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上科学期末复习专题十五期末复习(一)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八上科学期末复习专题十五期末复习(一)

资源简介

八上科学专题十五:期末复习(一)
一、基础知识巩固
1. 浮力的定义:一切浸入液体(气体)的物体都受到液体(气体)对它 的力叫浮力。
2. 浮力之阿基米德原理:
(1)内容:浸入液体里的物体受到 的浮力,浮力的大小等于它 。
(2)公式表示:F浮 = G排 =ρ液V排g 。从公式中可以看出:液体对物体的浮力与液体的 和
的体积有关,而与物体的质量、体积、重力、形状 、浸没的深度等均无关。
(3)适用条件:液体(或气体)
注意:阿基米德原理表达式中,V排是指物体排开的液体(气体)的体积,即物体浸入液体中的体积V浸,但物体排开的液(气)体体积V排不同于物体本身的体积V物。
   ①当物体部分浸入时,V排__ _ V物;
②当物体完全浸没在液(气)体中时,V排__ __V物。
因此,在运用此公式计算时,要写出ρ和V的下标,否则ρ液与ρ物、V排与V物易发生混淆。
3. 密度计
①工作原理:漂浮原理即F浮=G。
②刻度特点:上小下大;刻度不均匀,上疏下密。
4. 潜水艇的浮沉原理。
潜水艇的浮沉原理是靠改变__ ____来实现的。需下沉时,向水舱内充水,到G>F浮;当G=F浮时,能停在任何位置(悬浮);需上浮时,用压缩空气将水排出,到G 补充:鱼的浮沉原理:改变体内的鱼鳔的__ ___,来改变浮力大小而实现浮沉的。
5. 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
定义:在__ ___下,在___ ___里,不能继续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称为这种溶质的___ ______溶液;还能继续溶解这种溶质的溶液,称为这种溶质的_ ________溶液。
相互转化:一般情况下,当温度和溶剂的量发生改变时,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可以相互转化,其转化关系为:
       (     或      )
饱和溶液 不饱和溶液
      (   、  、   )
6. 溶液的配制步骤:
(1) (溶剂和溶质的质量或体积);(2) (固体:用天平称取;液体:用量筒量取);
(3) ; (4)装瓶并贴上标签。
7.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溶液稀释问题的特点是:稀释前后溶液中 保持不变。
m浓溶液×A浓%=m稀溶液×A稀%
8. 溶解度的理解
例:2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31.6克,它表示: 20℃时 ;则20℃时硝酸钾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 %
溶解度的应用: 20℃时,A物质的溶解度为S克,现将b克A物质放到c克水中充分溶解。
(1)如果b克A物质全部溶解,则所得溶液中A物质的质量分数为 。
(2)如果b克A物质不能全部溶解,则所得溶液中A物质的质量分数为 。
9.获得晶体的方法
(1)蒸发溶剂,适用于 的固体物质,如食盐。
(2)冷却热饱和溶液,适用于 的同体物质,如硝酸钾。
通常需要综合使用这两种方法。
10.粗盐提纯
步骤(1) ;(2) ;(3) ;(4) 。
粗盐提纯过程中玻璃棒的作用:
(1)溶解时搅拌, ;
(2)过滤时 ,使液体沿玻璃棒缓缓流入;
(3)蒸发时搅拌,使各部分液体 ,防止液体因局部过热飞溅出来。
11.大气压的大小
(1)马德堡半球实验:不仅证明了大气压的 ,而且还证明了大气压的数值 。
(2)大气压的单位:帕(Pa)。
(3)标准大气压值:1标准大气压= 毫米汞柱= 厘米汞柱= 帕=10.3米水柱。
(4)大气压与空气密度的关系:离地面越高,空气越稀薄,空气密度越小,大气压也随之 。
12.大气压对天气的影响
(1)高压区:相同高度上气压较高的区域。空气从上向 ,天气 ,空气干燥。
低压区:相同高度上气压较低的区域。空气从下向 ,天空 ,常形成阴雨天气。
(2)晴天气压比阴天 ,冬天气压比夏天 。
13.气压对液体沸点的影响
