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重点列表:重点名称重要指数重点1区域的含义和特点★★★重点2地理环境差异对区域发展的影响★★★★重点3全球定位系统的应用★★★★重点详解:重点1:区域的含义和特点【要点解读】1.区域的含义(1)区域的划分体现了主观性和客观性的统一,即人们在地理差异的基础上(客观性),按一定的指标和方法(主观性)划分出来的。(2)区域是地球表面的空间单位,具有一定的面积、形状、边界。(3)区域具有一定的区位特征,即占据一定位置,并与周围的区域发生着空间联系。(4)区域的排他性,即同等级区域之间的差异表现。2.区域的特点(1)层次性。即区域是有等级的。(2)差异性。指区域与同级别区域之间的差异。一般说来,区域等级越高,区域内部越复杂,同一性越小,区域间差异性也就越大;反之,区域等级越低,区域本身越简单,区域内同一性越大,区域间差异越小。(3)整体性。是形成区域同一性的原因。(4)过渡性。首先是区域界线的模糊性。虽然有的区域边界是明确的,如行政区,但大多数区域的边界具有过渡性质,如干湿地区。其次是对同一地表空间,人们研究区域的目的不同,划分的角度、标准不同,可得到不同的区划方案。【考向1】区域的含义和特征【例题】区域是客观存在的,具有一定的范围和界线,有的界线明确,有的具有一定的过渡性或模糊性,如下图所示。完成1~2题。(1)下列有关区域含义的说法,错误的是( )。A.区域是指一定的地域空间B.区域具有一定的界线C.区域具有明显的差异性D.区域之间是相互联系的(2)与图示区域A的边界类型相同的是( )。①行政区 ②政治文化区 ③热量带 ④干湿区 ⑤三江平原 ⑥山东省和青岛市A.①②③B.④⑤⑥C.①②⑥D.③④⑤【答案】(1)C (2)C【考向2】区域的特点【例题】下图中1、2、3线是按照不同标准划分的同一种地理界线,据此完成(1)~(2)题。(1)该地理界线最有可能是( )A.橡胶种植北界B.16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C.30℃等温线D.热带和亚热带分界线(2)同一界线可以划出若干条,这说明地理区域具有( )A.不确定性B.差异性C.过渡性D.整体性【答案】(1)D (2)C【解析】第(1)题,A、B、C三项均为单一指标,分别以积温、降水量和温度为指标。第(2)题,同一界线有多条,说明界线所处的区域地理特征不典型,在两区域间扮演了过渡角色。重点2:地理环境差异对区域发展的影响【要点解读】1.地理环境差异【考向1】不同区域地理环境差异【例题】读我国地理自然分区局部图,完成下列问题。(1)综合考虑纬度、地形、气候等因素,四大区域中太阳年辐射总量丰富,且气温年较差大的是( )A.甲B.乙C.丙D.丁(2)有关四大区域农业发展制约因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A.甲——风沙、盐碱、旱涝B.乙——洪涝、风沙、低温C.丙——积温低,生长期短D.丁——水源不足、风沙危害【答案】(1)D (2)B 【名师点睛】分析区域发展和地理环境关系的技巧分析区域发展与地理环境的关系,需要从两个方向进行:横向和纵向。(1)横向即是区域间不同的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水平、发展方向的影响,主要是从静态的角度进行分析。例如松嫩平原和长江三角洲,不同的地理环境使它们具有不同的发展水平和发展方向。思维模式如下图所示:(2)纵向即是在一个区域内,沿着历史发展的过程,看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的关系,主要是从动态的角度进行分析。思维模式如下图所示:重点3:全球定位系统的应用【要点解读】依据全球定位系统所具有的特征,其广泛应用于以下领域:【考向1】全球定位系统的用途【例题】下图为“我国某区域冬季某日8时至次日8时的降雪量和积雪深度分布图”,道路积雪会影响交通,应用GPS技术可以( )A.获取道路积雪影像数据B.解译积雪遥感影像C.分析道路积雪空间分布D.确定待救援车辆位置【答案】D【解析】GPS具有导航、定位功能,而“获取”是RS的主要功能,“解译”“分析”是GIS的主要功能。【考向2】全球定位系统和地理信息系统综合应用【例题】现代化信息技术广泛地应用在“2016厦门国际马拉松赛”组织赛的各个部门。下图为120急救指挥中心对此次马拉松比赛出救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1)组委会接到赛道某地点一个急救电话,需要通过120急救指挥中心在最短的时间内指挥救护车到达事故地点,指挥中心要确定哪一辆救护车离事故地点最近,所利用的技术是( )A.RSB.GPS+RSC.GPS+GISD.GIS+RS(2)救护车司机要想随时确定自己所处的地理坐标,需要拥有( )A.