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临海市2016-2017学年第一学期八年级期末调研测试道德与法治·历史与社会试卷 原卷+答题卷+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浙江省临海市2016-2017学年第一学期八年级期末调研测试道德与法治·历史与社会试卷 原卷+答题卷+答案

资源简介

临海市2016学年八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调研测试
思品·历史与社会
2017.1
温馨提示:1.全卷满分为100分。试卷分两大题,共26小题。
2.本卷答案必须做在答题卷的相应位置上,做在试卷上无效。
3.一定要仔细审题哦,相信你会取得满意的成绩!

Ⅰ(选择题
共4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20小题,每题2分,共40分。请选出各题中最符合题意的一个正确选项,不选、多选、错选均不给分。)
1.2016年9月3日至5日,举世瞩目的二十国集团峰会在

隆重举行。
A.北京
B.上海
C.西安
D.杭州
2.10月17日,神舟十一号飞船搭载着两名航天员



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成功。
①景海鹏
②陈冬
③聂海胜
④刘洋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3.当地时间11月9日凌晨,美国总统选举初步结果揭晓,共和党总统候选人

获得超过270张选举人票,当选为新一任美国总统。
A.奥巴马
B.克林顿
C.特朗普
D.希拉里
4.“友谊的小船说翻就翻。”这句网络流行语启示我们
A.真正的友谊,世上并不存在
B.珍惜友谊,用心呵护友谊
C.朋友应坦诚,毫无保留
D.两肋插刀,友谊之船才不会翻
5.晚饭后,明明一家人又开始各忙各的了,爷爷看电视,爸爸打电脑,妈妈织毛衣,明明在自己的屋子里写作业。多么温馨,和谐的一家人啊。明明的家庭结构属于
A.主干家庭
B.核心家庭
C.单亲家庭
D.联合家庭
6.中央电视台和光明日报社共同主办的大型公益活动——“寻找最美乡村教师”用真挚的情感,真实记录乡村教师无私奉献、甘为人梯的精神品格和榜样力量。可见教师
①是人类文明的传播者
②肩负着教书育人的神圣职责
③是学生人格的塑造者
④都可以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7.彭丽媛——我国第一夫人,以亲切的笑容、优雅的姿态及得体的着装成功诠释了外交礼仪的内涵,展示了东方女性魅力,受到世界各国媒体的称赞。这给我们的启示是
A.必须把衣着装扮摆在最重要的位置
B.具有漂亮外表是展示文明礼仪的前提
C.礼仪关系到一个民族和国家的形象
D.文明礼仪是与人顺利交往的唯一条件
8.放学路上,几位同学看到一位右腿残疾的同学一瘸一拐地走着,便学他的样子走路,引来其他同学大笑。小林见状,气愤地说:“如果你们是那位同学,你们会有什么感受?”小林同学的做法体现了
①设身处地,想人所想

②出于同情,故作高尚,
③保护弱势,人人有责
④彼此尊重,善待他人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9.“一纸书来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赵薇演唱的歌曲《六尺巷》亮相2016年央视春晚,中华大地再传“六尺巷”的美谈。下列与“六尺巷”故事所反映的主题相同的是
A.人非圣贤,孰能无过
B.已所不欲,勿施于人
C.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D.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10.“你吃得放心,我赚得安心。你吃得长寿,我赚得长久。”这是一家生意红火的饭店所挂的对联。它告诉我们的道理是
A.坚持诚实才能赢得信任
B.情与法之间我们应维护法律
C.经营者只要诚实就能成功