液体的沸点与气压的大小有关。当气压增大时,液体的沸点 ;当气压减小时,液体的沸点 。
二、易错题精选
例1 如图为某区域7月份等温线分布示意图,图中虚线表示海岸线,据图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该区域位于北半球,乙地代表陆地
B. 该区域位于北半球,甲地代表陆地
C. 该区域位于南半球,甲地代表海洋
D. 该区域位于南半球,乙地代表海洋
例2. 如图,在室温下,一块0℃的冰放在0℃的水中,它在熔化前与容器底接触,在熔化过程中冰块的质量变化是? ?????的(选填“变大”、“不变”、“变小”或者“不确定”);冰块所受浮力大小变化是??? ???的(选填“变大”、“不变”、“变小”或者“不确定”)。
例3. 用如图所示装置粗略测量大气压的值,把吸盘用力压在玻璃上排出吸盘内的空气,吸盘压在玻璃上的面积为4×10-4m2,轻轻向挂在吸盘下的小桶内加沙子,吸盘刚好脱落时,测出吸盘、小桶和沙子的总质量为3.2kg,则大气压的测量值为 Pa。若吸盘内的空气不能完全排出,则大气压的测量值比实际值偏 。(g取10N/kg)
例4. 如图所示,一个边长为10cm的立方体木块,下面用一段细线与木块相连,细线另一端固定在容器底(容器高比细线与木块边长之和大得多)。现向容器中慢慢加水,如图2所示。若细线中的拉力用F表示,容器中水的深度用h表示,则图3可以正确描述拉力F随深度h变化的关系。(g=10N/kg)
(1)图像中的A点对应木块在水中的位置是处于什么状态?
(2)该木块浸没在水中所受的浮力为多少牛顿?
(3)该木块的密度为多少?
例5. 盛夏时分,“小问号”王欣同学在打开冰箱取饮料时,突然脑海里浮出一个问题:为什么每次开冰箱门都比较费力?通过仔细观察他发现,打开冰箱门时,冰箱里的冷空气出来,外面的热空气进去。当冰箱门重新关上后,就将这部分热空气也关在了里面,箱内热空气冷却收缩,压强减小。王欣判断这应该是开冰箱门费力的一个原因。若冰箱门长为0.6m,宽为0.5m,冰箱外的气压为1×105Pa,设冰箱内部与外部的气压相差。求:
(1)冰箱内气体压强是多少?
(2)冰箱内、外气体对门的压力各是多少?
(3)冰箱门受到的内外压力差相当于质量为多少的物体受到的重力?(g取10N/kg)
三、当堂巩固
1. 将一个生鸡蛋放进盛有清水的杯中,如图所示,鸡蛋沉入水底,鸡蛋重为G,然后逐渐向水中加入食盐并使其溶解,在鸡蛋渐渐浮起到静止的过程中,鸡蛋所受的浮力随时间变化正确的是( )
2.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主要说的是( )
A. 天气的变化 B. 气候的变化 C. 温度的变化 D. 季节的变化
3. 如图所示Ⅰ是电解水的简易装置,Ⅱ为电解水生成气体体积与时间的关系图。若甲管生成气体A,乙管生成气体B。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b分别为电源的 极和 极。
(2)气体B可以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现象是 。
(3)写出电解水的文字表达式: 。
(4)0~3分钟及3~6分钟,甲、乙两管内气体的体积比为 。

4. 在探究“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这一问题时,同学们做了如图所示的一系列实验。请你从中选出一些图,并通过分析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完成以下问题。
(1)分析甲图中实验数据,可以得出物体重 N,第4次实验时,物体受到的浮力为 N;
(2)分析甲图中甲到丁,说明浮力大小与 有关;
(3)分析甲图中丁、戊,说明浮力大小与 有关;
(4)实验中,另一小组同学做出了弹簧秤对某一物体的拉力F与物体下表面所处液体深度h的关系的图像,从乙图中可知,当物体所处深度为8cm时,物体受到的浮力是 N。

5. 碘是紫黑色晶体,可以溶解在汽油中,形成紫红色溶液。
(1)碘的汽油溶液中,溶质是 ,溶剂是 。
(2)甲、乙、丙三个同学分别画出如图所示的示意图,表示溶液中碘分子的分布(汽油分子没有画出)。
①如果乙同学的示意图符合事实,应该观察到的现象是 。
②根据你在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 (填“甲”、“乙”或“丙”)的示意图符合事实。

