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科目地理班级:学生姓名课题第三章第一节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课型新授课时第一课时主备教师备课组长签字学习目标:1、了解自然资源的概念及分类,学会区分可再生资源和非可再生资源。2、能够运用数据和资料理解我国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3、培养正确的资源观和消费观,养成节约、保护资源的行为习惯。学习重点自然资源的主要类型及我国的自然资源现状。学习难点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合作复习:上节内容自主学习(看书完成)1、什么是自然资源?什么是可再生资源,什么是非可再生资源?2、对于自然资源,我们应该如何保护利用?3、我国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是?合作交流:1、完成P63活动认识区分可再生资源和非可再生资源。并说明理由。2、讨论:可再生资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吗?谈谈你的看法。当堂检测:1、下列不属于自然资源的是()。A空气B阳光C土地D小麦2、下列关于自然资源的叙述,正确的是()。A海洋资源属于可再生资源B气候资源属于可再生资源C能源都属于非可再生资源D地下资源都属于非可再生资源3、以下一组全部是自然资源的是()。A阳光、森林、土地B水能、钢铁、天然气C土地、阳光、电灯D金矿、空气、棉花4、下列自然资源中,属于非可再生资源的是()。A森林资源B水资源C土地资源D矿产资源5、关于可再生资源和非可再生资源的叙述,正确的是()。A矿产资源是不可再生的,必须合理利用和注意保护。B今天的树木将来也能变成煤,所以煤炭资源是可再生资源。C生物资源是可以更新的,不必合理利用和注意保护。D水资源、土地资源和气候资源是非可再生资源。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对人类有利用价值的一切东西都是自然资源。B阳光是一种自然资源。C粮食是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资源。D水资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7、以下一组全部是可再生资源的是()。A土地、森林B森林、石油C太阳能、煤矿D天然气、水8、关于可再生资源的叙述,正确的是()。A取之不尽、用之不竭B如果使用不当,会转变成非可再生资源C短时间内不可再生。D不能循环使用。9、关于可再生资源的叙述,正确的是()。A取之不尽、用之不竭B如果使用不当,会转变成非可再生资源C短时间内不可再生。D不能循环使用。这节课我学到了。选做题1.读“黄河略图”,回答下列问题。( http: / / www.21cnjy.com )(1)黄河发源于C山脉,注入D海。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2)黄河上、中、下游的分界点分别是A和B。(3)黄河中游流经土质疏松的黄土高原,这( http: / / www.21cnjy.com )里的植被长期遭到破坏,地表失去保护,使这里出现严重的现象;下游大量泥沙沉积,河床抬高,形成“河”。(4)黄河在干旱地区塑造的两大平原为:①平原,②平原。(5)治理黄河的关键是_________,治理黄河的根本措施是______。2、读上图,完成下列各题。(1)A线是______________分界线,此线以西为____________,降水__________(多或少)。21教育网(2)B线是_________________分界线,此线以东地形以__________为主。(3)C线为一月_____等温线,大体与__________毫米等降水量线一致。3、阅读下列材料和地图,回答问题(每空1分,共8分)材料:2009年入秋以来,我国西南等地区发生严重干旱,云南、贵州、广西、重庆、四川等5省(市、区)遭遇历史罕见的特大旱灾,严重影响人们的生产、生活。21cnjy.com(1)五省区中,(省区)是我国少数民族最多的省份。(2)A山脉东侧是平原,B山脉西侧是高原,此区在自然及人文因素的影响下,该高原成为世界上最严重的地区之一,大量泥沙进入黄河,黄河游河段成为地上河,解决此问题的主要措施是。(3)唐朝李煜曾有“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的感慨。造成长江、黄河自西向东流的主要原因是。21·cn·jy·com4、图4是我国“十二五”中规划的生态功能区(以保护林草、湿地和多样性等为主的区域)分布图,结合图文材料,回答13-14题。www.21-cn-jy.com13.对下列各组生态功能区自然环境共同点的描述,符合实际的是A.a、f—草原广布、温差大 B.b、e—地表崎岖、降水多C.c、g—光照充足、风沙大 D.d、g—气候湿润、林地多14.下列生态功能中,规划目的以保护湿地、涵养水源为主的是A.a B.b C.c D.eA材料二:目前由于经营管理粗放、超载放牧和盲目开垦,内蒙古草原已严重退化,产草量从东到西下降了40%—60%。新疆、宁夏和甘肃北部也有类似现象,沙化和沙漠面积不断扩大。据统计,我国的沙漠化土地面积平均每年增加1000多万平方千米。这种生态环境的恶化也严重影响了其他地区的生态环境,鄂尔多斯地区每年春季爆发的沙尘暴就是一例。D21世纪教育网--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