D.善意的谎言并不违背诚信原则
11.影响古代埃及、古代巴比伦、古代印度,古代中国文明产生的相似原因是
A.经济发达
B.地处大河流域
C.人类出现较早
D.较早地建立了奴隶制国家
12.禹死后,启继承父位成为夏朝第二代国王,“公天下”变成了“家天下”,这标志着下列哪一制度的出现
A.禅让制
B.王位世袭制
C.分封制
D.种姓制
13.阿拉伯人对世界文化所作的贡献包括
①创造出体现阿拉伯艺术的建筑 ②创作出世界名著《天方夜谭》
③发明了阿拉伯数字
④是东西方文化交流的使者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4.复旦大学的校训“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源自“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
中矣。”这一句话,此名句最有可能出自下图中的
15.以下关于大化改新的说法正确的有
①国家把土地卖给农民耕种
②改革后天皇制度被废除
③一定程度上是向唐朝学习
④是日本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标志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6.2016年我国《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将“进一步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建设”。下列城
市和地区不位于“丝绸之路经济带”上的是
A.陕西西安
B.河西走廊
C.新疆地区
D.浙江台州
17.被鲁迅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是
A.《史记》
B.《汉书》
C.《资治通鉴》
D.《三国演义》
18.从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到西汉的“独尊儒术”的转变体现了
①中央集权的强化
②思想控制的加强
③促进思想大解放
④国家由统一走向分裂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下面是唐至元之间民族政权并立的示意图,其正确的演变顺序是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①
C.③④①②
D.①③④②
20.下列语句中,反映长江流域已成为我国古代经济重心的有
①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②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
③朝廷在故都(东京)时,实仰东南财赋
④苏湖熟,天下足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二、非选择题(本题分6小题,共60分)
21.(10分)编制年代尺和和收集史料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
【编制年代尺】
(1)请写出A、B两处在中国古代历史上实现统一的王朝名称。(2分)
【收集史料】
(2)结合史料一和所学知识,列举秦、隋两朝创制并为以后朝代所沿袭遵循的制
度各一例。(2分)
(3)根据史料二,我们可以推断秦朝建立初期在哪些方面作出了努力?这对当时的秦朝有何意义?(4分)
(4)有人说,秦朝与隋朝在诸多方面存在着惊人的相似。请根据上述探究加以说明。(2分)
22.(10分)小组合作讨论是学习、探究历史的重要载体。八(6)班以古希腊罗马为例,
开展了一场以“文明会随着国家的灭亡而消失吗?”为主题的合作讨论,请你参与。
材料一:古希腊和古罗马
古希腊
公元前6世纪,古希腊确立
是当时国家的最高权力机构。后来希腊因城邦体制衰落而被北方兴起的
王国所灭。伴随着亚历山大的东征,希腊文化对外传播开来。
古罗马
公元前6世纪末,古罗马确立
是当时国家的最高权力机构。2世纪,罗马成为地跨三洲的大帝国,公元
年,西罗马帝国灭亡,但是罗马文化却对外传播开来。
(1)完成表格内的空白处(4分)
(2)古希腊和古罗马的政治体制在本质上有什么相似之处?(2分)
材料二:拉丁语及其衍生的主要语种
拉丁语
意大利语
法语
西班牙语
面包
panis
pane
pain
pan