6. 如图是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NaCl溶液的实验操作示意图:
(1)用图中序号表示配制溶液的正确操作顺序 ;
(2)图②中用来取用NaCl的仪器是 ;
(3)称量NaCl时,天平平衡后的状态如图⑤所示,游码标尺位置见图,则称取的NaCl质量为 g;
(4)NaCl称量完毕放回砝码时,发现10g的砝码有缺损,若其他操作步骤正确,则所配制溶液的质量分数 (填 “大于”、“小于”或“等于”)10%。

7. 如图是A、B二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图。
(1)在t2℃时,P点表示A物质的 溶液(填“饱和”或“不饱和”)。
(2)t1℃时,A、B各Wg分别加入到两只盛有100g水的烧杯中,充分搅拌得到A溶液和B溶液,然后分别放入盛有同样冰块的小烧杯。一段时间后,有晶体析出的是 溶液,变成不饱和溶液的是 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保持不变的是 溶液。
8. 分析下列气候现象,并指出影响这种现象的主要因素。
(1)我国西部广大地区有时会“晨穿棉袄午披纱” 。
(2)冬季哈尔滨冰天雪地,海南岛温暖如春 。
(3)浙江省的年平均降水量明显多于塔里木盆地的年平均降水量 。
(4)“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 。

9. 在德国马德堡市的广场上,1654年曾经做过一个著名的马德堡半球实验,如图1所示,把两个半径约20cm的铜制空心半球合在一起,抽去里面的空气,用两支马队向相反的方向拉两个半球。
(1)总共用了16匹马把两个半球拉开,则平均一对(左右各一匹)马产生的拉力是多少?(大气压的值约为105Pa,计算时把半球看成一个圆盘)
(2)某实验室供教学用的半球,在正常气压下抽成真空后,只需四个人便可拉开。其原因是 。
(3)如图2是同学们用高压锅模拟马德堡半球实验,如果他们没有抽气机,应怎样将高压锅里的空气尽量排除呢?请说出你的办法。
10. 如图所示的是“奥帆赛监测浮标”,它是我省科学院海洋仪器仪表研究所自主研制的,处于国际领先水平。浮标质量达2×103kg,漂浮在海面,可测量风速、风向、气温、海流等数据,准确地提供海洋、气象、水文信息,确保了奥帆赛的顺利进行。那么,浮标受到的浮力是多少N?它排开海水的体积是多少m3?(ρ海水取1.03×103kg/m3,g取10N/kg,计算结果保留两位小数)

回家作业
1. 证明电解水的两极产生什么气体的方法正确的是( )
A. 用燃着的木条接近负极产生的气体,气体燃烧,出现淡蓝色火焰,证明是氢气
B. 用带火星的木条接近负极产生的气体,木条立即复燃,证明是氧气
C. 将正极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石灰水变浑浊,证明是氧气
D. 将带火星的木条接触负极产生的气体,木条燃烧,证明是氢气
2. 如图,小瓷碗漂浮在水面上,倾斜后能沉入水底,关于这一情景分析正确的是( )
A.小瓷碗能沉入水底是因为它的重力变大了
B.小瓷碗漂浮时受到的浮力大于它的重力
C.小瓷碗浸没时受到的浮力比漂浮时受到的浮力大
D.小瓷碗浸没后容器底受到水的压强变小了
3. 物质在水中溶解是复杂的物理和化学变化过程,往往伴随着热量变化,因此,不同物质溶于水所得溶液的温度有所不同。下列物质溶于水,溶液温度明显降低的是( )
A. 硝酸铵固体 B. 氢氧化钠固体 C. 氯化钠固体 D. 浓硫酸
4. 保护环境,防止空气和水体的污染是每个公民应尽的职责。为了防止水污染,可以采用的是( )
①控制工业生产中废气和废水的直接排放 ②增大绿地面积 ③开发生产无汞电池 ④分类回收垃圾 ⑤生活污水处理后排放 ⑥禁止含磷洗涤剂的使用 ⑦禁止使用农药和化肥 ⑧在水库周边兴建造纸厂
A. 全部 B. ②④⑥⑧ C. ①②③④⑤⑥ D. ①②③④⑤⑥⑦
5. 有关对流层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有强烈的对流运动 ②气温随高度上升而升高 ③与人类关系最密切的一层
④对流层中天气现象复杂多变
⑤对流层集中了地球约四分之三的大气质量和几乎全部的水汽、固体杂质
A. ①③④⑤ B. ①②③⑤ C. ①②④⑤ D. ①②③④