计算机技术B.GPS信号接收机C.地理信息系统D.遥感【答案】(1)C (2)B难点列表:难点名称难度指数难点1遥感技术的应用★★★难点2地理信息系统的应用★★★难点3地理信息技术3S的区别★★★★难点详解:难点1:遥感技术的应用【要点解读】1.遥感技术在资源普查和环境灾害监测中的应用应用领域具体内容备注矿产资源蕴藏矿产的地方有许多是地质断裂或环形构造带,较容易借助遥感技术“发现”矿产人们只需要分析遥感图像就可以划定蕴藏矿产的大致区域生物资源通过遥感图像解译或图像处理技术,提取植被的分布、类型、结构、健康状况、产量等数据为农业、林业、城市绿化、环境保护等部门提供服务环境监测土地荒漠化、土壤盐渍化、海上冰山漂流、海洋生态、全球气候变化及其影响、植被变化、水体污染、大气污染等有利于人们了解环境变化,使环境得到保护和改善灾害监测旱灾、水灾、病虫害、农林病害、森林火灾、滑坡、泥石流、地震等有利于防灾减灾2.遥感在林业和农业方面的应用部门应用主要原理林业清查森林资源、监测火灾和病虫害着火树木、病害树木与正常树木反射光谱不同农业土地资源调查、土地利用现状调查、病虫害和农业生态环境调查及监测,以及农作物长势监测和估产植物生长情况不同,其反射波谱特征不同【考向1】遥感技术在环境灾害监测中的应用【例题】2015年纪念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活动9月在北京举行,为此我国利用多颗气象卫星对北京的天气状况进行实时监控,保证了活动的顺利进行。据此回答下列问题。(1)在此期间,气象卫星发回的卫星云图主要运用了( )A.全球定位系统 B.卫星遥感技术C.地理信息系统D.数字地球虚拟技术(2)对寒潮、台风、暴雨、洪涝等进行监测,是提高气象预报准确度、减少气象灾害损失的重要手段。通过对西北太平洋上形成的台风的监测,分析多幅卫星的云层图片,可以获得( )①台风中心位置②台风的强度和速度③台风所造成的降水范围④台风的移动方向⑤台风的登陆地区A.①②③⑤B.②③④⑤C.③④⑤D.①②③④⑤【答案】(1)B (2)D【解析】(1)气象卫星发回的卫星云图,是通过遥感技术拍摄的卫星遥感图像,主要运用了卫星遥感技术,B对。(2)通过对西北太平洋上形成的台风的监测,分析多幅卫星的云层图片,可以获得台风中心位置,①对;台风的强度和速度,②对;台风所造成的降水范围,③对;台风的移动方向,④对;台风的登陆地区,⑤对。难点2:地理信息系统的应用【要点解读】1.在区域地理环境研究中的应用2.在城市管理中的应用应用主要功能城市信息管理与服务主要向城市居民提供日常工作与生活所需的各种信息城市规划进行城市与区域多目标的开发和规划城市道路交通管理显示有关道路的路况、交通流量、沿线环境等空间和属性信息城市抗灾减灾实时跟踪灾害发生、发展过程,对灾害进行快速分析、评价和模拟,辅助开展灾后的应急和恢复工作城市环境管理环境规划与决策、监测、评价、预测与模拟【考向1】在区域地理环境研究中的应用【例题】叠图分析是科学选址最常用的方法。结合下图,完成下列问题。(1)叠图分析最常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A.RSB.GPSC.GISD.数字地球(2)选定的区域适合建设( )A.大型垃圾处理场B.大型仓储式超市C.汽车加油站D.水源保护区【答案】(1)C (2)D【考向2】地理信息系统在城市建设管理中的应用【例题】网格模式是对地理空间数据进行储存分析时采用的主要方式之一。下图为某地不同地理信息的网格图,每格约100km2。读图完成下列问题。(1)该地欲布局重化工业区,若利用地理信息系统选址,应增加的主要信息有( )①气候 ②土壤 ③交通 ④居民点A.①②B.②③C.①③D.②④(1)若根据已有的信息,则下列网格最适合设立重化工业区的是( )A.乙—ⅠB.戊—ⅡC.丙—ⅣD.丙—Ⅴ【答案】(1)C (2)D【解析】(1)重化工业有较大的运输量,且会造成大气污染和水污染,故应布局在城市的外围且交通便捷的地方,同时要处于主导风向的下风向、河流的下游地带,故应选C项。(2)乙—Ⅰ处于河流上游地带,戊—Ⅱ处于断层地带,丙—Ⅳ靠近城市,这些地点皆不适宜设立重化工业区。难点3:地理信息技术3S的联系和区别【要点解读】1.“3S”的相互关系图中①②表示遥感技术提供影像信息,③④表示地理信息系统反馈影像信息处理结果,⑤⑥表示全球定位系统提供空间定位信息功能。2.“3S”的功能特点比较特点和功能简单理解遥感(RS)地表观察、地理数据收集是什么?有什么?全球定位系统(GPS)空间位置(地理坐标)的确定、导航在哪里?地理信息系统(GIS)数据采集、数据分析、决策应用为什么?有何联系?怎么做?怎么办?