tres
tre
trois
tres
材料三:
(3)结合材料二、三及所学知识,谈谈古希腊和古罗马文明在哪些方面对世界文明产生了具大
影响?(2分)
(4)通过对以上问题的思考,结合本次讨论的主题,你可以得出什么结论?(2分)
23.
(10分)在历史上,经过无数次“战”与“和”,民族不断融合,遂成今日之统一的多民族国家。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匈奴,其祖先夏后氏之苗裔也,随畜牧而转移,……具俗:宽则随畜,因射猎
禽兽为牛业;急则人习战攻以侵伐,其天性也……
——摘自《史记·匈奴列传》
材料二:汉初,历经战乱,百废待兴……高祖自将兵往击之,匈奴30余万围高帝于白
登。……使刘敬结和亲之约,奉宗室女翁主(诸王之女)为单于阏氏(妻子),岁
奉匈奴絮缯酒食物各有数,约为兄弟以和亲……。
   ——摘自《汉书》
材料三:武帝时,几次派兵攻打匈奴,后设置郡县,派驻军队,迁徙百姓,管理河西走
廊及河套地区,单于向汉称臣……
——《后汉书 西域传》
材料四:右图为唐蕃会盟碑
(1)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谈谈秦朝为巩固北方
边疆的安全采取了哪些措施 (2分)
(2)结合材料二、三和所学知识,高祖和武帝采取的民族政策有何不同?引起政策变
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4分)
(3)唐蕃会盟碑是民族友谊的象征,请再列举一个史实证明唐蕃“和同为一家”。
(2分)
(4)综合上述探究,你觉得历史上无数次“战”与“和”对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有何重要意义?(2分)
24.(10分)周末,几名八年级的小学同窗聚在一起,各自聊起了自己班里的那些事儿……
(1)请结合《竞争?合作?》的相关知识,说说从这对“好哥们”身上你悟到了什么道理?(4分)
(2)从道德角度分析小明应该吸取哪些教训?(4分)
(3)请你运用“诚信”的有关原理帮助小梅解开困惑。(2分)
25.(10分)学会交往是成长道路上至关重要的课题,师友结伴、亲子同行则是日常交往的
重要内容。以下镜头在日常的交往中并不少见。
镜头一:女生小丽和男生小强是邻居,他们经常在一起,很少参加集体活动,班级秋游
时,他们又悄悄地远离大家,单独在一起;小刚口无遮拦,经常数落女生的缺
点并取笑她们;小峰胆子很小,一跟女生说话就脸红,就连向女生借东西都觉
得难为情。
镜头二:小丽每次用完东西随处乱放,妈妈在收拾时总是提醒她放回原处,小丽很反感
地说:“讨厌!真唠叨!”
镜头三:科学课上小强看小说,被老师严厉批评并没收了小说。此后,凡是科学课,小
刚总是想方设法地制造矛盾顶撞老师。
(1)镜头一反映了男女生交往中存在哪些不妥?(3分)
(2)镜头二中小丽的话体现了一种什么心理?有什么危害?(2分)
(3)请你从“共筑师生情感桥梁”的角度,给镜头三中的小强提几条建议。(3分)
(4)班主任张老师准备到小强家家访,请你为小强设计一套待客礼仪。
(2分)
26.(10分)伴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手机上网已不再是个新鲜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小明星期天利用手机收听了新华网、《读者》等微博,及时、短小、有趣、丰
富的资讯让小明把沉闷的读书看报变成了有趣有益的“读(听)微学习”。
材料二:刷微博、摇微信、QQ聊天、玩游戏、看电子书、网上吐槽、浏览不良网页……
手机这个美丽的终端让一些同学任性地在线,严重影响了学业与身心健康。
(1)上述两则材料反映了网络交往的什么特点?(2分)
(2)根据材料,谈谈我们应如何合理利用网络?(4分)
小丽是个“手机控”,有一天她通过微信摇一摇,她认识了小Q,视小Q为知己,两人在微信上无所不聊。有一次小Q向小丽发出了约会的邀请,小丽犹豫了……
(3)假如你是小丽的朋友,请你运用所学知识给小丽一些善意的忠告。(4分)
C.
D.
B.
A.
A
B