6. 下列关于四个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拔罐”既能说明大气有压强,又能说明人体内部有压强
B. 某同学进行马德堡半球实验时,选用不同的直径的半球时,拉开半球所用的力相同
C. 如图所示的自制气压计,瓶内水柱升高说明外界大气压强增大
D. 医生用注射器给病人肌注抗生素是利用了大气压
7. 在一些大城市,由于城市人口多、工业密集,气温明显较周边的郊区要高,称其为“热岛效应”,因此郊区近地面就会有风吹向城市,你认为形成这种风的原因是什么( )
A. 城市的近地面气压较高 B. 郊区的近地面气温较高
C. 郊区的近地面气压较低 D. 郊区的近地面气温较低
8. 台风“米雷”在山东沿海登陆。此时,我国的卫星云图上,山东沿海呈现出何种颜色( )
A. 绿色 B. 白色 C. 蓝色 D. 黄色
9. 近年来,为了进一步捍卫我国的领海主权,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在南海海域举行了陆海空三军多兵种参与的实弹演习。演习中,我军海军的机械化现代化的武器装备再次展示了中国海军的军威,为战之能胜奠定坚实的基础。如图所示是参加某海域演习的某艘军舰,其最大排水量为3000吨,舰船长约60m,宽约15m。请你回答以下问题(海水的密度视为水的密度):(g取10N/kg)
(1)当这艘军舰满载行驶时受到的浮力是多大?
(2)在这次演习中,由于发射数枚炮弹和转移部分装备后,军舰排开水的体积减少了50m3,那么这艘军舰在此次演习发射的炮弹和转移装备的总质量是多少kg?
10. 小虎同学利用注射器(容积为V)、弹簧测力计和刻度尺估测大气压的值。
(1)实验时,首先把注射器的活塞推至注射器筒的底端,用橡皮帽封住注射器的小孔这样做的目的是 ;
(2)如图所示,水平向右慢慢拉动注射器筒,当注射器的活塞开始滑动时,记下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用刻度尺测出注射器的全部刻度的长L,则大气压的值可表示为p= ;
(3)若实验中测得的大气压值都偏小,这是因为 ;
(4)实验室有甲乙丙三个注射器,活塞的横截面积分别为0.8cm2、1.2cm2和2cm2,若弹簧测力计量程为10N,实验时应选用 (填“甲”、“乙”或“丙”)注射器合适。
八上科学专题十五:期末复习(一) 教师版
一、基础知识巩固
1. 浮力的定义:一切浸入液体(气体)的物体都受到液体(气体)对它竖直向上的力叫浮力。
2. 浮力之阿基米德原理:
(1)内容:浸入液体里的物体受到向上的浮力,浮力的大小等于它排开的液体受到的重力。
(2)公式表示:F浮 = G排 =ρ液V排g 。从公式中可以看出:液体对物体的浮力与液体的密度和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而与物体的质量、体积、重力、形状 、浸没的深度等均无关。
(3)适用条件:液体(或气体)
注意:阿基米德原理表达式中,V排是指物体排开的液体(气体)的体积,即物体浸入液体中的体积V浸,但物体排开的液(气)体体积V排不同于物体本身的体积V物。
   ①当物体部分浸入时,V排__<__V物;
②当物体完全浸没在液(气)体中时,V排__=__V物。
因此,在运用此公式计算时,要写出ρ和V的下标,否则ρ液与ρ物、V排与V物易发生混淆。
3. 密度计
①工作原理:漂浮原理即F浮=G。
②刻度特点:上小下大;刻度不均匀,上疏下密。
4. 潜水艇的浮沉原理。
潜水艇的浮沉原理是靠改变__自身重力____来实现的。需下沉时,向水舱内充水,到G>F浮;当G=F浮时,能停在任何位置(悬浮);需上浮时,用压缩空气将水排出,到G 补充:鱼的浮沉原理:改变体内的鱼鳔的__体积___,来改变浮力大小而实现浮沉的。
5. 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
定义:在__一定温度___下,在___一定量的溶剂___里,不能继续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称为这种溶质的___饱和______溶液;还能继续溶解这种溶质的溶液,称为这种溶质的_不饱和________溶液。
相互转化:一般情况下,当温度和溶剂的量发生改变时,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可以相互转化,其转化关系为:
       (  加溶剂  或  升温   )
饱和溶液 不饱和溶液
