能,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D )
A、神经系统由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组成
B、脊髓只能对一些低级的刺激做出反应
C、脑神经不能支配四肢的感觉和活动
D、“鹦鹉学舌”,某些鹦鹉会学人说话,说明它也具有语言中枢
4.酒精对人的神经系统有麻痹作用,所以饮酒过量的人往往表现为走路不稳、呼吸急促甚至语无伦次。与这三种反应相对应的人脑结构依次是( A )
A.小脑、脑干、大脑 B.小脑、大脑、脑干
C.大脑、脑干、小脑 D.脑干、小脑、大脑
5. “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中蕴含了反射的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
A、这种反射是先天性的 B、这种反射属于条件反射
C、其神经中枢在脊髓 D、它不需要通过反射弧来完成
6.如图所示反射与反射弧的知识图解,请据图回答:
(1)图中①是   ;②是   ; ③是   ;
(2)若此图为膝跳反射活动示意图,且结构完整,能完成膝跳反射活动。但人若有意识地控制,也可不使小腿弹起。此时,该反射活动属于复杂反射,需要   的参与。
反射弧;神经中枢;反射。(2)大脑皮层;
7. 如图是缩手反射的反射弧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1表示 感受器 ,3表示 神经中枢 。
小丽缝衣服时,手偶然被针扎到,立即缩回,从反射类型看,该反射属于 非条件 反射,需由 脊髓 参与完成;但她注射疫苗时虽感到疼痛,手却不缩回。从反射类型看,该反射属于 条件 发射,需在 大脑皮层 参与下才能完成。
(3)缩手反射发生时,皮肤上的痛觉感受器产生的神经冲动,一部分引起 缩手 反射,使人避开有害刺激。一部分通过脊髓向大脑传输,在大脑的形成痛觉。
8. 正常进食后4小时测定甲、乙两人的血糖浓度,甲为0.14%,乙为0.1%;然后再给甲、乙分别口服100克葡萄糖,并每隔半小时测定一次血糖浓度,结果如图:
(1)甲、乙两人中糖类代谢及其调节功能比较正常的是 乙 ,理由 乙的血糖浓度基本维持在正常水平 。
(2)在乙的血糖浓度变化的调节机制中,参与的主要激素物质是 胰岛素 。
(3)造成甲的血糖浓度变化可能原因是 胰岛素分泌不足 ;此人可能患有 糖尿 病。
9.如示意图表示狗对铃声建立条件反射的过程,请据图回答:
(1)狗建立条件反射的正确顺序是 (用序号和箭头表示);
(2)图中表示条件反射的图是 (填序号);
(3)在上述过程中,非条件刺激为 ,条件刺激为 ,建立该条件反射的基本方法是
(4)对已建立条件反射的狗,若此后只响铃不给食物,多次结合之后狗 (选填“会”或“不会”)分泌唾液,这说明 。
(1)4,1,3,2 (2)2
(3)食物,铃声,非条件刺激与条件刺激多次结合;
(4)不会,条件反射必须用非条件刺激(如食物)不断强化,否则就会消退
回家作业
1.下列各组腺体中,都属于内分泌腺的一组是( B )
A.唾液腺、甲状腺、胰岛、性腺 B.甲状腺、胰岛、性腺、垂体
C.甲状腺、胰岛、汗腺、垂体 D.胰岛、性腺、皮脂腺、唾液腺
2.关于神经元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
A.受到刺激后能产生冲动,但不能传导冲动 B.是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C.其基本结构包括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 D.由细胞体和突起构成
3.某科学研究小组把一株植物幼苗水平放置于太空飞行的宇宙飞船中,培养若干天后,植物根、茎生长的方向是( D )
A.根向下生长、茎向上生长 B.根向下生长、茎向下生长
C.根水平方向生长、茎向上生长 D.根和茎都水平方向生
4.高位截瘫(脊髓与脑的联系被阻断)的病人能完成排便反射,这说明( C )
A.人的排便中枢位于大脑 B.排便必须由大脑控制
C.脊髓具有反射功能 D.脊髓具有传导功能
5.盆景爱好者为了培育一株花卉,下列方法中哪一种是不能使幼嫩植株向右上方生长的是( A )
A.在花盆右侧的土壤中多浇水施肥 B.把花盆放在窗台让其单侧照光
C.人工控制植株按要求的方向生长 D.把花盆在室外空旷处横放一段时间后再正放
6.一个人的手掌触到裸露电线会立即反射性地握紧电线。被解救后他再次看到裸露的电线,会立即反射性地把手缩回。这两种反射的正确叙述是( D )
A.两种反射中枢都在脊髓 B.两种反射中枢都在大脑
C.前一种反射中枢在大脑,后一种反射中枢在脊髓
D.前一种反射中枢在脊髓,后一种反射中枢在大脑
7.下表是某同学根据患者的症状表现,对其进行的病因分析,你认为哪一项分析是不可能的?( C )
患者症状表现
病因
A
尿液中含有葡萄糖
胰岛素分泌不足
B
生长迟缓,身体矮小,智力正常
幼年生长激素分泌不足
C
身体逐渐消瘦,情绪容易激动
生长激素分泌过多
D
脖子肿大,呼吸困难
缺碘造成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
8.如图是神经元结构模式图,请据图回答:
(1)神经元包括[  ]   和[ ]  两部分。
(2)图中③叫做  ,它是   末端的细小分支。
(3)人体内有上千亿的神经元,它们之间彼此联系,形成非常复杂的网络,这种网络是人体内信息  和   的结构基础。
(1)神经元,细胞体,突起,树突,轴突(2)A
9.如图所示的是脑的侧面。根据此图完成下列各题;
(1)①它的表层叫做   ,具有感觉、运动、语言等多种功能区,这些功能区又称为   。
(2)②是   ,它的主要功能是   。
(3)③是    ,它有许多  的中枢,如呼吸中枢和心血管运动中枢等。
(1)回 ;沟; 大脑,小脑,脑干(2)大脑皮层,神经元;(3)D;(4)E
10.现有A、B、C三个轻质小球,已知A带负电,A和B互相吸引,C和A互相排斥,则(D)
A.B一定不带电,C带正电 B.B可能带正电,C带正电
C.B一定带正电,C带负电 D.B可能不带电,C带负电
11.如下左图所示的电路中,开关S闭合后,电源被短路的是( B )
12.如下右图所示是一个既能吹冷风又能吹热风的电吹风内部的简化电路图,图中A是吹风机,B是电热丝。将插头插入插座,当开关S1、S2同时闭合时,电吹风吹出的是热 风;若只闭合开关S1,电吹风吹出的是冷 风。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