【考向1】地理信息技术3S的联系【例题】2014年初,越来越多的人选择使用手机APP(应用软件)呼叫出租车出行,缓解打车难的问题。乘客只要在手机软件中点击“我要用车”并发送用车信息,该信息就会传送给离乘客较近的出租车司机,司机可以在手机中一键抢应,并和乘客联系。据此,完成下列各题。(1)手机打车软件运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A.RS和GPSB.GPS和GISC.RS和GISD.GPS和数字地球(2)在下列城市中,打车软件对居民出行影响较小的是( )A.北京B.上海C.武汉D.西宁【答案】(1)B (2)D【考向2】地理信息技术3S的区别【例题】当今,“3S”(RS、GPS、GIS)技术在生产、生活和科研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运用有关“3S”技术的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城市道路建设速度越来越快,地图测绘部门为了及时更新城市道路变化信息,需要利用________技术。图甲所示的交通监控与救援管理系统,根据交通事故发生地点,利用________技术,快速设计出警车、救护车赶往出事地点的最佳行车路线,而交通事故发生地点与警车、救护车的精确位置是利用________技术获取的。(2)图乙中①②③④⑤⑥箭头指向线分别表示“3S”技术的不同应用功能,其中表示“提供影像信息功能”的是⑤和________,表示“提供空间定位信息功能”的是⑥和________,表示“反馈影像信息处理结果”的是________和③。(3)图乙中各个圆的重叠部分分别代表RS、GPS、GIS不同组合的综合应用,其中重叠部分乙代表GIS与RS技术的组合,丙代表______________技术的组合。在图乙所示的各个综合应用中任选一种组合,并写出应用实例。【答案】(1)RS GIS GPS(2)① ④ ②(3)GIS与GPS甲:RS获取矿床露头信息,GIS分析矿产种类,GPS确定矿床露头位置。乙:RS获取水灾淹没区的动态信息,GIS分析水灾损失。丙:装载GPS接收机的运钞车发送位置信息到监测中心,GIS监测运钞车是否偏离预定线路。丁:RS获取森林火场遥感信息,并可判断火势蔓延方向,GPS获取火场精确位置,引导消防队员及时、准确地到达灭火地点。(甲、乙、丙、丁任答一点即可)【名师点睛】“3S”技术的应用选取技巧由于“3S”技术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因此在选取某一技术时应认清三者概念及相互关系,具体选择时应把握其本质区别:遥感(RS)是人的视力的延伸,它是侧重于收集信息的感知手段,通过飞机或卫星上携带的传感器接收地物辐射或反射的电磁波来获得信息,并经过简单处理后获得资料,如航片、卫星云系图片等,因此遥感本质上是“看”的过程。而地理信息系统(GIS)是在一定的数据源的基础上进行分析、对比、计算得出有益于人类生产生活的结论,它侧重于“分析、计算”,相当于“想、算”的人的活动。例如:气象卫星在高空收集到云系等信息情况并传输到地面,这是RS技术的应用,而将卫星云图与地面上实测到的气温、湿度、风向等信息(统称为数据源)经过计算、分析处理得出天气情况的预测,则是GIS技术的应用。GPS相对应用途径单一,即定位并通过多次定位计算速度等。它的最大特点是工作对象是一个“点”或“多个点”,明显区别于RS与GIS技术的工作对象——“面”。在做“3S”技术中选取适当手段之类的题目时,首先看其工作对象是“点”还是“面”。是“点”则选用GPS,如导航、珠峰高度测量等;如果是“面”,则需看是突出监测方面还是需处理计算才能得出结果。如果监测森林火灾则应选用RS技术,要在某城市选取大型商业中心区位应选用GIS技术。同时,一项工作往往可能在某次使用的是一种技术,而另一次则使用了另一种技术,甚至是同时使用了多种技术,因此,要认真审清题目,提炼题目中提供的信息。如“某山区森林火灾发生后,扑救工作动用了卫星监测定位,并运用计算机软件对火势情况进行了分析和预报”这一事件中,使用卫星监测是RS技术的应用,卫星定位则是GPS技术的应用,计算机处理预报信息则是GIS技术的应用。【趁热打铁】一、选择题(10小题,共50分)雾霾是由于近地面空气相对湿度比较大,地面尘埃多,在大气层比较稳定、空气不流动的情况下,空气中的微小颗粒聚集、漂浮在空气中的一种天气现象。下图为我国某城市2月25~28日气温及风力风向图。读图,回答1~2题。1.25~28日的四天中,最可能出现雾霾天气的是( )A.25日B.26日C.27日D.28日2.雾霾发生时,大气的能见度差,易发生交通事故,要最大限度地提高市区交通事故处理效率,应使用( )A.GPSB.RSC.GISD.数字地球3.