      ( 加溶质 、 恒温蒸发溶剂 、 降温 )
6. 溶液的配制步骤:
(1)计算 (溶剂和溶质的质量或体积);(2)称量和量取 (固体:用天平称取;液体:用量筒量取);
(3)溶解 ; (4)装瓶并贴上标签。
7.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溶液稀释问题的特点是:稀释前后溶液中 溶质的质量 保持不变。
m浓溶液×A浓%=m稀溶液×A稀%
8. 溶解度的理解
例:2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31.6克,它表示: 20℃时 100克水中最多可溶解硝酸钾的31.6克 ;则20℃时硝酸钾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 24 %
溶解度的应用: 20℃时,A物质的溶解度为S克,现将b克A物质放到c克水中充分溶解。
(1)如果b克A物质全部溶解,则所得溶液中A物质的质量分数为b/(c+b)。
(2)如果b克A物质不能全部溶解,则所得溶液中A物质的质量分数为s/(100+s) 。
9.获得晶体的方法
(1)蒸发溶剂,适用于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不大的固体物质,如食盐。
(2)冷却热饱和溶液,适用于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大的同体物质,如硝酸钾。
通常需要综合使用这两种方法。
10.粗盐提纯
步骤(1)溶解;(2)过滤;(3)蒸发;(4)洗涤。
粗盐提纯过程中玻璃棒的作用:
(1)溶解时搅拌,加速溶解 ;
(2)过滤时引流 ,使液体沿玻璃棒缓缓流入;
(3)蒸发时搅拌,使各部分液体受热均匀 ,防止液体因局部过热飞溅出来。
11.大气压的大小
(1)马德堡半球实验:不仅证明了大气压的 存在 ,而且还证明了大气压的数值 很大 。
(2)大气压的单位:帕(Pa)。
(3)标准大气压值:1标准大气压= 760 毫米汞柱= 76 厘米汞柱= 1.01×105 帕=10.3米水柱。
(4)大气压与空气密度的关系:离地面越高,空气越稀薄,空气密度越小,大气压也随之 减小 。
12.大气压对天气的影响
(1)高压区:相同高度上气压较高的区域。空气从上向 下流动 ,天气 晴朗 ,空气干燥。
低压区:相同高度上气压较低的区域。空气从下向 上流动 ,天空 多云 ,常形成阴雨天气。
(2)晴天气压比阴天 高 ,冬天气压比夏天 高 。
13.气压对液体沸点的影响
液体的沸点与气压的大小有关。当气压增大时,液体的沸点升高 ;当气压减小时,液体的沸点 降低。
二、易错题精选
例1 如图为某区域7月份等温线分布示意图,图中虚线表示海岸线,据图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
A. 该区域位于北半球,乙地代表陆地
B. 该区域位于北半球,甲地代表陆地
C. 该区域位于南半球,甲地代表海洋
D. 该区域位于南半球,乙地代表海洋
例2. 如图,在室温下,一块0℃的冰放在0℃的水中,它在熔化前与容器底接触,在熔化过程中冰块的质量变化是? ?????的(选填“变大”、“不变”、“变小”或者“不确定”);冰块所受浮力大小变化是??? ???的(选填“变大”、“不变”、“变小”或者“不确定”)。
解:(1)冰块熔化是从固态变为液态,因此冰块质量是变小的;
(2)由于冰块是触底的,所以当冰块熔化时,有可能继续触底,而水面上升,则排水增多,浮力增大.也有可能冰块漂浮,排水体积减小,浮力减小.因此,冰块所受浮力大小变化是不确定的。
故答案为:变小;不确定。
例3. 用如图所示装置粗略测量大气压的值,把吸盘用力压在玻璃上排出吸盘内的空气,吸盘压在玻璃上的面积为4×10-4m2,轻轻向挂在吸盘下的小桶内加沙子,吸盘刚好脱落时,测出吸盘、小桶和沙子的总质量为3.2kg,则大气压的测量值为 Pa。若吸盘内的空气不能完全排出,则大气压的测量值比实际值偏 。(g取10N/kg)
8×104 小
例4. 如图所示,一个边长为10cm的立方体木块,下面用一段细线与木块相连,细线另一端固定在容器底(容器高比细线与木块边长之和大得多)。现向容器中慢慢加水,如图2所示。若细线中的拉力用F表示,容器中水的深度用h表示,则图3可以正确描述拉力F随深度h变化的关系。(g=10N/kg)
(1)图像中的A点对应木块在水中的位置是处于什么状态?