公元前
公元
221年
589年
史料一:
“秦始皇创秦制,为汉以后各朝所沿袭;隋文帝创隋制,为唐以后各朝所遵循……”
——《中国通史简编》
史料二:秦皇陵出土的半两钱和铜量
美国国会表决通过法律
里约奥运圣火在希腊点燃
咱们班小宇和小航是好朋友,小宇性格开朗,爱好英语,小航温和善良,喜欢数学。他们在学习和生活中既互相竞争又互帮互助,双双被评为学校的“学习标兵”。这真是一对好哥们!
今天老师批评小明了,一是他比较自傲,有时看不起同学们尤其是农村的;二是他经常为小事与同学争吵,还说脏话;三是常常给同学起绰号,有些外号很不文明,摊上谁都不好受。经过教育,小明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表示吸取教训改正错误。
咱班的老实人小梅近日很纠结。前不久班里来了位新同学。同学们议论这位同学时,小梅实话实说:“我觉得她长得很丑啊!”那位同学得知后,不再理睬小梅,其他同学也觉得小梅讲话没分寸。小梅感到很困惑:“难道说实话也有错?”临海市2016学年第一学期八年级期末调研测试
思品·历史与社会参考答案
2017.1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20小题,每题2分,共40分。)
DACBA
CCDDA
BBCCD
DAADC
二、非选择题(本题分6小题,共60分)
21.
(10分)(1)秦朝和隋朝(2分)(2)秦:中央集权的官僚制或皇帝制、郡县制。隋:三省六部制或科举制(2分)(3)统一货币,统一度量衡;有利于巩固秦朝的统治,有利于地区间的经济文化交流,对后世也有深远的影响(4分)(4)秦隋都结束了纷乱的局面,是开创统一局面的王朝;秦、隋两朝都有创新,创新了一些制度,为后朝所沿用。(2分)
22.
(10分)(1)公民大会;马其顿;元老院;476(4分)(2)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民主政治(2分)(3)文化:文字上的贡献、现代奥运会;政治:民主政治(2分)(4)古希腊和古罗马文明是西方文明之源;文明不会随着国家的灭亡而消失。(2分)
23.(10分)(1)秦朝派蒙恬大败匈奴;修万里长城(2分)(2)从和亲到攻打匈奴。汉初社会极端贫困;武帝时国力强盛(4分)(3)文成公主、金城公主入藏(2分)(4)有利于促进民族融合;维护边疆稳定;巩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局面(2分)
24.(10分)(1)竞争,对人的发展和社会进步有促进作用;竞争能够超越自我,开发潜能,激发学习热情,提高工作效率,取长补短,共同进步;合作是事业成功的土壤;精诚合作会使我们分享到成功的喜悦,互助互惠能让我们取得更大的胜利。(两个角度,竞争与合作各一)(4分)(2)从“平等待人”、“礼貌”、“宽容”、“互相尊重”、“换位思考与人为善”等角度回答。(4分)(3)讲究诚信,拥有诚信的智慧;对诚信的与具体情境结合起来,在现实生活中作出诚信的正确选择;在特定的交往情境中有时需要隐瞒事情的某些真相,说些善意的谎言,这并不违背诚实的道德。(2分)
25.
(10分)(1)交往过于亲密;不尊重异性同学;害怕与异性交往。(3分)(2)逆反心理;会给父母和自己都造成伤害,影响亲子关系和家庭和谐。(2分)(3)主动沟通,掌握沟通的方法;从老师的角度看问题,设身处地为老师着想;正确对待老师的批评等(3分)(4)用敬语问好,请坐、请喝茶;向老师介绍父母亲;老师离开时向老师告别等。(2分)
26.
(10分)(1)网络是把双刃剑,有利又有弊。(2分)(2)以健康的心态把网络作为学习的补充;要注重浏览、寻找与学习有关的信息;要学会“信息节食”,学会抵御网络上的不良诱惑;要善于利用网络技术解决学生生活中的问题;帮助别人解决一些困难,做一些对他人和社会有用的事情。(4分)(3)学会自我保护;提高自己的安全防范意识,不轻易泄露自己个人资料,不随意答应网友的要求;不要依赖网友来满足自己的情感需要,以免受骗上当。(4分)学校
学号填涂区
班级
姓名
注意事项
答必须用2B铅笔,修改时用橡皮擦干净
作答必须用黑色签字笔
答题不得超过答题边
填涂
此方框为缺考学生标记,由监考员用2B铅笔填涂(考生禁填
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非选择题(共60分
毫米的黑色字迹签字笔书
21.(10分)(1)
(2分)
2)
(2分)
22.(10分)(1
4分)
(2分)
2分)
2分)
题卷
(2分
分)
(2分)
24.(10分)(1)
4分)
(4分)
(2分)
5.(10分)(1)
3分
2分
(3
(3分)
(2分)
26.(10分)(1)
(2分)
(2)
(4分)
(4分)
题卷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