下图是福建省气象台2015年4月9日8时发布的未来4天(96小时)福建省降水量预报。制作该天气预报图所使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A.GPS和RSB.GIS和GPSC.GISD.RS2015年4月25日14时11分,尼泊尔发生8.1级地震,4月27日,中国福建蓝天救援队19名队员赴尼泊尔灾区,并携带着北斗应急救援指挥系统前往一线救援。队员携带的“北斗RD”手持机,只需长按“一键救援”按键3秒,监控台立刻就能响起警报声,同时监控台的大屏幕上会显现报警地点的细致定位,并迅速检索出在报警地点周围的应急资源配备状况,以便指导救援。下图为尼泊尔地形示意图。根据材料完成第4题。4.该救援队使用的地理信息技术主要包括( )A.GPS、RSB.GIS、GPSC.GIS、RSD.GPS、GIS、RS现代地理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人类对自然演化过程和社会经济发展过程的捕捉、监测、描述、表达的能力迅速提高,为生产的发展提供了可靠的依据,同时也极大地方便了人们的生活。据此完成5~6题。5.关于全球定位系统在交通运输中作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车辆跟踪B.合理分配车辆C.降低能耗D.提高运营成本6.国家气象局每天为电视新闻提供的卫星云图主要使用了( )。①遥感技术 ②地理信息系统 ③全球定位系统A.①②B.①③C.②③D.①②③近几年,新疆建设兵团在中科院的帮助下成功地利用无人遥控直升机对所属农场的农作物病虫害进行了防治,大大提高了其准确度和工作效率。据此回答7~8题。7.工程技术人员指挥无人遥控直升飞机运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①RS ②GPS ③GIS ④数字地球A.①② B.③④C.②③D.①④8.对农作物病虫害的监测,新疆采用了卫星遥感技术,是因为( )①农作物遭受病虫害时,发射和反射的波谱会有一定变化 ②卫星遥感分辨率高,可拍摄到清晰的照片 ③卫星遥感探测的范围广,连续性强 ④卫星遥感智能化高,在治虫过程中无需人工参与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在未来的农业生产中,依托于地理信息技术,农民首先可定期获得农田长势的影像资料,再经过系统分析,最后把杀虫剂、化肥施用到最需要的农田,从而减少污染、提高产量。依据图文资料,完成9~10题。9.这一过程中,依次使用的技术是( )A.GPS—RS—GISB.RS—GPS—GISC.GIS—RS—GPSD.RS—GIS—GPS10.土地利用信息数据库在数字城市规划中不能用于( )A.分析应急避难场所数量B.确定市区停车场的规模C.决策公交线路合理布局D.统计城市流动人口数量二、综合题(2小题,共50分)1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一 2015年7月9日12时15分,台风莲花在广东省陆丰市甲东镇沿海登陆,登陆时中心附近最大风力有12级,中心最低气压为970百帕。登陆后继续向偏西方向移动。材料二 台风路径概率预报图。(1)要监测台风“莲花”的位置,需要用到的地理信息技术为( )A.遥感技术B.全球定位系统C.地理信息系统D.数字地球(2)7月10日一艘正行驶在海上的渔船要想知道自己所处海域,需要___________技术的帮助。若该渔船在遭受十级以上大风袭击后,发出求救信号,广东海事局调度船只进行营救时需要运用__________技术。(3)要完成台风“莲花”未来48小时路径概率预报图的整个绘制需要________和________共同完成。12.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20分)材料一 “精准农业”是指利用现代高新技术,获取农田作物产量和影响作物生长的环境因素(如土壤结构、地形、植物营养、含水量、病虫草害等)实际存在的空间及时间差异性信息,分析影响农田产量差异的原因,并采取技术上可行、经济上有效的调控措施,区别对待,按需实施定位调控的“处方农业”。材料二 水分含量对玉米叶子反射率的影响。(1)据图可知,玉米叶子水分含量与反射率的关系是____________,要监测玉米缺水状况,首要采用的现代化技术是( )A.全球定位系统(GPS)B.地理信息系统(GIS)C.遥感(RS)D.决策支持系统(DSS)(2)玉米反射率较高的波段为( )A.红外线B.可见光C.紫外线D.X射线(3)依据上述原理,举例说明遥感在现代农业中的应用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