(2)该木块浸没在水中所受的浮力为多少牛顿?
(3)该木块的密度为多少?
(1)我们结合图3将木块的各个状态分解出来,OA过程就是水面上升到线刚好伸直,而此时线对木块没有拉力,如图所示:由此可知,此时为漂浮状态(F浮=G)。
(2)由分析可知,木块浸没在水中所受的浮力F浮=ρgV排=1.0×103kg/m3×10N/kg×1×10-3m3=10N。
(3)由图像可知,木块浸没在水中所受的拉力为4N,则木块的重力G=F浮-F=10N-4N=6N,则木块的质量m===0.6kg,木块的密度ρ===0.6×103kg/m3。
例5. 盛夏时分,“小问号”王欣同学在打开冰箱取饮料时,突然脑海里浮出一个问题:为什么每次开冰箱门都比较费力?通过仔细观察他发现,打开冰箱门时,冰箱里的冷空气出来,外面的热空气进去。当冰箱门重新关上后,就将这部分热空气也关在了里面,箱内热空气冷却收缩,压强减小。王欣判断这应该是开冰箱门费力的一个原因。若冰箱门长为0.6m,宽为0.5m,冰箱外的气压为1×105Pa,设冰箱内部与外部的气压相差。求:
(1)冰箱内气体压强是多少?
(2)冰箱内、外气体对门的压力各是多少?
(3)冰箱门受到的内外压力差相当于质量为多少的物体受到的重力?(g取10N/kg)
(1)p外=1×105Pa,则p内=p外×(1-)=9.99×104Pa。 (2)冰箱门的面积S=0.5m×0.6m=0.3m2,F内=p内S=9.99×104Pa×0.3m2=2.997×104N,F外=p外S=1×105Pa×0.3m2=3×104N。 (3)冰箱门受到的内外压力差为:F外-F内=3×104N-2.997×104N=30N,设此压力差相当于质量为m的物体所受到的重力,则m===3kg。
三、当堂巩固
1. 将一个生鸡蛋放进盛有清水的杯中,如图所示,鸡蛋沉入水底,鸡蛋重为G,然后逐渐向水中加入食盐并使其溶解,在鸡蛋渐渐浮起到静止的过程中,鸡蛋所受的浮力随时间变化正确的是( B )
2.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主要说的是( A )
A. 天气的变化 B. 气候的变化 C. 温度的变化 D. 季节的变化
3. 如图所示Ⅰ是电解水的简易装置,Ⅱ为电解水生成气体体积与时间的关系图。若甲管生成气体A,乙管生成气体B。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b分别为电源的 极和 极。
(2)气体B可以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现象是 。
(3)写出电解水的文字表达式: 。
(4)0~3分钟及3~6分钟,甲、乙两管内气体的体积比为 。
(1)正 负 (2)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3)水氢气+氧气 (4)2∶1
4. 在探究“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这一问题时,同学们做了如图所示的一系列实验。请你从中选出一些图,并通过分析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完成以下问题。
(1)分析甲图中实验数据,可以得出物体重 N,第4次实验时,物体受到的浮力为 N;
(2)分析甲图中甲到丁,说明浮力大小与 有关;
(3)分析甲图中丁、戊,说明浮力大小与 有关;
(4)实验中,另一小组同学做出了弹簧秤对某一物体的拉力F与物体下表面所处液体深度h的关系的图像,从乙图中可知,当物体所处深度为8cm时,物体受到的浮力是 N。
(1)4 1 (2)排开液体的体积 (3)液体密度 (4)1.5
5. 碘是紫黑色晶体,可以溶解在汽油中,形成紫红色溶液。
(1)碘的汽油溶液中,溶质是 ,溶剂是 。
(2)甲、乙、丙三个同学分别画出如图所示的示意图,表示溶液中碘分子的分布(汽油分子没有画出)。
①如果乙同学的示意图符合事实,应该观察到的现象是 。
②根据你在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 (填“甲”、“乙”或“丙”)的示意图符合事实。
(1)碘 汽油 (2)①溶液下层紫红色比上层深 ②甲
6. 如图是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NaCl溶液的实验操作示意图:
(1)用图中序号表示配制溶液的正确操作顺序 ;
(2)图②中用来取用NaCl的仪器是 ;
(3)称量NaCl时,天平平衡后的状态如图⑤所示,游码标尺位置见图,则称取的NaCl质量为 g;
(4)NaCl称量完毕放回砝码时,发现10g的砝码有缺损,若其他操作步骤正确,则所配制溶液的质量分数 (填 “大于”、“小于”或“等于”)10%。
(1)②⑤①④③ (2)药匙 (3)18.2 (4)小于 5. (1)甲 (2)36g (3)Y a<b<c
7. 如图是A、B二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图。
(1)在t2℃时,P点表示A物质的 溶液(填“饱和”或“不饱和”)。
(2)t1℃时,A、B各Wg分别加入到两只盛有100g水的烧杯中,充分搅拌得到A溶液和B溶液,然后分别放入盛有同样冰块的小烧杯。一段时间后,有晶体析出的是 溶液,变成不饱和溶液的是 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保持不变的是 溶液。 (1)不饱和 (2)A B B
8. 分析下列气候现象,并指出影响这种现象的主要因素。
(1)我国西部广大地区有时会“晨穿棉袄午披纱” 。
(2)冬季哈尔滨冰天雪地,海南岛温暖如春 。
(3)浙江省的年平均降水量明显多于塔里木盆地的年平均降水量 。
(4)“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 。
(1)海陆分布 (2)纬度位置 (3)海陆分布 (4)地形
9. 在德国马德堡市的广场上,1654年曾经做过一个著名的马德堡半球实验,如图1所示,把两个半径约20cm的铜制空心半球合在一起,抽去里面的空气,用两支马队向相反的方向拉两个半球。
(1)总共用了16匹马把两个半球拉开,则平均一对(左右各一匹)马产生的拉力是多少?(大气压的值约为105Pa,计算时把半球看成一个圆盘)
(2)某实验室供教学用的半球,在正常气压下抽成真空后,只需四个人便可拉开。其原因是 。
(3)如图2是同学们用高压锅模拟马德堡半球实验,如果他们没有抽气机,应怎样将高压锅里的空气尽量排除呢?请说出你的办法。
(1)大气压产生的压力:F=pS=105Pa×3.14×(0.2m)2=12560N,一匹马产生的拉力:F拉=12560N/8=1570N,根据力的相互作用可知,一对马产生的拉力:F拉′=F拉=1570N (2)实验室供教学用的半球表面积要比马德堡半球实验中的半球小的多,根据F=pS可知,大气压强相同时,产生的大气压力小 (3)在高压锅中放少量的水,盖上锅盖,加热至沸腾,让水蒸气将空气赶出高压锅,此时将限压阀罩上,然后向高压锅上泼冷水,使锅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锅中就几乎没有空气了
10. 如图所示的是“奥帆赛监测浮标”,它是我省科学院海洋仪器仪表研究所自主研制的,处于国际领先水平。浮标质量达2×103kg,漂浮在海面,可测量风速、风向、气温、海流等数据,准确地提供海洋、气象、水文信息,确保了奥帆赛的顺利进行。那么,浮标受到的浮力是多少N?它排开海水的体积是多少m3?(ρ海水取1.03×103kg/m3,g取10N/kg,计算结果保留两位小数)
F浮=G=mg=2×103kg×10N/kg
=2×104N
V排==≈1.94m3
回家作业
1. 证明电解水的两极产生什么气体的方法正确的是( A )
A. 用燃着的木条接近负极产生的气体,气体燃烧,出现淡蓝色火焰,证明是氢气
B. 用带火星的木条接近负极产生的气体,木条立即复燃,证明是氧气
C. 将正极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石灰水变浑浊,证明是氧气
D. 将带火星的木条接触负极产生的气体,木条燃烧,证明是氢气
2. 如图,小瓷碗漂浮在水面上,倾斜后能沉入水底,关于这一情景分析正确的是( D )
A.小瓷碗能沉入水底是因为它的重力变大了
B.小瓷碗漂浮时受到的浮力大于它的重力
C.小瓷碗浸没时受到的浮力比漂浮时受到的浮力大
D.小瓷碗浸没后容器底受到水的压强变小了
3. 物质在水中溶解是复杂的物理和化学变化过程,往往伴随着热量变化,因此,不同物质溶于水所得溶液的温度有所不同。下列物质溶于水,溶液温度明显降低的是( A )
A. 硝酸铵固体 B. 氢氧化钠固体 C. 氯化钠固体 D. 浓硫酸
4. 保护环境,防止空气和水体的污染是每个公民应尽的职责。为了防止水污染,可以采用的是( C )
①控制工业生产中废气和废水的直接排放 ②增大绿地面积 ③开发生产无汞电池 ④分类回收垃圾 ⑤生活污水处理后排放 ⑥禁止含磷洗涤剂的使用 ⑦禁止使用农药和化肥 ⑧在水库周边兴建造纸厂
A. 全部 B. ②④⑥⑧ C. ①②③④⑤⑥ D. ①②③④⑤⑥⑦
5. 有关对流层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A )
①有强烈的对流运动 ②气温随高度上升而升高 ③与人类关系最密切的一层
④对流层中天气现象复杂多变
⑤对流层集中了地球约四分之三的大气质量和几乎全部的水汽、固体杂质
A. ①③④⑤ B. ①②③⑤ C. ①②④⑤ D. ①②③④
6. 下列关于四个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A )
A. “拔罐”既能说明大气有压强,又能说明人体内部有压强
B. 某同学进行马德堡半球实验时,选用不同的直径的半球时,拉开半球所用的力相同
C. 如图所示的自制气压计,瓶内水柱升高说明外界大气压强增大
D. 医生用注射器给病人肌注抗生素是利用了大气压
7. 在一些大城市,由于城市人口多、工业密集,气温明显较周边的郊区要高,称其为“热岛效应”,因此郊区近地面就会有风吹向城市,你认为形成这种风的原因是什么( D )
A. 城市的近地面气压较高 B. 郊区的近地面气温较高
C. 郊区的近地面气压较低 D. 郊区的近地面气温较低
8. 台风“米雷”在山东沿海登陆。此时,我国的卫星云图上,山东沿海呈现出何种颜色( B )
A. 绿色 B. 白色 C. 蓝色 D. 黄色
9. 近年来,为了进一步捍卫我国的领海主权,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在南海海域举行了陆海空三军多兵种参与的实弹演习。演习中,我军海军的机械化现代化的武器装备再次展示了中国海军的军威,为战之能胜奠定坚实的基础。如图所示是参加某海域演习的某艘军舰,其最大排水量为3000吨,舰船长约60m,宽约15m。请你回答以下问题(海水的密度视为水的密度):(g取10N/kg)
(1)当这艘军舰满载行驶时受到的浮力是多大?
(2)在这次演习中,由于发射数枚炮弹和转移部分装备后,军舰排开水的体积减少了50m3,那么这艘军舰在此次演习发射的炮弹和转移装备的总质量是多少kg?
(1)当这艘军舰满载行驶时受到的浮力是3×107N;(2)这艘军舰在此次演习发射的炮弹和转移装备的总质量是5×104kg。
10. 小虎同学利用注射器(容积为V)、弹簧测力计和刻度尺估测大气压的值。
(1)实验时,首先把注射器的活塞推至注射器筒的底端,用橡皮帽封住注射器的小孔这样做的目的是 ;
(2)如图所示,水平向右慢慢拉动注射器筒,当注射器的活塞开始滑动时,记下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用刻度尺测出注射器的全部刻度的长L,则大气压的值可表示为p= ;
(3)若实验中测得的大气压值都偏小,这是因为 ;
(4)实验室有甲乙丙三个注射器,活塞的横截面积分别为0.8cm2、1.2cm2和2cm2,若弹簧测力计量程为10N,实验时应选用 (填“甲”、“乙”或“丙”)注射器合适。
(1)排尽筒内的空气,密封注射器 (2)FL/V
(3)注射器内空气没有排干净或橡皮帽漏气
(4)甲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